不专业女明星的隐秘心理

来源 :女友LOV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rx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有一颗八卦心,女人更甚。因为,八卦永远不止于八卦,它映射了我们的生活,以及内心。
  当我在郑爽对面坐下来的时候,“流量问题少女”郑爽并不像传说中那么“问题”。那天下午她刚参加了一个粉丝见面会,几千名粉丝到场,让她心情极好。这个时候的她,是开心而又友善的,她甚至还为没有时间吃饭的记者们准备了麦当劳和星巴克,简直可以用“贴心”这两个字来形容了。
  她的父母陪同她完成了三个采访。如今她的父母随着她迁居到了上海——她也曾试图与北京培养感情,以两天换一间酒店的方式,在北京“从一环住到了六环”,但还是失败了。她的母亲陪着她折腾,她说:“我妈都烦死我了,(但这种事)找别人陪又找不到。我说她真是一个伟大的妈妈。”
  而作为东北人,一家人的概念有时候比三口之家要大。早前,《夏至未至》拍摄期间,因为姥姥生病,郑爽把姥姥从东北接到了上海治疗,随后,她又在剧组附近找了一套家庭公寓。在她的书里她写道,“瞒着姥姥把兄弟姐妹还有姨妈舅舅们都接过来团聚,姥姥这才喜笑颜开地说心里踏实了。”如今她在上海买了房子,她姥姥给每个人都分好了房间,姨妈和姐姐们偶尔也会住过来。
  这是郑爽的情感方式,她比大多数人更多付出,更多奉献,同时,她需求的也更多。
  在明星们赶个飞机都要精心装扮的时代,郑爽素颜参加了自己的粉丝见面会——她经常在各种场合素颜,这让很多人费解,认为是对粉丝和大众的不尊重,然而郑爽自己觉得只有用如此真实的自己去面对粉丝,所交换回来的粉丝的爱,才是真实的。
  她拒绝拥有两个人格:一个人格面对工作,一个人格面对工作以外的人生。是的,现在很多明星都拥有两个人格,比如杨幂这样“专业的明星”,每次面对公众,形象都一丝不苟,每套穿搭都成淘寶“爆款”,她工作努力,但不再为公众付出情绪,也不再轻易动怒,自称“戒掉了情绪”。
  但郑爽拒绝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明星。早年她是一个拒绝与张瀚之外的男演员拍吻戏的女演员,后来,她开掉了自己的工作团队,以无遮无掩的个人身份处理一切事物,在粉丝面前大段大段抒发自己的情绪。她承认恋爱,承认整容,承认分手。她给予大众的,远超过其他流量明星所给予的,她提供了她恋爱的细节,她暴露了她的自卑感。她这种“不专业”成了她独特的“吸粉技巧”。
  被作家卡波特形容为“飘忽不定到了病态地步”的梦露,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自私,缺乏耐心,没有安全感,我经常犯错,甚至野性难驯服,但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配拥有我最好的一面。”——或许,郑爽也有类似感受。
其他文献
有时候我会想起以前上小学时住在哈尔滨的时候,我和妈妈从市场买了东西回来,一到家我就兴高采烈地跑向阳台,打开门,一阵刺骨的风吹来。我把买来的东西放在阳台上,迅速把门关上。家里根本不用买冰箱,因为阳台就是我们的冰箱。  当时我们住的房子在一个广场中央,学校就在广场对面,跟家隔了一条马路。每天我都可以睡到很晚,然后优哉游哉地啃着馒头走到学校,气定神闲地看着旁边气喘吁吁跑来上学或者被家长骑着单车风尘仆仆送
期刊
-01-  兩年前,很偶然的机会,我接了个剧本,要写一部情景喜剧。  我从很多年前开始,就是那种看韩剧都会记下好台词,看天涯八卦都会记下好句子,我以为,凭我这么多年的积累,写个剧本不是很容易嘛。  结果我写得并不顺利,无数次卡壳。写完了,和经典情景喜剧一对比,这是什么狗屎!我无数次问自己,我这么老了才开始做编剧,开始得是不是太晚?但是当我看到一句话的时候,我就释然了。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
期刊
翟庆喜先生成名很早,是中国美术学院具象雕塑的中坚力量。翟庆喜以深厚的艺术功力深度不断挖掘雕塑形体的本源之美,并以极具形式探索的艺术语言表达当代哲学思考,显得更加难
篮球给我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大三的某个夜晚,我猛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我打了十年篮球,居然还不会左手上篮!  这真的很诡异。是我不够勤奋?打球的优先级比吃饭都高。是我脑子不行?我的高考成绩还可以啊……  有个著名的“一万小时”理论,大意是: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练出来的。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高手,需要练习一万个小时。对这個理论,我是不服气的。我大学同学沉迷于Dota游戏,看攻略,打比赛……四年下来,也就
期刊
雕塑家翟庆喜的创作明确地呈现出两种面貌:一方面,是对具象雕塑语言的锤炼与推进;另一方面,是对后现代主义雕塑形式的探索与实验。外界对翟庆喜最早的印象来自他的作品《炉子
從上周开始,莫名其妙就陷入了一种消极懒惰的怪圈。不想工作,不想学习,制订的计划一个也没有完成,桌子上的书越堆越高,然而一本也没有看。微信公众号和写作平台也长期没更新文章,只想不停地刷着朋友圈和微博,明知这样不好,却停不下来……做什么都没劲,看谁都不顺眼,消极,厌世。  在朋友圈打下这样一句话:最近很丧,不太想和朋友联系,大家见谅啦。怕别人觉得自己矫情,又默默删掉。  差不多半个月没有和父母打电话,
期刊
听她讲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正值午后让人昏昏欲睡的时候。她那柔弱的娃娃音缓缓地从听筒中传来,惊醒了我的梦境。  她叫小柔,来自遥远的青海,原本她家是在内陆的一个小城,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才到了那个偏远的地方。因为她的母亲花心,经常在外面和男人勾三搭四,而她的父亲无能又多疑,他一直怀疑她们姐妹俩都不是他的亲生女儿,所以对她们异常冷漠。  在上初中二年级的那一年,某个放学回家的下午,她在自己家门口被父亲的公
期刊
我是一个“偶像包袱”特别重的人。小学时成绩好,性格内敛,不惹是生非,是大家眼中典型的好学生。正因如此,我心里也告诉自己班规禁止的事不能做。  事实上那些班规早是陈年戒律,连老师都已不在意。例如在班上吃东西,只要不是在上课时吃,老师是不会计较的。  但那时我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就真的从来没有在班里吃过任何东西,连一颗糖都没有。  直到小学六年级有一天课前,我突然很想吃糖,而我的口袋里正好有同学给
期刊
我有很多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缺陷。比如,我笑起来很难看:酒窝长在颧骨上,牙齿很崎岖,这让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没了笑,或者刚刚有了笑意,就下意识地掩住嘴。  比如,我的腿型很难看:最好的年纪从没穿过裙子,只敢用肥大的裤子遮身。我低着头,自卑而乏味地走过青春。  比如,我很抗拒人群。把我放置在人群中间,我就会下意识地局促,额头会渗出汗珠,脸会热上一片。  一个太缺乏安全感的我,总是仔细辨认着别人眼中的自己—
期刊
<正>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音乐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钢琴音乐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西方音乐交流中不断发展壮大。如何使这种西方乐器与中国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