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治初期,日本政府积极学习西方,努力推行国家的近代化。以此为契机,日本社会上倡导女性解放的运动和言论频出不绝。但是,日本政府致力于“贤妻良母”的培育。此时,日本女性的形象虽混入了西方近代女性的形象,但尚未脱离传统女性框架,女性仍需抑制自我的需求,行为中规中矩。在此双重文化的影响下,不止女性的行为异常,她们的精神世界也出现危机。有岛武郎(1878—1923)的《一个女人》便是这样一部描写跨越两个时代的女性的精神异常的长篇小说。
【关键词】:女性解放;有岛武郎;《一个女人》;新女性
有岛武郎是日本近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白桦派文学兴盛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直被认为是大正时期自然主义倡导者的代表。其中唯一的例外就是《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最初在明治四十四年以《一个女人的一瞥》于《白桦》杂志上连载,大正二年连载结束。《一个女人的一瞥》充分整理后成为《一个女人》的前篇,故事情节基本依据实际状况展开的,讲述了女主人公早月叶子为了和木村结婚而远渡美国,途中和轮船事务长仓地恋爱的故事。但到了后篇,有岛武郎自由创作,小说完全脱离人物原型,塑造了一个因性欲达到满足、又因性欲跌落失败,导致不幸的女性形象。
毫无疑问,与传统女性相比,女主人公叶子有自我意识,身上散发着新女性的光芒,也努力抗争封建传统。无论是外在任意随性的行为,还是一部分的内在思想,叶子并未固步自封在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所塑造的女性框架中。尤其在追求性欲本能方面,她打破世人对女性性欲的限制,无视甚至是摒弃了男女性别这一差异,立足于“人”这一生物个体,完全释放出她的本能欲求。不仅如此,叶子对于婚姻的独特新颖。在叶子看来,安稳的生活等于死亡,纯净的不冷不热的一生不是真正的人生。既已活在人世,就要去追寻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既已要爱,就须不惜生命去换取那样的爱!这种冲动变成了十分强烈的感情,本能地冲击着叶子的心连她自身都无法奈何”[1]237。所以,叶子是一个“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具备勇于摆脱传统束缚、向传统旧习挑战的抗争精神”。[2]140
1无法摆脱的内在思想
叶子向传统习俗抗争的精神一直是被世人所认可的。但是这种抗争是不彻底的,支配她行为的思想并未完全被西化,依旧混杂着日本传统旧思想。
明治30年左右,社会虽然给女性提供了一些职业,诸如“娼妓、演员、旅馆的女佣、育儿保姆、乳母等”,但这些工作并不足以支撑她们独立生活,大多数女性还得依赖男性生活。叶子也不例外。从小优裕的上流社会生活造成了叶子花钱大手大脚,“一看到眼前各色异国情调的奢侈品,她的贪欲,如同孩子见到糖果似的,驱使她不计后果,倾囊购买”[1]27。哪怕家道中落,她依然过不惯贫穷的生活。叶子虽然有自我意识,也看清了“想把女性完全降落到奴隶地位的男性,早已没有过去亚当那样的正直了”[1]157男性的这一本质,“总觉得受到男性的羁绊是件危险的事情。可她又是离开男性一刻也过不下去的这种人。”[1]142因为在叶子的潜意识里,不只是性欲,其他方面“女性依赖于男性”这一落后的观念仍根深蒂固。所以,容颜娇好、在交际上游刃有余的叶子在那样的时代在她思想的影响下,并不具备凭一己之力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或许叶子从未想过经济独立的原因,也是自父母逝世后,叶子辗转于木村和仓地之间获得生活来源却又觉得理所当然的一个要因。
叶子自小性格倔强,行为异于常人,受到世人的孤立。“偶然回想过去的二十五年,她发现自己茫茫然孤孤单单置身于人迹罕至的原野尽头,孤身一人站在悬崖边缘”[1]41。“而和木村的婚约则是这悬崖边上唯一一根绳索。攀上了这根绳索就万事大吉了,倘不然,和世间的联系便立即中断”[1]41。所以,即使心有不甘,叶子不得不远渡美国完婚。但是和仓地的不伦关系则如一把锋利的匕首,欲隔断这唯一的屏障。和木村在船上见面后,叶子也用不可思议的残酷心肠,随心所欲地摆弄着木村。但是叶子自始至终都没有和木村解除婚约。非但如此,叶子还欲通过拉拢木村的好友古藤来稳住木村对自己的心。生活在人世间却又和人世割断联系,哪怕是如此与众不同的叶子内心多少也是有些恐惧的吧!所以,叶子摒弃了母亲所教授的“未过河先拆桥”的处事方法,而是“若未把事务长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她就不想随意让木村逃脱。”[1]196只要她不完全解除作为“世间对叶子的最终和解的木村的婚约,在未来的某一天,她还可以凭借这份婚约,在人世间生存下去。在返回日本之后,无论是在隐蔽的地方选择住所、尽量躲避人群的外出,还是竭尽全力的拉拢古藤、向妹妹们、奶妈辩解自己和仓地的关系,这种种行为隐约映射出一个共同目标——美化自己在所认识的人心中的形象,尽量减少世人对自己的非难,在自己还未完全进入真正的新生活时,为自己在世上生存、重返社会做铺垫。
由此看来,女性依靠男性生存的思想仍然直根在叶子的思想深处。它就像一根藤萝时时限制着她的行为。在男女不平等的时代,女性只有打破男性的专权,脱离男性的限制才能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但是,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新征途上,叶子都紧紧地依托男性而不是脱离男性。这样矛盾的行为和思想又怎么会达到她希望的彼岸。
2叶子形象之我见
近代初期,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的文明开化。但在改变日本固有思想面前,这仍为杯水车薪。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明治政府为了国家的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再次压制女性自我,致力于“贤妻良母“的培育。而存在于叶子深层意识中的日本传统思想拖滞了她向新道路迈进的步伐,导致了她抗争精神的不彻底,导致了她的精神世界、肉体都受到强烈侵蚀,最终以纯然的歇斯底里患者之躯悲惨地离开人世。
歇斯底里原为女性的一种生理疾病。近代以来,它更多被视为“在不自由的环境条件下,被人为压制的人类本性在反抗中爆发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抵抗形式”[3]248。叶子的歇斯底里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追逐真正的恋爱和性欲本能,本就遭到社会孤立的叶子孤注一掷,以有婚约之身与有妇之夫仓地相恋,挑战“贤妻良母”的规范和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反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是自由”[3]248,但几千年的文明演变几乎完全压制了女性作为人这一个体的自由。而且,处于当时日本尚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和重视道德伦理准则的时代,在社会想法设法压制女性个人意志的时代,叶子这种完全无视社会道德的反抗无异于自取灭亡。况且,叶子思想中残留的大部分日本传统思想,尤其是“女性依靠男性”这一思想弱化了叶子的抗争力量。
叶子是生的征服者。但是,由于找不到正确的抗争途径,她也成为了生的败北者,日本个性解放新精神的牺牲品。透过叶子的失败我们可以隐约窥探到在时代尚未开化的背景下,拥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摆脱不公平待遇的桎梏,争取自己作为“人”最基本的欲求而向传统社会抗争之路是多么的艰辛。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她们可能会丢失一切,包括她们的精神健康。正如青鞜社核心成员伊藤野枝(1895—1923)在《青鞜》第四卷第4号“编辑室寄语”(1914)中所言,“日本年轻的妇女们的自我意识虽在不断觉醒,但在和旧思想、旧道德的对抗中,她们逐渐失掉了一切,包括斗争中产生的苦闷、自己想要的恋爱、妇女们的生活目标,由此而产生了精神危机”。[5]124所以,在女性的自我被强烈压制、作为“人”所具有的意识尚未完全复苏的非常时期,发生在这些已经具备自我意识的女性身上的歇斯底里已经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精神疾病,在尚未找到实现自由的可行途径之前,歇斯底里更是她们“被压制的人性反抗压迫所爆发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反抗方式”。[3]231
参考文献:
[1]有島武郎.日本文学全集19有島武郎集[M].東京:株式会社新潮社,1962。
[2]前田愛.有島武郎の「ある女」[J].近代文学の女たち「にごりえ」から「武藏野」まで[M].東京:岩波書店,2003.
[3]上林澄雄.日本反文化の伝統[M].東京:株式会社講談社,1976.
[4]岩田ななつ.女性の「精神的危機」が語るもの――小説[A].新·フェミニズム批評の会.〈青鞜〉を読む[C].東京:學藝書林,1998(初版).
[5]伊藤野枝.編室より[J]. 青鞜,1915,(5).東京:龍渓書舎,1980(復刻版).
【关键词】:女性解放;有岛武郎;《一个女人》;新女性
有岛武郎是日本近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白桦派文学兴盛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直被认为是大正时期自然主义倡导者的代表。其中唯一的例外就是《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最初在明治四十四年以《一个女人的一瞥》于《白桦》杂志上连载,大正二年连载结束。《一个女人的一瞥》充分整理后成为《一个女人》的前篇,故事情节基本依据实际状况展开的,讲述了女主人公早月叶子为了和木村结婚而远渡美国,途中和轮船事务长仓地恋爱的故事。但到了后篇,有岛武郎自由创作,小说完全脱离人物原型,塑造了一个因性欲达到满足、又因性欲跌落失败,导致不幸的女性形象。
毫无疑问,与传统女性相比,女主人公叶子有自我意识,身上散发着新女性的光芒,也努力抗争封建传统。无论是外在任意随性的行为,还是一部分的内在思想,叶子并未固步自封在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所塑造的女性框架中。尤其在追求性欲本能方面,她打破世人对女性性欲的限制,无视甚至是摒弃了男女性别这一差异,立足于“人”这一生物个体,完全释放出她的本能欲求。不仅如此,叶子对于婚姻的独特新颖。在叶子看来,安稳的生活等于死亡,纯净的不冷不热的一生不是真正的人生。既已活在人世,就要去追寻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既已要爱,就须不惜生命去换取那样的爱!这种冲动变成了十分强烈的感情,本能地冲击着叶子的心连她自身都无法奈何”[1]237。所以,叶子是一个“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具备勇于摆脱传统束缚、向传统旧习挑战的抗争精神”。[2]140
1无法摆脱的内在思想
叶子向传统习俗抗争的精神一直是被世人所认可的。但是这种抗争是不彻底的,支配她行为的思想并未完全被西化,依旧混杂着日本传统旧思想。
明治30年左右,社会虽然给女性提供了一些职业,诸如“娼妓、演员、旅馆的女佣、育儿保姆、乳母等”,但这些工作并不足以支撑她们独立生活,大多数女性还得依赖男性生活。叶子也不例外。从小优裕的上流社会生活造成了叶子花钱大手大脚,“一看到眼前各色异国情调的奢侈品,她的贪欲,如同孩子见到糖果似的,驱使她不计后果,倾囊购买”[1]27。哪怕家道中落,她依然过不惯贫穷的生活。叶子虽然有自我意识,也看清了“想把女性完全降落到奴隶地位的男性,早已没有过去亚当那样的正直了”[1]157男性的这一本质,“总觉得受到男性的羁绊是件危险的事情。可她又是离开男性一刻也过不下去的这种人。”[1]142因为在叶子的潜意识里,不只是性欲,其他方面“女性依赖于男性”这一落后的观念仍根深蒂固。所以,容颜娇好、在交际上游刃有余的叶子在那样的时代在她思想的影响下,并不具备凭一己之力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或许叶子从未想过经济独立的原因,也是自父母逝世后,叶子辗转于木村和仓地之间获得生活来源却又觉得理所当然的一个要因。
叶子自小性格倔强,行为异于常人,受到世人的孤立。“偶然回想过去的二十五年,她发现自己茫茫然孤孤单单置身于人迹罕至的原野尽头,孤身一人站在悬崖边缘”[1]41。“而和木村的婚约则是这悬崖边上唯一一根绳索。攀上了这根绳索就万事大吉了,倘不然,和世间的联系便立即中断”[1]41。所以,即使心有不甘,叶子不得不远渡美国完婚。但是和仓地的不伦关系则如一把锋利的匕首,欲隔断这唯一的屏障。和木村在船上见面后,叶子也用不可思议的残酷心肠,随心所欲地摆弄着木村。但是叶子自始至终都没有和木村解除婚约。非但如此,叶子还欲通过拉拢木村的好友古藤来稳住木村对自己的心。生活在人世间却又和人世割断联系,哪怕是如此与众不同的叶子内心多少也是有些恐惧的吧!所以,叶子摒弃了母亲所教授的“未过河先拆桥”的处事方法,而是“若未把事务长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她就不想随意让木村逃脱。”[1]196只要她不完全解除作为“世间对叶子的最终和解的木村的婚约,在未来的某一天,她还可以凭借这份婚约,在人世间生存下去。在返回日本之后,无论是在隐蔽的地方选择住所、尽量躲避人群的外出,还是竭尽全力的拉拢古藤、向妹妹们、奶妈辩解自己和仓地的关系,这种种行为隐约映射出一个共同目标——美化自己在所认识的人心中的形象,尽量减少世人对自己的非难,在自己还未完全进入真正的新生活时,为自己在世上生存、重返社会做铺垫。
由此看来,女性依靠男性生存的思想仍然直根在叶子的思想深处。它就像一根藤萝时时限制着她的行为。在男女不平等的时代,女性只有打破男性的专权,脱离男性的限制才能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但是,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新征途上,叶子都紧紧地依托男性而不是脱离男性。这样矛盾的行为和思想又怎么会达到她希望的彼岸。
2叶子形象之我见
近代初期,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的文明开化。但在改变日本固有思想面前,这仍为杯水车薪。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明治政府为了国家的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再次压制女性自我,致力于“贤妻良母“的培育。而存在于叶子深层意识中的日本传统思想拖滞了她向新道路迈进的步伐,导致了她抗争精神的不彻底,导致了她的精神世界、肉体都受到强烈侵蚀,最终以纯然的歇斯底里患者之躯悲惨地离开人世。
歇斯底里原为女性的一种生理疾病。近代以来,它更多被视为“在不自由的环境条件下,被人为压制的人类本性在反抗中爆发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抵抗形式”[3]248。叶子的歇斯底里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追逐真正的恋爱和性欲本能,本就遭到社会孤立的叶子孤注一掷,以有婚约之身与有妇之夫仓地相恋,挑战“贤妻良母”的规范和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反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是自由”[3]248,但几千年的文明演变几乎完全压制了女性作为人这一个体的自由。而且,处于当时日本尚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和重视道德伦理准则的时代,在社会想法设法压制女性个人意志的时代,叶子这种完全无视社会道德的反抗无异于自取灭亡。况且,叶子思想中残留的大部分日本传统思想,尤其是“女性依靠男性”这一思想弱化了叶子的抗争力量。
叶子是生的征服者。但是,由于找不到正确的抗争途径,她也成为了生的败北者,日本个性解放新精神的牺牲品。透过叶子的失败我们可以隐约窥探到在时代尚未开化的背景下,拥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摆脱不公平待遇的桎梏,争取自己作为“人”最基本的欲求而向传统社会抗争之路是多么的艰辛。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她们可能会丢失一切,包括她们的精神健康。正如青鞜社核心成员伊藤野枝(1895—1923)在《青鞜》第四卷第4号“编辑室寄语”(1914)中所言,“日本年轻的妇女们的自我意识虽在不断觉醒,但在和旧思想、旧道德的对抗中,她们逐渐失掉了一切,包括斗争中产生的苦闷、自己想要的恋爱、妇女们的生活目标,由此而产生了精神危机”。[5]124所以,在女性的自我被强烈压制、作为“人”所具有的意识尚未完全复苏的非常时期,发生在这些已经具备自我意识的女性身上的歇斯底里已经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精神疾病,在尚未找到实现自由的可行途径之前,歇斯底里更是她们“被压制的人性反抗压迫所爆发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反抗方式”。[3]231
参考文献:
[1]有島武郎.日本文学全集19有島武郎集[M].東京:株式会社新潮社,1962。
[2]前田愛.有島武郎の「ある女」[J].近代文学の女たち「にごりえ」から「武藏野」まで[M].東京:岩波書店,2003.
[3]上林澄雄.日本反文化の伝統[M].東京:株式会社講談社,1976.
[4]岩田ななつ.女性の「精神的危機」が語るもの――小説[A].新·フェミニズム批評の会.〈青鞜〉を読む[C].東京:學藝書林,1998(初版).
[5]伊藤野枝.編室より[J]. 青鞜,1915,(5).東京:龍渓書舎,1980(復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