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初始阶段,是对我国文化产生兴趣的重要阶段,这阶段更要打好基础。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微课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微课就是运用比较短暂的教学视频,对课堂某一知识点进行阐述的方法。其短小精悍的特性,既不影响教学流程,也会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知,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的阅读效果,也对塑造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有极大的好处。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引言:
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微课应运而生。其简单来说,就是运用精短的教学视频对某一语文知识点进行阐述,呈“碎片化”的学习内容,不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果能广泛使用微课学习资源,不仅能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增加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
一、微课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群体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就是繁琐,一个字有多重含义,对某一个段落的阅读还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情绪等。繁琐的内容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形成学科枯燥性。要想尽办法让课堂氛围变得有趣化、生动化,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同度。这是长期以来都困扰每一位教师的问题。而微课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的形式是生动而具体的视频信息,更可能是一段学生很熟悉的动画,配以简单的文字和标注,就这一点而言就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首先接触的是文章的一大段文字,包括作者基本信息、当时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情感、释义等,这些都是冰冷的文字。而现在使用微课教学,接触的缺失活灵活现的动画,这在感官上就,势必让授课氛围轻松愉悦,学生也会更乐于接受这类课程。例如在学习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时候,在传统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很难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情感。而微课的引入,让学习内容以视頻的形式呈现,可以更快地吸引学生眼球。天上没有鸟儿的踪迹,就连浮云也不愿意留下,场景中就只剩下一座高耸的山峰和作者本人,配合苍凉的背景音乐,可以让学生很快融入这首诗的意境之中,自然而然会引发学生的疑惑和好奇心: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在之后,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给学生们讲解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与心情。引导过后,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交流,借机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在观看视频动画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习主动性也会大大增加[1]。
二、微课引入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小学学生群体的知识储备不足,无法深入感知语文课文中的知识点,单纯文字很难直观让学生认识到文字背后或刚或柔的气势。尽管是小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轻,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历史精品,不管是散文、诗歌以及文言文,都有其独到之处。如果不能引导学生对这些文章研究,对文字背后的精髓深入了解,势必是一种遗憾。这点对于文言文更为致命,因为古文的写作十分重视情境的塑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单纯以文字形式对学生呈现,势必造成感官上的缺失。例如,在学习《观潮》的时候,传统课程根本无法对浪潮有直观的表述,学生也会因为对文章的了解不充分,导致阅读时没有感情带入。运用微课教学,钱塘潮的气势磅礴就会展现得淋漓尽致,背景音乐和专家诵读时每一个音调的顿挫都和浪潮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惊叹于大自然的雄伟.在之后的亲自阅读中,必定会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自己的感叹情感加入阅读中去,让情绪调动阅读,才能使阅读效果达到最佳。总而言之,微课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更迅速了解文章描写的景色,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灌输,更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情绪,对阅读有不小帮助[2]。
三、微课辅助学生课后加紧复习
知识是易忘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可能对阅读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了解会慢慢变弱,又回到学生单纯对文字“咀嚼”的阶段。微课教学也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点。教师选择或制成的微课件,都是对文章最精髓部分的归纳总结,并且它的时长不会很长。教师在下一堂课的时候可以再拿出来对学生进行记忆加深,又或者将微课件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之外自己就可以进行观看。每一次观看,都是对知识的再次加固,进而加强学生的阅读效果。俗语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有了微课件,或许不用百遍,学生就可以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涵义有深入的了解。并且,教师也可以根据阅读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对微课件的热情程度,制定相应的课后作业。例如,在学习了一篇描写风景的文章之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搜索其他有关风景的文章,或者对老师选定的文章进行归纳评价,将学生兴趣转化为实际动力,强化阅读效果,加强学生对小学语文的理解。
四、结束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小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但这阶段也是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阶段,在不失根本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对文章字里行间的探索,会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对文化的传承有重大意义。要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尤为重要。但这一过程也是艰巨的、繁琐的。运用微课能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要学习的课文。这不仅是功在当下,更是利在千秋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康晓琴.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09):46.
[2]郭鸿慧.设计有效“微课”,推进文本对话[J].内蒙古教育,2015,(35):33-34.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引言:
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微课应运而生。其简单来说,就是运用精短的教学视频对某一语文知识点进行阐述,呈“碎片化”的学习内容,不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果能广泛使用微课学习资源,不仅能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增加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
一、微课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群体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就是繁琐,一个字有多重含义,对某一个段落的阅读还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情绪等。繁琐的内容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形成学科枯燥性。要想尽办法让课堂氛围变得有趣化、生动化,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同度。这是长期以来都困扰每一位教师的问题。而微课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的形式是生动而具体的视频信息,更可能是一段学生很熟悉的动画,配以简单的文字和标注,就这一点而言就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首先接触的是文章的一大段文字,包括作者基本信息、当时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情感、释义等,这些都是冰冷的文字。而现在使用微课教学,接触的缺失活灵活现的动画,这在感官上就,势必让授课氛围轻松愉悦,学生也会更乐于接受这类课程。例如在学习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时候,在传统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很难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情感。而微课的引入,让学习内容以视頻的形式呈现,可以更快地吸引学生眼球。天上没有鸟儿的踪迹,就连浮云也不愿意留下,场景中就只剩下一座高耸的山峰和作者本人,配合苍凉的背景音乐,可以让学生很快融入这首诗的意境之中,自然而然会引发学生的疑惑和好奇心: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在之后,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给学生们讲解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与心情。引导过后,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交流,借机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在观看视频动画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习主动性也会大大增加[1]。
二、微课引入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小学学生群体的知识储备不足,无法深入感知语文课文中的知识点,单纯文字很难直观让学生认识到文字背后或刚或柔的气势。尽管是小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轻,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历史精品,不管是散文、诗歌以及文言文,都有其独到之处。如果不能引导学生对这些文章研究,对文字背后的精髓深入了解,势必是一种遗憾。这点对于文言文更为致命,因为古文的写作十分重视情境的塑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单纯以文字形式对学生呈现,势必造成感官上的缺失。例如,在学习《观潮》的时候,传统课程根本无法对浪潮有直观的表述,学生也会因为对文章的了解不充分,导致阅读时没有感情带入。运用微课教学,钱塘潮的气势磅礴就会展现得淋漓尽致,背景音乐和专家诵读时每一个音调的顿挫都和浪潮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惊叹于大自然的雄伟.在之后的亲自阅读中,必定会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自己的感叹情感加入阅读中去,让情绪调动阅读,才能使阅读效果达到最佳。总而言之,微课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更迅速了解文章描写的景色,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灌输,更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情绪,对阅读有不小帮助[2]。
三、微课辅助学生课后加紧复习
知识是易忘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可能对阅读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了解会慢慢变弱,又回到学生单纯对文字“咀嚼”的阶段。微课教学也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点。教师选择或制成的微课件,都是对文章最精髓部分的归纳总结,并且它的时长不会很长。教师在下一堂课的时候可以再拿出来对学生进行记忆加深,又或者将微课件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之外自己就可以进行观看。每一次观看,都是对知识的再次加固,进而加强学生的阅读效果。俗语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有了微课件,或许不用百遍,学生就可以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涵义有深入的了解。并且,教师也可以根据阅读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对微课件的热情程度,制定相应的课后作业。例如,在学习了一篇描写风景的文章之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搜索其他有关风景的文章,或者对老师选定的文章进行归纳评价,将学生兴趣转化为实际动力,强化阅读效果,加强学生对小学语文的理解。
四、结束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小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但这阶段也是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阶段,在不失根本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对文章字里行间的探索,会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对文化的传承有重大意义。要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尤为重要。但这一过程也是艰巨的、繁琐的。运用微课能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要学习的课文。这不仅是功在当下,更是利在千秋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康晓琴.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09):46.
[2]郭鸿慧.设计有效“微课”,推进文本对话[J].内蒙古教育,2015,(3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