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江古镇上有一座“四知堂”,一代伟人杨尚昆就于兵荒马乱、社会动荡的时期,诞生于大院的西轩正厢房。浮浮沉沉,岁月流转,深宅大院注定承载几多繁华与沉沦。虽故人早已不再,古朴沧桑的宅院,却如丝如缕地向世人传递着一种久远而亘古的尊荣。
在一片绿树葱茏之地下车,一栋近似普通民居的建筑掩映于绿荫丛中,走到跟前,宅院正面是对称的马头墙,一字排开,巍峨庄严,气势不凡。
早在上世纪五十代,“四知堂”就被我国古建筑大师梁思成誉为:“我国古代民居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可与北京什刹海媲美。”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不竟令人好奇,“四知堂”究竟有何独特魅力?
说起四知堂的来历,这其中就有一段典故,曾被多少杨氏族人口口相传。杨氏祖先杨震在东汉时曾任荆州刺史,后调任东莱太守。当他前往上任时,路经昌邑,县令王密原是他保荐的荆州秀才。王密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于是深夜赶来,以十斤黄金相赠,而杨震当即拒绝收下。县令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就厉声怒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所为无知?”县令深感羞愧难言,才携金而走。于是,杨氏后人就将家宅取名为“四知堂”,以彪炳其“清白传家”的先辈遗风。
“品”字而立 发现风水宝地
双江镇上古宅众多,“长滩子大院”本是当地居民按位置而分的俗称,其实,它还有一个更知性的名字——“四知堂”。与镇上其他宅子不同,它的位置较为特殊,坐落在双江镇西大约1里远的地方。
大院的选址颇有讲究,屋前有良田溪流,左右坡峰环抱,院后竹木茂密。从后面的山坡俯瞰大院全貌,错落有致的屋脊和前面高大的马头墙相映成趣,一些绿色的植物已从瓦缝中生长出来,与灰的瓦相配,像江南水墨画。
双江杨氏作为远近闻名的名门望户,杨尚昆曾祖父杨世绥当年来到双江经商,在考察了多处位置后,才决定在长滩子修建住宅。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位于镇郊,想必杨家就是看中它是经商之家的理想居住地。站在大院前的平坝眺望,不远处一溪碧水环绕而过,溪河对岸,有三个圆馍似的小丘,“品”排而立,当地人称这为“三星堡”。左右青山环抱,翠竹翳荫,院前一马平川,水田如镜。我们视线定格在一片山清水秀的半边坡里,阡陌纵横的长滩子,群山环抱的灰瓦老屋……立马让人想象到一幅水墨丹青,当地人为这一景观取了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三星捧月”。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中,讲究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统筹思考。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下,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创造出最适合人居和发展的建筑环境,以达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最佳和谐境地。
而长滩子大院的选址便正好诠释了中国传统的环境学。长滩子是猴溪在此造就的一块冲积小平川,大院便在这块平川边沿的“半边坡”脚下依山而造。正因为左有葱茏的山坡和逶迤的半边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从空而降,右有茂密的松林坡,似一头雄狮昂首而坐。一泓碧流,水缓滩长,迥绕其间,所谓“山主贵,水主财”恰似一块“一品当朝,玉带缠腰”,于是,这样一个融山水、田园、风水为一体的自然景观,造就了这块“风水宝地”。
集民居、府第、庄园于一院的独特古建
杨尚昆的曾祖父杨世绥去世后,杨氏大家庭分家,作为杨家祖屋的旧居“长滩子大院”当时为二叔公住宅。后来,杨尚昆的祖父与父亲杨宣永一家临时搬回这里居住。于是,一代伟人便诞生在此,并在此度过了咿呀学语的童年,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漫漫人生。
马头墙下的拱型门就是大院的入口。听当地人说,这其实并不是长滩子大院的正门,原来大院前的“朝门”已经不复存在。大院正门也因为后来房屋的使用,渐渐改造和增建,才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四知堂建于清同治元年,这个百年大院占地约四千多平米。进入大院,穿行其间就发现,院内用材考究,除了大量的柏木,还有不少红木、阴沉木、香檀木等珍贵名木。以及让人瞠目结舌的雕梁画栋,脊檩点金,还有以金色装饰的门簪,颜色艳丽,灿烂夺目。顿时,在来之前翻阅的所有资料及抽象的数字立马像三维绘画一样在大脑里迅速重组、勾勒。这个曾经一度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的轮廓,也逐渐清晰起来。
走遍整个大院,才知道大院的建筑风格有何独特之处。四知堂以“四知”的“四”字作为建筑总体布局和组合形式。杨世绥曾诰封通奉大夫,因此,在建宅时就遵循了“三品通奉大夫”的府第规格设计,整体建筑风格按照清代“步步递进、层层升高”的传统习俗建造而成。同时,也遵循主人的“耕读传家远”耕种与读书两不误的庄园模式建造。
这个典型的“一进三”的清代民居建筑,正中是由前后大厅和两旁左右厢房围合的院坝,而左右两边侧门进去是对称的天井和两边的耳房,每面的天井都是两进,天井内光线充足。从耳房、厢房到前后大厅、客堂、屋外,各房间之间就由青瓦盖顶、脊饰精美的走廓相连。居住其中的人穿行其间,即使下雨天,也能“雨不湿鞋”。
古民居建筑内奇葩无处不在
整个大院是木结构悬山顶的四合院建筑。房间有40间,仅木门就有70扇。院子原本有低矮的土墙围护,被称为大朝门的大门,外形并不壮观。进入朝门是外花园,但并没有种植花草,栽植的都是一些核桃、柑柚之类的果木,看上去与一个普通人家的农家大院子也并无区别。
然而,通过外花园,登上一米高的类似小广场的平台,便是一排近30米、进深8米多的宽敞大厅,大厅正门上一块“四知堂”金字横匾点格外显眼。大厅前的斜撑、悬瓜、雀替等雕刻精致,都是浅浮雕刻而成,厅内正中挂有一块“四世三公”的横扁。左右是一幅木联:“雄著经,慎著史,赫赫文章传世骥;汉时相,宋时将,堂堂姓氏炳人间”。匾联言简意赅,这是对杨氏历史人文的精辟概括和颂扬。
穿过前厅,便为一口正方形的石面大天井,天井左右雕窗亮格,是装饰精美的前、后花厅。两侧花厅又各有上中下三个小天井。通过大天井,又得登上一级一米多高的平台。拾级而登,是正堂屋及其东、西轩室,这里所看到的一切,才是全院建筑的精华。雕刻精美的屋檐及柱间,浅雕或透雕雕刻出的蝙蝠、牡丹、仙桃、喜鹊,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对福禄寿喜的强烈祈望。尤其在大院的屋梁、背檩、门簪、门神上,我们还发现了许多深雕和透刻的各种花卉鸟兽、山水鱼虫及戏曲人物。雕琢技艺精妙绝伦,着实令我们一行人啧啧称奇。这些无处不在的古民居建筑奇葩,时时刻刻在向我们展示这座三品府第无比恢弘豪华气派。 “堂屋”是宅主供奉祖先及祭奠天地之处,乍看之,顿然一种庄重感油然而生。“堂屋”门枋上一对金狮匾座托着一块“汉室遗风”的金字匾额。堂屋有六扇大门,左右二扇是门窗合璧的双扇,都是点金描绘而成;堂屋正中高悬着一块金字的横匾“清白传家”。两侧嵌有一副木联:“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匾、联道出了宅主的传统家训和治家方针。古宅四周,建有高大的驼峰式风火墙,尤其壮观。
值得叹喟的是,杨家当年虽然家财万贯、田产万亩,但仍然坚持着自己“耕读传家远”的信念,在苦心培养后辈攻读诗书的同时,也不忘农业耕种。大院主人在修建之初就在院外建了一排三间的长工住房,当年就用来雇佣长工饲养牲畜,常年坚持农业生产。
文物瑰宝几经沉浮 回归昨日沉静
25年前,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曾十分怀念他诞生之处“长滩子大院”,想回来看看。可是,当年因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兼之田间小道无法前往,他只能冒着濛濛细雨在镇西的山坡垭口前,用望远镜望了又望。望见这片孕育他的故居,这位老人喃喃说道:“62年了,房子还是那个老样,记得院子的朝门前有棵三人合抱的大柏树,树上还歇有很多白鹤,现在好象没见着了。”没能亲自来看看,留下莫大的遗憾。而这位老人就是一代伟人杨尚昆。
解放后,长滩子大院成为了军产,一直由部队驻防,所以整体结构一直保存完好。后来部队离开了双江,房子空置出来,就由几户村民借住,村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搭建了一些房子,将原来的一些走廊、厅堂等夹成了房间。听曾经居住过这里的老大爷说,最初住进来的才几户人家,后来最多发展到四五十户人家之多。当年的院坝,荒草杂树丛生,走廊上堆满了柴禾,无人居住的厅堂就被用作牛圈。那时,大院年久失修,数百年的历史风雨使之破烂不堪,还曾一度成为危房。
直到2006年开始动工修复,沉睡了近百年的大院,才得以还原。裸露在外的残垣断壁得到修复,精美花窗雕饰不再经受日晒雨淋的摧残,布满灰尘的老木门,蛛网密布的走廊被清理如新,“长滩子大院”恢复了昔日风采。经过岁月的沉积,曾经的老屋一改当年的破败不堪,经过重新整理后,甚至看不出任何修复之笔。
杨氏前后有六代人在此居住过,这里见证了双江杨氏从农而商,从商而政的历史。如今的长滩子大院经过整旧如旧的修复后,变成了供人瞻仰的“杨尚昆生平陈列馆”,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还有杨尚昆生前在工作和生活中曾用过的遗物,衣物、皮鞋、眼镜、笔砚、收音机……庭院已少了深深的幽静,多了几分严肃与庄重。
徘徊其间,目睹了这座别致高雅、古风古韵、保存完好的清代古民居建筑,抚摸那些经过岁月洗礼的青砖碎瓦,在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醇香中,瞻仰大院的人文景观,自当与空灵而幽静的杨氏故居相比,别有一番情趣。曾经杨氏族人在这里一代代繁衍生息,今日的四知堂以其新的身份——陈列馆,以文化教育的姿态,定格于永不停息的时光之中。
在一片绿树葱茏之地下车,一栋近似普通民居的建筑掩映于绿荫丛中,走到跟前,宅院正面是对称的马头墙,一字排开,巍峨庄严,气势不凡。
早在上世纪五十代,“四知堂”就被我国古建筑大师梁思成誉为:“我国古代民居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可与北京什刹海媲美。”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不竟令人好奇,“四知堂”究竟有何独特魅力?
说起四知堂的来历,这其中就有一段典故,曾被多少杨氏族人口口相传。杨氏祖先杨震在东汉时曾任荆州刺史,后调任东莱太守。当他前往上任时,路经昌邑,县令王密原是他保荐的荆州秀才。王密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于是深夜赶来,以十斤黄金相赠,而杨震当即拒绝收下。县令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就厉声怒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所为无知?”县令深感羞愧难言,才携金而走。于是,杨氏后人就将家宅取名为“四知堂”,以彪炳其“清白传家”的先辈遗风。
“品”字而立 发现风水宝地
双江镇上古宅众多,“长滩子大院”本是当地居民按位置而分的俗称,其实,它还有一个更知性的名字——“四知堂”。与镇上其他宅子不同,它的位置较为特殊,坐落在双江镇西大约1里远的地方。
大院的选址颇有讲究,屋前有良田溪流,左右坡峰环抱,院后竹木茂密。从后面的山坡俯瞰大院全貌,错落有致的屋脊和前面高大的马头墙相映成趣,一些绿色的植物已从瓦缝中生长出来,与灰的瓦相配,像江南水墨画。
双江杨氏作为远近闻名的名门望户,杨尚昆曾祖父杨世绥当年来到双江经商,在考察了多处位置后,才决定在长滩子修建住宅。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位于镇郊,想必杨家就是看中它是经商之家的理想居住地。站在大院前的平坝眺望,不远处一溪碧水环绕而过,溪河对岸,有三个圆馍似的小丘,“品”排而立,当地人称这为“三星堡”。左右青山环抱,翠竹翳荫,院前一马平川,水田如镜。我们视线定格在一片山清水秀的半边坡里,阡陌纵横的长滩子,群山环抱的灰瓦老屋……立马让人想象到一幅水墨丹青,当地人为这一景观取了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三星捧月”。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中,讲究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统筹思考。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下,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创造出最适合人居和发展的建筑环境,以达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最佳和谐境地。
而长滩子大院的选址便正好诠释了中国传统的环境学。长滩子是猴溪在此造就的一块冲积小平川,大院便在这块平川边沿的“半边坡”脚下依山而造。正因为左有葱茏的山坡和逶迤的半边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从空而降,右有茂密的松林坡,似一头雄狮昂首而坐。一泓碧流,水缓滩长,迥绕其间,所谓“山主贵,水主财”恰似一块“一品当朝,玉带缠腰”,于是,这样一个融山水、田园、风水为一体的自然景观,造就了这块“风水宝地”。
集民居、府第、庄园于一院的独特古建
杨尚昆的曾祖父杨世绥去世后,杨氏大家庭分家,作为杨家祖屋的旧居“长滩子大院”当时为二叔公住宅。后来,杨尚昆的祖父与父亲杨宣永一家临时搬回这里居住。于是,一代伟人便诞生在此,并在此度过了咿呀学语的童年,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漫漫人生。
马头墙下的拱型门就是大院的入口。听当地人说,这其实并不是长滩子大院的正门,原来大院前的“朝门”已经不复存在。大院正门也因为后来房屋的使用,渐渐改造和增建,才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四知堂建于清同治元年,这个百年大院占地约四千多平米。进入大院,穿行其间就发现,院内用材考究,除了大量的柏木,还有不少红木、阴沉木、香檀木等珍贵名木。以及让人瞠目结舌的雕梁画栋,脊檩点金,还有以金色装饰的门簪,颜色艳丽,灿烂夺目。顿时,在来之前翻阅的所有资料及抽象的数字立马像三维绘画一样在大脑里迅速重组、勾勒。这个曾经一度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的轮廓,也逐渐清晰起来。
走遍整个大院,才知道大院的建筑风格有何独特之处。四知堂以“四知”的“四”字作为建筑总体布局和组合形式。杨世绥曾诰封通奉大夫,因此,在建宅时就遵循了“三品通奉大夫”的府第规格设计,整体建筑风格按照清代“步步递进、层层升高”的传统习俗建造而成。同时,也遵循主人的“耕读传家远”耕种与读书两不误的庄园模式建造。
这个典型的“一进三”的清代民居建筑,正中是由前后大厅和两旁左右厢房围合的院坝,而左右两边侧门进去是对称的天井和两边的耳房,每面的天井都是两进,天井内光线充足。从耳房、厢房到前后大厅、客堂、屋外,各房间之间就由青瓦盖顶、脊饰精美的走廓相连。居住其中的人穿行其间,即使下雨天,也能“雨不湿鞋”。
古民居建筑内奇葩无处不在
整个大院是木结构悬山顶的四合院建筑。房间有40间,仅木门就有70扇。院子原本有低矮的土墙围护,被称为大朝门的大门,外形并不壮观。进入朝门是外花园,但并没有种植花草,栽植的都是一些核桃、柑柚之类的果木,看上去与一个普通人家的农家大院子也并无区别。
然而,通过外花园,登上一米高的类似小广场的平台,便是一排近30米、进深8米多的宽敞大厅,大厅正门上一块“四知堂”金字横匾点格外显眼。大厅前的斜撑、悬瓜、雀替等雕刻精致,都是浅浮雕刻而成,厅内正中挂有一块“四世三公”的横扁。左右是一幅木联:“雄著经,慎著史,赫赫文章传世骥;汉时相,宋时将,堂堂姓氏炳人间”。匾联言简意赅,这是对杨氏历史人文的精辟概括和颂扬。
穿过前厅,便为一口正方形的石面大天井,天井左右雕窗亮格,是装饰精美的前、后花厅。两侧花厅又各有上中下三个小天井。通过大天井,又得登上一级一米多高的平台。拾级而登,是正堂屋及其东、西轩室,这里所看到的一切,才是全院建筑的精华。雕刻精美的屋檐及柱间,浅雕或透雕雕刻出的蝙蝠、牡丹、仙桃、喜鹊,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对福禄寿喜的强烈祈望。尤其在大院的屋梁、背檩、门簪、门神上,我们还发现了许多深雕和透刻的各种花卉鸟兽、山水鱼虫及戏曲人物。雕琢技艺精妙绝伦,着实令我们一行人啧啧称奇。这些无处不在的古民居建筑奇葩,时时刻刻在向我们展示这座三品府第无比恢弘豪华气派。 “堂屋”是宅主供奉祖先及祭奠天地之处,乍看之,顿然一种庄重感油然而生。“堂屋”门枋上一对金狮匾座托着一块“汉室遗风”的金字匾额。堂屋有六扇大门,左右二扇是门窗合璧的双扇,都是点金描绘而成;堂屋正中高悬着一块金字的横匾“清白传家”。两侧嵌有一副木联:“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匾、联道出了宅主的传统家训和治家方针。古宅四周,建有高大的驼峰式风火墙,尤其壮观。
值得叹喟的是,杨家当年虽然家财万贯、田产万亩,但仍然坚持着自己“耕读传家远”的信念,在苦心培养后辈攻读诗书的同时,也不忘农业耕种。大院主人在修建之初就在院外建了一排三间的长工住房,当年就用来雇佣长工饲养牲畜,常年坚持农业生产。
文物瑰宝几经沉浮 回归昨日沉静
25年前,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曾十分怀念他诞生之处“长滩子大院”,想回来看看。可是,当年因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兼之田间小道无法前往,他只能冒着濛濛细雨在镇西的山坡垭口前,用望远镜望了又望。望见这片孕育他的故居,这位老人喃喃说道:“62年了,房子还是那个老样,记得院子的朝门前有棵三人合抱的大柏树,树上还歇有很多白鹤,现在好象没见着了。”没能亲自来看看,留下莫大的遗憾。而这位老人就是一代伟人杨尚昆。
解放后,长滩子大院成为了军产,一直由部队驻防,所以整体结构一直保存完好。后来部队离开了双江,房子空置出来,就由几户村民借住,村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搭建了一些房子,将原来的一些走廊、厅堂等夹成了房间。听曾经居住过这里的老大爷说,最初住进来的才几户人家,后来最多发展到四五十户人家之多。当年的院坝,荒草杂树丛生,走廊上堆满了柴禾,无人居住的厅堂就被用作牛圈。那时,大院年久失修,数百年的历史风雨使之破烂不堪,还曾一度成为危房。
直到2006年开始动工修复,沉睡了近百年的大院,才得以还原。裸露在外的残垣断壁得到修复,精美花窗雕饰不再经受日晒雨淋的摧残,布满灰尘的老木门,蛛网密布的走廊被清理如新,“长滩子大院”恢复了昔日风采。经过岁月的沉积,曾经的老屋一改当年的破败不堪,经过重新整理后,甚至看不出任何修复之笔。
杨氏前后有六代人在此居住过,这里见证了双江杨氏从农而商,从商而政的历史。如今的长滩子大院经过整旧如旧的修复后,变成了供人瞻仰的“杨尚昆生平陈列馆”,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还有杨尚昆生前在工作和生活中曾用过的遗物,衣物、皮鞋、眼镜、笔砚、收音机……庭院已少了深深的幽静,多了几分严肃与庄重。
徘徊其间,目睹了这座别致高雅、古风古韵、保存完好的清代古民居建筑,抚摸那些经过岁月洗礼的青砖碎瓦,在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醇香中,瞻仰大院的人文景观,自当与空灵而幽静的杨氏故居相比,别有一番情趣。曾经杨氏族人在这里一代代繁衍生息,今日的四知堂以其新的身份——陈列馆,以文化教育的姿态,定格于永不停息的时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