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建初先生艺术学术价值定位
王小虎博士认为,“马建初教授沿着法国印象主义大师莫奈和荷兰后印象派大师梵高的路径,结合东方民族情韵,在中华民族丰厚的传统土壤上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风貌、民族地域色彩和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作品。在丧失民族自信、鄙视优良传统、盲目追求“刺激”的艺术境域下,他坚守住了精神和品质,给予大自然极大关爱,用色彩直取大自然的神韵和魂魄。”
如今中国油画的總面貌似乎很难令人叫好。搞油画的人往往以其画种的西洋性而在后殖民化文化风气颇浓的当代傲视其它画种,或模古典之形似,或仿“现代”乃至“后现代”之“前卫”,做出一副非洋得地道而不可的神气来。但是,读同为油画家的马建初的大山风景画,却有着一望而知的中国自身民族艺术的亲切感,一种与矫揉造作之风迥异的可贵的质朴与清新。
这缘于他平易朴直的秉性和他情感的真诚与炽烈。
马建初的风景画以大巴山为题材,是因为他从小在大巴山群山中生活、成长。大山里流淌着他生命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大巴山就是他的真实生活,就是他真诚的情感,甚至,大巴山就是马建初本身。当他开始捉笔画画的时候,画的自然就是日夕厮守的可爱的大山,是那些憨厚、纯朴的可亲的山民。后来马建初读了书,进了都市,当了高校油画教授的时候,大巴山的一切还是让他牵扯情肠,萦绕其脑际的仍然是大山的山水草木,仍然是那些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中耕作、操劳的山民。在与人欲横流的异化的都市喧嚣生活格格不入的画家看来,大巴山的千峰万壑以及那些保留着人性至美的山民们,就象一块疗救现代都市症的难得的精神净土。因此马建初痴情地反复画他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反复画他的朴质的毫不雕饰的山民。在他的画中,人物和山木风景天然地融和在一起,呈现出一派博厚而清纯的天地。这里既无叙事的文学情节的陈述,也非城里人的“风情画”似的猎奇,它直接就是大山本身的直观展示,一种自然与人的高度和谐,一种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的朴直的艺术呈现。同时,又并没有时下画坛流行的“深刻”哲理的时髦。作为山里人的马建初,这不过就是他生活本身的再现,他的一往情深的真实体验和理想境界的美好憧憬。这种人景合,一的绘画形式构成了马建初绘画与他人殊异的特色,也表现出他那独特的感人的亲切。
没有在大山里真切地生活过的城里人,很难体会山在山里人心中的地位。林语堂曾谈过他的“高地人生观”(他也是在大山里长大的):“人若在高山里长大,山会改变他的观点,进入他的血液中”,“曾经是山里的孩子,便永远是山里的孩子”。是的,在巍峨博大的群山中长大的马建初心中的山就真与常人的山不同:“它时而暴烈如猛兽,在游走中现出骚动折腾,时而温顺如绵羊,在静谧中现出安祥和平。它回旋奔涌却又处处细绿混沌;它寂寂落落却又分明有种力量在凝聚,一它又随季节的变化而现出种种性格、种种表情、种种情势、种种风韵。连那透巡而上的石板路、曲曲折折的田坎、交叉纵横的山间沟纹、绿荫荫的林木、庄稼与红褐松软的泥土,都溶在大山贯通滚动的气势中,泛出自然与人类的温情和沟连。”马建初在大多数时候,直接把大山看成了人。“人在大山中只是一个点缀,在我的感觉中逐渐变小直至消失。与自然相比,人的一切太微不足道了。人,连同江河、村舍、田畴,都被大山吐纳,都被大山卷入回肠荡气的韵致,化成大山问的斑斑驳驳。”这样,马建初就非常情感地,感觉地,因而也十分艺术地把自己对大山和山民的深沉情感有机和谐地统一在对山的表现上。亦如他说,“看山看出了名堂,握笔的手便有了些感觉。人即山,山即人,我把对山民的种种情慷,统统注入大山的躯壳中。”
把大山当成活生生的山民来看待,便使得大山充溢着勃勃生气。此时的大巴山,那随时回响着高吭燎亮的巴山山歌和“背老二”尖锐激越的叫山号子不绝回音的大巴山,真象一首首宏伟壮丽、祟高而至神圣的雄浑交响曲。那参差起伏连绵不尽的伟大山体也真与这种雄浑的音乐、铿锵的节奏与奔腾的旋律相应和,随时在奔涌、在旋动、在飞升。大巴山在马建初笔下活了起来,人的情感和山的旋动在绘画语言的形式表现中天衣无缝地融和在一起,形成艺术形式中又一意味的天人合一。而这节奏与旋律在马建初的笔下又往往呈圆与弧线的运动轨迹,那圆的山头、弧形的小径,群山的流转、小河的曲折,种种自然的形象在马建初笔下演化为各种曲线,变奏成波浪的韵律,在大自然中或庄严或轻快或激荡或舒缓地流淌。这种自然地应和着中国古典哲学意味圆转无定、无始无终的“阴阳鱼”般圆的节律给马建初的风景又不知不觉地罩上一层浓郁的东方神韵。这位大山的儿子把他对大山的亲切而独特的情绪体验与中国文化的哲理体悟巧妙地转化为以视觉形式表现出的独特音乐。马建初风景画对动感与气势的追求,又使其莽莽群山似大海一般地奔腾、翻卷,似乎在向浩瀚宇宙抛掷出巨浪洪波,在茫茫的大地涌动起狂涛与漩涡。清代画家石涛曾说过“山即海也,海即山也,山海而知我受也,皆在人一笔一墨之风流也。”的确,这位来自大山深处的画家真把这伟大的山川当成同样伟大而运动不息的大海一般,难怪马建初的风景画多取中国古典山水画之“远”势。只有这种经天纬地、天人合一的伟大胸襟所陶染而成的带强烈中国意味的全景式大山大水,才会令这位朴直而平易的来自大山胸襟阔大而广博的画家感到亲切。同时我们还可看到,在创造这种海涛般的运动和强烈的旋律中,马建初的运笔也突破了西方古典油画纯粹造型的辅助功能,而在“骨法用笔”的“笔”的自身表现性上着意发挥。我们在他的油画风景的运笔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强化着旋律与节奏感的句研点画,那些或宽或窄,或缓或速,或飞动横扫,或顿断跳跃,极富灵动变幻之能事的中国画行、草般的运笔,不仅使其以有力而清晰的笔触增加画面的节律与动势,更使画家的个人情绪、气质获得了又富于表现性的物化载体。
如果说马建初的风景画因那种从内蕴、造型到运笔都以其强烈的东方神韵而取胜的话,那么,作为一种色彩的艺术,马建初也敢于打破源自西方的油画色彩正宗的迷信。他的风景色彩虽然不乏再现性因素,但无疑又已掺入分明的东方式主观的意味。那强烈的蓝天、自云、红土、黑石的夸张式色彩对比组合中,那红色的大山洪波涌起般的撼人气势,那绿至天边的无际的庄稼地,或蓝得沁人心脾的层叠群山,在不无真实的再现中又带上了分明的超现实的艺术的距离感。显然,正是这种对现实的距离和超越,给马建初的巴山风景罩上了一层抒情诗般的情感的神彩。近来,马建初绘画这种主观的夸张性的色彩表现渐朝细腻而丰富的方向发展,但是,已经成为马建初油画个性特色的这种强烈的主观性和超现实性仍然维系着巴山风景画那浓烈的抒情意味。抒情的色彩、表现性的运笔应和着音乐般的结构与造型,使马建初的大山风景画以其独特的中国气派卓然特立于画坛。
马建初,这位来自大巴山的画家对大山有着城里人难以体验的朴直感人的恋情。他不停地返回大山,不停地面他的大山。只有在大山中,在大山的奔涌与旋动中,在大山丰茂的生命的环绕与簇拥中,他才有精神的充实与灵魂的安谧。难怪他的一百余幅大巴山风景中散发出的是城里人所难梦见的山野清纯的芳菲。来自山野本身的大山之画,也恰恰是马建初油画独特价值之所在。
“画如其人。”马建初,这位大山的儿子,以他全部的生活和激情,在巴山风景画的独特表现中弹奏出的,正是那首永远也没有穷尽的心灵与大山的交响。
王小虎博士认为,“马建初教授沿着法国印象主义大师莫奈和荷兰后印象派大师梵高的路径,结合东方民族情韵,在中华民族丰厚的传统土壤上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风貌、民族地域色彩和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作品。在丧失民族自信、鄙视优良传统、盲目追求“刺激”的艺术境域下,他坚守住了精神和品质,给予大自然极大关爱,用色彩直取大自然的神韵和魂魄。”
如今中国油画的總面貌似乎很难令人叫好。搞油画的人往往以其画种的西洋性而在后殖民化文化风气颇浓的当代傲视其它画种,或模古典之形似,或仿“现代”乃至“后现代”之“前卫”,做出一副非洋得地道而不可的神气来。但是,读同为油画家的马建初的大山风景画,却有着一望而知的中国自身民族艺术的亲切感,一种与矫揉造作之风迥异的可贵的质朴与清新。
这缘于他平易朴直的秉性和他情感的真诚与炽烈。
马建初的风景画以大巴山为题材,是因为他从小在大巴山群山中生活、成长。大山里流淌着他生命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大巴山就是他的真实生活,就是他真诚的情感,甚至,大巴山就是马建初本身。当他开始捉笔画画的时候,画的自然就是日夕厮守的可爱的大山,是那些憨厚、纯朴的可亲的山民。后来马建初读了书,进了都市,当了高校油画教授的时候,大巴山的一切还是让他牵扯情肠,萦绕其脑际的仍然是大山的山水草木,仍然是那些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中耕作、操劳的山民。在与人欲横流的异化的都市喧嚣生活格格不入的画家看来,大巴山的千峰万壑以及那些保留着人性至美的山民们,就象一块疗救现代都市症的难得的精神净土。因此马建初痴情地反复画他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反复画他的朴质的毫不雕饰的山民。在他的画中,人物和山木风景天然地融和在一起,呈现出一派博厚而清纯的天地。这里既无叙事的文学情节的陈述,也非城里人的“风情画”似的猎奇,它直接就是大山本身的直观展示,一种自然与人的高度和谐,一种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的朴直的艺术呈现。同时,又并没有时下画坛流行的“深刻”哲理的时髦。作为山里人的马建初,这不过就是他生活本身的再现,他的一往情深的真实体验和理想境界的美好憧憬。这种人景合,一的绘画形式构成了马建初绘画与他人殊异的特色,也表现出他那独特的感人的亲切。
没有在大山里真切地生活过的城里人,很难体会山在山里人心中的地位。林语堂曾谈过他的“高地人生观”(他也是在大山里长大的):“人若在高山里长大,山会改变他的观点,进入他的血液中”,“曾经是山里的孩子,便永远是山里的孩子”。是的,在巍峨博大的群山中长大的马建初心中的山就真与常人的山不同:“它时而暴烈如猛兽,在游走中现出骚动折腾,时而温顺如绵羊,在静谧中现出安祥和平。它回旋奔涌却又处处细绿混沌;它寂寂落落却又分明有种力量在凝聚,一它又随季节的变化而现出种种性格、种种表情、种种情势、种种风韵。连那透巡而上的石板路、曲曲折折的田坎、交叉纵横的山间沟纹、绿荫荫的林木、庄稼与红褐松软的泥土,都溶在大山贯通滚动的气势中,泛出自然与人类的温情和沟连。”马建初在大多数时候,直接把大山看成了人。“人在大山中只是一个点缀,在我的感觉中逐渐变小直至消失。与自然相比,人的一切太微不足道了。人,连同江河、村舍、田畴,都被大山吐纳,都被大山卷入回肠荡气的韵致,化成大山问的斑斑驳驳。”这样,马建初就非常情感地,感觉地,因而也十分艺术地把自己对大山和山民的深沉情感有机和谐地统一在对山的表现上。亦如他说,“看山看出了名堂,握笔的手便有了些感觉。人即山,山即人,我把对山民的种种情慷,统统注入大山的躯壳中。”
把大山当成活生生的山民来看待,便使得大山充溢着勃勃生气。此时的大巴山,那随时回响着高吭燎亮的巴山山歌和“背老二”尖锐激越的叫山号子不绝回音的大巴山,真象一首首宏伟壮丽、祟高而至神圣的雄浑交响曲。那参差起伏连绵不尽的伟大山体也真与这种雄浑的音乐、铿锵的节奏与奔腾的旋律相应和,随时在奔涌、在旋动、在飞升。大巴山在马建初笔下活了起来,人的情感和山的旋动在绘画语言的形式表现中天衣无缝地融和在一起,形成艺术形式中又一意味的天人合一。而这节奏与旋律在马建初的笔下又往往呈圆与弧线的运动轨迹,那圆的山头、弧形的小径,群山的流转、小河的曲折,种种自然的形象在马建初笔下演化为各种曲线,变奏成波浪的韵律,在大自然中或庄严或轻快或激荡或舒缓地流淌。这种自然地应和着中国古典哲学意味圆转无定、无始无终的“阴阳鱼”般圆的节律给马建初的风景又不知不觉地罩上一层浓郁的东方神韵。这位大山的儿子把他对大山的亲切而独特的情绪体验与中国文化的哲理体悟巧妙地转化为以视觉形式表现出的独特音乐。马建初风景画对动感与气势的追求,又使其莽莽群山似大海一般地奔腾、翻卷,似乎在向浩瀚宇宙抛掷出巨浪洪波,在茫茫的大地涌动起狂涛与漩涡。清代画家石涛曾说过“山即海也,海即山也,山海而知我受也,皆在人一笔一墨之风流也。”的确,这位来自大山深处的画家真把这伟大的山川当成同样伟大而运动不息的大海一般,难怪马建初的风景画多取中国古典山水画之“远”势。只有这种经天纬地、天人合一的伟大胸襟所陶染而成的带强烈中国意味的全景式大山大水,才会令这位朴直而平易的来自大山胸襟阔大而广博的画家感到亲切。同时我们还可看到,在创造这种海涛般的运动和强烈的旋律中,马建初的运笔也突破了西方古典油画纯粹造型的辅助功能,而在“骨法用笔”的“笔”的自身表现性上着意发挥。我们在他的油画风景的运笔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强化着旋律与节奏感的句研点画,那些或宽或窄,或缓或速,或飞动横扫,或顿断跳跃,极富灵动变幻之能事的中国画行、草般的运笔,不仅使其以有力而清晰的笔触增加画面的节律与动势,更使画家的个人情绪、气质获得了又富于表现性的物化载体。
如果说马建初的风景画因那种从内蕴、造型到运笔都以其强烈的东方神韵而取胜的话,那么,作为一种色彩的艺术,马建初也敢于打破源自西方的油画色彩正宗的迷信。他的风景色彩虽然不乏再现性因素,但无疑又已掺入分明的东方式主观的意味。那强烈的蓝天、自云、红土、黑石的夸张式色彩对比组合中,那红色的大山洪波涌起般的撼人气势,那绿至天边的无际的庄稼地,或蓝得沁人心脾的层叠群山,在不无真实的再现中又带上了分明的超现实的艺术的距离感。显然,正是这种对现实的距离和超越,给马建初的巴山风景罩上了一层抒情诗般的情感的神彩。近来,马建初绘画这种主观的夸张性的色彩表现渐朝细腻而丰富的方向发展,但是,已经成为马建初油画个性特色的这种强烈的主观性和超现实性仍然维系着巴山风景画那浓烈的抒情意味。抒情的色彩、表现性的运笔应和着音乐般的结构与造型,使马建初的大山风景画以其独特的中国气派卓然特立于画坛。
马建初,这位来自大巴山的画家对大山有着城里人难以体验的朴直感人的恋情。他不停地返回大山,不停地面他的大山。只有在大山中,在大山的奔涌与旋动中,在大山丰茂的生命的环绕与簇拥中,他才有精神的充实与灵魂的安谧。难怪他的一百余幅大巴山风景中散发出的是城里人所难梦见的山野清纯的芳菲。来自山野本身的大山之画,也恰恰是马建初油画独特价值之所在。
“画如其人。”马建初,这位大山的儿子,以他全部的生活和激情,在巴山风景画的独特表现中弹奏出的,正是那首永远也没有穷尽的心灵与大山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