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羌族作為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建筑更是作为羌族传统文化的体现,羌族建筑多为块石垒砌而成,在从分利用当地材料的基础上,也有着绿色建筑的身影,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和自然适应性。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羌族建筑的建造技艺多为居民世代口耳相传和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来建造,并没有书面记录具体的建造方法和建造手段,导致了羌族建筑的建造技艺更新得比较缓慢。本文以绵阳地区的传统羌族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史料研究等方法,对羌族传统民居的构造技术和其特有的美学价值,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并根据研究所得,对羌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和更新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绵阳地区;羌族传统民居;构造技术
引言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和川西高原等岷江上游地区。在羌族的传统文化之中,羌族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羌文化之一,传统的羌文化在羌族建筑中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据考古资料所得,仰韶文化时期,羌族以游牧为主,采用得是原始的帐篷居住模式,内以中柱为主要支撑结构,而到了夏商周时期,羌族居民以砍伐若干树干,用草绳捆绑成伞架的形状,形成了羌族棚屋的雏形,随着地方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变化,到了秦汉时期羌族居民已将原来的棚屋结构形式的房屋,修建为平房,主要有石结构平房和木结构平房[1]。而到了唐宋时期,羌族人民基本已经稳定居住在岷江上游的河谷地带,随着居住的稳定,羌民居也从平房发展为邛笼结构和多层石砌民居,民居也更加的坚固耐用[2]。明清时期是羌民居大发展的时期,传统碉楼建筑和官寨大量出现,内部空间相比以前,也更加的优美和适用,建筑面积也增加很多,最大能达到数百平方米[2]。羌族民居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传统羌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羌族传统民居的建造技艺一直以来都是代代口耳相传,或根据建造经验所建,没有系统的建造方法体系,这样对羌民居的建造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有着很大制约,也不利于人们更好的了解羌族的传统民居。
1、民居的结构形式分类
1.1 碉房
碉房是羌族建筑中最具空间特色的建筑,是碉楼和住宅的结合体,主要分为石碉和土碉两类,一般有地下一层,地上三到四层,底层用于饲养牲畜,上面几层用于生活起居和食物晾晒。碉房和碉楼有很大的不同,碉楼古时主要用于防御,而碉房的主要功能是居住,碉房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是碉楼和住宅形成的一个功能上和使用上的整体,是纯粹私家性质的建筑。而且,有的碉房中的碉楼甚至在下几层会取掉一到两面墙体,使得住宅的内部空间和碉楼的内部空间贯通,方便居民的使用。
1.2 石砌(邛笼)民居
石砌民居,也称“邛笼”,是羌民居中占比最大的一种民居,一般有二到五层,高度在4米到20米不等,但是三层民居较为普遍,其中一层主要用于畜养和柴火堆放;二层主要设置有火塘和起居室;三层多为晒台,用于晾晒谷物和粮食等。石砌民居整体用块石垒砌而成,从底部向顶部墙体有收分,形成底部大于顶部的锥形体,增加建筑的稳定性[4]。且石砌民居外部空间特征比较统一,都是石砌墙体为主要承重体,内部各层都有支撑柱,但是柱子并不贯通,柱子布置也没有规律可循,空间分割比较随意,完全按照居民意愿和建造经验进行建造,石砌民居的空间完全是原始空间的自由组合,与汉民居千篇一律的空间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3 土屋和板屋
土屋,即以泥土夯筑墙体形成居所,是纯粹用于居住的建筑,主要分布于汶川县境内,但是由于土屋的特性,现存的数量极少而且分布范围也不广。
板屋,也就是干栏,是蜀地和秦陇之间的一种栏式建筑,主要分布于汶川县境内,其主要特征为,人字形两坡斜面屋顶,里面穿斗木构框架,下圈采用块石砌筑,二层以上采用木板作为围护结构。板屋是一种石木混合的承重体系,并不在乎建筑的外部空间形态。板屋和土屋都是河谷地区羌族民居的基本形式,和半山腰高山台地的羌民居有一定的区别,《寰宇记》中记载:“屋宇不立碉巢”者,也显示出板屋和土屋与石砌住宅和碉房的不同[3]。
2、民居的技术特征
2.1 收分墙体
墙体的砌筑主要分为石砌和土夯,砌墙的块石、泥土和木材均取自当地。先在大石之间嵌入小石,然后填充黏土铺筑一层,一层一层的砌筑,为了防止出现通缝的现象,上一层的大小石块的位置通常与下一层的错开,然后每砌筑1米左右,要在墙内安装干木板,做拉结之用,防止墙体开裂。为了保证整个建筑的稳定性,通常在建筑四角交角处选用厚重条状的石块,互相交错咬合。通常石墙厚达70~80cm,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向上收分,顶端约为40cm 厚,增加了民居的稳定性,且北墙中线上的石块砌成贯通墙体的突出棱线,以增大抵御北风的强度,当地称为“鱼脊背”[5]。采用收分手法对墙体进行建造,不仅是因为墙体承重的原因,而且使得羌族传统的民居和碉楼有着非常和谐的形体美,这在羌族建筑美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2 楼面和屋顶晒台
羌族民居的屋顶晒台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有女儿墙的屋顶晒台,一是没有女儿墙的屋顶晒台。有女儿墙的屋顶晒台,屋顶无出檐,排水就在晒台上解决,做法是,在晒台表面形成小角度的斜面,使雨水能够顺着斜面像低处排出,在散水坡的最低处设有排水简槽,简槽是用圆木对剖挖空形成的凹字形的古老排水方式。 无女儿墙的屋顶晒台同样也会做散水坡,但是无女儿墙的晒台在土夯墙的民居上见得比较多,主要是为了增加出檐长度,以保护夯土墙体不受雨水的冲刷。
至于楼面,其做法与屋面相似,只是楼面用的干泥土较少而且薄,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全木制的木梁木地板楼面,其梁和地板都由实木做成[6]。采用这样的做法是因为,羌族地处川西降水较少,所以没有采用像汉民族的剖屋顶结构,而且羌族地处山地地形,屋顶晒台能够很方便当地居民晾晒谷物,而且羌民居从整体上看属于比较厚重的建筑,剖屋顶并不适合这样的建筑,开放式的晒台能够增加羌民居空间的多样性,使得居住空间变化多样,增加建筑的空间美。 2.3 承重梁柱
羌族传统民居的承重方式主要分为:墙体承重和梁柱承重两种类型,但是,使用得最多的就是墙体承重的方式。梁柱的承重方式主要用于空间跨度比较大的时候,一般空间跨度达到4-5米就会采用梁柱承重的方式,羌民居的梁多采用实心木材为材料,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梁的截面通常为15×20厘米,而梁上的椽子一般采用圆木[7]。柱也多就近取材采用木柱或者石柱。民居底层的支撑柱大约高2.5米左右,而层高在2.3-2.5米之间,柱的直径主要依据上部承重体的分量而定,通常在20-30厘米之间,柱距一般在2.4米左右,支撑柱的底部没有柱基,通常在很多羌民居中都会见到中心柱的现象,而在墙承重的民居中不设置通柱,都是分层设柱的,在梁与柱结合的地方采用穿斗式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羌族传统民居的梁柱承重体系受汉族传统民居的影响较大。
2.4 简槽屋檐
羌民居的屋檐主要是为了保护墙体不受雨水的冲刷,因此,羌民居不论式石砌民居还是夯土民居,在屋顶都有一定的出檐,以夯土筑民居较多,但是出檐很短,只要能起到将屋檐水排出就行[8]。但是很多羌民居都会在檐口下安置简槽,将雨水集中排出到墙外,这与汉民居有一定的区别[3]。而在岷江和杂谷脑河流域的传统民居还会采用一种名为“横环”的构件,将其反扣在檐口上边,然后打入楔子或者榫头打入椽头,其作用是保护檐口,横环的样式和种类很多,不仅能够起到保护檐口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装饰的作用[3]。有时候为了方便雨水的排出,也会在檐口加制拦泥板、木板、粘土、石板等构件。
3、总结与期望
羌族传统民居的建造的过程非常的复杂,而且羌族建筑有着同其他民族不同的其特有的美学价值,而且羌族建筑又被称为建筑活化石,其构造的方法和技艺有很多的地方也是值得借鉴的,羌民居的建造现在依然还保持着比较古老的建造方式。本文虽然从羌民居的墙,梁柱和楼面等几个部分进行分析了羌民居的构造技艺,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具体的研究到,比如说,羌民居的装饰文化,羌民居的门窗等各方面的建造技艺都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而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居住建筑无疑也会不断的更新,而对于羌族传统民居的更新改造,需要在与当地传统文化相协调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经济水平(造价),和宗教信仰,从符合当地居民审美的角度进行有计划的更新,在继承和发扬羌族传统民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造理念下,不仅要增加其绿色性能,而且更应该提高民居的抗震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在观察中也发现有部分的羌族传统民居遭到了破坏,很多传统聚落空间和建筑形态也逐渐被破坏,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逐渐衰微。如何保护羌民居的原真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人居環境,以及合理的发展经济、开发旅游也是下一步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羌族建筑的保护和更新,而且应该充分的发掘羌族建筑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康藏研究_简介_周友苏.
[2] 四川羌族民居现代建筑模式研究_成斌.
[3] 中国羌族建筑,季富政,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余杨,男,四川省广安市,1994.10.13,城市设计。
关键词:绵阳地区;羌族传统民居;构造技术
引言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和川西高原等岷江上游地区。在羌族的传统文化之中,羌族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羌文化之一,传统的羌文化在羌族建筑中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据考古资料所得,仰韶文化时期,羌族以游牧为主,采用得是原始的帐篷居住模式,内以中柱为主要支撑结构,而到了夏商周时期,羌族居民以砍伐若干树干,用草绳捆绑成伞架的形状,形成了羌族棚屋的雏形,随着地方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变化,到了秦汉时期羌族居民已将原来的棚屋结构形式的房屋,修建为平房,主要有石结构平房和木结构平房[1]。而到了唐宋时期,羌族人民基本已经稳定居住在岷江上游的河谷地带,随着居住的稳定,羌民居也从平房发展为邛笼结构和多层石砌民居,民居也更加的坚固耐用[2]。明清时期是羌民居大发展的时期,传统碉楼建筑和官寨大量出现,内部空间相比以前,也更加的优美和适用,建筑面积也增加很多,最大能达到数百平方米[2]。羌族民居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传统羌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羌族传统民居的建造技艺一直以来都是代代口耳相传,或根据建造经验所建,没有系统的建造方法体系,这样对羌民居的建造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有着很大制约,也不利于人们更好的了解羌族的传统民居。
1、民居的结构形式分类
1.1 碉房
碉房是羌族建筑中最具空间特色的建筑,是碉楼和住宅的结合体,主要分为石碉和土碉两类,一般有地下一层,地上三到四层,底层用于饲养牲畜,上面几层用于生活起居和食物晾晒。碉房和碉楼有很大的不同,碉楼古时主要用于防御,而碉房的主要功能是居住,碉房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是碉楼和住宅形成的一个功能上和使用上的整体,是纯粹私家性质的建筑。而且,有的碉房中的碉楼甚至在下几层会取掉一到两面墙体,使得住宅的内部空间和碉楼的内部空间贯通,方便居民的使用。
1.2 石砌(邛笼)民居
石砌民居,也称“邛笼”,是羌民居中占比最大的一种民居,一般有二到五层,高度在4米到20米不等,但是三层民居较为普遍,其中一层主要用于畜养和柴火堆放;二层主要设置有火塘和起居室;三层多为晒台,用于晾晒谷物和粮食等。石砌民居整体用块石垒砌而成,从底部向顶部墙体有收分,形成底部大于顶部的锥形体,增加建筑的稳定性[4]。且石砌民居外部空间特征比较统一,都是石砌墙体为主要承重体,内部各层都有支撑柱,但是柱子并不贯通,柱子布置也没有规律可循,空间分割比较随意,完全按照居民意愿和建造经验进行建造,石砌民居的空间完全是原始空间的自由组合,与汉民居千篇一律的空间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3 土屋和板屋
土屋,即以泥土夯筑墙体形成居所,是纯粹用于居住的建筑,主要分布于汶川县境内,但是由于土屋的特性,现存的数量极少而且分布范围也不广。
板屋,也就是干栏,是蜀地和秦陇之间的一种栏式建筑,主要分布于汶川县境内,其主要特征为,人字形两坡斜面屋顶,里面穿斗木构框架,下圈采用块石砌筑,二层以上采用木板作为围护结构。板屋是一种石木混合的承重体系,并不在乎建筑的外部空间形态。板屋和土屋都是河谷地区羌族民居的基本形式,和半山腰高山台地的羌民居有一定的区别,《寰宇记》中记载:“屋宇不立碉巢”者,也显示出板屋和土屋与石砌住宅和碉房的不同[3]。
2、民居的技术特征
2.1 收分墙体
墙体的砌筑主要分为石砌和土夯,砌墙的块石、泥土和木材均取自当地。先在大石之间嵌入小石,然后填充黏土铺筑一层,一层一层的砌筑,为了防止出现通缝的现象,上一层的大小石块的位置通常与下一层的错开,然后每砌筑1米左右,要在墙内安装干木板,做拉结之用,防止墙体开裂。为了保证整个建筑的稳定性,通常在建筑四角交角处选用厚重条状的石块,互相交错咬合。通常石墙厚达70~80cm,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向上收分,顶端约为40cm 厚,增加了民居的稳定性,且北墙中线上的石块砌成贯通墙体的突出棱线,以增大抵御北风的强度,当地称为“鱼脊背”[5]。采用收分手法对墙体进行建造,不仅是因为墙体承重的原因,而且使得羌族传统的民居和碉楼有着非常和谐的形体美,这在羌族建筑美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2 楼面和屋顶晒台
羌族民居的屋顶晒台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有女儿墙的屋顶晒台,一是没有女儿墙的屋顶晒台。有女儿墙的屋顶晒台,屋顶无出檐,排水就在晒台上解决,做法是,在晒台表面形成小角度的斜面,使雨水能够顺着斜面像低处排出,在散水坡的最低处设有排水简槽,简槽是用圆木对剖挖空形成的凹字形的古老排水方式。 无女儿墙的屋顶晒台同样也会做散水坡,但是无女儿墙的晒台在土夯墙的民居上见得比较多,主要是为了增加出檐长度,以保护夯土墙体不受雨水的冲刷。
至于楼面,其做法与屋面相似,只是楼面用的干泥土较少而且薄,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全木制的木梁木地板楼面,其梁和地板都由实木做成[6]。采用这样的做法是因为,羌族地处川西降水较少,所以没有采用像汉民族的剖屋顶结构,而且羌族地处山地地形,屋顶晒台能够很方便当地居民晾晒谷物,而且羌民居从整体上看属于比较厚重的建筑,剖屋顶并不适合这样的建筑,开放式的晒台能够增加羌民居空间的多样性,使得居住空间变化多样,增加建筑的空间美。 2.3 承重梁柱
羌族传统民居的承重方式主要分为:墙体承重和梁柱承重两种类型,但是,使用得最多的就是墙体承重的方式。梁柱的承重方式主要用于空间跨度比较大的时候,一般空间跨度达到4-5米就会采用梁柱承重的方式,羌民居的梁多采用实心木材为材料,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梁的截面通常为15×20厘米,而梁上的椽子一般采用圆木[7]。柱也多就近取材采用木柱或者石柱。民居底层的支撑柱大约高2.5米左右,而层高在2.3-2.5米之间,柱的直径主要依据上部承重体的分量而定,通常在20-30厘米之间,柱距一般在2.4米左右,支撑柱的底部没有柱基,通常在很多羌民居中都会见到中心柱的现象,而在墙承重的民居中不设置通柱,都是分层设柱的,在梁与柱结合的地方采用穿斗式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羌族传统民居的梁柱承重体系受汉族传统民居的影响较大。
2.4 简槽屋檐
羌民居的屋檐主要是为了保护墙体不受雨水的冲刷,因此,羌民居不论式石砌民居还是夯土民居,在屋顶都有一定的出檐,以夯土筑民居较多,但是出檐很短,只要能起到将屋檐水排出就行[8]。但是很多羌民居都会在檐口下安置简槽,将雨水集中排出到墙外,这与汉民居有一定的区别[3]。而在岷江和杂谷脑河流域的传统民居还会采用一种名为“横环”的构件,将其反扣在檐口上边,然后打入楔子或者榫头打入椽头,其作用是保护檐口,横环的样式和种类很多,不仅能够起到保护檐口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装饰的作用[3]。有时候为了方便雨水的排出,也会在檐口加制拦泥板、木板、粘土、石板等构件。
3、总结与期望
羌族传统民居的建造的过程非常的复杂,而且羌族建筑有着同其他民族不同的其特有的美学价值,而且羌族建筑又被称为建筑活化石,其构造的方法和技艺有很多的地方也是值得借鉴的,羌民居的建造现在依然还保持着比较古老的建造方式。本文虽然从羌民居的墙,梁柱和楼面等几个部分进行分析了羌民居的构造技艺,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具体的研究到,比如说,羌民居的装饰文化,羌民居的门窗等各方面的建造技艺都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而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居住建筑无疑也会不断的更新,而对于羌族传统民居的更新改造,需要在与当地传统文化相协调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经济水平(造价),和宗教信仰,从符合当地居民审美的角度进行有计划的更新,在继承和发扬羌族传统民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造理念下,不仅要增加其绿色性能,而且更应该提高民居的抗震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在观察中也发现有部分的羌族传统民居遭到了破坏,很多传统聚落空间和建筑形态也逐渐被破坏,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逐渐衰微。如何保护羌民居的原真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人居環境,以及合理的发展经济、开发旅游也是下一步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羌族建筑的保护和更新,而且应该充分的发掘羌族建筑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康藏研究_简介_周友苏.
[2] 四川羌族民居现代建筑模式研究_成斌.
[3] 中国羌族建筑,季富政,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余杨,男,四川省广安市,1994.10.13,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