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紅蓓
(作者系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什么都有假的,包括一个人自以为的性取向。当心理咨询中的个案自称爱同性,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同性恋究竟是他/她真正的性取向,还是他/她心理问题的表现。
金赛几十年前的性学报告中提到过人群中天生同性恋的比例,大概不超过5%。不管这个数据在今天是否可靠,我们知道,更多的看起来好像“只能弯”的人,其实都是在“可以弯”的情况下做了一个选择。金赛报告中“可以弯”的人群占多大比例呢?大概是90%左右,不同程度的。那么,谁会选择改变自己的性取向?
首先是那些“妈妈的男孩”,准确地说,是被妈妈吞噬的男孩。吞噬儿子的妈妈们可能会跟儿子一起睡到很大,可能不介意当着成年儿子的面换内衣或卫生巾;她们可能为了儿子含辛茹苦受尽委屈,噙着泪跟儿子说这个家全靠你了,而男孩周围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他将来你唯独不能对不起的人就是你妈;她们可能有一个模糊的,或被贬低的,或看起来糟糕的老公,儿子就是她唯一的指望。
当然不是说所有具有这样特点的母子关系,都会使男孩变得娘娘腔,但变得娘娘腔的那些,其实是因为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爱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变得和这个人一样。
也有的是因为怕。随着年纪的增长,男孩心里有了乱伦的潜流,就更需要干脆把自己掰弯来永远杜绝对于妈妈的性觊觎。很多看起来有些娘的男同性恋都是女性之友,他们体贴、善解人意,因为他们心目中的女性原型都非常的正面。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是那种生理性别并非父母期望的孩子。父亲一方面宠溺自己的女儿,给她提供一切能够和男孩子比肩的教育和眼界,带她一起去骑马、钓鱼、狩猎,跟她一起下棋、吹口哨……然后,再在某一个美好温情的瞬间,用无限惋惜的口吻,对她轻叹一声:“亲爱的,你要是个男孩就好了。”这女孩八成会当真的。
她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实现父亲的愿望——像男孩一样。如果在此时,这个女孩子又恰恰缺乏一个明晰的、可供良好认同的妈妈,日后往往容易发展成女同性恋。
另外,国外研究发现在男同中存在一个“老大哥”效应——有哥哥的男生容易变成同性恋。或许事情不像数据看起来那样简单。如果作为男生你有个很男子气的哥哥,作为女生你有个很女人味的姐姐,都会是你塑造自己的性别形象时会去主动绕开的。同性手足间的角逐,一定会百花齐放,扬长避短。简单说,如果你是小女儿,可能会因为姐姐太女人而变得更像男生。
上面两种其实都属于同性恋中的三元论,即由涉及三角关系产生的心理反应。还有一些是二元的。在这一类型中,无论男女,大都是母婴依恋不良或未熟所引起。早在生命之初,母婴依恋就造就了日后成人依恋的最初模板。
然而并非所有的母婴依恋都是甜蜜而安全的,它也可能充满了焦虑纠结。大部分人的成人依恋,都只不过是不断地复制早期的依恋模式而已。
若你最初的依恋模板是偏于焦虑纠结的,那么直接进入真格的男女之爱,风险之高确实令人畏惧。又怕,又需要,怎么办?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退了一步的同性爱,这时就可能成为实现依恋的一个折衷选择。友谊中的依恋总是难以稳固的,有时候,对一个不安的孩子来说,同性之爱,是他/她需要抓住某个依恋对象时打出的最后一张牌。
他/她们听说身体是可以用来奉献的,其价值和意义类似于生命,同时,身体可以像金钱一样给别人带来快乐,如果他/她们没有钱可以奉献,他/她们会考虑用身体,即使他/她们有钱,也愿意用身体这张大牌,来赌需要的人不会离开。
还有一种,也是最绝望的,莫过于未满足的自恋引起的。他/她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让那个选定的目标扮演自己,自己则扮演上帝,去对那个“自己”实施360度无死角的恣意爱恋,借以对成人身体里那个极度匮乏的心理婴儿完成一元的哺育。可惜人终究不可能是上帝,结局注定凄惨。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改变了自己的性取向,要么因为爱,要么因为怕。如果你不是同性恋,虽然不必去爱他/她们,也不必去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