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先生说,北平(北京)之秋乃人间天堂。香山之绛,黄栌为最:卧佛古刹,一叶知秋。
乙未菊月,中国人文茶道倡导者王迎新及其学生二十余人,齐聚香山植物园卧佛山庄得大茶舍,共赴茶约。
茶会雅集择卧佛山庄内一处院落里,毗邻古刹一隅。此千年古寺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元英宗下令冶铜五十万斤铸卧佛,供于卧佛殿内;清雍正帝将其建为皇家寺院,赐名“十方普觉寺”;乾隆帝题匾“得大自在”,悬于佛祖涅槃铜像正上方。
寺内古柏虬盘,花木疏落,古朴清幽。两株八百余年银杏树势若华盖,驻三世殿两侧,庄严肃穆,是地清凉。众人皆叹殊胜欢喜。
茶会雅集共设九席。众师友担当席主,每席两位,茶品三款。第一款为王迎新老师提供,由其家父王树文先生上世纪80年代制作的南糯山古树小铁饼,甚为珍贵;第二、三款为席主之素日体己茶,自是各地佳茗荟萃,各抒其美。
雅集是日,云朗天青,秋阳呆呆。庭院幽幽,回廊寂寂。茶桌型质有别,错落有致,倚势安放。寺门一角琉璃牌坊熠熠入目,古槐参天,玉兰染金。步下台阶,绿筠深处青未了,红林浅入柿子繁。实幸得一古雅之处耳。
午后,师友入场布席。席主安坐桌前,见茶巾轻展,取壶承、安壶、落杯;公道、茶则、水方就位;再添一枚盖置、一方匙搁;一壶手编紫竹壳保温瓶置桌下;安顿花器,观枝、修剪、造型、固定、给水;焚香一炉,敬供天地万物众生。当下正念,感恩惜福。
王迎新老师和海棠姐同席,茶席名为“探红”。席边一幅墨宝,书此席之释义:古院起笙歌,因风送听。香山笼茗烟,临水散怀。北海聚雅韵,涤尘清逸。席上一枝秋实,缀满小绛果。斜探出瓶身,顾盼亦生欢,许是赏秋待茗乎?
申时,邀诸贤入席。落墨留念、净手、取签、止语,依序围坐席间。罄音送起、席主缓缓落步,鱼贯入位。闻琴声缭缭,见水烟霭霭。煮泉瀹茶,山水流香。观山树树皆秋色,品茗酽酽若落晖。此境如画入梦矣。
茶过两巡,席间可低语。奉上茶点,以果腹饥。时暮色垂垂,烛光灵动,众人兴致愈高,吟诗作赋,喜颜悦色。肖建军老师作《秋红》:琴声幽在耳,茗烟袅碧空。一杯无古今,铜彝映秋红;玺博友:踏叶寻秋和雅趣,香山望月如知音。
何谓“文人茶席”?王迎新老师为茶会雅集作序以释其意:望远山之蔼蔼,叹白驹之过隙;念天地之辽远,践人文之素行。执古之道,格茶致知。正雅清和,含章可贞。
砚田老师将此序文书写于册页,并绘卧佛寺古柏写生图。赠予卧佛山庄得大茶舍为念。
“习茶者应在茶之上”。惟有不倦于提升自我之修养内涵与才学智慧,方可领悟其思想精髓。
罄声再起,已是道别。
乙未菊月,中国人文茶道倡导者王迎新及其学生二十余人,齐聚香山植物园卧佛山庄得大茶舍,共赴茶约。
茶会雅集择卧佛山庄内一处院落里,毗邻古刹一隅。此千年古寺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元英宗下令冶铜五十万斤铸卧佛,供于卧佛殿内;清雍正帝将其建为皇家寺院,赐名“十方普觉寺”;乾隆帝题匾“得大自在”,悬于佛祖涅槃铜像正上方。
寺内古柏虬盘,花木疏落,古朴清幽。两株八百余年银杏树势若华盖,驻三世殿两侧,庄严肃穆,是地清凉。众人皆叹殊胜欢喜。
茶会雅集共设九席。众师友担当席主,每席两位,茶品三款。第一款为王迎新老师提供,由其家父王树文先生上世纪80年代制作的南糯山古树小铁饼,甚为珍贵;第二、三款为席主之素日体己茶,自是各地佳茗荟萃,各抒其美。
雅集是日,云朗天青,秋阳呆呆。庭院幽幽,回廊寂寂。茶桌型质有别,错落有致,倚势安放。寺门一角琉璃牌坊熠熠入目,古槐参天,玉兰染金。步下台阶,绿筠深处青未了,红林浅入柿子繁。实幸得一古雅之处耳。
午后,师友入场布席。席主安坐桌前,见茶巾轻展,取壶承、安壶、落杯;公道、茶则、水方就位;再添一枚盖置、一方匙搁;一壶手编紫竹壳保温瓶置桌下;安顿花器,观枝、修剪、造型、固定、给水;焚香一炉,敬供天地万物众生。当下正念,感恩惜福。
王迎新老师和海棠姐同席,茶席名为“探红”。席边一幅墨宝,书此席之释义:古院起笙歌,因风送听。香山笼茗烟,临水散怀。北海聚雅韵,涤尘清逸。席上一枝秋实,缀满小绛果。斜探出瓶身,顾盼亦生欢,许是赏秋待茗乎?
申时,邀诸贤入席。落墨留念、净手、取签、止语,依序围坐席间。罄音送起、席主缓缓落步,鱼贯入位。闻琴声缭缭,见水烟霭霭。煮泉瀹茶,山水流香。观山树树皆秋色,品茗酽酽若落晖。此境如画入梦矣。
茶过两巡,席间可低语。奉上茶点,以果腹饥。时暮色垂垂,烛光灵动,众人兴致愈高,吟诗作赋,喜颜悦色。肖建军老师作《秋红》:琴声幽在耳,茗烟袅碧空。一杯无古今,铜彝映秋红;玺博友:踏叶寻秋和雅趣,香山望月如知音。
何谓“文人茶席”?王迎新老师为茶会雅集作序以释其意:望远山之蔼蔼,叹白驹之过隙;念天地之辽远,践人文之素行。执古之道,格茶致知。正雅清和,含章可贞。
砚田老师将此序文书写于册页,并绘卧佛寺古柏写生图。赠予卧佛山庄得大茶舍为念。
“习茶者应在茶之上”。惟有不倦于提升自我之修养内涵与才学智慧,方可领悟其思想精髓。
罄声再起,已是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