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才教育的要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教育也应当在教学环节中积极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致力于提升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审美能力作为人的基础能力之一,应当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提升阅读能力同时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能力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 培养审美能力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然要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的重要环节。小学生受到年龄与阅历的局限,其审美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个阶段学生审美主要影响要素包括心理、知识体系以及认知这几个方面。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满足于填鸭式教学方法,盲目灌输书本知识而忽视了重要的审美能力的提升,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还会导致课堂效率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提升,例如通过鉴赏文章,让学生体悟其中的美词佳句,获得美的心理感受,促进审美能力的形成。
(二) 小学阶段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
由于小学生年龄与心智不够成熟,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因此也是培养其审美能力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通常缺乏审美意识,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还没完全构建,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审美教育,利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丑恶是非的判断能力,能够更深层次对事物进行思考和认知。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处处充满美的,汉字的抑扬顿挫,词句的优美以及诗歌等意境之美等都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较好的提升作用。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 借助情景教学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一些美的展示和欣赏能够容易激起学生美的感受,從而让学生认知美、体会美。而外界环境则可借助情景教学法来营造和构建,通过营造情境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感受美,发掘美的空间,进而促进其审美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借助音乐、视频以及图片等方式来营造一个适合审美的环境与空间,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更好地体会到美的存在。换言之,语文教师要能够对阅读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创新,结合教学内容积极采用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在阅读中真正的体验美,并自主进行审美。例如在进行《火烧云》这篇文章的阅读时,可事先通过多媒体投放一些火烧云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自行欣赏,然后在对文章进行感悟体会,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体会到火烧云的美丽壮观。在阅读结束后可通过一些优美音乐的播放,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韵味。借助这种视听结合的情景教学方法,能够高效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积极发挥语文教师的引导职能
老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审美的关键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既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职能,也不能忽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小学阶段学生的言行思想极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因此,老师要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去进行美的体会和感悟,教授他们对美进行辨别和鉴赏,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引导的过程便是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过程,在此期间老师可借助问题教学法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阅读中的美在何处。
(三) 激发学生想象力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阅读培养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美是需要进行想象的,想象力是审美的重要前提。因此,语文教师要能够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发散,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极佳素材,但需要辅之以想象力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韵味和美妙。小学课文中一些文章结构、语言、词句大多具有审美价值,一些文章会采用留白或悬念式结尾方法带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这也是留给读者体验美的空间。因此,教师要能够合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进行想象,通过提示和背景介绍等方式来逐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和想象,在自主想象过程中去体会文章的美。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
(四) 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优美的教学语言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注重优美语言的应用,这也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结合我国小学教材的特征来看,大部分内容都是较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或具备教育意义的文章。这些篇目通常措辞严谨,语言优美,因此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要能够在阅读教学内容中找到具有欣赏价值的语句,让学生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和探究,并让他们找出这些句子美在何处,如何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优美段落词句进行重点阅读,并积极思考发现其中的美,无形中培养了审美的意识并提高了审美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能够注重自己授课时的用词与语言风格,尽量使用优美的语言,注重音韵美、形象美等,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 结语
新课改中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审美能力作为当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在现今教学活动中应当积极渗透审美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亦是如此。本文简要地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几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范冬岩.试论新课改下的语文审美教育[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10).
[2]王成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3(11)
[3]王小燕.注重明读与理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有效性[J].内蒙古教育,2013(12).
作者简介:
梁建芳,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能力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 培养审美能力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然要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的重要环节。小学生受到年龄与阅历的局限,其审美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个阶段学生审美主要影响要素包括心理、知识体系以及认知这几个方面。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满足于填鸭式教学方法,盲目灌输书本知识而忽视了重要的审美能力的提升,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还会导致课堂效率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提升,例如通过鉴赏文章,让学生体悟其中的美词佳句,获得美的心理感受,促进审美能力的形成。
(二) 小学阶段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
由于小学生年龄与心智不够成熟,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因此也是培养其审美能力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通常缺乏审美意识,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还没完全构建,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审美教育,利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丑恶是非的判断能力,能够更深层次对事物进行思考和认知。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处处充满美的,汉字的抑扬顿挫,词句的优美以及诗歌等意境之美等都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较好的提升作用。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 借助情景教学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一些美的展示和欣赏能够容易激起学生美的感受,從而让学生认知美、体会美。而外界环境则可借助情景教学法来营造和构建,通过营造情境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感受美,发掘美的空间,进而促进其审美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借助音乐、视频以及图片等方式来营造一个适合审美的环境与空间,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更好地体会到美的存在。换言之,语文教师要能够对阅读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创新,结合教学内容积极采用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在阅读中真正的体验美,并自主进行审美。例如在进行《火烧云》这篇文章的阅读时,可事先通过多媒体投放一些火烧云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自行欣赏,然后在对文章进行感悟体会,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体会到火烧云的美丽壮观。在阅读结束后可通过一些优美音乐的播放,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韵味。借助这种视听结合的情景教学方法,能够高效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积极发挥语文教师的引导职能
老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审美的关键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既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职能,也不能忽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小学阶段学生的言行思想极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因此,老师要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去进行美的体会和感悟,教授他们对美进行辨别和鉴赏,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引导的过程便是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过程,在此期间老师可借助问题教学法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阅读中的美在何处。
(三) 激发学生想象力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阅读培养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美是需要进行想象的,想象力是审美的重要前提。因此,语文教师要能够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发散,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极佳素材,但需要辅之以想象力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韵味和美妙。小学课文中一些文章结构、语言、词句大多具有审美价值,一些文章会采用留白或悬念式结尾方法带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这也是留给读者体验美的空间。因此,教师要能够合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进行想象,通过提示和背景介绍等方式来逐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和想象,在自主想象过程中去体会文章的美。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
(四) 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优美的教学语言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注重优美语言的应用,这也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结合我国小学教材的特征来看,大部分内容都是较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或具备教育意义的文章。这些篇目通常措辞严谨,语言优美,因此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要能够在阅读教学内容中找到具有欣赏价值的语句,让学生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和探究,并让他们找出这些句子美在何处,如何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优美段落词句进行重点阅读,并积极思考发现其中的美,无形中培养了审美的意识并提高了审美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能够注重自己授课时的用词与语言风格,尽量使用优美的语言,注重音韵美、形象美等,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 结语
新课改中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审美能力作为当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在现今教学活动中应当积极渗透审美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亦是如此。本文简要地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几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范冬岩.试论新课改下的语文审美教育[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10).
[2]王成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3(11)
[3]王小燕.注重明读与理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有效性[J].内蒙古教育,2013(12).
作者简介:
梁建芳,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