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四步走策略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ce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呼唤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作者阐述了注重爱心感化、情趣渗透、主体参与和注重自主创新四大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爱心感化 情趣渗透 主体参与 自主创新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位,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初步摸索出了语文教学中的“四步走”策略。
  
  一、注重爱心感化策略
  
  新课程教学模式强调老师与学生是互动的,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时刻灌输爱心。为此,我建立了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有效地让学生搭建了互相帮助的友谊桥梁,让学生在班级大集体中感悟知识与情感。同时,教师精心营造的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可以让后进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和乐趣,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有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特别是基础、课堂纪律一般的学生)着想,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寻觅他们的闪光点,多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尽量少出现开小差现象;对勉强听课的学生寓爱于严,严中有爱,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逐渐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激发他们封存的天资,真正实现爱心感化方针,为他们热爱语文、会学语文、坚持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老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适度放松,督促他们全身心进入课堂教学的始终,做到与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让学生肌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感知感觉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和学生一起进入和谐合一的境界。
  
  二、注重情趣渗透策略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既要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保持亢奋的学习激情,又要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参与、勇于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其实,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凡是洋溢着情趣的语文课堂教学,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寻找趣点,让学生感受到兴趣盎然。有些课文,细节描写真实、生动、有趣,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其“趣”所在,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如鲁迅的《故乡》“趣”在哪里呢?它的“美”就是“趣”的源泉,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出来:
  首先,它是一个五彩的世界。这里有蔚蓝的天空,有美丽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脖子上带着银光闪闪的项圈,海边贝壳红绿辉映……在这里,每种色彩都是美丽的,构成了一幅神奇的画面。
  其次,它是一个富有动感的世界。当“我”回忆起童年时的美丽“故乡”,不仅浮现出缤纷静谧的世界,而且描述出了活泼的生命。这活泼的生命给这个幽静的世界带来了动态的感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它幽静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杂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自然,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
  
  三、注重主体参与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对文本进行积极自主的阅读欣赏。具体操作时,让学生用不少于十分钟的阅读时间,读懂、感悟作品的内涵,促使他们专心、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生活底蕴虽然脍炙人口,但对初中生而言,文本所反映的生活是书面的、间接的,学生要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还有一定难度。因此,这就需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并且借助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似的直觉经验去解读文本的内容。
  当然,指导学生阅读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文本内容要有质疑创新的意识,让他们在阅读欣赏中寻觅问题的答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四、注重自主创新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出美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体验和熏陶。如板书,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整体,教师务必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的内容浓缩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图文结构形式,这是教师在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理解新知识的视觉渠道,是切实发展学生能力的“桥梁”。那种“乱而繁”的传统的板书设计已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板书设计上运用一些创新图表往往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新世纪的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新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学更需要创新教育。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锐意进取,不断探索更新、完善教学策略,为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而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而且必须关注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应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积极培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挖掘教材的情感资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坚强的学习意志,降低学生的语言焦虑;构建灵活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感态度 人的发展    在我国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重视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然而,现实中的学生千差万别,知识、智能、兴趣、特长和个性品质有着很大差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一刀切、齐步走的方式,抓住了中间,忽视了两头,导致这部分学生很难在各自的层次上得到相应的发展。预习可以看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它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
[摘要]目前网络游戏火爆异常,有众多青少年学生沉迷其中,本文分析网络游戏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任务型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网络游戏的共性得到启发,设想创建模拟网络游戏特点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有效提高青少年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网络游戏 任务型教学 建构主义    目前我国有青少年网民1.6亿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玩网络游戏,甚至10%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瘾。网络游戏有着这样
[摘 要] 近些年来,出动警情由对群体性斗殴事件的处理,演变为现在对一些手持危险器具的暴力分子的处理,警用盾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原先被动以防守为主的处置方式到现在采用主动出击,进而以主动控制场面为主,这些关键性的变化都是由于警用盾牌的广泛使用引起的。警用盾牌在有关专家和指导训练的教官不断改进之后,其实战性有了很大提升,在实践中触发危险警情时,对警务人员的安全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关 键
近年来,根据国家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思想品德课中考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追求,更是我们教学的意义所在。在新形势下,如何切实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使上思想品德课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从而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如何使德育不再等同于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