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设制造强国,核心是质量,关键是人才。中国制造要从“代工 低价”的模式向“核心技术、人性设计、品牌打造”的模式切换,亟需重塑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发挥教育系统传承创新工匠文化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制造业界与教育界深度合作;完善中国工匠文化创新传承和工匠文化育人制度保障;健全社会教育和企业培训中工匠文化教育机制;将工匠文化传承创新纳入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制造强国;产品质量;工匠精神;技术技能人才;产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0-0011-04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行动纲领,开启了未来30年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征程。
建设制造强国,核心是质量,关键是人才。纵观当今世界强国发展道路,在不同历史时期,夯实质量、发展自主品牌都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强化各国国际地位、巩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与共同选择。研究发现,提升质量发展品牌的诸多技术要素呈现高技能劳动偏向,因此当前我国作为追赶型经济体实现制造业腾飞的关键是人力资本的规模、质量、结构与水平,必须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一、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近10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已经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1]。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2]。同时,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从1999年75.95上升至2013年83.14[3]。
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渐改善、质量有所提高,为制造业质量提升和自主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在人才培养规模方面,根据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2010年间制造业从业人员规模增幅40%,高于全社会就业人数增幅;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我国总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0年的12%上升为2010年的17%;制造业人力资本总量增长了50%[5]。2005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中高职院校积极兴办制造类专业,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制造业在校生人数占中高职院校在校生总数的比重不断上升,毕业生就业率日益提高。此外,在近年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根据地区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开设制造类新专业,毕业生流入制造业的人数显著增加;在人才培养结构方面,与制造业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研发——转化——生产——管理全链条”的、低、中、高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制造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逐步提升。《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显示,2006-2013年,我国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比由7.6%增加为19.1%,高中文化程度人数占比由21%增加为27.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比由71.4%下降到53.4%。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近年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列入重点内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在制造业领域加快培养适应工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使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与制造技术、生产工艺和流程的现代化保持同步[6]。制造业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不断增多,工程技术人员比重不断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有效提升。质量技术专业人才、品牌培育管理人才逐渐受到重视,学校开设的质量类、品牌类专业与课程日益增加。
二、我国制造业以及相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制造业取得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我国制造业也在遭遇转型升级阵痛,仍不是制造强国。
根据制造强国特征,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构建了由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构成的制造业评价体系。经过专家打分测算,提出了表征各主要工业化国家历年来制造业相对强弱的综合指数,并根据2012年各国的制造业综合指数划分为三个国家方阵。从图1可以看出,在制造业领域,美国处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中国、英国、法国、韩国处于第三方阵[7]。
另外,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化分工中,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與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一方面,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态势,各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也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9]。
在此形势下,我国要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必须重塑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优势。从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制造强国经济转型期的政策选择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应对策略中可以看出,质量和品牌既是一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评价一国制造业水平的基本指标。而这恰恰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主要短板。
从制造业产品的品牌来看,主要问题是缺乏世界知名品牌。我国制造业自主品牌达到170万个,但进入世界品牌前300位的数量仅5个。部分企业以代工制造为主,缺乏自主的营销渠道与品牌管理体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难以把所具备的能力和优势转化为顾客感知的品牌价值。从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来看,主要问题是国产基础件产品使用寿命短。国产基础件产品使用寿命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2/3;通用零部件产品寿命一般为国外同类产品寿命的30%~60%;液气密产品研发周期是国外同类产品的2~3倍,使用寿命是国外同类产品的30%~50%;模具产品一般使用寿命较国外低30%~50%,精冲模寿命一般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1/3左右。 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实际上是“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制造业人才队伍结构不优。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传统产业人才素质提高和转岗转业任务艰巨,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比2006年美国制造业从业人员13.2年少了3.4年,相差一个学段。我国2013年制造业从业人员高中以上学历占46.6%,而美国2006年为86.4%[10]。
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学校和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滞后。一些职业院校開展的短期培训以政策性培训为主,缺乏针对各个岗位的质量培训。学校培养的人才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升,生产工作中上手较慢,失误率高,易发生安全事故和产品质量问题。
三是企业作用不到位。企业在制造业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职工培训缺少统筹规划,培训参与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企业提取的教育培训费用用于一线员工的比较少,只关注国家规定必须持证上岗的特殊工种的培训和考核,轻视操作工技能培训和质量教育。
四是社会人文环境不良。制造业生产一线职工,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发展通道不畅,人才培养培训投入总体不足,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已跃过最丰裕的收获期,开始迅速衰减,难以延续至2030年以后,未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既不再是就业的增长,也不可能是资本劳动比的提高,而越来越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份额的提高 [11]。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强国之所以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拥有一支世界领先的高素质制造业人才队伍。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制造业产值稳居世界第二和第一,但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科技和创新力在全球144个经济体的竞争力排名中处于中等偏后水平,其中“最新科技可用度”位列98名,“科技产品商用化程度”位列68名,“创新能力”位列40名,“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可获得性”位列43名。
当前,人才需求特征也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工业生产将呈现前所未有的特征。例如,产品由趋同向个性转变,用户由部分参与向全程参与转变,生产由集中向分散转变,智能生产系统将完成大部分的简单劳动,人将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主要成为产品的设计者和智能生产系统的管理者。随着工业生产新特征的出现,人才需求的结构和质量特征必须做出重大转变。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技能劳动力队伍已呈“橄榄型”结构,初级工一般仅占15%,中级工占50%,高级工占到35%甚至更高。而我国仍然是“金字塔型”,初级工比例最高。在人才质量方面,美国《2020工程师》教育计划指出,2020年美国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分析能力;实用技能;创造力(发明、创新、艺术感);良好的沟通能力;精通企业管理原则;领导能力;崇高的道德标准;强烈的事业心;有活力、够灵活、适应能力强、弹性大;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课题组指出,中国未来工科毕业生能力“清单”至少应该包括跨学科知识体系和结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基于此,在人口老龄化、制造业劳动力供给呈下降趋势的过程中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必须围绕制造业发展需求与方向部署人才培养计划,构建质量优良、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改善生产过程效率,以质量振兴、品牌致胜实现制造业腾飞。
三、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中之重
中国制造要从“代工 低价”的模式向“核心技术、人性设计、品牌打造”的模式切换,中国制造价值和精神的重塑就显得尤为紧迫。
当前,企业界普遍认为我国工人与发达国家工人的差距除了工艺技巧上的,更多是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方面的。据统计,我国机械工业整体水平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相比,增加值率低10~20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是其1/7~1/6。这其中除了技术本身的差距,更多地是由于管理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足、人员素质低下引起的成本增加。2015年奔驰公司的一名生产总监爱德拉,记录了中国工厂存在的151种 [12]浪费情况,分为时间、材料与供应品、机器与设备、人力、空间、事故、未听取建议、缺乏合作等方面存在或带来的资源消耗。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所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13]。另外企业界发现,职业情感的缺失成为新时期劳动者职业素质的一大缺陷,学生不热爱所学专业、不珍惜就业岗位,过高的离岗率给企业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2011年,石化行业调查发现,企业对于毕业生在知识、技能两个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80%和60%,而对于毕业生在企业文化认同、责任心、团队精神等方面满意度不足40% 。制造业人员产业文化素质薄弱已经成为阻碍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原因。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专门提出,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第一条中要求“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培养大国工匠,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发挥教育系统传承创新工匠文化的重要作用,需要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企业社会教育的所有领域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工匠文化育人工作。要发挥行业作用,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制造业界与教育界深度合作,共同完成合格人才的培养和在职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的任务,促进从业者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要完善中国工匠文化创新传承和工匠文化育人制度保障,制定工匠文化进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企业教育、社会教育的政策、制度、实施方案与措施;完善工匠文化传承创新和工匠文化育人的师资培养培训制度;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制造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建立健全工匠文化育人体制机制和组织保障制度;在专业设置、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制订、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实习实训、评价考核等培养环节探索培育工匠精神的新模式。要健全社会教育和企业培训中工匠文化教育机制,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专业军人等社会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素养教育,帮助其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和企业工作;对企业员工进行行业文化普及,使其形成敬业爱岗的价值追求。将工匠文化传承创新纳入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现代信息传媒工具,宣传工匠文化理念,传播促进行业发展的正能量。 参 考 文 献
[1][2][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二: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EB/OL].[2015-05-19].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3018/c3780661/content.html
[5][10]刘菊香 胡瑞文.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十年需求预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3-21,93.
[6]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體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Z]. 教发[2014]6号.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六: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EB/OL].[2015-05-19].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3018/c3780688/content.html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三: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EB/OL].[2015-05-19].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3018/c3780669/content.html.
[11] 蔡昉.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J].经济学动态,2011(6):3-7.
[12]奔驰生产总监:中国工厂的151种浪费[EB/OL].[2015-06-03].http://auto.sohu.com/20150603/n414375446.shtml.
[13]王瑞祥.弘扬优良传统 提升文化软实力 为建设机械制造强国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Z]. 2014年全国机械工业文化建设暨机械政研会30年成果展示会.
Why We Need Artisans Spirit
——Analysis on Problems of Cultivation of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under Background of Manufacturing Power Construction
Zhang Qiwu
Abstract To construct the manufacturing power, the core is the quality, and the key is talents. Chinese production needs to reshape spirit power, when it switches from the mode of “contract low price” to the “core technology, human nature designing, and brand building” mode. To develop powers artisans and realize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manufacturing power,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education system in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craftsman culture, make full use of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promote 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education, perfect the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education system for Chinese craftsman culture, optimize the education mechanism for craftsman culture of social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 training, and integrat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raftsman culture into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na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power; product quality; craftsman spirit;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industry culture
Author Zhang Qiwu, research associate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52)
关键词 制造强国;产品质量;工匠精神;技术技能人才;产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0-0011-04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行动纲领,开启了未来30年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征程。
建设制造强国,核心是质量,关键是人才。纵观当今世界强国发展道路,在不同历史时期,夯实质量、发展自主品牌都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强化各国国际地位、巩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与共同选择。研究发现,提升质量发展品牌的诸多技术要素呈现高技能劳动偏向,因此当前我国作为追赶型经济体实现制造业腾飞的关键是人力资本的规模、质量、结构与水平,必须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一、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近10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已经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1]。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2]。同时,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从1999年75.95上升至2013年83.14[3]。
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渐改善、质量有所提高,为制造业质量提升和自主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在人才培养规模方面,根据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2010年间制造业从业人员规模增幅40%,高于全社会就业人数增幅;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我国总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0年的12%上升为2010年的17%;制造业人力资本总量增长了50%[5]。2005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中高职院校积极兴办制造类专业,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制造业在校生人数占中高职院校在校生总数的比重不断上升,毕业生就业率日益提高。此外,在近年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根据地区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开设制造类新专业,毕业生流入制造业的人数显著增加;在人才培养结构方面,与制造业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研发——转化——生产——管理全链条”的、低、中、高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制造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逐步提升。《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显示,2006-2013年,我国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比由7.6%增加为19.1%,高中文化程度人数占比由21%增加为27.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比由71.4%下降到53.4%。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近年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列入重点内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在制造业领域加快培养适应工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使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与制造技术、生产工艺和流程的现代化保持同步[6]。制造业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不断增多,工程技术人员比重不断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有效提升。质量技术专业人才、品牌培育管理人才逐渐受到重视,学校开设的质量类、品牌类专业与课程日益增加。
二、我国制造业以及相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制造业取得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我国制造业也在遭遇转型升级阵痛,仍不是制造强国。
根据制造强国特征,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构建了由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构成的制造业评价体系。经过专家打分测算,提出了表征各主要工业化国家历年来制造业相对强弱的综合指数,并根据2012年各国的制造业综合指数划分为三个国家方阵。从图1可以看出,在制造业领域,美国处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中国、英国、法国、韩国处于第三方阵[7]。
另外,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化分工中,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與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一方面,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态势,各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也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9]。
在此形势下,我国要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必须重塑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优势。从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制造强国经济转型期的政策选择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应对策略中可以看出,质量和品牌既是一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评价一国制造业水平的基本指标。而这恰恰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主要短板。
从制造业产品的品牌来看,主要问题是缺乏世界知名品牌。我国制造业自主品牌达到170万个,但进入世界品牌前300位的数量仅5个。部分企业以代工制造为主,缺乏自主的营销渠道与品牌管理体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难以把所具备的能力和优势转化为顾客感知的品牌价值。从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来看,主要问题是国产基础件产品使用寿命短。国产基础件产品使用寿命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2/3;通用零部件产品寿命一般为国外同类产品寿命的30%~60%;液气密产品研发周期是国外同类产品的2~3倍,使用寿命是国外同类产品的30%~50%;模具产品一般使用寿命较国外低30%~50%,精冲模寿命一般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1/3左右。 而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实际上是“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制造业人才队伍结构不优。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传统产业人才素质提高和转岗转业任务艰巨,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比2006年美国制造业从业人员13.2年少了3.4年,相差一个学段。我国2013年制造业从业人员高中以上学历占46.6%,而美国2006年为86.4%[10]。
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学校和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滞后。一些职业院校開展的短期培训以政策性培训为主,缺乏针对各个岗位的质量培训。学校培养的人才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升,生产工作中上手较慢,失误率高,易发生安全事故和产品质量问题。
三是企业作用不到位。企业在制造业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职工培训缺少统筹规划,培训参与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企业提取的教育培训费用用于一线员工的比较少,只关注国家规定必须持证上岗的特殊工种的培训和考核,轻视操作工技能培训和质量教育。
四是社会人文环境不良。制造业生产一线职工,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发展通道不畅,人才培养培训投入总体不足,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已跃过最丰裕的收获期,开始迅速衰减,难以延续至2030年以后,未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既不再是就业的增长,也不可能是资本劳动比的提高,而越来越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份额的提高 [11]。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强国之所以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拥有一支世界领先的高素质制造业人才队伍。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制造业产值稳居世界第二和第一,但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科技和创新力在全球144个经济体的竞争力排名中处于中等偏后水平,其中“最新科技可用度”位列98名,“科技产品商用化程度”位列68名,“创新能力”位列40名,“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可获得性”位列43名。
当前,人才需求特征也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工业生产将呈现前所未有的特征。例如,产品由趋同向个性转变,用户由部分参与向全程参与转变,生产由集中向分散转变,智能生产系统将完成大部分的简单劳动,人将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主要成为产品的设计者和智能生产系统的管理者。随着工业生产新特征的出现,人才需求的结构和质量特征必须做出重大转变。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技能劳动力队伍已呈“橄榄型”结构,初级工一般仅占15%,中级工占50%,高级工占到35%甚至更高。而我国仍然是“金字塔型”,初级工比例最高。在人才质量方面,美国《2020工程师》教育计划指出,2020年美国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分析能力;实用技能;创造力(发明、创新、艺术感);良好的沟通能力;精通企业管理原则;领导能力;崇高的道德标准;强烈的事业心;有活力、够灵活、适应能力强、弹性大;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课题组指出,中国未来工科毕业生能力“清单”至少应该包括跨学科知识体系和结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基于此,在人口老龄化、制造业劳动力供给呈下降趋势的过程中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必须围绕制造业发展需求与方向部署人才培养计划,构建质量优良、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改善生产过程效率,以质量振兴、品牌致胜实现制造业腾飞。
三、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中之重
中国制造要从“代工 低价”的模式向“核心技术、人性设计、品牌打造”的模式切换,中国制造价值和精神的重塑就显得尤为紧迫。
当前,企业界普遍认为我国工人与发达国家工人的差距除了工艺技巧上的,更多是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方面的。据统计,我国机械工业整体水平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相比,增加值率低10~20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是其1/7~1/6。这其中除了技术本身的差距,更多地是由于管理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足、人员素质低下引起的成本增加。2015年奔驰公司的一名生产总监爱德拉,记录了中国工厂存在的151种 [12]浪费情况,分为时间、材料与供应品、机器与设备、人力、空间、事故、未听取建议、缺乏合作等方面存在或带来的资源消耗。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所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13]。另外企业界发现,职业情感的缺失成为新时期劳动者职业素质的一大缺陷,学生不热爱所学专业、不珍惜就业岗位,过高的离岗率给企业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2011年,石化行业调查发现,企业对于毕业生在知识、技能两个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80%和60%,而对于毕业生在企业文化认同、责任心、团队精神等方面满意度不足40% 。制造业人员产业文化素质薄弱已经成为阻碍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原因。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专门提出,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第一条中要求“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培养大国工匠,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发挥教育系统传承创新工匠文化的重要作用,需要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企业社会教育的所有领域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工匠文化育人工作。要发挥行业作用,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制造业界与教育界深度合作,共同完成合格人才的培养和在职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的任务,促进从业者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要完善中国工匠文化创新传承和工匠文化育人制度保障,制定工匠文化进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企业教育、社会教育的政策、制度、实施方案与措施;完善工匠文化传承创新和工匠文化育人的师资培养培训制度;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制造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建立健全工匠文化育人体制机制和组织保障制度;在专业设置、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制订、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实习实训、评价考核等培养环节探索培育工匠精神的新模式。要健全社会教育和企业培训中工匠文化教育机制,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专业军人等社会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素养教育,帮助其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和企业工作;对企业员工进行行业文化普及,使其形成敬业爱岗的价值追求。将工匠文化传承创新纳入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现代信息传媒工具,宣传工匠文化理念,传播促进行业发展的正能量。 参 考 文 献
[1][2][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二: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EB/OL].[2015-05-19].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3018/c3780661/content.html
[5][10]刘菊香 胡瑞文.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十年需求预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3-21,93.
[6]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體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Z]. 教发[2014]6号.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六: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EB/OL].[2015-05-19].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3018/c3780688/content.html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三: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EB/OL].[2015-05-19].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3018/c3780669/content.html.
[11] 蔡昉.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J].经济学动态,2011(6):3-7.
[12]奔驰生产总监:中国工厂的151种浪费[EB/OL].[2015-06-03].http://auto.sohu.com/20150603/n414375446.shtml.
[13]王瑞祥.弘扬优良传统 提升文化软实力 为建设机械制造强国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Z]. 2014年全国机械工业文化建设暨机械政研会30年成果展示会.
Why We Need Artisans Spirit
——Analysis on Problems of Cultivation of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under Background of Manufacturing Power Construction
Zhang Qiwu
Abstract To construct the manufacturing power, the core is the quality, and the key is talents. Chinese production needs to reshape spirit power, when it switches from the mode of “contract low price” to the “core technology, human nature designing, and brand building” mode. To develop powers artisans and realize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manufacturing power,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education system in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craftsman culture, make full use of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promote 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education, perfect the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education system for Chinese craftsman culture, optimize the education mechanism for craftsman culture of social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 training, and integrat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raftsman culture into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of na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power; product quality; craftsman spirit;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industry culture
Author Zhang Qiwu, research associate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