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隔73年,94岁的烈士遗孀陈士英终于在异乡见到了“娃娃亲”丈夫刘炳昌;而同样,94岁的新四军老兵王玉恩终于再次见到当年自己亲手掩埋的战友刘炳昌。烈士墓前,老人泣不成声。清明前夕,来自滨海县的志愿者和少先队员们跟随老人,倾听革命故事,缅怀那些为新中国成立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烈士墓前九旬老人失声痛哭
2021年3月27日,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滨海县两位94岁高龄的老人王玉恩和陈士英,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淮安市盱眙县天泉湖镇古城战斗烈士陵园。在当地8名志愿者的齐心协力下,坐在轮椅上的两位老人,被抬上130多个台阶,来到石鼓山顶的烈士墓前。
烈士陵园四处环山,周围树木高大挺拔,四季常青。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丰碑高高矗立,虽没有刻上一位位烈士的名字,却珍藏着一个个革命者英勇牺牲的历史故事。滨海籍烈士刘炳昌也长眠于此。
1944年,时年17岁的陈士英嫁给了18岁的刘炳昌。两人是父辈定下的“娃娃亲”,从小青梅竹马。可新婚才几个月,1945年1月,刘炳昌参军。踏上战场之后,刘炳昌奋勇杀敌,却再也没有回来。
“战友,我还活着,来看你啦!是我亲手掩埋了你,但我后来就找不着你了,找不到啊!今天,我们来了,还有你的妻子,都来看你啦!”王玉恩老人一声长叹,泪水混合着雨水,泣不成声。
“刘炳昌啊!陈士英来看你了,你跟我回家啊,你跟我在(葬)一起啊!刘炳昌啊,你就葬在这里啊,你跟我回家啊,我天天望(方言是等的意思)不见你啊!刘炳昌啊,你和我回家啊,我跟你是奶婚(娃娃亲)啊!”陈士英老人掩面痛哭。
枪林弹雨中掩埋战友遗体
1928年出生的王玉恩,在1945年1月,怀着对日本侵略者刻骨的仇恨,参加了新四军。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又投入到解放战争中。
1948年3月7日凌晨,随着我军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安徽淮南古城攻坚战正式打响。霎时,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喊杀声响彻古城上空,攻城部队同时向古城守敌发起猛烈的攻击。“战斗中,我看见同县滨淮镇战友刘炳昌牺牲了。由于他身上的军装已被战火烧光,我只好剥下敌人尸体上的衣服给他穿上。当晚,我亲手掩埋了他的遗体。”王玉恩老人永远清晰记得,战友长眠在安徽古城的山下。
“他个子高高的,浓眉大眼,下巴上有个儿时留下的疤。”烈士遗孀陈士英的记忆里,烈士刘炳昌依旧是那20岁的模样,从未改变。
掩埋了牺牲战友后的王玉恩,继续参加战斗。同年4月25日(农历3月17日),安徽省淮南衡阳岗战斗中,王玉恩左腿突然中弹,倒在阵地上无法动弹,幸运躲过了落在身旁的哑弹。就在他感觉没命的时候,所幸战友舍命相救,将他送到了救治点,因左腿伤重只能截肢。1948年8月,时为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三十四旅一○一团二营六连副连长通讯员的王玉恩因伤复员回乡。刘炳昌妻子陈士英找到王玉恩询问丈夫下落。王玉恩告诉她,刘炳昌牺牲在安徽淮南古城战斗中,你不要等他了,改嫁吧!陈士英哭着回家,听闻消息的公公婆婆整天以泪洗面,后婆婆哭瞎了双眼,直至离世也未能等到儿子魂归故里。当年领取烈士定期抚恤金,只有一个人的名额,刘家商量后,烈士定期抚恤金由陈士英领取,老人由其他儿女赡养。
红色志愿者坚持6年找到烈士墓
“我母亲拿了一辈子的烈士抚恤金,从未曾忘记过烈士。”陈士英的儿子余长成说。因生活所迫,陈士英在刘炳昌牺牲5年后改嫁。“每年,母亲都会在家门口烧纸祭拜烈士。近年来,母亲也曾带着我们到滨海烈士陵园刘炳昌烈士的名字下祭奠。总以为今生这辈子找不到烈士的安葬地了,没想到徐振理帮母亲圆了73年的梦。”
王玉恩老人一直想寻找当年舍命救他的王长楼烈士墓,苦苦跑遍安徽淮南、三河流域等地却一无所获。2014年12月16日,央视《等着我》首播《战友朱子龙送的神奇照片成为一生的护身符》,讲述了江苏省道德模范、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第一次走进央视《等着我》为新四军老兵寻找战友的故事。王玉恩和家人看到节目后,便委托徐振理帮助寻找。
整整6年的时间,徐振理通过大量的查询和分析,王玉恩当年参加了铜城、古城、长山战斗、大金沟、小金沟、九龙口战斗,事发金湖、洪泽、盱眙和安徽天长等地,就在三河流域及周边地区。三河流域当年属于安徽淮南,而现在属于江苏淮安。
2021年3月14日,央视《等着我》首播《在我命悬一线时,遇到了他们》,讲述了新四军老兵王玉恩在众多志愿者的帮助下,找到了同村战友、救命恩人王长楼烈士的墓地。其中,王玉恩讲述了刘炳昌烈士的事迹后,陈士英的很多亲戚告诉她,烈士有信息了。老人家回看央视《等着我》节目后泣不成声,一再追问孩子们安徽古城在哪里?陈士英老人的孩子们联系上王玉恩老人女婿王礼生,找到徐振理,得知了烈士被安葬在古城烈士陵园后,再三说:“我要看看他去!”
当天,和老人同去祭拜烈士的还有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部分优秀少先队员及其家长一行55人。听著王玉恩老人的感人战斗故事,少先队员们肃然起敬,缓缓走向古城战斗烈士纪念碑,带着对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肃立鞠躬,告慰英灵。
烈士墓前九旬老人失声痛哭
2021年3月27日,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滨海县两位94岁高龄的老人王玉恩和陈士英,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淮安市盱眙县天泉湖镇古城战斗烈士陵园。在当地8名志愿者的齐心协力下,坐在轮椅上的两位老人,被抬上130多个台阶,来到石鼓山顶的烈士墓前。
烈士陵园四处环山,周围树木高大挺拔,四季常青。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丰碑高高矗立,虽没有刻上一位位烈士的名字,却珍藏着一个个革命者英勇牺牲的历史故事。滨海籍烈士刘炳昌也长眠于此。
1944年,时年17岁的陈士英嫁给了18岁的刘炳昌。两人是父辈定下的“娃娃亲”,从小青梅竹马。可新婚才几个月,1945年1月,刘炳昌参军。踏上战场之后,刘炳昌奋勇杀敌,却再也没有回来。
“战友,我还活着,来看你啦!是我亲手掩埋了你,但我后来就找不着你了,找不到啊!今天,我们来了,还有你的妻子,都来看你啦!”王玉恩老人一声长叹,泪水混合着雨水,泣不成声。
“刘炳昌啊!陈士英来看你了,你跟我回家啊,你跟我在(葬)一起啊!刘炳昌啊,你就葬在这里啊,你跟我回家啊,我天天望(方言是等的意思)不见你啊!刘炳昌啊,你和我回家啊,我跟你是奶婚(娃娃亲)啊!”陈士英老人掩面痛哭。
枪林弹雨中掩埋战友遗体
1928年出生的王玉恩,在1945年1月,怀着对日本侵略者刻骨的仇恨,参加了新四军。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又投入到解放战争中。
1948年3月7日凌晨,随着我军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安徽淮南古城攻坚战正式打响。霎时,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喊杀声响彻古城上空,攻城部队同时向古城守敌发起猛烈的攻击。“战斗中,我看见同县滨淮镇战友刘炳昌牺牲了。由于他身上的军装已被战火烧光,我只好剥下敌人尸体上的衣服给他穿上。当晚,我亲手掩埋了他的遗体。”王玉恩老人永远清晰记得,战友长眠在安徽古城的山下。
“他个子高高的,浓眉大眼,下巴上有个儿时留下的疤。”烈士遗孀陈士英的记忆里,烈士刘炳昌依旧是那20岁的模样,从未改变。
掩埋了牺牲战友后的王玉恩,继续参加战斗。同年4月25日(农历3月17日),安徽省淮南衡阳岗战斗中,王玉恩左腿突然中弹,倒在阵地上无法动弹,幸运躲过了落在身旁的哑弹。就在他感觉没命的时候,所幸战友舍命相救,将他送到了救治点,因左腿伤重只能截肢。1948年8月,时为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三十四旅一○一团二营六连副连长通讯员的王玉恩因伤复员回乡。刘炳昌妻子陈士英找到王玉恩询问丈夫下落。王玉恩告诉她,刘炳昌牺牲在安徽淮南古城战斗中,你不要等他了,改嫁吧!陈士英哭着回家,听闻消息的公公婆婆整天以泪洗面,后婆婆哭瞎了双眼,直至离世也未能等到儿子魂归故里。当年领取烈士定期抚恤金,只有一个人的名额,刘家商量后,烈士定期抚恤金由陈士英领取,老人由其他儿女赡养。
红色志愿者坚持6年找到烈士墓
“我母亲拿了一辈子的烈士抚恤金,从未曾忘记过烈士。”陈士英的儿子余长成说。因生活所迫,陈士英在刘炳昌牺牲5年后改嫁。“每年,母亲都会在家门口烧纸祭拜烈士。近年来,母亲也曾带着我们到滨海烈士陵园刘炳昌烈士的名字下祭奠。总以为今生这辈子找不到烈士的安葬地了,没想到徐振理帮母亲圆了73年的梦。”
王玉恩老人一直想寻找当年舍命救他的王长楼烈士墓,苦苦跑遍安徽淮南、三河流域等地却一无所获。2014年12月16日,央视《等着我》首播《战友朱子龙送的神奇照片成为一生的护身符》,讲述了江苏省道德模范、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第一次走进央视《等着我》为新四军老兵寻找战友的故事。王玉恩和家人看到节目后,便委托徐振理帮助寻找。
整整6年的时间,徐振理通过大量的查询和分析,王玉恩当年参加了铜城、古城、长山战斗、大金沟、小金沟、九龙口战斗,事发金湖、洪泽、盱眙和安徽天长等地,就在三河流域及周边地区。三河流域当年属于安徽淮南,而现在属于江苏淮安。
2021年3月14日,央视《等着我》首播《在我命悬一线时,遇到了他们》,讲述了新四军老兵王玉恩在众多志愿者的帮助下,找到了同村战友、救命恩人王长楼烈士的墓地。其中,王玉恩讲述了刘炳昌烈士的事迹后,陈士英的很多亲戚告诉她,烈士有信息了。老人家回看央视《等着我》节目后泣不成声,一再追问孩子们安徽古城在哪里?陈士英老人的孩子们联系上王玉恩老人女婿王礼生,找到徐振理,得知了烈士被安葬在古城烈士陵园后,再三说:“我要看看他去!”
当天,和老人同去祭拜烈士的还有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部分优秀少先队员及其家长一行55人。听著王玉恩老人的感人战斗故事,少先队员们肃然起敬,缓缓走向古城战斗烈士纪念碑,带着对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肃立鞠躬,告慰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