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对牙周炎患者接受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展开分析与评价。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86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2例,給予A组口服甲硝唑片治疗,B组接受口服替硝唑片治疗,C组接受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 经过为期一周的药物治疗,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与其他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牙周炎患者展开替硝唑局部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牙周炎 替硝唑局部用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目前,临床在治疗牙周炎患者时,主要以抑制牙龈类杆菌、厌氧菌。抗感染治疗为主,其中一项常用的药物便是甲硝唑,但此种药物存在不良反应较大、临床疗效不够理想等不足之处。近些年来,临床已逐步在牙周炎治疗中应用替硝唑,但使用剂量过大时,也会产生肝损伤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如何通过应用小剂量替硝唑来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86例牙周炎患者为例,对替硝唑局部用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展开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86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2例。其中,男95例,女91例;年龄分布:18~69岁,平均年龄(37.2±5.6)岁;病程为3~15天,平均病程(5.7±1.8)天。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得到确诊,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牙齿松动等临床症状,有两个及以上的真性牙周袋,牙周袋的长度在4㎜以上,并排除糖尿病、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严重感染以及处于妊娠与哺乳期的患者。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首先对就诊的所有患者进行局部冲洗,主要采用生理盐水与双氧水交替冲洗患处,等到排出脓液后,将牙结石去除并吸干。在此基础上,給予A组口服甲硝唑片治疗,一天3次,一次0.4g。B组接受口服替硝唑片治疗,一天1次,一次1.0g。C组接受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具体操作为:将明胶海绵浸透在浓度为10%的替硝唑蒸馏水混悬液中,随后在患者的牙周袋内放置已浸透药物的海绵,并嘱咐患者在用药后,不可用力喝水或进食,每隔一天复诊一次,并将浸透替硝唑混悬液的明胶海绵再次放入其中。三组患者的疗程均为一周,并对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恶心呕吐、头痛、胃肠道不适等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充血水肿、局部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牙龈炎症消退,牙周袋变浅,牙齿不松动,咀嚼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口臭消失;
  显效:患者充血、疼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牙龈炎症基本消失,牙周袋变浅但有少量溢脓,牙齿存在轻微松动,口臭显著减轻;
  有效:患者充血水肿、局部疼痛、牙龈炎症等有所好转、牙周袋变浅但有少量溢脓,牙齿松动,咀嚼硬物时存在剧烈疼痛,口臭有所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构 成比采用x?进行检验,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为期一周的治疗,A、B、C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6%、83.9%、96.8%.分析数据可知,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与A、B两组患者相比,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显著下降,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结论
  作为一种对牙周组织造成破坏的慢性口腔炎症,牙周炎指的是在牙龈沟内以及牙齿表面的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以及牙周袋中各种细菌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一种慢性感染,具有非常高的发生率。其中,牙周炎的发病因素主要包含由牙结石、牙菌斑局部刺激以及多种厌氧菌感染等。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如果未能将牙龈沟内的细菌有效清除,而仅仅只是清除了牙表面附着的菌斑,是难以治愈牙周炎的,因此,牙周炎的治疗关键便是对厌氧菌感染进行有效控制。
  经相关研究得知,通过在牙周炎患者的冠周袋或牙周袋内放置浸透替硝唑混悬液的明胶海绵,可大大增加局部病灶的药物浓度,并且延长持续时间,在促进药效更好发挥的基础上,将细菌杀灭。此外,替硝唑局部用药的药量比较小,这也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本研究中,接受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的C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行口服甲硝唑片治疗的A组患者,以及接受口服替硝唑片治疗的B组患者,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李吉海等人的研究报告相吻合。
  综上所述,通过对牙周炎患者展开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相比口服甲硝唑以及口服替硝唑片治疗,可产生更为显著的效果,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隆,替硝唑治疗牙周炎冠周炎临床疗效观察,现代医药卫生,2011,27(09):340-341。
  [2]茅彩华,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22
  [3]陈石 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3,6(04);91-93
  [4]夏超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海峡药学,2013,25(03);113-114.
  [5]李吉海,李春辉,曹正国,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04),277-278
其他文献
目的: Lucica-L和MAKER试剂盒检测糖化白蛋白的一致性分析。方法采用巢式抽样法抽取广州地区18~60周岁城乡居民共3004例。同时使用Lucica GA-L试剂盒和MAKER GA试剂盒检测入选
【摘 要】 目的:探讨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经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记录两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能力对比结果P>0.05;经不同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生活能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 0.05; after
【摘 要】 目的 对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面护理模式,然后进行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护理效果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应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弓根丁棒系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40例应用短节段弓根丁棒系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尿Smad1的排泄水平,探讨尿Smad1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他们按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低值白蛋白尿组(LAU) 、高值白蛋白尿组(HAU)、极高值白蛋白尿组(VHAU)。其中,LAU、 HAU
【摘 要】 目的 探讨疏肝解毒汤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00)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100)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疏肝解毒汤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为50.34±14.71 U/L,对照组为70.46±23.27 U/L,P<0.05;治疗
宽颈最能体现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局限性,由于很难实现完全闭塞,铂金圈容易移动并出现塌陷,导致此类型动脉瘤复发率很高.三维铂金圈、支架和重塑球囊的应用,已显著提高了
【摘 要】 目的:研究围生产期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共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定期产检,试验组在产前2个月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结果: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摘 要】 目的:探究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就诊的120例口腔修复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预成纤维桩修复)65例,男26例,女39例,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7±1.2)岁;对照组(金属桩修复)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5.5±2.2)岁。对两组应用不同修复材料的口腔修复效果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2.30%,对照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