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评论家的重视。文章以经典叙事学的角度切入,以热奈特关于叙事时间的解释为理论依托,通过对小说叙事时间在叙事语篇中的分析,将文本细读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探讨说明叙事时间体现人物性格和反映小说主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叙事时间;时序;时距;频率
自面世以来,《我弥留之际》一直颇受各界评论家的重视。不同于其他关注南方贵族家庭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它所描写的是南方穷苦白人的生活。本德伦一家、本德伦一家的邻居等人的内心独白构成了该部小说,共五十九节,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围绕安斯以及他的孩子将安迪的遗体送到杰弗生镇安葬的故事展开,将遗体安葬在40英里以外的杰弗生镇是安迪的遗愿。在这次长途跋涉的旅途中,每位家庭成员不但受到了来自水与火的考验,而且还经受着感情上的悲痛与失败。其中,叙事时间在《我弥留之际》中的灵活使用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深刻的洞察力。
1叙事时间
《叙事话语》一直被认为是叙事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热奈特将叙事问题分为时、体、态三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属于态的范畴。何所谓叙事时间?叙事时间指的是用来描述书中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在《叙事话语》一书中热奈特首次提到叙事时间。叙事时间主要体现在时序、时距和频率三个方面,热奈特提到叙事时间时也首次提到与此相关的三组概念。简单来讲,时序与什么时间紧密相关,时距与多长时间相关,而频率与多久一次紧密相连。
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到,了解时序需要将叙事文本中的事件发生的顺序同故事中相同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对比。也就是说,通过时序,读者了解到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是不同,是两组截然不同的概念,两者在书中的顺序也可能不尽相同。叙事时间不同于故事时间,它可以由叙事者灵活处理,不一定遵守严格的1-2-3-4-5的形式,可以是3-5-4-2-1或2-4-5-3-1等。正因为此,又出现了预叙、倒叙。
2时序
时序是由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不同步所引发的。故事时间就是从小说开始到结束所持续的时间,而叙事时间因叙事者而改变,可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一件事情发生的始终,也可能花大篇幅内容讲述一件事情。
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叙事作品,该小说中独特的叙事技巧的使用将读者带入故事中,感同身受,时时刻刻为小说人物的命运担忧不已。该小说中预叙的使用较为典型,有效地帮助读者提前预知、知晓一些事件,间接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比如第一章,达尔提到卡什是“a good carpenter”,这三个词看似普通,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称得上是好木匠的人一般都可以很好地制作并修缮一些物件。但达尔真的认为卡什是这样的吗?很明显,不是的。达尔想表达的是另一层意思,因卡什比旁人更懂得母亲艾迪的真实想法,这种认识间接反映了达尔的嫉妒之心,好木匠是懂得所需之人的需求的,这也很充分地解释了后文中达尔称艾迪想要地无非是一副好棺材。
卡什的独白出现在小说的第十八章,然而在小说第四章朱厄尔的独白中,朱厄尔就已经提到了他,这让读者从朱厄尔的口述中了解到不一样的卡什。朱厄尔说“她说如果她有一些化肥,她会种些花,那样的话,他便会拿着平底锅去谷仓里装满动物粪便。”(福克纳,1990:14)这里的“他”指的是卡什,尽管卡什沉默寡言,但是通过朱厄尔的描述,我们了解到其实卡什对母亲艾迪的情感是很强烈的,从本德伦一家的邻居塔尔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他说:“如果卡什在我谷仓工作那会儿,也这般就好了。”(福克纳,1990:33)卡什制作棺材时,父亲安斯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回复父亲的是那沾满木屑、汗液的胳膊。他甚至做不到站到艾迪床边看一看即将去世的母亲。周围的人所听到的是他那锯木、制作棺材过程中不间断的声音。
除了达尔的描述,小说后半部分卡拉的独白,也让读者很难理解到底艾迪身上发什么了什么事情。“被子拉到了下巴位置,看上去特别热……她的透高高抬起以便看得清窗户外所发生的事情,每次他开始锯木头,我们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福克纳,8)是我们错过了什么?还是作者有意向我们隐瞒一些事情?但所有这些都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可怜的安斯,她督促他干了30多年的农活。我猜她肯定是累了。”“我认为她还会继续在她身后30多年。”凯特说,“即使不是她,下次摘棉花之前,安斯肯定会另娶一个。”一方面,作者试图告诉我们艾迪和安斯之间的关系可能并不融洽,但另一方面,艾迪一旦去世安斯可能会立刻娶妻。这种按时后来在艾迪的内心独白中得到揭示。在小说的第五十九章,安斯领回了“一个长得像鸭子”一样的女人,向自己的孩子介绍到,快来见见本德伦夫人。这其实也是一种轮回,作为妻子、母亲的艾迪随着在杰弗逊镇的落葬而永久消失,然而,另一个女人代替了她的角色,从生到死,从死到生,整个轮回得以结束。
小说的第四章,朱厄尔在描述安迪的手时提到“她的手放在被子上,宛若埋在地里的植物根种,永远洗不干净”(福克纳,15),用了roots这个词好像是为了告诉读者艾迪对丈夫的不忠。我们知道root这个词代表一个人回归本源的愿望,这样便可以不用忏悔自身的罪过。难道朱厄尔发现了自己与其他兄弟姐妹的不同?从达尔的话里,倒是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3时距
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难发现很多作者喜欢花大篇幅去叙述一件发生时间很短的事情,也可能会花小篇幅或者一语带过一件发生了很长时间的事情。这就时所谓的时距。故事时间中的时间是固定的,可是叙事时间中的时间是灵活多变的。时距里有一组概念叫做停顿。福克纳在小说中经常使用此技巧去展示一些地形、小说周边环境或者描述一些人物。也就是说,叙事还在持续的过程中故事并没有继续。这个时候,叙事时间长于故事时间。比如“这条路直直的,就像铅线一样……”(福克纳,1990:3)这句话出现在小说的第一章,作者故意打断卡什的独白,插入这句描述本德伦一家周边环境的句子。这条“路”同本德伦一家的旅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条路目睹了本德伦的家庭成员在安葬母亲艾迪路上的各种遭遇,见证了家庭成员间的感情疏离,见证了父亲安斯的自私自利。时距里的另一组概念是场景,也就是说故事时间同叙事时间一致。小说中有很多这样地例子,比如,“大夫应该去了他家好几趟了。”这是卡拉和她丈夫之间的一句话。当时卡拉坚持认为大夫已经在去安斯家的路上了,她认为艾迪奄奄一息,恨不得赶紧去帮帮她那可怜的邻居一家。然后塔尔并不容易自己妻子的观点。因为,在他看来,如果对方需要帮助,肯定会派人过来的。在他们心里,安斯是一个只在意自己那一方天地的自私鬼。
还有就是过桥的时候赶上暴风雨,桥边邻里的对话,故事发生了多久,作者就叙述了多久,将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一致完好得呈现了出来。“桥撑不了多久,有人告诉安斯吗?”“他心里只想著把妻子送到杰弗逊镇安葬。”“那他最好赶紧过桥。”路人并不知道为什么安斯一定要把妻子安葬到杰弗逊镇。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这是艾迪的心愿,他们也不知道安斯也希望去杰弗逊镇,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换一副假牙。福克纳试着用这种写作技巧让读者感受到发生在故事人物身上的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长度一致。
4频率
在频率方面,通过单一叙述、重复叙述的交替使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一些人物的内心情感。简单来讲,单一叙述就是发生几次叙述几次。《我弥留之际》由五十九个内心独白构成,小说共有十五位叙述者,其中有六位在小说中只叙述了一次。其实也可以理解成这部小说属于单一叙述型,围绕发生数天的一件事情展开,始于艾迪的死亡,终于她的落葬。所有人物的动作、语言也是紧紧围绕艾迪的死亡。所谓重复叙述就是多次重复发生了一遍的事情。比如达尔、安斯反复提到了“路”这个词。对于安斯来说,这条路带给了他无尽的烦恼,但也是这条路让他迅速安上了假牙,娶了一位新妻子。对于达尔来说,这条“路”实现了艾迪的遗愿,但也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5结束语
作者对叙事时间的自由灵活把握,体现了他对生活和人类内心世界的敏锐的洞察力。在时序方面,作者对预叙的尝试打破了经典的叙事模式;在时距方面,大篇幅的段落介绍一件小小的事情,或一两句话概括人物的成长历程,构成了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不同步,方便读者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频率方面,通过单一叙述、重复叙述的交替使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一些人物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叙事时间;时序;时距;频率
自面世以来,《我弥留之际》一直颇受各界评论家的重视。不同于其他关注南方贵族家庭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它所描写的是南方穷苦白人的生活。本德伦一家、本德伦一家的邻居等人的内心独白构成了该部小说,共五十九节,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围绕安斯以及他的孩子将安迪的遗体送到杰弗生镇安葬的故事展开,将遗体安葬在40英里以外的杰弗生镇是安迪的遗愿。在这次长途跋涉的旅途中,每位家庭成员不但受到了来自水与火的考验,而且还经受着感情上的悲痛与失败。其中,叙事时间在《我弥留之际》中的灵活使用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深刻的洞察力。
1叙事时间
《叙事话语》一直被认为是叙事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热奈特将叙事问题分为时、体、态三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属于态的范畴。何所谓叙事时间?叙事时间指的是用来描述书中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在《叙事话语》一书中热奈特首次提到叙事时间。叙事时间主要体现在时序、时距和频率三个方面,热奈特提到叙事时间时也首次提到与此相关的三组概念。简单来讲,时序与什么时间紧密相关,时距与多长时间相关,而频率与多久一次紧密相连。
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到,了解时序需要将叙事文本中的事件发生的顺序同故事中相同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对比。也就是说,通过时序,读者了解到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是不同,是两组截然不同的概念,两者在书中的顺序也可能不尽相同。叙事时间不同于故事时间,它可以由叙事者灵活处理,不一定遵守严格的1-2-3-4-5的形式,可以是3-5-4-2-1或2-4-5-3-1等。正因为此,又出现了预叙、倒叙。
2时序
时序是由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不同步所引发的。故事时间就是从小说开始到结束所持续的时间,而叙事时间因叙事者而改变,可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一件事情发生的始终,也可能花大篇幅内容讲述一件事情。
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叙事作品,该小说中独特的叙事技巧的使用将读者带入故事中,感同身受,时时刻刻为小说人物的命运担忧不已。该小说中预叙的使用较为典型,有效地帮助读者提前预知、知晓一些事件,间接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比如第一章,达尔提到卡什是“a good carpenter”,这三个词看似普通,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称得上是好木匠的人一般都可以很好地制作并修缮一些物件。但达尔真的认为卡什是这样的吗?很明显,不是的。达尔想表达的是另一层意思,因卡什比旁人更懂得母亲艾迪的真实想法,这种认识间接反映了达尔的嫉妒之心,好木匠是懂得所需之人的需求的,这也很充分地解释了后文中达尔称艾迪想要地无非是一副好棺材。
卡什的独白出现在小说的第十八章,然而在小说第四章朱厄尔的独白中,朱厄尔就已经提到了他,这让读者从朱厄尔的口述中了解到不一样的卡什。朱厄尔说“她说如果她有一些化肥,她会种些花,那样的话,他便会拿着平底锅去谷仓里装满动物粪便。”(福克纳,1990:14)这里的“他”指的是卡什,尽管卡什沉默寡言,但是通过朱厄尔的描述,我们了解到其实卡什对母亲艾迪的情感是很强烈的,从本德伦一家的邻居塔尔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他说:“如果卡什在我谷仓工作那会儿,也这般就好了。”(福克纳,1990:33)卡什制作棺材时,父亲安斯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回复父亲的是那沾满木屑、汗液的胳膊。他甚至做不到站到艾迪床边看一看即将去世的母亲。周围的人所听到的是他那锯木、制作棺材过程中不间断的声音。
除了达尔的描述,小说后半部分卡拉的独白,也让读者很难理解到底艾迪身上发什么了什么事情。“被子拉到了下巴位置,看上去特别热……她的透高高抬起以便看得清窗户外所发生的事情,每次他开始锯木头,我们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福克纳,8)是我们错过了什么?还是作者有意向我们隐瞒一些事情?但所有这些都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可怜的安斯,她督促他干了30多年的农活。我猜她肯定是累了。”“我认为她还会继续在她身后30多年。”凯特说,“即使不是她,下次摘棉花之前,安斯肯定会另娶一个。”一方面,作者试图告诉我们艾迪和安斯之间的关系可能并不融洽,但另一方面,艾迪一旦去世安斯可能会立刻娶妻。这种按时后来在艾迪的内心独白中得到揭示。在小说的第五十九章,安斯领回了“一个长得像鸭子”一样的女人,向自己的孩子介绍到,快来见见本德伦夫人。这其实也是一种轮回,作为妻子、母亲的艾迪随着在杰弗逊镇的落葬而永久消失,然而,另一个女人代替了她的角色,从生到死,从死到生,整个轮回得以结束。
小说的第四章,朱厄尔在描述安迪的手时提到“她的手放在被子上,宛若埋在地里的植物根种,永远洗不干净”(福克纳,15),用了roots这个词好像是为了告诉读者艾迪对丈夫的不忠。我们知道root这个词代表一个人回归本源的愿望,这样便可以不用忏悔自身的罪过。难道朱厄尔发现了自己与其他兄弟姐妹的不同?从达尔的话里,倒是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3时距
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难发现很多作者喜欢花大篇幅去叙述一件发生时间很短的事情,也可能会花小篇幅或者一语带过一件发生了很长时间的事情。这就时所谓的时距。故事时间中的时间是固定的,可是叙事时间中的时间是灵活多变的。时距里有一组概念叫做停顿。福克纳在小说中经常使用此技巧去展示一些地形、小说周边环境或者描述一些人物。也就是说,叙事还在持续的过程中故事并没有继续。这个时候,叙事时间长于故事时间。比如“这条路直直的,就像铅线一样……”(福克纳,1990:3)这句话出现在小说的第一章,作者故意打断卡什的独白,插入这句描述本德伦一家周边环境的句子。这条“路”同本德伦一家的旅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条路目睹了本德伦的家庭成员在安葬母亲艾迪路上的各种遭遇,见证了家庭成员间的感情疏离,见证了父亲安斯的自私自利。时距里的另一组概念是场景,也就是说故事时间同叙事时间一致。小说中有很多这样地例子,比如,“大夫应该去了他家好几趟了。”这是卡拉和她丈夫之间的一句话。当时卡拉坚持认为大夫已经在去安斯家的路上了,她认为艾迪奄奄一息,恨不得赶紧去帮帮她那可怜的邻居一家。然后塔尔并不容易自己妻子的观点。因为,在他看来,如果对方需要帮助,肯定会派人过来的。在他们心里,安斯是一个只在意自己那一方天地的自私鬼。
还有就是过桥的时候赶上暴风雨,桥边邻里的对话,故事发生了多久,作者就叙述了多久,将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一致完好得呈现了出来。“桥撑不了多久,有人告诉安斯吗?”“他心里只想著把妻子送到杰弗逊镇安葬。”“那他最好赶紧过桥。”路人并不知道为什么安斯一定要把妻子安葬到杰弗逊镇。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这是艾迪的心愿,他们也不知道安斯也希望去杰弗逊镇,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换一副假牙。福克纳试着用这种写作技巧让读者感受到发生在故事人物身上的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长度一致。
4频率
在频率方面,通过单一叙述、重复叙述的交替使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一些人物的内心情感。简单来讲,单一叙述就是发生几次叙述几次。《我弥留之际》由五十九个内心独白构成,小说共有十五位叙述者,其中有六位在小说中只叙述了一次。其实也可以理解成这部小说属于单一叙述型,围绕发生数天的一件事情展开,始于艾迪的死亡,终于她的落葬。所有人物的动作、语言也是紧紧围绕艾迪的死亡。所谓重复叙述就是多次重复发生了一遍的事情。比如达尔、安斯反复提到了“路”这个词。对于安斯来说,这条路带给了他无尽的烦恼,但也是这条路让他迅速安上了假牙,娶了一位新妻子。对于达尔来说,这条“路”实现了艾迪的遗愿,但也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5结束语
作者对叙事时间的自由灵活把握,体现了他对生活和人类内心世界的敏锐的洞察力。在时序方面,作者对预叙的尝试打破了经典的叙事模式;在时距方面,大篇幅的段落介绍一件小小的事情,或一两句话概括人物的成长历程,构成了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不同步,方便读者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频率方面,通过单一叙述、重复叙述的交替使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一些人物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