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炎祥,1952年12月出生,郑州市新密县人。曾担任郑煤集团副总经理、多管局局长,是副厅级领导干部,因犯贪污、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目前在省豫东监狱服刑。这个从讨饭娃出身到身披无数荣誉,最后身陷囹圄的“国企老总”经历了怎样的嬗变呢?这个由警车押解,坐救护车进监狱,曾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法律对抗的“副厅级”领导,走过怎样的人生轨迹呢?特殊园丁又是如何撬开他的生锈的思想,使他得以涅槃重生?近日记者走进省豫东监狱,采访了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落马“副厅级国企老总”。
我一踏进省豫东监狱医院监区的大门,鲜红的“十”字映入眼帘,来苏水的味道飘入人的鼻孔。“医院监区主要负责服刑人员的体检和治疗等事宜。王炎祥就在这个监区服刑改造。”负责陪同我采访的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余红军介绍道。
警车押送,坐救护车进监狱
“我是被看守所警车押送,坐民权县人民医院的救护车拉来的。一送到监狱,我就被监狱警官安置在医院病床上,哀莫大于心死,那时候可以说我是死了,也可以说我是活着的!”王炎祥并不隐讳自己的历史,一开场他就非常坦然,当记者说明来意后他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王炎祥说刚出事时他万念俱灰,很不配合法官的审判,他是被法官“零口供”判决的,在看守所2年期间,几乎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被送进监狱之初更是“一心求死”。
据记者了解,在豫东监狱的服刑人员中,王炎祥是比较有知名度的。不是因为他入狱前身居高位,曾经是副厅级干部,而是因为他是目前为止该狱收押的第一个坐着救护车入狱的服刑人员。
“讨饭娃出身,一路走来到副厅级干部,没想到最后晚节不保”
1952年12月,王炎祥出生在郑州新密县某村。他记得有一年夏收时节,田地里颗粒无收,全家人一起到驻马店正阳一带捡拾麦穗,靠不多的麦粒熬粥维持生活,大人把最稠的汤全给了他喝。到后来,捡不到麦穗了他就与父母一道入户讨饭吃,这样的日子在他童年的记忆中永远不能忘记。等到18岁的时候,他应征入伍,在部队里他刻苦训练,军事素质和各项表现都十分优异,多次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为此他受到部队的嘉奖,成为军旅英雄。
从部队复员到地方后,王炎祥被分到河南煤炭系统工作,并被单位派去大学进修3年,后来逐步走上领导岗位。王炎祥不怕吃苦,从普通的采煤工人干起,到技术人员、采煤“突击队长”、煤矿矿长、集团中层领导,再到郑煤集团副总经理、多管局局长。在这期间国家给了他许多荣誉,他曾经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先进劳模。
“我从一名讨饭娃一路走来,走到副厅级领导干部,不容易啊,这是我前半生的自豪!国家和人民也给了我许多荣誉,可惜啊我没好好地珍惜!”王炎祥说。
“不懂法是我最大的悲哀,潜规则害人害己”
“作为一名国家的副厅级干部,我要说不懂法,也许没人会相信。就是因为不懂法才使我身陷高墙,从一名干部沦为一名囚犯,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教训!”谈到自己的犯罪,王炎祥归纳出原因所在。
据法院判决书显示:王炎祥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9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
“我当时天真地认为,拿了公家的钱,我再还给公家不就行了吗?咋会被判刑呢!没想到在我一伸手的时候就触犯了国家法律,通过在监狱中学习刑法,我感觉到自己是十足的法盲。”王炎祥悔意十足地说。
“随着职位的提高,我的思想却慢慢走上了下坡路,变得消极起来,觉得自己作了那么大贡献,收获却不多,心理上有些不平衡。”王炎祥说,他所管的多种经营管理局,摊子很大,包括电厂、铝厂的大大小小54个企业归其管理,一年产值达47个亿。面对金钱的诱惑,昔日的军旅英雄、采煤劳模渐渐地被欲望吞没,人性中贪婪的一面被无限地放大。
“当上领导后,逢年过节难免有下级或者老部下吃请串门,开始我十分反感,但人不能生活在真空中,为了工作开展,为了人际关系,我不得已而为之。”谈到自己是如何开始受贿的,王炎祥说自己还是没有经得住潜规则的诱惑。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位老部下到我家串门,给我带了名酒,说是为了看望老领导。我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收下他的礼物,但是给他捎去价值相当的名烟。”王炎祥说这样做感到心安一点,结果没想到下属很不高兴,这让他心中很不安。王炎祥说人际交往的学问很大,官场的潜规则更是让人无可奈何。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是潜规则让他失去原则,逐步走上犯罪的道路。
2005年,王炎祥在兼任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筹建组负责人期间,又一次向国家伸出了黑手,他以新型干法水泥项目需要购买石灰石为由,向集团借款300万元人民币,将其中100万元用于个人高息集资,200万元用于个人经营,后领取集资利息3万多元,经营分红85万余元。“就这样,我一次又一次滑出人生的正常轨道,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2008年4月,王炎祥被刑事拘留,5月被捕。此后,王炎祥因犯贪污、挪用公款罪被判19年有期徒刑,给他的政治生涯画上了沉重的句号。
监狱长对他个别教育,给他送来四大名著
“我静静地看着液体一滴滴流进了我的血液中,再加上药物的作用,我像冬眠后的青蛙,慢慢地苏醒过来。这时候的我脑袋里很乱,在生与死的选择中挣扎着。”
2009年12月,王炎祥被救护车送进豫东监狱,当时他抱着决心一死的信念,想要解脱痛苦的人生。他在监狱医院病床上苏醒过来时,看到监狱警官头顶的警徽和春风般的笑脸,这让他感觉到亲人般的温暖,他那颗已经破碎的心,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了春天般的暖意。
由于抱着与法律对抗的心理,王炎祥的治疗颇费一番周折。“刚入狱的那几天,他咬紧牙关,不喝一滴水、不吃一粒米。”李文勋说,当时王炎祥是一心求死,“我们用勺子撬开他的嘴巴,把流质食物一点一点地喂进去,强迫他进食。”“我第一次跟王炎祥谈话的时候,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的眼睛紧紧地闭着。从他的呼吸中,我察觉到他在装睡。”李文勋说,他并没有灰心,而是天天坚持去王炎祥的病床前,和他讲法律、谈人生,但王炎祥还是不为所动。
除夕夜,高建刚监狱长安排执勤警察为王炎祥送来《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四大名著。面对这份珍贵而特别的新年礼物,王炎祥激动万分,他的人生态度开始转变。他不再抗拒进食了,在半推半就中,食量渐渐地增加。“和他说话的时候,虽然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天花板看,但我感觉到他还是听进去了的。”李文勋说,有时候,王炎祥会在不经意间把目光投到他的身上,但又很快地挪开。
事实证明,警官的谈话和心理疏导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没有想到,作为一个罪犯,我会受到这样人性化的对待,现在我已经打消了死的念头,我要还没有勇气活下去,就对不起警察的关怀。”
“用读书、锻炼、写作对抗寂寞”
每一个明天都是希望/黑夜的尽头/总会有黎明降临/每一个梦想都是希望/挫折和失败/总铺垫在新生的路上/……
这是采访中王炎祥让记者看的笔记簿上的一首名为《希望》的小诗。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出了他目前的人生态度和在监狱中改造的状态。
“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我被捕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是意识到,我已从高处跌落,人生的基石已经坍塌,我将永远离开自己钟爱的事业,并将远离亲人、朋友和同事。我的人生已经失败,留给我的唯有痛心疾首的悔恨。我这一生,醉心于对名利的追求,读书是为了名利,工作是为了名利,结果被名利所累,成了它的俘虏。一直到落马、身败名裂以后我才真正认识到,名利不过是过眼的烟云,抓不住,也留不住,唯有生命是最宝贵的。可是,这悔恨来得太迟了。”王炎祥懊悔地说。
“在监狱中,我失去了很多,没有自由,无法和亲人相见,但我悟出了不少道理。繁华落尽,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的真谛不在于钱有多少,权有多重,位有多高,名有多大,而在于能在广阔湛蓝的天空下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一家人相亲相爱,和和美美。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挚亲;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自由。无论在什么位置,一个人永远不能忘本,越是有权有地位的时候,越要警钟长鸣,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和家人平安。我的母亲已经88岁高龄了,我不知道在她老人家的有生之年,我还有没有在她床前尽孝的机会。”说到母亲,王炎祥禁不住泪流满面。
据李文勋警官介绍,为了排遣寂寞充实自己,王炎祥把自己的改造计划安排得很满,并且严格落实。他除了完成监区安排的改造任务外,每天锻炼身体3个小时,坚持走3万步,每天读2个小時的书,每周看完一本史书,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2个小时,每天抽出2个小时管理监区的小花园,浇水、除草、播种、管理之类。
王炎祥目前已经克服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阅读了四大名著、《史记》、《资治通鉴》、《汉武大帝》、《明朝那些事》,并且会背诵监狱推荐的《弟子规》全文。他写的杂感和读书笔记目前有20余本近100万字。
从讨饭娃到副厅级高官,从一心求死到弃旧图新,王炎祥的人生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然而在现代的法治社会里,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再大的成绩再多的功劳都不是某些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借口。
编辑:卢劲杉[email protected]
我一踏进省豫东监狱医院监区的大门,鲜红的“十”字映入眼帘,来苏水的味道飘入人的鼻孔。“医院监区主要负责服刑人员的体检和治疗等事宜。王炎祥就在这个监区服刑改造。”负责陪同我采访的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余红军介绍道。
警车押送,坐救护车进监狱
“我是被看守所警车押送,坐民权县人民医院的救护车拉来的。一送到监狱,我就被监狱警官安置在医院病床上,哀莫大于心死,那时候可以说我是死了,也可以说我是活着的!”王炎祥并不隐讳自己的历史,一开场他就非常坦然,当记者说明来意后他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王炎祥说刚出事时他万念俱灰,很不配合法官的审判,他是被法官“零口供”判决的,在看守所2年期间,几乎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被送进监狱之初更是“一心求死”。
据记者了解,在豫东监狱的服刑人员中,王炎祥是比较有知名度的。不是因为他入狱前身居高位,曾经是副厅级干部,而是因为他是目前为止该狱收押的第一个坐着救护车入狱的服刑人员。
“讨饭娃出身,一路走来到副厅级干部,没想到最后晚节不保”
1952年12月,王炎祥出生在郑州新密县某村。他记得有一年夏收时节,田地里颗粒无收,全家人一起到驻马店正阳一带捡拾麦穗,靠不多的麦粒熬粥维持生活,大人把最稠的汤全给了他喝。到后来,捡不到麦穗了他就与父母一道入户讨饭吃,这样的日子在他童年的记忆中永远不能忘记。等到18岁的时候,他应征入伍,在部队里他刻苦训练,军事素质和各项表现都十分优异,多次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为此他受到部队的嘉奖,成为军旅英雄。
从部队复员到地方后,王炎祥被分到河南煤炭系统工作,并被单位派去大学进修3年,后来逐步走上领导岗位。王炎祥不怕吃苦,从普通的采煤工人干起,到技术人员、采煤“突击队长”、煤矿矿长、集团中层领导,再到郑煤集团副总经理、多管局局长。在这期间国家给了他许多荣誉,他曾经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先进劳模。
“我从一名讨饭娃一路走来,走到副厅级领导干部,不容易啊,这是我前半生的自豪!国家和人民也给了我许多荣誉,可惜啊我没好好地珍惜!”王炎祥说。
“不懂法是我最大的悲哀,潜规则害人害己”
“作为一名国家的副厅级干部,我要说不懂法,也许没人会相信。就是因为不懂法才使我身陷高墙,从一名干部沦为一名囚犯,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教训!”谈到自己的犯罪,王炎祥归纳出原因所在。
据法院判决书显示:王炎祥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9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
“我当时天真地认为,拿了公家的钱,我再还给公家不就行了吗?咋会被判刑呢!没想到在我一伸手的时候就触犯了国家法律,通过在监狱中学习刑法,我感觉到自己是十足的法盲。”王炎祥悔意十足地说。
“随着职位的提高,我的思想却慢慢走上了下坡路,变得消极起来,觉得自己作了那么大贡献,收获却不多,心理上有些不平衡。”王炎祥说,他所管的多种经营管理局,摊子很大,包括电厂、铝厂的大大小小54个企业归其管理,一年产值达47个亿。面对金钱的诱惑,昔日的军旅英雄、采煤劳模渐渐地被欲望吞没,人性中贪婪的一面被无限地放大。
“当上领导后,逢年过节难免有下级或者老部下吃请串门,开始我十分反感,但人不能生活在真空中,为了工作开展,为了人际关系,我不得已而为之。”谈到自己是如何开始受贿的,王炎祥说自己还是没有经得住潜规则的诱惑。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位老部下到我家串门,给我带了名酒,说是为了看望老领导。我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收下他的礼物,但是给他捎去价值相当的名烟。”王炎祥说这样做感到心安一点,结果没想到下属很不高兴,这让他心中很不安。王炎祥说人际交往的学问很大,官场的潜规则更是让人无可奈何。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是潜规则让他失去原则,逐步走上犯罪的道路。
2005年,王炎祥在兼任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筹建组负责人期间,又一次向国家伸出了黑手,他以新型干法水泥项目需要购买石灰石为由,向集团借款300万元人民币,将其中100万元用于个人高息集资,200万元用于个人经营,后领取集资利息3万多元,经营分红85万余元。“就这样,我一次又一次滑出人生的正常轨道,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2008年4月,王炎祥被刑事拘留,5月被捕。此后,王炎祥因犯贪污、挪用公款罪被判19年有期徒刑,给他的政治生涯画上了沉重的句号。
监狱长对他个别教育,给他送来四大名著
“我静静地看着液体一滴滴流进了我的血液中,再加上药物的作用,我像冬眠后的青蛙,慢慢地苏醒过来。这时候的我脑袋里很乱,在生与死的选择中挣扎着。”
2009年12月,王炎祥被救护车送进豫东监狱,当时他抱着决心一死的信念,想要解脱痛苦的人生。他在监狱医院病床上苏醒过来时,看到监狱警官头顶的警徽和春风般的笑脸,这让他感觉到亲人般的温暖,他那颗已经破碎的心,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了春天般的暖意。
由于抱着与法律对抗的心理,王炎祥的治疗颇费一番周折。“刚入狱的那几天,他咬紧牙关,不喝一滴水、不吃一粒米。”李文勋说,当时王炎祥是一心求死,“我们用勺子撬开他的嘴巴,把流质食物一点一点地喂进去,强迫他进食。”“我第一次跟王炎祥谈话的时候,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的眼睛紧紧地闭着。从他的呼吸中,我察觉到他在装睡。”李文勋说,他并没有灰心,而是天天坚持去王炎祥的病床前,和他讲法律、谈人生,但王炎祥还是不为所动。
除夕夜,高建刚监狱长安排执勤警察为王炎祥送来《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四大名著。面对这份珍贵而特别的新年礼物,王炎祥激动万分,他的人生态度开始转变。他不再抗拒进食了,在半推半就中,食量渐渐地增加。“和他说话的时候,虽然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天花板看,但我感觉到他还是听进去了的。”李文勋说,有时候,王炎祥会在不经意间把目光投到他的身上,但又很快地挪开。
事实证明,警官的谈话和心理疏导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没有想到,作为一个罪犯,我会受到这样人性化的对待,现在我已经打消了死的念头,我要还没有勇气活下去,就对不起警察的关怀。”
“用读书、锻炼、写作对抗寂寞”
每一个明天都是希望/黑夜的尽头/总会有黎明降临/每一个梦想都是希望/挫折和失败/总铺垫在新生的路上/……
这是采访中王炎祥让记者看的笔记簿上的一首名为《希望》的小诗。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出了他目前的人生态度和在监狱中改造的状态。
“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我被捕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是意识到,我已从高处跌落,人生的基石已经坍塌,我将永远离开自己钟爱的事业,并将远离亲人、朋友和同事。我的人生已经失败,留给我的唯有痛心疾首的悔恨。我这一生,醉心于对名利的追求,读书是为了名利,工作是为了名利,结果被名利所累,成了它的俘虏。一直到落马、身败名裂以后我才真正认识到,名利不过是过眼的烟云,抓不住,也留不住,唯有生命是最宝贵的。可是,这悔恨来得太迟了。”王炎祥懊悔地说。
“在监狱中,我失去了很多,没有自由,无法和亲人相见,但我悟出了不少道理。繁华落尽,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的真谛不在于钱有多少,权有多重,位有多高,名有多大,而在于能在广阔湛蓝的天空下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一家人相亲相爱,和和美美。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挚亲;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自由。无论在什么位置,一个人永远不能忘本,越是有权有地位的时候,越要警钟长鸣,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和家人平安。我的母亲已经88岁高龄了,我不知道在她老人家的有生之年,我还有没有在她床前尽孝的机会。”说到母亲,王炎祥禁不住泪流满面。
据李文勋警官介绍,为了排遣寂寞充实自己,王炎祥把自己的改造计划安排得很满,并且严格落实。他除了完成监区安排的改造任务外,每天锻炼身体3个小时,坚持走3万步,每天读2个小時的书,每周看完一本史书,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2个小时,每天抽出2个小时管理监区的小花园,浇水、除草、播种、管理之类。
王炎祥目前已经克服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阅读了四大名著、《史记》、《资治通鉴》、《汉武大帝》、《明朝那些事》,并且会背诵监狱推荐的《弟子规》全文。他写的杂感和读书笔记目前有20余本近100万字。
从讨饭娃到副厅级高官,从一心求死到弃旧图新,王炎祥的人生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然而在现代的法治社会里,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再大的成绩再多的功劳都不是某些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借口。
编辑:卢劲杉[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