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因此,语文教学要抓好语言学习,而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使用都和语感素质密切相关。
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诵读吟咏,初步感受语言
熟读成诵。先听别人读,在听读中仔细品味其语气、声调、节奏,从而感知其意蕴情趣。语言是一种信号,这个信号通过耳朵刺激大脑,从而产生想象和联想反馈。然后自己读,既可默读,也可朗读。读的时候,语言信号又进一步通过眼睛刺激大脑,可以更仔细地揣摩作者使用语言的精妙。最后是背诵,背诵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性背诵,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找到背诵的线索,或作者行文的线索,或作者感情发展的线索,或其他线索。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论说文,都一定要熟读,尽可能成诵,使大脑反复受到语言信号的刺激,有了这种刺激,再现形象就不难了。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的排列,教师不应急于分析,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而这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吟咏能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上的正误感受、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重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地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二、揣摩咀嚼,具体品味语言
咬文嚼字是品味意蕴、体会情趣的必要步骤。咬文嚼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时,碰到某些字词,细细研究一下这个字到底什么意思,可不可用别的词语代替;另外一个是写作时遣词造句,反复掂量到底使用哪个好。其实,“咬文”的面很广,对字、词、句可以“咬”,“咬”一下,味道就出来了。
如吴敬梓在《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中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片段:“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这一段描写,稍“咬”一下,意味就出来了:把范进看见报贴后心头顿然狂喜、喜极而疯的丑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几个动词含有无情的嘲笑意味。中举的喜报,是范进梦寐以求的,这喜报表明他从此就将身价百倍,他一时竟不能相信这样天大的喜讯能与自己联系起来,如在梦幻中一般。报贴又分明就在眼前,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才确信这是真的。几十年来的苦水闷气一吐而光,他狂喜得完全忘形了,竟致旁若无人,“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这意味着他已失常变态了。“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往门外飞跑”,意为着他的疯狂,疯劲十足。只要细加品味,就能体会这些词语包含着非常辛辣的嘲讽意味。
三、整体感知,总体把握语言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既要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材料,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
《沁园春·雪》一词,用“望”、“惜”、“看”等词来联系全篇,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万古。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写作背景来看,它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既挖掘了意境,更透过语言把握了词的主旨和写作意图。如果缺乏总体感知的观念,就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养成丰富的语感。
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诵读吟咏,初步感受语言
熟读成诵。先听别人读,在听读中仔细品味其语气、声调、节奏,从而感知其意蕴情趣。语言是一种信号,这个信号通过耳朵刺激大脑,从而产生想象和联想反馈。然后自己读,既可默读,也可朗读。读的时候,语言信号又进一步通过眼睛刺激大脑,可以更仔细地揣摩作者使用语言的精妙。最后是背诵,背诵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性背诵,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找到背诵的线索,或作者行文的线索,或作者感情发展的线索,或其他线索。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论说文,都一定要熟读,尽可能成诵,使大脑反复受到语言信号的刺激,有了这种刺激,再现形象就不难了。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的排列,教师不应急于分析,先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而这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吟咏能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上的正误感受、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重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地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二、揣摩咀嚼,具体品味语言
咬文嚼字是品味意蕴、体会情趣的必要步骤。咬文嚼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时,碰到某些字词,细细研究一下这个字到底什么意思,可不可用别的词语代替;另外一个是写作时遣词造句,反复掂量到底使用哪个好。其实,“咬文”的面很广,对字、词、句可以“咬”,“咬”一下,味道就出来了。
如吴敬梓在《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中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片段:“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这一段描写,稍“咬”一下,意味就出来了:把范进看见报贴后心头顿然狂喜、喜极而疯的丑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几个动词含有无情的嘲笑意味。中举的喜报,是范进梦寐以求的,这喜报表明他从此就将身价百倍,他一时竟不能相信这样天大的喜讯能与自己联系起来,如在梦幻中一般。报贴又分明就在眼前,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才确信这是真的。几十年来的苦水闷气一吐而光,他狂喜得完全忘形了,竟致旁若无人,“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这意味着他已失常变态了。“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往门外飞跑”,意为着他的疯狂,疯劲十足。只要细加品味,就能体会这些词语包含着非常辛辣的嘲讽意味。
三、整体感知,总体把握语言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既要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材料,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
《沁园春·雪》一词,用“望”、“惜”、“看”等词来联系全篇,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万古。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写作背景来看,它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既挖掘了意境,更透过语言把握了词的主旨和写作意图。如果缺乏总体感知的观念,就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养成丰富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