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 令人回味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7581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名人名言是历史主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熟悉和掌握历史名人名言,对于正确理解历史发展进程、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形成正确历史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以名人名言为情境材料的试题,本质上是考查名人名言背后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在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卷中,出现了这样一道考查历史名人名言的试题: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路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 ①②③④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③④D. ②③①④
  在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中,这是一道为数不多的考查名人名言时序的试题。从考生的正常阅读背景来看,它有些偏、怪,但从深层次上分析,该题考查的恰恰是考生对历史事件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能力,很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高考测量目标。
  该题以孙中山在一系列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典型言论为基本素材设置情境,角度独特,视野开阔,要求考生对其背景有较为准确的认知和理解。如材料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直接取材于浙江省统一使用的人民版教材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课“辛亥革命”之“学习思考”——孙中山说:“自今日(指同盟会成立)始,我等之非清朝人矣!”材料②③④均取材于选修4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四单元“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内容,其中材料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孙中山在1894年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革命纲领,教材上有明确表述;材料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路”取材于教材中的“历史纵横”,且教材正文已有具体介绍,考查的是考生对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对三民主义认识程度的理解。材料④反映的是孙中山在1918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的切肤之痛:“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这一材料在教材正文中没有直接提及,但在课后的“探究学习总结”下面的“学习延伸”之“阅读与思考”中有间接呈现:
  材料1 1918年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沉痛地指出: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不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
  材料2 1924年孙中山北上途中,在上海寓所招待各报记者,发表了一篇题为《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的演说,指出:“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在以上材料中,孙中山认为中国之大患各是什么?将材料2与材料1对比,可以看出孙中山在思想认识上有哪些进步?
  然而,有部分教师认为此题考得太细,称自己平时连正文内容都来不及讲,哪里还能顾及教材的小字部分。再说,连教材小字部分内容也得熟记,这不是在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吗?
  果真如此吗?
  首先,笔者认为,该题并未超出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历史学科)规定的知识范围,更没有超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在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的历史学科高考知识中,“近代中国”部分中有“辛亥革命”一目;“现代中国”部分中有“孙中山和三民主义”一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模块学习内容要点中要求“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并特别强调:“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把历史人物放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上述试题中孙中山的言论,真实地反映了孙中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若干重要活动的史实: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兴中会,首次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这一民主革命纲领;1905年,孙中山以兴中会、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一政治纲领。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就可以一心一意地致力于民生主义了。为此,他把实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上,尤其是铁路建设方面。他还亲自担任全国铁路督办,到处发表演讲,表示自己计划在十年之内,修建二十万里铁路,使中国早日富强。然而,“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路”仅仅是孙中山的一厢情愿,因为孙中山的这一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材料④既反映了孙中山在1917年护法运动饱受南北军阀排挤而失败后的苦闷心理,又反映了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及时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屡败屡战的优秀品质。由此可见,教材中的“探究学习总结”中的“学习延伸”“阅读与思考”,恰恰反映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教学所规定的教学要求,是对教学重点内容的必要延伸和拓展。因此,作为选拔性考试,适当考查一些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延伸和拓展的教材小字部分内容,未尚不可。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法定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法定依据,但有些教师觉得课程标准太过简约,平时不太爱看,以致产生教学偏向。笔者以为,这道题恰恰体现了命题人想树立一个解读课程标准、重视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和课后“学习延伸”之“阅读与思考”范例的命题思路。为了应对这一考试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顺着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将试题中的孙中山的言论还原为历史事件,建立如下对应的年代关系: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中国同盟会成立—1905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成立—1894年;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路”—辛亥革命失败—1912年;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护法运动失败—1917年。
  如此处理后,再来解这道题就驾轻就熟了。
  显然,上述试题命制的立足点是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而非对历史史实的死记硬背。该题的情境设置着眼于求真求实,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也较好体现了高考命题既考知识更考能力的选拔性要求。
  无独有偶,在2010年浙江省文综历史高考调测卷中,也有一道考查历史时序的试题: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革命的领导阶级、主要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②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新的经济成分产生
  ③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由此可见,在2010年的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考查历史时序的试题并不奇怪,因为考前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已经提供了相关的样题,只不过正式的考题在能力要求上比调测卷更高一些:样题中设置的情境材料是互不直接相干的历史现象,均为必修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而正式考题为孙中山在民主革命过程中的相关言论顺序排列显得较为新颖且视野开阔,情境材料系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整合而成,考生需要调动所学的有关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进程中的相关知识量较大,思辨要求更高。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之一,相关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几乎年年出现。将孙中山的重要革命言论按先后顺序排列,在历年的高考中还是第一次,从这一角度来说,试题具有典型意义。考试结束后,不少教师对此题议论纷纷,赞赏者有之,责难者有之,争论的焦点在于高考试题该不该考查教材中“学习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中的相关内容,涉及目前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不少历史教师常常喜欢引入大量教材以外的文献材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对教材中所引用的典型材料往往视而不见,对教材中提出的“学习思考”不以为然。其实,依本人的理解,教材引用的历史文献材料,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无一不具有典型意义,教材编写者设计的学习思考更具画龙点睛之功,可惜常常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根据笔者的经验,目前新教材引用的文献材料虽然文字量不大,但较为经典,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极为有益,需要教师理解其中的含义,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而不是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盲目地引入大量非典型性材料,任意拓宽、加深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导致学生消化不良。
  末了,笔者想赘述一点:高考作为中学教学的终端,其根本目的是选拔人才,作为一项教育测量技术,它是衡量中学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就上述试题来说,考查考生对熟知重要历史事件的认知能力,当然无可厚非。但从试题的命制技巧来说,并非无瑕可击。针对该题所设置的问题情境,笔者设想,倘若考生事先并不知道“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的具体时间,将其理解为孙中山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所阐述的言论,似乎也未尚不可。因此,为避免在时间排序问题上的纠缠,减少因以课本小字部分内容命题带来的公众责难,避免试题出现科学性争议,是否可以将该题改为: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中突出体现孙中山民主共和精神的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路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 B.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或者修改为: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中反映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局限性的是()
  A.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路
  D.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这样一改,考查的方向变了,是否科学,求教于方家!
其他文献
2008年的高考又将来临,高三复习教学工作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纵观近几年理科综合的生物试题,题型、分值、难度等基本保持稳定,即有5道选择题,分值为30分;2道非选择题,分值为42分;两部分合计为72分。几年来的试题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强调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几年来一直倡导的能力立意在试题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确保了试卷的选拔功能,同时对课程改革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一、
那一年是1985年。我9岁,正上小学三年级。父亲工作到农历腊月廿八才回家。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商量过年的菜谱。  我忽然想起中午时,隔壁龚奶奶炖了藕,她的孙女把藕穿在筷子上,想吃的时候随时咬上一口,像握着一串珍宝。我眼馋嘴也馋。  我脫口就说我要吃藕。话一出口,我就为自己的莽撞懊恼。我们村虽然在湖区,却没有藕塘,挖藕要到河对岸的隔壁村。村里的壮劳力大都三五人结伴而行,天未亮便早早过河,再约好返
老歪到我家的那天晚上,地上是白茫茫的积雪,夜是出奇地冷。老歪缩成一团,蹲在墙角一个劲地抽着劣质烟,我们谁也不说话,空气出奇地沉闷。  外面又一次响起大风刮光秃秃的树枝的声音。老歪终于说话了,他咽了口唾沫说:“我还是回吧。”说完就要挟他带来的行李。“老歪,今夜就住在这儿吧。”娘说。那一晚,45岁的老歪,名义上成了我的继父。那一天,我刚满10岁。  老歪来我家的日子,对我一直非常好,但我对他还是心存芥
不论是过去当高中历史教师,还是现在做历史教研员,笔者常常思索着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我们应该给千万学子一个怎样的课堂?或许,一千个历史老师就有一千个答案‘;或许,答案昨天是那样,今天是这样,明天又可能是另一番式样,没有一个终极的答案,只能依据我们的实践给出相对的诠释和演绎。但笔者坚信,无论怎么变,课堂始终是教师撒播阳光、诗意和唯美的地方,也是学生带着生活的积累与文本中的智慧老人晤面的地方,更是师
军事发明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战斗任务,在战争中获得优势,提高己方的军事实力。可偏偏有一些发明,研发之初的用意虽好,做出来的东西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明明是打仗用的“大杀器”,看上去却像极了“过家家”的道具。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胡闹一样的军事发明吧!甩不掉的高黏性反坦克手雷  众所周知,坦克是“陆战之王”,不仅有坚固的装甲防身,更有强大的火力护体。对于这么个“钢铁霸王”,人们只能俯首称臣吗?
前一段时间,我校与对口支教学校江阴高级中学进行了一次同课题教学研讨活动,我校教师和江阴教师同上了《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我全程参与了这一活动,深有感触。  案例一:师:请写出碳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从这个表达式中,你能获得什么样的信息?  学生说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的条件。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呢?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怎样来证明你的猜想?  如果老师
现在的手机壳设计真的是没有最魔性,只有更魔性。让人有种“一壳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  防抢防盗好助手!  你永远无法走进一个吃货的心,只因为你的手机壳看起来不够好吃。  垃圾分类,从我……的手机壳做起。  隨时随地证明我是做家务的小能手。  用了它看手机不会越来越精神,只会一秒入睡。  防沉迷必备款。
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  ——加里˙斯奈德  一念山河成,一念百草生。  “那是这凡世间最温柔最高尚的一场赴死”,那深沉的碧蓝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洋流卷带万物,从世界的这头漂向那头。鲸亦与之相随。犹如行旅中的过客,它们淌过海峡,见过冰原。它们鸣叫、闭眸、下潜,携带着微光,沉于这片星海。  生于海,长于海,归于海,隐于海。我口中呢喃“鲸落”二字,不觉想起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人们在抱怨自己或别人糊涂的时候,总忍不住说一句“脑子进水了”。事实上,我们的脑子里还真的有水。这脑子里的水是什么来头?脑子里的水多了,人是不是真的会变傻?  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脑子进水”的由来吧。追根溯源: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一则笑话故事:杨素问侯白,现在有一个大坑,坑有几百尺深,如果你跳进去的话有什么办法出来?侯白说,我不需要别的东西,只要用一根针在脑袋上扎一个洞,把头脑中的
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要用好“例子”,又要对“例子”进行适度拓展,真正达到沟通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丰富内涵的目标。《西厢记》中,崔莺莺临去时“秋波那一转”,惹起了张生全部的狂想。课堂拓展,就如同“秋波那一转”,意在引起学生对“例子”的无限的遐想和深思,从而提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拓展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拓展?这就需要教师在钻研“例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