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法指导。要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指导学生“思”的方法,渲染学生“议”的气氛,培养学生“练”的能力,从而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读;思;议;练
一位专家说过,一个喜欢阅读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优等生。而我还想补充,一个善于阅读的人,就是一个潜在的高素质的人。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法指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不要操之过急,要不时地“浇水”“施肥”,要慢慢地等花自己开。
一、在阅读课前教师要从自身和学生方面做好准备
1. 教师方面:深度备课,将准备工作做到全、细、深、透
在每次上阅读课前,我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为这节课做前续准备工作。比如,首先对全班级的学生进行一个小调查,摸清学生的喜好;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对阅读材料作细致、深入的分析,搜寻有关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最后筛选出学生喜欢的文章或者句、段。
在这个环节里,我不仅精心地准备课堂教学思路,设计阅读所用的题目、表格、知识点的梳理,还要预设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可能提出的问题等,并且把上课要让学生进行的一切活动形式内容细加揣摩,选择好要用的教学方法。
学生方面: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课前预习时我会指导学生预习有关的生词,查阅资料或上网搜寻有关的信息,还会让学生准备一些需要的物品。比如在预习《I want to be an actor》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好自己喜欢的明星的资料,可以是电影明星,也可以是运动明星,这样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就已经激起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迫不及待地要上阅读课了。
二、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将学法指导渗透于“读、思、议、练”这四个阅读教学环节之中
1. 重视学生“读”的训练
阅读教学以“读”为主线,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这样学生才可以从中不断地吸取营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在设计阅读课时,读的环节一般分为快速阅读、细读、跟读。
(1)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经过这次阅读,学生才会对文章有一层感性的理解。
(2)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或设计详细的表格,让学生自己去仔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2. 指导学生“思”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怎样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呢?我的做法是:在学生思维过程的关键处予以适时的方法点拨。指导学生对短文进行分析,培养他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扫视画线的核心词;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猜词语义,扫除阅读拦路虎;进行限时阅读;引导学生对于重点段落进行摘抄和背诵等。
3. 渲染学生“议”的气氛
在解决阅读课文中的知识点环节时,我主要分两步走,即先自学,后讨论。自学是讨论的基础,而讨论是自学的深化和发展。学生借助工具书,小组讨论,完成练习题,能达到基本掌握和理解常用词汇、重要句型以及主要语法项目等内容的目的。
讨论过程既是学生反馈信息、互相交流的过程,又是接受教师指导,纠正错误,提高认识,形成规律的过程。
我们在这一方面也可以借鉴一下疯狂英语的方法,以句子的形式呈现,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
3. 培养学生“练”的能力
在学生对语篇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语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练习。如改写、续写,角色扮演,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说话、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说写等活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例如在教学时,进行完阅读和知识点环节后,我安排了一个仿写的任务,采访自己的父母或朋友,写一写他们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以及睡眠等。这一活动既促使学生使用了本单元刚学习的知识点如try to do,want sb.to do,be good for,although,又促使学生去回顾旧的知识如I decide to exercise every day.Drinking milk helps me to keep healthy.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新旧知识也得到了连贯。
英语阅读教学既要注意课内指导,又要注意课外指导。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定期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并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谁说阅读是难题,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滨海县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读;思;议;练
一位专家说过,一个喜欢阅读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优等生。而我还想补充,一个善于阅读的人,就是一个潜在的高素质的人。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法指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不要操之过急,要不时地“浇水”“施肥”,要慢慢地等花自己开。
一、在阅读课前教师要从自身和学生方面做好准备
1. 教师方面:深度备课,将准备工作做到全、细、深、透
在每次上阅读课前,我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为这节课做前续准备工作。比如,首先对全班级的学生进行一个小调查,摸清学生的喜好;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对阅读材料作细致、深入的分析,搜寻有关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最后筛选出学生喜欢的文章或者句、段。
在这个环节里,我不仅精心地准备课堂教学思路,设计阅读所用的题目、表格、知识点的梳理,还要预设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可能提出的问题等,并且把上课要让学生进行的一切活动形式内容细加揣摩,选择好要用的教学方法。
学生方面: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课前预习时我会指导学生预习有关的生词,查阅资料或上网搜寻有关的信息,还会让学生准备一些需要的物品。比如在预习《I want to be an actor》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好自己喜欢的明星的资料,可以是电影明星,也可以是运动明星,这样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就已经激起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迫不及待地要上阅读课了。
二、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将学法指导渗透于“读、思、议、练”这四个阅读教学环节之中
1. 重视学生“读”的训练
阅读教学以“读”为主线,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这样学生才可以从中不断地吸取营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在设计阅读课时,读的环节一般分为快速阅读、细读、跟读。
(1)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经过这次阅读,学生才会对文章有一层感性的理解。
(2)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或设计详细的表格,让学生自己去仔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2. 指导学生“思”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怎样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呢?我的做法是:在学生思维过程的关键处予以适时的方法点拨。指导学生对短文进行分析,培养他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扫视画线的核心词;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猜词语义,扫除阅读拦路虎;进行限时阅读;引导学生对于重点段落进行摘抄和背诵等。
3. 渲染学生“议”的气氛
在解决阅读课文中的知识点环节时,我主要分两步走,即先自学,后讨论。自学是讨论的基础,而讨论是自学的深化和发展。学生借助工具书,小组讨论,完成练习题,能达到基本掌握和理解常用词汇、重要句型以及主要语法项目等内容的目的。
讨论过程既是学生反馈信息、互相交流的过程,又是接受教师指导,纠正错误,提高认识,形成规律的过程。
我们在这一方面也可以借鉴一下疯狂英语的方法,以句子的形式呈现,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
3. 培养学生“练”的能力
在学生对语篇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语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练习。如改写、续写,角色扮演,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说话、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说写等活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例如在教学时,进行完阅读和知识点环节后,我安排了一个仿写的任务,采访自己的父母或朋友,写一写他们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以及睡眠等。这一活动既促使学生使用了本单元刚学习的知识点如try to do,want sb.to do,be good for,although,又促使学生去回顾旧的知识如I decide to exercise every day.Drinking milk helps me to keep healthy.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新旧知识也得到了连贯。
英语阅读教学既要注意课内指导,又要注意课外指导。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定期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并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谁说阅读是难题,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
(滨海县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