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被人为扭曲了。为了升学考试,“写什么”都局限于教材规定的内容和划定的范围。“怎样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出的几种模式。学生不再是写作的主体,而是被异化或应试的工具、写作的奴隶。写作不再是真情的流露。这样的写作让学生胆战心惊,望而生畏。这样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修改,自然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作文就冲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给学生带来一片艳阳天,一块能自由畅谈的空间,一方能倾吐的净土,真正做到在习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那么,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写作走上自主写作的道路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来谈谈对其的尝试,以供大家参考。
1 走进生活
叶圣陶语生:“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的投入生活:布置教室,设计黑板,组织班队活动,编辑手抄报,参加文体表演,语数竞赛,参观科技展,公园花展……充分放进去学生的感官,实行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当学生在一起创造感受充满激情的学校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写作的素材和灵感。《难忘师生情》,《调皮王变乖了》,《我成功了》等文章写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样,家庭、社会纷繁复杂场景也给他们内心世界荡起涟漪,他们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自主写作的欲望,那么写作的素材——创新作文的土壤,就会越积越肥沃,创作热情必然高涨。
2 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在无拘无束的宽松环境下,才能写好作文,而这种状态的获得与他们的生活积累相关联,也与他们的热情与自信紧密相连。要想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状态,乐于写作,教师必须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充分发挥师生对话的作用,用自己的机智激发学生渴求写作的欲望。然后与学生一起确定习作的题目和要求,让他们充满激情,信心十足地自觉进行构思和写作。在创设情境中,笔者有时通过一个游戏,一个活动让他们兴致勃勃地参与,或者利用办小报、图画作文、介绍照片等形式引导他们讲述,然后兴趣盎然地完成习作。有时还引导学生寻找各种有趣的写作形式,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习作训练。
如上学期学校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笔者想机会来了,于是在比赛前就布置了任务,让学生们亲身经历、体验了拔河场上的气氛,获得了丰富的材料,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就非常生动。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描写到,“我队同学咬紧牙,憋着气,脸涨得通红,双手握紧绳子,身子往后倾…..渐渐地,对方的阵脚乱了,力量削弱了,绳子一下子被我队拉了过来。当裁判员挥下小旗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大声喊到:‘我们赢了!我们赢了!’”这样拔河比赛时的真情实景就自然而然地从学生的笔下流露出来了。由此可见,通过讲讲、演演、玩玩、说说等轻松活泼愉悦形式,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乐于写作。
3 扩展空间,还给学生自由
《课标》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这种精神。学生在感受情境后,可以说已经有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这时,老师如果在黑板上写出习作题目,再告诉学生这次习作的要求一二三,学生可能会像沸水中加了一瓢冷水。虽然只是组织一次作文的情境活动,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写作角度。让学生说说写哪些内容,目的是拓宽选材空间。至于用怎样的表达方式,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地表达能力。与其多一些所谓的写作题材、体裁、方法的指导,倒不如大胆地解放学生,让他们的思维自由驰骋,使他们的习作能真正地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现内心世界、童心童趣。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少限定题目、范围、形式,要更多地创设情境,提供条件,创造宽松的环境,引导学生在童心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4 鼓励想象,实现自主写作
《语言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黑格尔也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学生习作,创新作文就在自主作文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学生的神思飞扬,文思泉涌,浮想联翩,写出来的文章就与众不同,很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自己的独特创意,大胆想象就是创新的翅膀。小语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结合阅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主,进行想象练笔。还可以利用插图让学生的想象就会受到插图内容的局限,使插图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想象的羁绊,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去推想插图中未曾出现的内容,把插图作为想象的发端,为学生开辟想象的广阔空间。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了想象力。
总之,创新作文在丰富的生活,激发兴趣,放飞想象,倾吐心声等方面,真正体现了在习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把自主作文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1 走进生活
叶圣陶语生:“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的投入生活:布置教室,设计黑板,组织班队活动,编辑手抄报,参加文体表演,语数竞赛,参观科技展,公园花展……充分放进去学生的感官,实行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当学生在一起创造感受充满激情的学校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写作的素材和灵感。《难忘师生情》,《调皮王变乖了》,《我成功了》等文章写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样,家庭、社会纷繁复杂场景也给他们内心世界荡起涟漪,他们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自主写作的欲望,那么写作的素材——创新作文的土壤,就会越积越肥沃,创作热情必然高涨。
2 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在无拘无束的宽松环境下,才能写好作文,而这种状态的获得与他们的生活积累相关联,也与他们的热情与自信紧密相连。要想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状态,乐于写作,教师必须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充分发挥师生对话的作用,用自己的机智激发学生渴求写作的欲望。然后与学生一起确定习作的题目和要求,让他们充满激情,信心十足地自觉进行构思和写作。在创设情境中,笔者有时通过一个游戏,一个活动让他们兴致勃勃地参与,或者利用办小报、图画作文、介绍照片等形式引导他们讲述,然后兴趣盎然地完成习作。有时还引导学生寻找各种有趣的写作形式,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习作训练。
如上学期学校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笔者想机会来了,于是在比赛前就布置了任务,让学生们亲身经历、体验了拔河场上的气氛,获得了丰富的材料,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就非常生动。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描写到,“我队同学咬紧牙,憋着气,脸涨得通红,双手握紧绳子,身子往后倾…..渐渐地,对方的阵脚乱了,力量削弱了,绳子一下子被我队拉了过来。当裁判员挥下小旗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大声喊到:‘我们赢了!我们赢了!’”这样拔河比赛时的真情实景就自然而然地从学生的笔下流露出来了。由此可见,通过讲讲、演演、玩玩、说说等轻松活泼愉悦形式,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乐于写作。
3 扩展空间,还给学生自由
《课标》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这种精神。学生在感受情境后,可以说已经有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这时,老师如果在黑板上写出习作题目,再告诉学生这次习作的要求一二三,学生可能会像沸水中加了一瓢冷水。虽然只是组织一次作文的情境活动,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写作角度。让学生说说写哪些内容,目的是拓宽选材空间。至于用怎样的表达方式,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地表达能力。与其多一些所谓的写作题材、体裁、方法的指导,倒不如大胆地解放学生,让他们的思维自由驰骋,使他们的习作能真正地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现内心世界、童心童趣。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少限定题目、范围、形式,要更多地创设情境,提供条件,创造宽松的环境,引导学生在童心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4 鼓励想象,实现自主写作
《语言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黑格尔也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学生习作,创新作文就在自主作文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学生的神思飞扬,文思泉涌,浮想联翩,写出来的文章就与众不同,很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自己的独特创意,大胆想象就是创新的翅膀。小语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结合阅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主,进行想象练笔。还可以利用插图让学生的想象就会受到插图内容的局限,使插图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想象的羁绊,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去推想插图中未曾出现的内容,把插图作为想象的发端,为学生开辟想象的广阔空间。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了想象力。
总之,创新作文在丰富的生活,激发兴趣,放飞想象,倾吐心声等方面,真正体现了在习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把自主作文的权利还给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