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语文课堂思维的火花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__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认为:“课堂教学艺术从某种角度看,也正是提问的艺术。提问方式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把握主体,因人设问
  
  一个好的提问需要教师深入地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疑惑,从而选准突破口,瞄准教学要求与学生兴趣的交汇点,然后巧妙设问,才能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个班的学生学习有几种情况,优生在课堂上自觉性高,表现欲强,有浓厚的求知欲;学困生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这时,如果教师的提问为了照顾学困生而设计得过于简单,就会造成优生的学习厌倦感,提问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反之,如果过于注重优生提问,课堂容易成为几个优生的表演舞台,而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提不起。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长、弱点设计出一组不同层次学生能都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可设计这样一组提问:1.课文中有哪些地方写到花儿的内容?(这一题,全班同学都能从文本中找到);2.爸爸与花儿的关系如何?(这一题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3.“爸爸的花儿”中“花儿”除了指生活中的“花儿”之外,还指什么?(这一题有一定的深度);4.如何理解“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这句话的内在含义?这一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有了前一题的铺垫,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一组题目既能照顾到学困生,让他们也能去仔细阅读文本,又能激发好学生的思维,从而深入去了解文本蕴含的主题。
  
  二、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样的,一个好的切入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提问的切入点。选准一个适当的角度提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减少理解障碍。例如教《孔乙己》一文,就可抓住“笑”这一“文眼”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问题,1.《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2.课文中那些地方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之处?3.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4.《孔乙己》在讥笑中悲惨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5.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里还有隐隐作痛之感,这是为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笑”设计的,弄清了这些问题,就能理解课文蕴含的深意。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搞循环,而应采用比较新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三、设好主问,把握全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好“主问题”,用好这些能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就能提高课堂效率。所谓“主问题”是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比如特级教师宁鸿彬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就抓住了小说人物彼此之间的联系去理解人物形象,既条理清晰,又便于学生领会。宁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鲁提辖、金老父女、郑屠等是怎样互相对待的?通过带领学生通读全文明确:鲁提辖对金老父女是一问(为何哭),二赠(赠银两),三救(救出虎口);郑屠夫对金老父女是一占(霸占金翠莲),二弃(赶走金翠莲),三诈(诈骗银两);鲁提辖对郑屠夫是一耍(消遣他),二揭(揭露其罪行),三打(三拳打死);郑屠夫对鲁提辖是一从(顺从伺候),二拼(拼命),三求(求饶)。最后把上述情况联系起来,鲁提辖的形象就一目了然了。这样,教者从事件的人、事、理等方面入手去设计主问题,既有利于学生读懂故事,又有利于他们把握事件的线索,明确人物的形象,理解事件中所蕴含的道理。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如何擦亮学生思维的火花,精心地设计课堂提问应该是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面对衰而再盛的紫藤萝花,女作家宗璞的目光穿越时空的隧道,思绪跨越人类历史的长河,于是,一道关于“生命”的思考题有了新颖而独到的解答。这含蓄而隽永的文字,像一支清新幽远的曲子,让我们的心跟作者的心一起跳动,一起激荡,一起明亮和开朗。  自然界的万物似乎都有灵性,它往往以它特有的方式向我们提醒或暗示着什么,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有这份“灵气”,具
期刊
文字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有的平淡无奇,读之如嚼蜡,兴味索然;有的振聋发聩,读之如品佳酿,兴味悠长。那么,到底是什么赋予了文字如此神秘的力量呢?这就涉及到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了。修辞是一种研究语言文字表达好坏的学问,它的主要功用就是使文字摆脱平淡,变得耐人寻味,哲理丰厚且形式优美,可见它是一种从里到外的全面的极富美学意蕴的存在形式。唐代著名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深谙此道,在《师说》中大量地使用
期刊
《论快乐》选自钱锺书的第一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锺书创作的基调是讽刺。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逃不出他敏锐的观察力。”①钱锺书的这种讽刺有时近于刻薄,往往给人以尖刻、阴冷之感,甚至让人不寒而栗。《论快乐》虽然缺少了这种讽刺的锋芒,但不乏钱氏骨子里对改良人生,完善人性的思考。  何谓“快乐”,“快乐”有何特点,这是读者首先要关心的问题。钱锺书善于从许多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矛盾和悖论,转
期刊
何其芳先生的《秋天》一诗,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新增的篇目,对它的解读一般是说它以“秋”为主轴,可分解为在秋天中发生的一些并列的场景:伐木工人在叮叮的伐木声中挥洒汗水,农民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心里乐开了花,捕鱼渔民迎着露水辛勤劳作,牧羊女在“秋天”的梦寐中追寻那诱人的笛声等。诗里似乎平行地展开三幅画面:农家秋景图、江面秋归图、原野思恋图。每节都按由远而近的顺序来写,末句收束描写的侧重点。前两节侧
期刊
席慕蓉,蒙古族女诗人。出身高贵,祖上为蒙古族王族。她十三岁开始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席慕蓉进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1981年,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出版,一纸风行,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引起文坛震动,造成“席慕蓉旋风”。后席慕蓉作品传入大陆,亦大受欢迎,席慕蓉旋风迅速席卷大江南北。这样的艺术和生活经历使席慕蓉的诗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期刊
朱自清一代散文大师,其美文数量不多,精品却不少。正是这些精美的散文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简短的作品更能见作家的功力,更能见作家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赏读大家的作品,会让我们受益匪浅。下面,笔者就朱自清的散文《春》来浅谈一下作文的写法。    一、开篇入题,毫不拖沓    文章开篇最忌讳兜圈子,绕弯子。那是一种得不偿失,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也是写作不得法的一种最为直接的表现。作为大家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到重要的高度,《语文课程标准》中专门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提了出来。几年来,我对小学语言综合性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打破了课内与课外、学科与学科、校内与校外、课本与生活的壁垒,改变了目前语文教学视野封闭、内容单一、效能低下的现状,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挖掘教材,狠抓拓展,感受博大
期刊
在《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8年第12期上发表的《项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人物》中,毕泗建老师对项伯在鸿门宴中的重要作用作了系统的梳理,但他把项伯当作项羽的部下来看待,并加以“内奸”恶谥,这却为我们所不敢苟同。  先看毕泗建老师对项伯、项羽叔侄身份的论述:  “项羽项伯侄叔二人出身于楚国旧贵族,反秦的历史风暴使项氏家族卷入了这场斗争。项羽在军营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可自立为‘西楚霸王’,但在家族中
期刊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题材:抒情主人公因为某件事辗转难眠,甚至夜不能寐,直至整夜失眠。这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应该值得我们思考。现结合高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其他相关诗歌,将其中主要的原因及表现陈列如下,以期对广大师生有所启迪。    一、壮志难酬,夜生悲愤    中国古代诗人多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而积极入世,有的甚至怀揣“济苍生”、“安社稷”的宏大梦想步入仕途
期刊
伊万·马林诺卡斯基,1926年生,丹麦诗人,主要作品有《暂缓》等。  我第一眼就看到诗歌标题中“世界”两字,心想世界那么大,然而诗歌是那么短小,只有五行四句话,诗人能作什么交代呢?读罢全诗,我却思绪万千。诗中的第一、二句诗人平静地叙述了世界变迁的真相。那种代表古老传统文化的“教堂”、“古堡”已淹没在象征着现代商业和文明的“摩天大楼与工业烟囱”里,不再耀眼,少人问津甚至不能自拔。第三句是诗人对世界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