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地质找矿工作展开分析,探讨了当前地质找矿工作的基本的内涵,明确了在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如何结合地质找矿工作,采取更加有效的找矿的方法和对策,可供今后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质找矿,地质勘查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5-0304-01
前言
在我國的地质找矿的过程中,要更好的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就应该明确在地质勘查的时候,要采取一些先进的技术,确保地质勘查更加的富有成效,而且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对策,避免会出现各类问题。
1、矿产地质勘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1.1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
由于地下矿产并非是可再生资源,因此在开发利用时必须要考虑到矿山开发的年限问题,以尽可能的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一些拥有重要矿产资源矿山地区,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尤其是对于铜矿、锌矿、铅矿等矿山来讲,更是重点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对象。除了这些矿山以外,还有一些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竞争力的矿种所在矿山,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地质勘查和评价。
1.2对矿山生产的勘查
在开发矿产资源时,矿山企业必须要做好相应的生产勘查,并根据勘查结果做出设计生产规划设计,不可一次性将矿产开采完毕,要注意规划矿山服务的年限,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使矿产资源充分发挥出其最大的资源效应。对于正在生产开采的矿区来讲,还要继续对其周边范围进行地质勘查,以探明更多的资源储量。若是未开发的矿区,则应该从较大的范围进行找矿,以提高找矿效率。另外,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必须要进行相关档案的记录,这对于进一步的地质勘查找矿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1.3综合评价和勘查共伴生矿和尾矿
为了加强矿山的开发,要综合的利用关键的技术,评价和研究低品位以及新类型的矿产的开发技术,综合的开发和利用紧缺的矿山资源共伴生矿和尾矿。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政策来规范矿产资源的利用,调查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的尾矿资源,使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不断的得到提高。
1.4关闭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
对于关闭矿山和复垦阶段的地质工作,要仔细的调查闭坑前后的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好矿山地区的环境。在矿山的开采活动结束之前,闭坑的地质工作要做好,另外闭坑的地质报告要提交。对于废弃的矿山和闭坑的矿山,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对地质环境进行的调查,评价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并且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2.1适度超前、统筹规划
对科学的发展观进行全面落实,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商业性地质勘查和公益性地质调查统筹,将环境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统筹,将地方和中央地质勘查统筹,将各类规划区地质工作统筹,将地勘领域对外开放和国内地勘事业发展统筹,将地质勘查基础性先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前10-15年进行部署和规划。
2.2布局合理、遵循规律
依据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宏观布局需求,与我国资源分布和地质条件特征相结合,充分利用城镇化格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对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进行统筹,使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
2.3提高能力、科技创新
加快地质勘查工作的步伐,努力实施科技兴地战略,挖掘地质区位优势,将地质理论问题研究予以突出,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将地质勘查技术和成矿理论结合在一起,对地质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完善,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对基地建设注重创新,促进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2.4健全机制、完善体制
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健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地质勘查管理体制,采取多渠道地质勘查,将各方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拉动和引导作用,将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进一步进行完善。
3、我国地质勘查和找矿工作要点
我国经济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项基础设施工程,其他大型项目不断投入建设,因此对矿藏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由于有效能源的数量受限,这已经开始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正常进行。虽然我国矿藏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已开采的能源较少,并且很多资源还未能检测出来,在勘查深度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很浅,相差了几百米,所以我国的找矿工作目前还只是处于刚度过萌芽期,还有很长路程去完成。
但是由于有前期的勘查开采经验,我国在找矿方面已经拥有了很深厚的基础,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再创业绩。而且我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开始着手进行地质勘查管理变革,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矿产资源的良好开发是息息相关的,地质找矿工作的进程极大的影响着国家的利益。因此,必须及时地解决地质找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我国矿产资源良好的开发利用。接下来简单谈论几点完善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的对策:
3.1 落实地质找矿机制,切实保障公益先行
矿产作为国家公民共有的一种资源,其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益性,因此,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极其强调公益先行的问题。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任何一种工作都必须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这就对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对于地质找矿工作精准度以及质量的要求,使得一些基础性的地质找矿工作及找矿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被动的迎合着市场,这样就使得基础找矿技术的研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滞后。所以,我国必须严格加强公益先行的理念的落实,督促年轻的工作人员踏实认真的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优厚的福利待遇,从而提升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的基础支撑力的提升。
3.2 加大国家投资力度,完善找矿技术设备
优质的技术设备是保证地质找矿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在找矿工作中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遇见了越来越复杂的地质环境,很多矿产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因此,必须加大国家投资力度,提高地质找矿工作技术设备的质量。国家应该努力提升地质找矿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加大对于人才、科研的投入力度,实现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及高素质人才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3.3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统筹规划找矿工作
良好的制度体系建设能够保证人才技术的合理运行,从而保证找矿工作高效率地开展。因此,我国在进行地质找矿工作之前,必须理顺找矿工作的工作体制,合理的对找矿工作进行布局,实现找矿工作的统一规划。比如,相关工作部门可以按照可能分布着矿产的区域的人口分布,以及国家对于当地建设规划,合理地分配人员及技术设备,将找矿工作的工作职责严格地落实到每一个工作部门中,对可能有矿的地区进行有效地勘查管理。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加大对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的投入力度,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呈现出良好的前景。因此,为了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各个相关工作部门必须严格地落实国家的工作任务,突破地质找矿工作中的障碍,从而使地质找矿工作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找矿工作之中的地质勘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也是源于我们今天对于地质勘查有一个最为基础的了解,也是明确的地质勘查的技术的方法和对策,才能够确保地质找矿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晓雷.浅谈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7,(15).29
[2]胡明岩.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煤炭,2017,(11).56
[关键词]地质找矿,地质勘查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5-0304-01
前言
在我國的地质找矿的过程中,要更好的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就应该明确在地质勘查的时候,要采取一些先进的技术,确保地质勘查更加的富有成效,而且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对策,避免会出现各类问题。
1、矿产地质勘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1.1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
由于地下矿产并非是可再生资源,因此在开发利用时必须要考虑到矿山开发的年限问题,以尽可能的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一些拥有重要矿产资源矿山地区,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尤其是对于铜矿、锌矿、铅矿等矿山来讲,更是重点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对象。除了这些矿山以外,还有一些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竞争力的矿种所在矿山,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地质勘查和评价。
1.2对矿山生产的勘查
在开发矿产资源时,矿山企业必须要做好相应的生产勘查,并根据勘查结果做出设计生产规划设计,不可一次性将矿产开采完毕,要注意规划矿山服务的年限,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使矿产资源充分发挥出其最大的资源效应。对于正在生产开采的矿区来讲,还要继续对其周边范围进行地质勘查,以探明更多的资源储量。若是未开发的矿区,则应该从较大的范围进行找矿,以提高找矿效率。另外,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必须要进行相关档案的记录,这对于进一步的地质勘查找矿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1.3综合评价和勘查共伴生矿和尾矿
为了加强矿山的开发,要综合的利用关键的技术,评价和研究低品位以及新类型的矿产的开发技术,综合的开发和利用紧缺的矿山资源共伴生矿和尾矿。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政策来规范矿产资源的利用,调查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的尾矿资源,使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不断的得到提高。
1.4关闭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
对于关闭矿山和复垦阶段的地质工作,要仔细的调查闭坑前后的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好矿山地区的环境。在矿山的开采活动结束之前,闭坑的地质工作要做好,另外闭坑的地质报告要提交。对于废弃的矿山和闭坑的矿山,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对地质环境进行的调查,评价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并且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2.1适度超前、统筹规划
对科学的发展观进行全面落实,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商业性地质勘查和公益性地质调查统筹,将环境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统筹,将地方和中央地质勘查统筹,将各类规划区地质工作统筹,将地勘领域对外开放和国内地勘事业发展统筹,将地质勘查基础性先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前10-15年进行部署和规划。
2.2布局合理、遵循规律
依据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宏观布局需求,与我国资源分布和地质条件特征相结合,充分利用城镇化格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对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进行统筹,使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
2.3提高能力、科技创新
加快地质勘查工作的步伐,努力实施科技兴地战略,挖掘地质区位优势,将地质理论问题研究予以突出,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将地质勘查技术和成矿理论结合在一起,对地质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完善,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对基地建设注重创新,促进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2.4健全机制、完善体制
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健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地质勘查管理体制,采取多渠道地质勘查,将各方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拉动和引导作用,将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进一步进行完善。
3、我国地质勘查和找矿工作要点
我国经济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项基础设施工程,其他大型项目不断投入建设,因此对矿藏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由于有效能源的数量受限,这已经开始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正常进行。虽然我国矿藏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已开采的能源较少,并且很多资源还未能检测出来,在勘查深度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很浅,相差了几百米,所以我国的找矿工作目前还只是处于刚度过萌芽期,还有很长路程去完成。
但是由于有前期的勘查开采经验,我国在找矿方面已经拥有了很深厚的基础,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再创业绩。而且我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开始着手进行地质勘查管理变革,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矿产资源的良好开发是息息相关的,地质找矿工作的进程极大的影响着国家的利益。因此,必须及时地解决地质找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我国矿产资源良好的开发利用。接下来简单谈论几点完善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的对策:
3.1 落实地质找矿机制,切实保障公益先行
矿产作为国家公民共有的一种资源,其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益性,因此,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极其强调公益先行的问题。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任何一种工作都必须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这就对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对于地质找矿工作精准度以及质量的要求,使得一些基础性的地质找矿工作及找矿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被动的迎合着市场,这样就使得基础找矿技术的研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滞后。所以,我国必须严格加强公益先行的理念的落实,督促年轻的工作人员踏实认真的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优厚的福利待遇,从而提升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的基础支撑力的提升。
3.2 加大国家投资力度,完善找矿技术设备
优质的技术设备是保证地质找矿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在找矿工作中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遇见了越来越复杂的地质环境,很多矿产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因此,必须加大国家投资力度,提高地质找矿工作技术设备的质量。国家应该努力提升地质找矿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加大对于人才、科研的投入力度,实现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及高素质人才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3.3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统筹规划找矿工作
良好的制度体系建设能够保证人才技术的合理运行,从而保证找矿工作高效率地开展。因此,我国在进行地质找矿工作之前,必须理顺找矿工作的工作体制,合理的对找矿工作进行布局,实现找矿工作的统一规划。比如,相关工作部门可以按照可能分布着矿产的区域的人口分布,以及国家对于当地建设规划,合理地分配人员及技术设备,将找矿工作的工作职责严格地落实到每一个工作部门中,对可能有矿的地区进行有效地勘查管理。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加大对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的投入力度,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呈现出良好的前景。因此,为了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各个相关工作部门必须严格地落实国家的工作任务,突破地质找矿工作中的障碍,从而使地质找矿工作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找矿工作之中的地质勘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也是源于我们今天对于地质勘查有一个最为基础的了解,也是明确的地质勘查的技术的方法和对策,才能够确保地质找矿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晓雷.浅谈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7,(15).29
[2]胡明岩.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煤炭,2017,(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