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OH卡牌是一种潜意识直觉卡,可作为潜意识对话工具助益学校心理咨询,本文就OH卡牌的原理、构成、操作及使用经验、效果做一些简要阐述。本文具体目标:1.介绍OH卡牌的来历及使用方法;2.呈现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在工作中使用OH卡牌的经验;3.分享使用OH卡牌进行心理咨询治疗时的使用准则。
关键词:OH卡牌;潜意识;中小学;心理辅导
一、关于OH卡牌的背景及其适用性
OH卡牌是一种潜意识直觉卡,也即一种心理投射测试工具,被咨询师们喻为是心灵的镜子。它由两套副牌组成,每副由88张卡片组成,一副为反映日常生活、心理活动等场景的微型水彩绘画;另一幅为字牌,它为前一张绘画牌提供了语言背景。所有的字卡和图卡结合在一起可以提供7744种可能的组合,这些组合又给来访者提供不同的含义、暗示和解释。任何一组图画和文字构成的组合,都可能给来访者带来一个特殊甚至显著的意义。
咨询过程中以OH卡牌为对话工具,凭借个人的直觉和经验来解释字画的情境,将内心深处的直觉和经验相联系,从而获得卡片字、图组合的完整意思。OH卡的独特性在于它开辟了与众不同且恰当的途径,帮助咨询师与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的来访者进行心灵对话。在个人或团体辅导中,它作为辅导工具灵活运用。本文的总体意图在于给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即以OH卡牌作为工具的心理咨询方略。
OH卡牌由德国心理学家Elohim Raman和墨西哥艺术家Ely Raman在1976年共同研发,最初出版于1981年,现已被翻译成15语言,广泛应用于包括亚洲、欧洲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内的33个国家,于近年从中国台湾引入大陆地区使用。OH卡牌凭借其简单易学、方便携带、沟通潜意识的优势,已经被教师、作家、心理治疗师、护理人员等广泛使用,获得“可移动的沙盘游戏”这一美誉。
二、OH卡牌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OH Cards的治疗性元素能促进一个来访者的个人成长,让玩它的人可以借着这面镜子来看清自己,并整理自己潜意识这个心理仓库。然而,如果咨询师没能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按照科学的规则使用OH卡牌,那它很可能被滥用。需要提醒心理教师的是,时刻谨记遵守应有的设置和规则,让OH卡牌帮助我们理解来访者,促进我们之间的开放性和可信度在我使用OH卡牌的实践应用中,发现有这样四个关键点应时刻注意。
(一)尊重对方的隐私
来访者有玩与不玩牌的自由,且不需提供任何理由;也可以抽牌而不向咨询师揭示所抽的牌;或拒绝回答咨询师的询问。从咨询的角度看,若出现这种情况,则更加是咨询师了解来访者不愿示人一面的机会,是探究其潜意识防御来源的重要线索,应该保护来访者的这种自由。游戏中不要让来访者感到别人正在对我的隐私虎视眈眈,这会使来访者很不自在。
(二)尊重来访者的空间和时间
不打断来访者的解释,不跨越安全社交距离,以免来访者觉得被窥探。解释清楚玩牌过程后,咨询师的手不可以再碰到牌,让来访者相信牌只听从自己一人心灵的力量。
(三)尊重对方的自由想象
OH卡牌不存在“正确的解读”。是谁抽到的卡片,谁就有权解释牌面含义,不允许他人在没有获得使用者允许的情况下重新诠释。避免打扰来访者的解释,允许来访者多点时间思考、描述,这是来访者自己与自己心灵对话的机会,没有外界的干扰对其意义重大。
(四)尊重来访者作为个体的完整性
任何一个人都是矛盾或自我争辩的综合体,咨询师应尊重并允许来访者的自我解释。然而,如果“好奇心”是来访者所需要的,能推动治疗进程时,才可以咨询,通过解释和澄清推动咨询进程,可以更好地了解来访者。
三、OH卡牌的应用价值
使用OH卡牌的咨询师需要有一颗善于体察的心。咨询师有使用它的空间和自由,且可以自由决定卡片使用时机,以及使用时如何与来访者完成自我剖析。OH卡牌作为一种普适性工具,它可以帮助来访者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从而根据自己遇到的“困境”,在咨询过程获得成长。
OH卡牌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可以与摄入性会谈充分结合起来,学校心理咨询的会谈通过谈话疗法,结合来访者的过往经历,致力于实现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习效率、学校适应等目标。
图画是最适宜学生的心灵表达方式,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情绪、态度等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投射在图画中,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心世界外化。卡牌对话的过程有很多耐心的互动,通过隐喻性语言,将这种互动逐层加深。
校园环境中,大量学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家庭,且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更是差异纷繁,因此,学校心理学工作者需要一种有較强的文化包容性的咨询方法。OH卡牌作为简单的图字卡完全可以是心理教师的一个选择。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校心理教师可以广泛应用OH卡牌,从OH卡对文化层次、年龄差异的不设限,并降低了表达能力的门槛,就其在拉近咨询师与来访者距离的显著作用看,对现有心理教师培训如何使用OH卡牌,并促进其广泛应用是可行并值得考虑的。
参考文献:
[1] 李洪伟,吴迪.心理画绘画心理分析图典[M].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2] Francoise Dolto.儿童的利益——学会尊重孩子[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责编
关键词:OH卡牌;潜意识;中小学;心理辅导
一、关于OH卡牌的背景及其适用性
OH卡牌是一种潜意识直觉卡,也即一种心理投射测试工具,被咨询师们喻为是心灵的镜子。它由两套副牌组成,每副由88张卡片组成,一副为反映日常生活、心理活动等场景的微型水彩绘画;另一幅为字牌,它为前一张绘画牌提供了语言背景。所有的字卡和图卡结合在一起可以提供7744种可能的组合,这些组合又给来访者提供不同的含义、暗示和解释。任何一组图画和文字构成的组合,都可能给来访者带来一个特殊甚至显著的意义。
咨询过程中以OH卡牌为对话工具,凭借个人的直觉和经验来解释字画的情境,将内心深处的直觉和经验相联系,从而获得卡片字、图组合的完整意思。OH卡的独特性在于它开辟了与众不同且恰当的途径,帮助咨询师与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的来访者进行心灵对话。在个人或团体辅导中,它作为辅导工具灵活运用。本文的总体意图在于给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即以OH卡牌作为工具的心理咨询方略。
OH卡牌由德国心理学家Elohim Raman和墨西哥艺术家Ely Raman在1976年共同研发,最初出版于1981年,现已被翻译成15语言,广泛应用于包括亚洲、欧洲和其他西方国家在内的33个国家,于近年从中国台湾引入大陆地区使用。OH卡牌凭借其简单易学、方便携带、沟通潜意识的优势,已经被教师、作家、心理治疗师、护理人员等广泛使用,获得“可移动的沙盘游戏”这一美誉。
二、OH卡牌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OH Cards的治疗性元素能促进一个来访者的个人成长,让玩它的人可以借着这面镜子来看清自己,并整理自己潜意识这个心理仓库。然而,如果咨询师没能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按照科学的规则使用OH卡牌,那它很可能被滥用。需要提醒心理教师的是,时刻谨记遵守应有的设置和规则,让OH卡牌帮助我们理解来访者,促进我们之间的开放性和可信度在我使用OH卡牌的实践应用中,发现有这样四个关键点应时刻注意。
(一)尊重对方的隐私
来访者有玩与不玩牌的自由,且不需提供任何理由;也可以抽牌而不向咨询师揭示所抽的牌;或拒绝回答咨询师的询问。从咨询的角度看,若出现这种情况,则更加是咨询师了解来访者不愿示人一面的机会,是探究其潜意识防御来源的重要线索,应该保护来访者的这种自由。游戏中不要让来访者感到别人正在对我的隐私虎视眈眈,这会使来访者很不自在。
(二)尊重来访者的空间和时间
不打断来访者的解释,不跨越安全社交距离,以免来访者觉得被窥探。解释清楚玩牌过程后,咨询师的手不可以再碰到牌,让来访者相信牌只听从自己一人心灵的力量。
(三)尊重对方的自由想象
OH卡牌不存在“正确的解读”。是谁抽到的卡片,谁就有权解释牌面含义,不允许他人在没有获得使用者允许的情况下重新诠释。避免打扰来访者的解释,允许来访者多点时间思考、描述,这是来访者自己与自己心灵对话的机会,没有外界的干扰对其意义重大。
(四)尊重来访者作为个体的完整性
任何一个人都是矛盾或自我争辩的综合体,咨询师应尊重并允许来访者的自我解释。然而,如果“好奇心”是来访者所需要的,能推动治疗进程时,才可以咨询,通过解释和澄清推动咨询进程,可以更好地了解来访者。
三、OH卡牌的应用价值
使用OH卡牌的咨询师需要有一颗善于体察的心。咨询师有使用它的空间和自由,且可以自由决定卡片使用时机,以及使用时如何与来访者完成自我剖析。OH卡牌作为一种普适性工具,它可以帮助来访者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从而根据自己遇到的“困境”,在咨询过程获得成长。
OH卡牌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可以与摄入性会谈充分结合起来,学校心理咨询的会谈通过谈话疗法,结合来访者的过往经历,致力于实现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习效率、学校适应等目标。
图画是最适宜学生的心灵表达方式,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情绪、态度等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投射在图画中,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心世界外化。卡牌对话的过程有很多耐心的互动,通过隐喻性语言,将这种互动逐层加深。
校园环境中,大量学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家庭,且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更是差异纷繁,因此,学校心理学工作者需要一种有較强的文化包容性的咨询方法。OH卡牌作为简单的图字卡完全可以是心理教师的一个选择。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校心理教师可以广泛应用OH卡牌,从OH卡对文化层次、年龄差异的不设限,并降低了表达能力的门槛,就其在拉近咨询师与来访者距离的显著作用看,对现有心理教师培训如何使用OH卡牌,并促进其广泛应用是可行并值得考虑的。
参考文献:
[1] 李洪伟,吴迪.心理画绘画心理分析图典[M].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2] Francoise Dolto.儿童的利益——学会尊重孩子[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