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门课程从开展到结束的各个环节都伴随着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然而,不同的课程所适合的考核方式应有所区分,不同的考核方式所反馈出的教与学的效果也各有不同。本文以《商务礼仪》这门课程为例,分析考核模式改革的原因,进而从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个维度划分标准来探索适合本门课程的考核模式,以期通过考核模式的变化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并且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商务礼仪;考核模式;改革
一、考核模式改革原因
一般而言,“教”的成效可以通过过程性考核(平时表现)及课程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的结果得到反馈,“学”的效果也可以通过该成绩进行量化。因此,如何设置《商务礼仪》这门课的考核模式便成了一个关键的环节。就传统的教学而言,过程性考核包括到课情况、提问、讨论等形式,终结性考核则以闭卷或开卷考试为主。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近年来网络学习平台的出现给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更多的选择。同样的,借助于网络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环节中,相应的,考核形式也就更加多样化。《商务礼仪》这门课实用性强,需要学生“学练结合”,通过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进行考核,有助于达到“沉浸式学习”的目的,将课堂的主导权交到学生的手中。
二、考核改革模式分析
改革后的《商务礼仪》这门课的考核模式将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个维度构成。具体而言,课程考核总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40%)+终结性考核成绩(60%),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线上考核成绩(50%)+线下考核成绩(50%),线上考核成绩=课程视频等任务点成绩(10%)+章节测验成绩(20%)+课堂参与成绩(30%)+期中考试成绩(20%)+作业成绩(20%),线下考核成绩=考勤成绩(20%)+课堂表现成绩(50%)+小组讨论成绩(30%),终结性考核成绩=大型作业成绩(100%)。关于各项考核的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
三、结束语
通过改革,学生在《商务礼仪》课堂中有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时俱进的考核模式将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也能够充分发挥精心策划的教学环节的作用。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独特之处,每一位学生也都有其特色之点,在教学这条路上,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没有既定的章法可循,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个性化、差异化的应用型人才。
參考文献:
[1]宋晓霞.关于信息化教学的思考——以《商务礼仪》课程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11):64.
[2]周晔.“引智激趣,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探究:以“商务礼仪”课程为例[J].职教通讯,2018(20):24-28.
作者简介:
王伟(1991—),女,汉族,山东临沂市人,讲师,经济学硕士,单位:齐鲁理工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苏子诒(1995—),女,汉族,山东东营市人,助教,金融学硕士,单位:齐鲁理工学院,研究方向:会计与金融。
郝睿凝(1991—),女,汉族,河南安阳市人,讲师,会计学硕士,单位:齐鲁理工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
关键词:商务礼仪;考核模式;改革
一、考核模式改革原因
一般而言,“教”的成效可以通过过程性考核(平时表现)及课程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的结果得到反馈,“学”的效果也可以通过该成绩进行量化。因此,如何设置《商务礼仪》这门课的考核模式便成了一个关键的环节。就传统的教学而言,过程性考核包括到课情况、提问、讨论等形式,终结性考核则以闭卷或开卷考试为主。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近年来网络学习平台的出现给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更多的选择。同样的,借助于网络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环节中,相应的,考核形式也就更加多样化。《商务礼仪》这门课实用性强,需要学生“学练结合”,通过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进行考核,有助于达到“沉浸式学习”的目的,将课堂的主导权交到学生的手中。
二、考核改革模式分析
改革后的《商务礼仪》这门课的考核模式将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个维度构成。具体而言,课程考核总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40%)+终结性考核成绩(60%),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线上考核成绩(50%)+线下考核成绩(50%),线上考核成绩=课程视频等任务点成绩(10%)+章节测验成绩(20%)+课堂参与成绩(30%)+期中考试成绩(20%)+作业成绩(20%),线下考核成绩=考勤成绩(20%)+课堂表现成绩(50%)+小组讨论成绩(30%),终结性考核成绩=大型作业成绩(100%)。关于各项考核的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
三、结束语
通过改革,学生在《商务礼仪》课堂中有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时俱进的考核模式将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也能够充分发挥精心策划的教学环节的作用。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独特之处,每一位学生也都有其特色之点,在教学这条路上,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没有既定的章法可循,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个性化、差异化的应用型人才。
參考文献:
[1]宋晓霞.关于信息化教学的思考——以《商务礼仪》课程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11):64.
[2]周晔.“引智激趣,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探究:以“商务礼仪”课程为例[J].职教通讯,2018(20):24-28.
作者简介:
王伟(1991—),女,汉族,山东临沂市人,讲师,经济学硕士,单位:齐鲁理工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苏子诒(1995—),女,汉族,山东东营市人,助教,金融学硕士,单位:齐鲁理工学院,研究方向:会计与金融。
郝睿凝(1991—),女,汉族,河南安阳市人,讲师,会计学硕士,单位:齐鲁理工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