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文内容丰厚、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古诗文洋溢着中国文字的魅力,充满着古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本文从知人论世,调动学生的最初的情感积累;强化朗读,在悦耳的朗读中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品析写景佳句,感悟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情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古诗文教学应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方法。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情感体验 方法
一、知人论世,调动学生的最初的情感积累
孟子云:“论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即文如其人,要想读懂前人的作品,感受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就应该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写作背景等。因为有些作者的人生际遇不同,他的诗文所反映的情感就不同,如一代诗圣杜甫,他的《望岳》让人感受到的是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当我们得知因为此时此刻的杜甫正值年轻,父亲又在兖州任司马,他有机会游历奇山异水,更有远大抱负,此情便显得顺理成章。如果能再结合自身实际,自然会情不自禁地高吟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我们了解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经历后,再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诗句时,诗人的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便不知不觉潜入内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不同的作者即便面对同一景物,但由于时代、阅历不同,抒发的情感也迥然不同。如同写夕阳,处于中兴的唐王朝的刘禹锡写到“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他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处于即将衰败的唐末期的李商隐却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中的伤感不知不觉沁人心胸。更有些作者因為避祸,作品往往写得含蓄,这时更须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的身世,才能准确领悟情感。初读《桃花源记》,你一定会被其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所陶醉,也不禁羡慕“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幸福生活,但当我们了解作者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连年战火,民不聊生时,便可恍然大悟,文中所描绘情景并不是作者的真生活,此文只不过是寄寓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罢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与现实形成对比,揭露现实的黑暗。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文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正因如此,知人论世是值得我们尝试的调动学生情感投入的方法。
二、强化朗读,在悦耳的朗读中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读,在古诗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学生们神采飞扬、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老师无休止的讲解,那么学生也只能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也就无法品味古诗文的美。文要读,细细品读,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再现人物和意蕴,体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哲理,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古诗文教学,除了强调读准字、词以外,朗读时也要注意语言表达“气”的使用量,即轻重。更要让学生进入到古诗的语境中,用心去读懂包孕着作者丰富情感的形象,把握朗读的要领,体会其中味道。体会诗人的独特的情感历程。
通常,轻重音分别投放到诗文表意中的关节性字、词中,并注意与语速结合起来,通过重、轻音的突出,来拉动相关字、词的表述,进而构成语境的完整、明了。如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句,根据全诗有慷慨悲壮的的情感基调和诗句的词意,其重音应放在“澹澹”、“竦峙”上,轻音投放“水何”、“山岛”上,则作者眼中波光动荡的沧海和高高耸立着的山岛就呈现在眼前,听者极易涉足境中,产生思绪的共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写了清晨古寺的情景,旭日初升,光照山上的树林,幽深的小径,小径后面的禅房,鸟儿自由的鸣唱,空明宁静的潭水,一切都是那样的幽静。细细品读这些景物我们能够体会到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安宁,愉悦。再读曹操的《观沧海》通过描写诗人站在碣石山看到大海的雄伟景象,抒写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全诗意境雄浑,气势磅礴。诗人笔下的大海,融入了诗人观海时的体验、感受,赋予大海以新的生命。当学生读出这种豪情壮志后,引导他们想象自己现在就是曹操,站在碣石山看到大海的雄伟,朗读该诗能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从而真正意义上与古诗进行情感对话。
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一种美妙的享受和欣赏音乐的感觉相通,语气、语调、节奏、自然恰切的句读训练,可以使诵读像音乐般美妙动听,悦耳迷人,让学生在读出形象基础上去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读出自我的理解,从而实现与古诗的情感沟通和对话。营造诵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诵读中不断提高语言素养和感悟能力。
三、品析写景佳句,感悟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又有言“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色彩”。古时文人们总喜欢借景抒情,但同样是美景,进入作者笔下的景物却不全相同。如《醉翁亭记》中写到“林壑尤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小石潭记》中则写道“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再来看《满井游记》,却是“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水波“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面对美景的不同描绘,反映作者们的心态个性各不相同。欧阳修面对美景,能够忘掉忧愁,自得其乐,虽然从他的醉态看来,充满无奈和凄凉,那是另外一回事,起码玩的过程是快乐的;柳宗元呢,同样是为了排除忧愁,看到美丽景色只是暂时快乐,最终因为景色凄清而离开,看来柳宗元并不能像欧阳修那么洒脱;袁宏道则表现面对美景,就像脱笼之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能高兴何必想着痛苦,个性极其鲜明。因此,作为读者在阅读“借景抒情”的作品时,应该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摹景悟情。在阅读时要先摹出其中的景;其次,再由景探究作者们的个性心态;再次,还要理解一些常用景物的特定含义,如莲、竹、梅、松柏等事物,虽然作者的描绘不尽相同,但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及文化心理的因素影响,一般都象征高贵、傲岸、坚贞不屈等气节。由此来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隐约可以感悟似是无情之竹柏其实也寄寓作者虽经挫折而不屈之情。此外,还要关注同一景物的不同内涵,如“月”,李白是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抒发思乡之情;苏轼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寄寓人生哲理;王维则是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借此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因此,在品析写景句子时,应该根据句子的具体语境来分析,不能以偏盖全。
总之,古诗文教学必须树立一个观念:古诗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简单堆砌。文言文教学要关注文本的作者情怀,要挖掘文本的人文素养,对文本进行充分鉴赏,充分利用文本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王槐松 《文言文诵读法古今谈》(《语文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情感体验 方法
一、知人论世,调动学生的最初的情感积累
孟子云:“论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即文如其人,要想读懂前人的作品,感受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就应该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写作背景等。因为有些作者的人生际遇不同,他的诗文所反映的情感就不同,如一代诗圣杜甫,他的《望岳》让人感受到的是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当我们得知因为此时此刻的杜甫正值年轻,父亲又在兖州任司马,他有机会游历奇山异水,更有远大抱负,此情便显得顺理成章。如果能再结合自身实际,自然会情不自禁地高吟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我们了解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经历后,再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诗句时,诗人的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便不知不觉潜入内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不同的作者即便面对同一景物,但由于时代、阅历不同,抒发的情感也迥然不同。如同写夕阳,处于中兴的唐王朝的刘禹锡写到“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他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处于即将衰败的唐末期的李商隐却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中的伤感不知不觉沁人心胸。更有些作者因為避祸,作品往往写得含蓄,这时更须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的身世,才能准确领悟情感。初读《桃花源记》,你一定会被其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所陶醉,也不禁羡慕“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幸福生活,但当我们了解作者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连年战火,民不聊生时,便可恍然大悟,文中所描绘情景并不是作者的真生活,此文只不过是寄寓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罢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与现实形成对比,揭露现实的黑暗。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文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正因如此,知人论世是值得我们尝试的调动学生情感投入的方法。
二、强化朗读,在悦耳的朗读中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读,在古诗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学生们神采飞扬、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老师无休止的讲解,那么学生也只能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也就无法品味古诗文的美。文要读,细细品读,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再现人物和意蕴,体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哲理,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古诗文教学,除了强调读准字、词以外,朗读时也要注意语言表达“气”的使用量,即轻重。更要让学生进入到古诗的语境中,用心去读懂包孕着作者丰富情感的形象,把握朗读的要领,体会其中味道。体会诗人的独特的情感历程。
通常,轻重音分别投放到诗文表意中的关节性字、词中,并注意与语速结合起来,通过重、轻音的突出,来拉动相关字、词的表述,进而构成语境的完整、明了。如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句,根据全诗有慷慨悲壮的的情感基调和诗句的词意,其重音应放在“澹澹”、“竦峙”上,轻音投放“水何”、“山岛”上,则作者眼中波光动荡的沧海和高高耸立着的山岛就呈现在眼前,听者极易涉足境中,产生思绪的共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写了清晨古寺的情景,旭日初升,光照山上的树林,幽深的小径,小径后面的禅房,鸟儿自由的鸣唱,空明宁静的潭水,一切都是那样的幽静。细细品读这些景物我们能够体会到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安宁,愉悦。再读曹操的《观沧海》通过描写诗人站在碣石山看到大海的雄伟景象,抒写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全诗意境雄浑,气势磅礴。诗人笔下的大海,融入了诗人观海时的体验、感受,赋予大海以新的生命。当学生读出这种豪情壮志后,引导他们想象自己现在就是曹操,站在碣石山看到大海的雄伟,朗读该诗能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从而真正意义上与古诗进行情感对话。
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一种美妙的享受和欣赏音乐的感觉相通,语气、语调、节奏、自然恰切的句读训练,可以使诵读像音乐般美妙动听,悦耳迷人,让学生在读出形象基础上去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读出自我的理解,从而实现与古诗的情感沟通和对话。营造诵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诵读中不断提高语言素养和感悟能力。
三、品析写景佳句,感悟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又有言“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色彩”。古时文人们总喜欢借景抒情,但同样是美景,进入作者笔下的景物却不全相同。如《醉翁亭记》中写到“林壑尤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小石潭记》中则写道“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再来看《满井游记》,却是“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水波“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面对美景的不同描绘,反映作者们的心态个性各不相同。欧阳修面对美景,能够忘掉忧愁,自得其乐,虽然从他的醉态看来,充满无奈和凄凉,那是另外一回事,起码玩的过程是快乐的;柳宗元呢,同样是为了排除忧愁,看到美丽景色只是暂时快乐,最终因为景色凄清而离开,看来柳宗元并不能像欧阳修那么洒脱;袁宏道则表现面对美景,就像脱笼之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能高兴何必想着痛苦,个性极其鲜明。因此,作为读者在阅读“借景抒情”的作品时,应该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摹景悟情。在阅读时要先摹出其中的景;其次,再由景探究作者们的个性心态;再次,还要理解一些常用景物的特定含义,如莲、竹、梅、松柏等事物,虽然作者的描绘不尽相同,但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及文化心理的因素影响,一般都象征高贵、傲岸、坚贞不屈等气节。由此来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隐约可以感悟似是无情之竹柏其实也寄寓作者虽经挫折而不屈之情。此外,还要关注同一景物的不同内涵,如“月”,李白是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抒发思乡之情;苏轼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寄寓人生哲理;王维则是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借此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因此,在品析写景句子时,应该根据句子的具体语境来分析,不能以偏盖全。
总之,古诗文教学必须树立一个观念:古诗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简单堆砌。文言文教学要关注文本的作者情怀,要挖掘文本的人文素养,对文本进行充分鉴赏,充分利用文本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王槐松 《文言文诵读法古今谈》(《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