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台湾宜兰县,圣嘉民老人长期照顾中心周围的居民常常能看到,老人从照顾中心的楼里慢慢走出来,到田地里种菜、种玉米、浇花。环境的自然融入,让这座养护院看起来更像个生活社区。
建筑师黄声远认为自己比较幸运。他在宜兰县主持建造竹林养护院、圣嘉民老人长期照顾中心时,遇到的经营者都比较有经验。他们告诉黄声远应该把厕所放在外面而不是里面,这样通风更好,不会有臭味,因为老年人可能有漏尿的问题;有老人是坐轮椅的,走廊就要造成单边的;轮椅老人的活动范围没那么大,在他们有限的活动范围里,要能看到好的风景,外面有阳光,有花草。
他们对老人心理的体察已经细致到能考虑“小癖好”的地步。设计竹林养护院时,寝室的公共走廊就做成有凹有凸、类似波浪的形态,因为“一些老人会躲在小小的角落里去看别人,”黄声远说,“这样比较合乎人性,不是一条走廊,两边是房间。”
当时黄声远和他的设计团队“田中央工作群”还有个想法:让不能动的人,也能感受到身边有很多活动在发生。同样都是坐一天,关上门待在屋子里,孤独感就比坐在门前看人来人往要强烈得多。于是竹林养护院5层高的大楼里安装了大量的玻璃内墙和外墙,中间的墙都是透的。内墙用窗帘做隔断,拉上就有私密性。每层的外墙外侧、露台外侧都种了绿色的植物。这些绿色植物引来各种鸟类,停在二三楼的露台上,老人坐在房间里,能晒着太阳,看远处的风景和近处的鸟飞过停留,听它们叽喳的声音。圣嘉民养护院也延续了类似的设计。
这些设计也考虑到未来使用的成本:这些属于基金会、宗教团体的养老机构财源不稳定,有些是靠捐款才得以建造起来。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维持养护院运转,建筑本身就要尽量少花钱。玻璃墙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给室内采光,即使遇到经费困难的时候,白天不开灯光线也充足,“宁可夏天想办法遮一遮,或种树”。
内地设想的养老比例是居家养老占90%,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占10%。台湾社会的主流养老方式也是在家里养老,住在养护院这类机构里是最不得已的情况—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没有亲人儿女照顾。老人全部住到养老院里不现实,但自己家里养老就给现在的建筑设计者提出了新的问题,设计师原研哉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就提醒中国的同行,现在就要考虑到未来居民变成老人的问题。
老龄化更早、养老产业更成熟的日本,忽略过这件事。日本在1970和1980年代有大批的建筑建起来,当时入住的人年龄和收入都差不多。过了几十年,这些人集体变成了老人,很多社区变成了老年社区。但当时入住时,开发商并没有考虑到他们变老后的问题,这就成了这些社区最现实的问题。
原研哉说:“当时在建一个小区的时候,不会考虑到社区之间如何互动,邻里之间怎样的互动,会造成居住的人相互间变得很冷漠。”这些情况在建设的时候是可以避免的,但往往被忽略了,建成后才发现问题。
原研哉对日本几十年前忽略的社区关系表达遗憾时,浙江万科已经在杭州养老项目随园嘉树和良渚文化村里,试着让建筑和规划给社区带来人际关系的改变。随园嘉树所在的杭州良渚文化村社区的配套,都被集中到十字形的中心布局上,让所有人更频繁地到公共空间活动,增加老人和其他居民接触的机会,邻里的互动会更容易。
这些改变源于真正关注了居住在建筑里的人,建筑和服务除了解决老人的生活需求,还关照社会交往和心理感受。
台湾的养护院的很多做法,都是尽力让养护院里有更丰富的社区关系。两个房间共享一个小客厅,小客厅外面有公共的地方吃饭看电视,每两三个客厅中间还会有连通起来的空间。这样坐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几个区域,中间的缝隙向外还可以看到对面的小孩、旁边的社区、周围的农民在耕种。老人会感觉好像生活在社会人群中。
“我们外面的田园也都做成是种东西的,种玉米,种菜,不是布置成风景,花钱请人来做,而是自己可以动动手的。”黄声远尽量让环境更像普通人的住宅,有一点像城市,有商业区,外面的观光客也会来玩。“比如我们父母在里面,我们可能带我们的朋友一起去玩,见见面,晒晒太阳,感觉到会有很多人。”
竹林养护院的经营者不愿给里面的老人穿制服,虽然统一的制服在洗衣服时更容易统一收集、清洗和分发,便于管理,但是穿原来的衣服会让老人觉得有住在自己家里的感觉,穿制服相对来说会在心理上剥夺自在感和归属感。即便很难管理,也要照顾到这一点。黄声远描述他做的这两个养护院时说了三次“感动”。
他们甚至不那么热衷于运用设备。尽管这些设备在日本很好地解决了人力不足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但是在台湾,大部分家庭还是喜欢找护理人员来照料老人,一个原因是台湾的人工成本没那么高,尤其是在竹林养护院和圣嘉民老人长期照顾中心所在的宜兰县;另一个原因是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也会让护理人员和被照顾的老人都比较快乐。如果护理工作的人减少了,人跟人互动也会减少,设备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护理人员减轻体力负担,而不是代替人力的服务,让老人直接操作和使用。
绿城颐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慧在参观国内一家商业养老机构时,就发现对方在使用一种机械传动的吊轨装置,把老人固定在座椅里,升在空中,送到每个房间去串门。这让她感到非常不舒服:“如果是你,看到自己的父母被这样吊在半空,心里是什么感觉?一定是坐在轮椅里被人推着去串门,有人和人之间的互动,这样老人和家属的感觉才更好。”
中国人老去的速度快得没有给人足够的时间准备,台湾的养护院作为一种成功的参照物被内地的许多地产商当作学习范例。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肖说:“希望(万科的养老项目)能在服务上达到台湾的水平。”他们觉得,未来哪怕只有10%的老年人有能力、有意愿为优质的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埋单,这也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建筑师黄声远认为自己比较幸运。他在宜兰县主持建造竹林养护院、圣嘉民老人长期照顾中心时,遇到的经营者都比较有经验。他们告诉黄声远应该把厕所放在外面而不是里面,这样通风更好,不会有臭味,因为老年人可能有漏尿的问题;有老人是坐轮椅的,走廊就要造成单边的;轮椅老人的活动范围没那么大,在他们有限的活动范围里,要能看到好的风景,外面有阳光,有花草。
他们对老人心理的体察已经细致到能考虑“小癖好”的地步。设计竹林养护院时,寝室的公共走廊就做成有凹有凸、类似波浪的形态,因为“一些老人会躲在小小的角落里去看别人,”黄声远说,“这样比较合乎人性,不是一条走廊,两边是房间。”
当时黄声远和他的设计团队“田中央工作群”还有个想法:让不能动的人,也能感受到身边有很多活动在发生。同样都是坐一天,关上门待在屋子里,孤独感就比坐在门前看人来人往要强烈得多。于是竹林养护院5层高的大楼里安装了大量的玻璃内墙和外墙,中间的墙都是透的。内墙用窗帘做隔断,拉上就有私密性。每层的外墙外侧、露台外侧都种了绿色的植物。这些绿色植物引来各种鸟类,停在二三楼的露台上,老人坐在房间里,能晒着太阳,看远处的风景和近处的鸟飞过停留,听它们叽喳的声音。圣嘉民养护院也延续了类似的设计。
这些设计也考虑到未来使用的成本:这些属于基金会、宗教团体的养老机构财源不稳定,有些是靠捐款才得以建造起来。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维持养护院运转,建筑本身就要尽量少花钱。玻璃墙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给室内采光,即使遇到经费困难的时候,白天不开灯光线也充足,“宁可夏天想办法遮一遮,或种树”。
内地设想的养老比例是居家养老占90%,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占10%。台湾社会的主流养老方式也是在家里养老,住在养护院这类机构里是最不得已的情况—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没有亲人儿女照顾。老人全部住到养老院里不现实,但自己家里养老就给现在的建筑设计者提出了新的问题,设计师原研哉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就提醒中国的同行,现在就要考虑到未来居民变成老人的问题。
老龄化更早、养老产业更成熟的日本,忽略过这件事。日本在1970和1980年代有大批的建筑建起来,当时入住的人年龄和收入都差不多。过了几十年,这些人集体变成了老人,很多社区变成了老年社区。但当时入住时,开发商并没有考虑到他们变老后的问题,这就成了这些社区最现实的问题。
原研哉说:“当时在建一个小区的时候,不会考虑到社区之间如何互动,邻里之间怎样的互动,会造成居住的人相互间变得很冷漠。”这些情况在建设的时候是可以避免的,但往往被忽略了,建成后才发现问题。
原研哉对日本几十年前忽略的社区关系表达遗憾时,浙江万科已经在杭州养老项目随园嘉树和良渚文化村里,试着让建筑和规划给社区带来人际关系的改变。随园嘉树所在的杭州良渚文化村社区的配套,都被集中到十字形的中心布局上,让所有人更频繁地到公共空间活动,增加老人和其他居民接触的机会,邻里的互动会更容易。
这些改变源于真正关注了居住在建筑里的人,建筑和服务除了解决老人的生活需求,还关照社会交往和心理感受。
台湾的养护院的很多做法,都是尽力让养护院里有更丰富的社区关系。两个房间共享一个小客厅,小客厅外面有公共的地方吃饭看电视,每两三个客厅中间还会有连通起来的空间。这样坐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几个区域,中间的缝隙向外还可以看到对面的小孩、旁边的社区、周围的农民在耕种。老人会感觉好像生活在社会人群中。
“我们外面的田园也都做成是种东西的,种玉米,种菜,不是布置成风景,花钱请人来做,而是自己可以动动手的。”黄声远尽量让环境更像普通人的住宅,有一点像城市,有商业区,外面的观光客也会来玩。“比如我们父母在里面,我们可能带我们的朋友一起去玩,见见面,晒晒太阳,感觉到会有很多人。”
竹林养护院的经营者不愿给里面的老人穿制服,虽然统一的制服在洗衣服时更容易统一收集、清洗和分发,便于管理,但是穿原来的衣服会让老人觉得有住在自己家里的感觉,穿制服相对来说会在心理上剥夺自在感和归属感。即便很难管理,也要照顾到这一点。黄声远描述他做的这两个养护院时说了三次“感动”。
他们甚至不那么热衷于运用设备。尽管这些设备在日本很好地解决了人力不足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但是在台湾,大部分家庭还是喜欢找护理人员来照料老人,一个原因是台湾的人工成本没那么高,尤其是在竹林养护院和圣嘉民老人长期照顾中心所在的宜兰县;另一个原因是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也会让护理人员和被照顾的老人都比较快乐。如果护理工作的人减少了,人跟人互动也会减少,设备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护理人员减轻体力负担,而不是代替人力的服务,让老人直接操作和使用。
绿城颐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慧在参观国内一家商业养老机构时,就发现对方在使用一种机械传动的吊轨装置,把老人固定在座椅里,升在空中,送到每个房间去串门。这让她感到非常不舒服:“如果是你,看到自己的父母被这样吊在半空,心里是什么感觉?一定是坐在轮椅里被人推着去串门,有人和人之间的互动,这样老人和家属的感觉才更好。”
中国人老去的速度快得没有给人足够的时间准备,台湾的养护院作为一种成功的参照物被内地的许多地产商当作学习范例。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肖说:“希望(万科的养老项目)能在服务上达到台湾的水平。”他们觉得,未来哪怕只有10%的老年人有能力、有意愿为优质的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埋单,这也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