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科研成果的开发及应用,直接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决定了国家政府是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建模分析论证了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问题,既肯定了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又指出了目前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效率比较低的原因。
关键词:普通高等教育;政府投资;投入产出效率
一、引言
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反映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投入是指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的社会总成本,包括各种资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产出则是指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所带来的社会总福利增量,包括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等,所以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包含了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方面。
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量的指标是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有三类指标: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物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质的指标是多方面的,普通高等教育质量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目的性、内适性、外适性、人文性、先进性,质量的五个特性是相辅相承的,共同发展能够使普通高等教育达到理想状态。在大众化教育之后,普通高等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外适性成为主要的质量指标。国外文献(Sebastien Dessus,1999)将普通高等教育体制的质量定义为:边际投入的GDP产出弹性,可见也是强调了教育投资的外适性。
我们一般认为普通高等教育产品包括两种,科学研究提供的知识产品和教学活动提供的人力资本。这两种产品从属性上来看,既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也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决定了普通高等教育既具有事业性也具有产业性。其中事业性决定了政府应该拨款,而产业性则要求教育机构通过产业运作从市场获得资金,自我生存与发展。两者兼具的普通高等教育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
但由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所以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仍需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以体现普通高等教育的事业性;普通高等教育的产业性则决定了教育机构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解决教育机构的经费问题,同时借助市场机制使高等教育在投入产出上主动适应和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使教育投资体制充分反映教育的内在特征,变革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使之既体现事业性,也体现产业性。重新确立市场与政府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使市场成为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资源配置的基础力量;政府则在其中发挥宏观调控和投资导向职能,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采取积极措施,以弥补市场的不足。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普通高等教育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普通高等教育体制,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政府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可以获得多种利益: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所以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非常重视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普通高等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决定了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市场失灵”,导致投资不足,而纠正市场失灵是政府的职责,因此政府需要参与普通高等教育投资。另外,普通高等教育对来自不同阶层的人存在教育机会公平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的一种基本职能,这也决定政府需要参与教育投资。
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科研成果的开发及应用,直接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是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利益动机。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推动经济增长通过两种机制:一种是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一种是物质消费拉动机制。Jim Saxton(2000)总结了教育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对新知识的创造而推动经济增长,即熊彼特式经济增长;第二种方式是人力资本通过技术的扩散和转移影响经济的增长。教育能够提高理解消化新知识的能力,并且教育是传授新知识的一条途径。普通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第二种作用是需求拉动作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循环过程本身也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普通高等教育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产业,通过与其他部门或产业进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增加社会总投资和消费,因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即实现普通高等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所以,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不仅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引导社会消费,刺激高层次的教育消费,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的重要方面。本文正是从这样的理论角度出发,实证研究我国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的投入产出效率问题。
二、实证分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其中包括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教育附加拨款、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和基建拨款四大项内容)表征我国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投资,对于我国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则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
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统计出,我国1991—2004年的GDP与我国财政性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数据单位统一为亿元),分别记为RGDPt与REDUt,为了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对RGDPt和REDUt作如下变换:GDPt=RGDPt/Pt,EDUt=REDUt/Pt,其中Pt为同期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1990年为基数100),得到1991—2004年表示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的GDP与国家财政性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两者不变价的数据序列。因为序列取自然对数后可消除异方差的影响,且这种变换不会影响变量间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调整效应,同时还可以检验多数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服从或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非正态分布。所以,为了消除原始数据序列的异方差,使数据更为平稳,本文采用对变量取自然对数形式。应用单位根检验(ADF)方法对lnGDPt和lnEDUt这两个时间序列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结果可以看出,lnGDPt和lnEDUt的原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二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即lnGDPt和lnEDUt是二阶单整序列I(2)。时间序列的单整阶数相同,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即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但还需进一步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二者进行检验,滞后阶数取序列的单整阶数2,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就本文所研究问题而言,我国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投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因之一;反过来,国家经济的增长必定会带来普通高等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从而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普通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
在上述檢验结果下,笔者尝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考察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效率具体如何。遵循动态计量经济模型从“一般到简单”的建模过程,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一般模型。
由表3可知,引入lnGDPt和lnEDUt二期滞后的模型整体拟合效果很好,调整后的R2达0.9959,F检验通过。故该模型可以作为“一般模型”,再根据“一般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系数T检验结果,剔除不显著变量,便得到“简单模型”的估计结果。经过简化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比“一般模型”更好,调整后的R2达到了0.9962。最后,由分布滞后模型的“一般模型”推导出误差修正模型,整理得ECM模型表达式为:
ΔlnGDPt=0.746838ΔlnGDPt-1+0.179845 ΔlnEDUt-0.459597 ΔlnEDUt-1-0.013529 ecmt-2+ut
其中误差修正项ecmt-2=lnGDPt-2-0.1329lnEDUt-2-12.289083,0.746838、 0.179845和-0.459597为两变量的短期关系参数,-0.1329为两变量的长期关系参数。误差修正系数为-0.013529,符合反向修正原理,且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不但描述了lnGDPt和lnEDUt的长期均衡关系,还描述了两变量之间短期波动的相互影响。其中长期均衡关系失衡程度的调节机制为:当lnGDPt-2>0.1329lnEDUt-2+12.289083时,ecmt-2对ΔlnGDPt的净影响为负;当lnGDPt-2<0.1329lnEDUt-2+12.289083时,ecmt-2对ΔlnGDPt的净影响为正。
三、结论
由以上的实证分析和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大约为0.1329,即政府财政性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每增加一个单位投资,我国GDP相应增加0.1329个单位。这表明,从长期看来,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是有着促进作用的,这点也正符合我们文章前面的理论预期,即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科研成果的开发及应用将直接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大约为0.1329,从另一个角度又说明了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是比较低水平的。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体制的不健全和管理的不合理是最主要的原因,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总量不足,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相对偏小,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以及不完善的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管理体制、高级人才的外流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效率水平。我们应当对症下药,尤其要从制度性因素入手,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例如: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增加国家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资资金;完善普通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体制,实现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及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等,从而不断地提高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金芳.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覃思乾.中国教育投入與经济增长[J].统计与决策,2006.
5、李玲.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分析[J].财经研究,2004.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普通高等教育;政府投资;投入产出效率
一、引言
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反映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投入是指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的社会总成本,包括各种资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产出则是指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所带来的社会总福利增量,包括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等,所以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包含了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方面。
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量的指标是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有三类指标: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物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质的指标是多方面的,普通高等教育质量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目的性、内适性、外适性、人文性、先进性,质量的五个特性是相辅相承的,共同发展能够使普通高等教育达到理想状态。在大众化教育之后,普通高等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外适性成为主要的质量指标。国外文献(Sebastien Dessus,1999)将普通高等教育体制的质量定义为:边际投入的GDP产出弹性,可见也是强调了教育投资的外适性。
我们一般认为普通高等教育产品包括两种,科学研究提供的知识产品和教学活动提供的人力资本。这两种产品从属性上来看,既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也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决定了普通高等教育既具有事业性也具有产业性。其中事业性决定了政府应该拨款,而产业性则要求教育机构通过产业运作从市场获得资金,自我生存与发展。两者兼具的普通高等教育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
但由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所以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仍需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以体现普通高等教育的事业性;普通高等教育的产业性则决定了教育机构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解决教育机构的经费问题,同时借助市场机制使高等教育在投入产出上主动适应和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使教育投资体制充分反映教育的内在特征,变革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使之既体现事业性,也体现产业性。重新确立市场与政府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使市场成为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资源配置的基础力量;政府则在其中发挥宏观调控和投资导向职能,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采取积极措施,以弥补市场的不足。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普通高等教育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普通高等教育体制,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政府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可以获得多种利益: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所以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非常重视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普通高等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决定了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市场失灵”,导致投资不足,而纠正市场失灵是政府的职责,因此政府需要参与普通高等教育投资。另外,普通高等教育对来自不同阶层的人存在教育机会公平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的一种基本职能,这也决定政府需要参与教育投资。
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科研成果的开发及应用,直接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是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利益动机。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推动经济增长通过两种机制:一种是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一种是物质消费拉动机制。Jim Saxton(2000)总结了教育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对新知识的创造而推动经济增长,即熊彼特式经济增长;第二种方式是人力资本通过技术的扩散和转移影响经济的增长。教育能够提高理解消化新知识的能力,并且教育是传授新知识的一条途径。普通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第二种作用是需求拉动作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循环过程本身也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普通高等教育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产业,通过与其他部门或产业进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增加社会总投资和消费,因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即实现普通高等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所以,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不仅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引导社会消费,刺激高层次的教育消费,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的重要方面。本文正是从这样的理论角度出发,实证研究我国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的投入产出效率问题。
二、实证分析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其中包括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教育附加拨款、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和基建拨款四大项内容)表征我国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投资,对于我国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则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
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统计出,我国1991—2004年的GDP与我国财政性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数据单位统一为亿元),分别记为RGDPt与REDUt,为了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对RGDPt和REDUt作如下变换:GDPt=RGDPt/Pt,EDUt=REDUt/Pt,其中Pt为同期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1990年为基数100),得到1991—2004年表示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的GDP与国家财政性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两者不变价的数据序列。因为序列取自然对数后可消除异方差的影响,且这种变换不会影响变量间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调整效应,同时还可以检验多数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服从或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非正态分布。所以,为了消除原始数据序列的异方差,使数据更为平稳,本文采用对变量取自然对数形式。应用单位根检验(ADF)方法对lnGDPt和lnEDUt这两个时间序列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结果可以看出,lnGDPt和lnEDUt的原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二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即lnGDPt和lnEDUt是二阶单整序列I(2)。时间序列的单整阶数相同,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即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但还需进一步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二者进行检验,滞后阶数取序列的单整阶数2,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就本文所研究问题而言,我国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投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因之一;反过来,国家经济的增长必定会带来普通高等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从而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普通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
在上述檢验结果下,笔者尝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考察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效率具体如何。遵循动态计量经济模型从“一般到简单”的建模过程,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一般模型。
由表3可知,引入lnGDPt和lnEDUt二期滞后的模型整体拟合效果很好,调整后的R2达0.9959,F检验通过。故该模型可以作为“一般模型”,再根据“一般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系数T检验结果,剔除不显著变量,便得到“简单模型”的估计结果。经过简化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比“一般模型”更好,调整后的R2达到了0.9962。最后,由分布滞后模型的“一般模型”推导出误差修正模型,整理得ECM模型表达式为:
ΔlnGDPt=0.746838ΔlnGDPt-1+0.179845 ΔlnEDUt-0.459597 ΔlnEDUt-1-0.013529 ecmt-2+ut
其中误差修正项ecmt-2=lnGDPt-2-0.1329lnEDUt-2-12.289083,0.746838、 0.179845和-0.459597为两变量的短期关系参数,-0.1329为两变量的长期关系参数。误差修正系数为-0.013529,符合反向修正原理,且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不但描述了lnGDPt和lnEDUt的长期均衡关系,还描述了两变量之间短期波动的相互影响。其中长期均衡关系失衡程度的调节机制为:当lnGDPt-2>0.1329lnEDUt-2+12.289083时,ecmt-2对ΔlnGDPt的净影响为负;当lnGDPt-2<0.1329lnEDUt-2+12.289083时,ecmt-2对ΔlnGDPt的净影响为正。
三、结论
由以上的实证分析和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大约为0.1329,即政府财政性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每增加一个单位投资,我国GDP相应增加0.1329个单位。这表明,从长期看来,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是有着促进作用的,这点也正符合我们文章前面的理论预期,即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科研成果的开发及应用将直接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大约为0.1329,从另一个角度又说明了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是比较低水平的。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体制的不健全和管理的不合理是最主要的原因,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总量不足,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相对偏小,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以及不完善的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管理体制、高级人才的外流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效率水平。我们应当对症下药,尤其要从制度性因素入手,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例如: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增加国家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资资金;完善普通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体制,实现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及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等,从而不断地提高政府投资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金芳.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研究[J].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覃思乾.中国教育投入與经济增长[J].统计与决策,2006.
5、李玲.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分析[J].财经研究,2004.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