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奖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蒙德·钱德勒在一封书信中,就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写道:“我想不想成为大作家?我想不想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算什么!这个奖颁给了太多的二流作家,还有那些不忍卒读的作品。更别说一旦得了那玩意儿,就得跑到斯德哥尔摩去,得身着正装,还得发表演讲。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值得费那么大的功夫吗?绝对不值!”
  


  美国作家纳尔逊·艾格林(代表作有《金臂人》《走在狂野的一边》)受到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大力推举,于1974年获得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成就奖,却因为在酒吧里跟女孩子喝得烂醉,错过了颁奖仪式。他当然是有意为之。有人问颁给他的奖章呢,他答道:“这个嘛……好像被我扔掉啦。”
  当然,这兩个人或许是偏激的例外,因为他们独具一格,一辈子秉持叛逆精神。然而他们二人共同感受到的,或者说以鲜明的态度表达的,恐怕就是“对真正的作家来说,还有许多比文学奖更重要的东西”。
  然而许多时候,世人只把目光投向有具体形态的东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文学作品的实质终究是无形之物,而一旦被授予奖项或奖章,便留下了具体形态,人们便可以对那“形态”加以关注。恐怕正是这样一种与文学性毫不相干的形式主义,以及权威一方“颁奖给你啦,速来领取”式的“自上而下的视线”,让钱德勒和艾格林们焦虑不安吧。
  每当接受采访,被问及与获奖相关的话题(不论在国内还是海外,不知何故常常被问到这个)时,我总是回答:“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读者。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学奖、勋章或者善意的书评,都不比自掏腰包买我的书的读者更有实质意义。”同样的回答说了一遍又一遍,连自己都觉得腻烦了,却几乎没有人真心相信我的这番话。
  仔细一想,这的确是既现实又无聊乏味的答案,听上去就像彬彬有礼的“官方发言”。我自己也时常这么想。但无论是多么无聊乏味的陈词滥调,对我来说却是实话实说,所以也无可奈何。不管被问多少遍,我都会重复相同的說法。当一个读者付出一千几百日元甚至几千日元买一本书时,他绝不可能别有用心,大概只有一个坦率的想法:“我要读这本书!”或者说只是抱着一腔期待。这样的读者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到珍贵。
  本来不必重新强调这句话——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还记得两年前的芥川奖获奖作品的人,还记得三年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人,世上只怕不会太多。假如一部作品果真优秀,经历了适当的时间磨炼之后,人们就会永远把它留存在记忆中。至于厄内斯特·海明威得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得过),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得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得过吗),又有谁会介意这种事情呢?文学奖虽然能让特定的作品风光一时,却不能为它注入生命。这是不必一一言明的。
  (冬 冬摘自南海出版公司《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
其他文献
那天傍晚7点多,我驾车离开奥斯维辛,途经小镇郊外的一座教堂。走进院落,便能看到后院大草坪上的墓园。即使尘世再残酷,世间仍有这样沉静的一角,可以打通生死之间的界限,彼此可以对话。    普里莫·莱维的书桌,也如这般沉静的一角,能够在奥斯维辛的残酷与生死中腾挪出对话的空间。这位化学专业出身的意大利作家为死者代言,以最为冷静的笔调向生者讲述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没有宣泄,没有控诉,只有冷静的叙述与剖析。
期刊
1  当卢西娅·佩莱斯还是个小女孩时,她偷偷读了一本小说。她把它藏在枕头下边,每天晚上读一点儿。这是她从叔叔的松木书架上偷偷拿的,那里放着叔叔的心爱之书。  许多年过去了,卢西娅走过了许多路。  她在安蒂奥基亚河的岩石上寻找幽灵,她在暴力的城市街道中寻找人类。  在路途中,一直陪伴她的是回声,是她童年用眼睛听到的遥远声音的回声的回声。  卢西娅没有再去看那本书,她可能再也认不出它来了。它已在她心里
期刊
◎梁永安 编译  有一片田野,  它位于  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当灵魂躺卧在那片青草地上时,  世界的丰盛,遠超出能言的范围。  观念、言语,甚至像“你我”这样的语句,  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丁 强摘自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在春天走进果园》一书)
期刊
读者读书会推荐的第8本书,是美国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是一部发表于1960年的长篇小说,1961年荣获普利策奖,它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售出超过3000万册,是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美国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书。《杀死一只知更鸟》的部分情节取材于作者的个人经历,虽然涉及种族歧视、滥判无辜等严肃话题,但文风依旧温暖风趣,易于阅读。在英语系国家,《杀死一只知更鸟》常被纳
期刊
“车子!车子!”车来如飞。  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  客问车夫:“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  車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能坐你车。我坐你车,我心中惨凄。”  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都不管,你老又是谁?”  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文 东摘自人民文学出
期刊
◎韩少功 译  我对世界七大洲的任何地方既没有兴趣,也没有真正去看过。我游历我自己的第八大洲。  有些人航游了每一个大洋,但很少航游他自己的单调。  我的航程比所有人的都要遥远。  我見过的高山多于地球上所有存在的高山。  我走过的城市多于已经建立起来的城市。  我渡过的大河在一个不可能的世界里奔流不息,在我沉思的凝视下确凿无疑地奔流。  我访问的国家里,我是统治那里的国王,是生活在那里的人民以及
期刊
【编者按】诗,可诵可唱可读,抄诗也是许多人的爱好。从2017年第1期开始,我们推出这档新设的栏目“诗帖”,每期精选一至二首佳作由作家、文化名人、讀者或编者手抄刊載,这栏目不是书法展览,但字须能看得过去。你知道的,最重要的是参与和互动。如果你有兴趣并乐意参与,我们将非常欢迎。将抄诗样照发到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即可,详情参见《读者》微信。本期由甘肃兰州读者景耀奇先生抄写。
期刊
王尔德说,对坏东西的唯一态度就是不用搭理。现在的问题是,当坏东西出现时,人们没有耐心辨别真伪。真相成为奢侈品,流言如病毒。    正如特朗普的胜利,有人解读为这既是民主的胜利,也是自由的挫败。民主与自由曾经亲如孪生兄弟的关系由此产生了深深的裂痕,社交媒体让真相成为令人畏惧的事物,而谎言则更像艺术,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  马克思年轻时就说过,人们无法表达,只能被表达。但在社交媒体时代,“吃瓜群众”不
期刊
3小时对他来说是一场演说的平均时间,他能让3小时转瞬即逝。以前,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十分疲倦时才小憩片刻。而今,他尽量让自己保证至少6个小时的睡眠,尽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就寝。这个时间可能是晚上10点,也可能是第二天早晨7点……他有一张整洁有序的写字台,一张未套皮革的舒适沙发,还有一个反映出主人广泛兴趣的书柜——从无土水培技术论文集到爱情小说。他从每天抽半盒雪茄变为一个彻底的禁烟者,如今
期刊
康德自幼厌世,理由充分。因为他身高仅有1.57米,双肩高低不一,大脑袋与瘦小的身材不成比例。他精神脆弱,十分敏感,连刚印好的报纸也能让他狂打喷嚏。他还高度近视,但目光炯炯如烈焰,至老不衰,令人不敢逼视。    康德13岁丧母,16岁即升入哥尼斯堡大学。家贫,刚一入学他便因裤子破了拿去缝而出不了宿舍门。6年后,父亲猝然去世,把三妹一弟留给康德。长兄如父,康德毅然辍学,先后在哥尼斯堡郊区的三个贵族家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