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如何充分利用生本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本校实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做法。
生本教育高效课堂新课改“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我校在推行“生本教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全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应用、实践生本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作了如下尝试实践。
一、强化理论培训,转变教师理念
为了打破教师的固有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学校对教师进行了一系列培训:第一,开展生本理论学习培训。学校印发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谛听教育的春天》和《教育激扬生命》读本,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活动。同时,利用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时间,观看生本教育课堂实录,开展研讨活动。学校领导做生本教育报告,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生本教育理论。通过读书、观摩、学习、交流,教师对生本教育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传统课堂的弊端更加清晰。生本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第二,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生本教育学习。近年来,学校先后组织中层领导、骨干教师、年轻教师赴余庆县太平小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学校、广东教育研究所、广州市花都区育才学校等地考察学习“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学习后写反思,组织讨论,并将所学切实用于课堂教学。老师经过培训,更加明确了教材的处理,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点拨等方面得到了落实,教师教学观念明显改变。
二、学校高度重视,树立“生本”课堂典范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生本教育”实验小组,并出台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工作方案。学校要求教师大胆实践“生本教育”理念和课堂模式,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生本教育”的学习为载体,深入探索生本教育课堂的实施策略和方法;在充分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上,给学生充分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经过教学实践,“生本”课堂上学生精彩的表现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
三、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我们不仅形成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还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摸索形成了自己的生本教学模式:
一是认真组织前置学习。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教师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纲要、要点的形式布置,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它近似于预习,但又超越了预习。生本课的前置学习包括三个重要方面,即出示目标,使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该怎么学;初读感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合作学习,在教师出示目标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二是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生本课堂教学流程一般分为“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师生共评——归纳总结”五个步骤。导入新课就是要求教师明确本节课的目的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合作探究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学习目标中提到的重难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展示就是在各探究小组完成阶段性探究成果后,推荐一个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同学作中心发言人,向全班同学展示本小组的探究成果,征求别人的意见;师生共评就是建立与“生本课堂”相应的“生本课堂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才能,努力营造出乐于探索、善于交流、敢于合作、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为了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每一次评价完之后,都要进行口头表扬、掌声鼓励和计分鼓励;归纳总结就是根据各探究小组学习情况,老师吸收各个小组的长处,对该内容作一个归纳性的总结。
三是及时跟进学情反馈。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我们的学情反馈环节就是在学完一节课,通过分层作业;学完一个章节或单元之后,结合评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摸底,随时调整教学思路,清理教学欠帐,提高教学效率。经过研究小组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学习、讨论与反思,学校总结建立了“课前小研究——小组协作——交流展示——教师点拨——巩固应用”的“合作展示学习”模式,并在全校课堂教学中进行推广,这样老师们就有了可供参考的操作模式,很快就顺利的进入了实验状态。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边实验边进行创新,走出了模式化的禁锢,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四、加强教学研究,切实解决“生本”疑难
在“生本教育”课堂实验推进过程中,教师们遇到了一系列的疑惑、问题,学校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如:前置性学习内容的设计、有效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等。
首先,对前置性作业的设置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力求做到简单、低入、根本、开放。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主要组织形式,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实现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那么容易,刚开始,由于小组划分的随意性,有组织无纪律,问题设置小、繁、细,缺乏探究价值,分工失衡,课堂时间难以掌控,小组搭配的许多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老师,他都不说”,“老师,他一直在玩”,“老师,他们在讲话”,等等。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我们通过组织学习小组的创建专题研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专题研讨,对出现的问题细致研究。老师们共享了很多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老师要对小组进行培训,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小组长”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倡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教育走向生本化是必然趋势,让我们坚持以生本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不完善中蓬勃生长”,让我们的课堂因“生本教育”而更精彩、更高效!
生本教育高效课堂新课改“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我校在推行“生本教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全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应用、实践生本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作了如下尝试实践。
一、强化理论培训,转变教师理念
为了打破教师的固有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学校对教师进行了一系列培训:第一,开展生本理论学习培训。学校印发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谛听教育的春天》和《教育激扬生命》读本,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活动。同时,利用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时间,观看生本教育课堂实录,开展研讨活动。学校领导做生本教育报告,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生本教育理论。通过读书、观摩、学习、交流,教师对生本教育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传统课堂的弊端更加清晰。生本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第二,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生本教育学习。近年来,学校先后组织中层领导、骨干教师、年轻教师赴余庆县太平小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学校、广东教育研究所、广州市花都区育才学校等地考察学习“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学习后写反思,组织讨论,并将所学切实用于课堂教学。老师经过培训,更加明确了教材的处理,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点拨等方面得到了落实,教师教学观念明显改变。
二、学校高度重视,树立“生本”课堂典范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生本教育”实验小组,并出台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工作方案。学校要求教师大胆实践“生本教育”理念和课堂模式,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生本教育”的学习为载体,深入探索生本教育课堂的实施策略和方法;在充分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原则上,给学生充分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经过教学实践,“生本”课堂上学生精彩的表现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
三、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我们不仅形成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还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摸索形成了自己的生本教学模式:
一是认真组织前置学习。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教师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纲要、要点的形式布置,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它近似于预习,但又超越了预习。生本课的前置学习包括三个重要方面,即出示目标,使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该怎么学;初读感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合作学习,在教师出示目标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二是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生本课堂教学流程一般分为“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师生共评——归纳总结”五个步骤。导入新课就是要求教师明确本节课的目的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合作探究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学习目标中提到的重难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展示就是在各探究小组完成阶段性探究成果后,推荐一个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同学作中心发言人,向全班同学展示本小组的探究成果,征求别人的意见;师生共评就是建立与“生本课堂”相应的“生本课堂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才能,努力营造出乐于探索、善于交流、敢于合作、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为了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每一次评价完之后,都要进行口头表扬、掌声鼓励和计分鼓励;归纳总结就是根据各探究小组学习情况,老师吸收各个小组的长处,对该内容作一个归纳性的总结。
三是及时跟进学情反馈。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我们的学情反馈环节就是在学完一节课,通过分层作业;学完一个章节或单元之后,结合评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摸底,随时调整教学思路,清理教学欠帐,提高教学效率。经过研究小组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学习、讨论与反思,学校总结建立了“课前小研究——小组协作——交流展示——教师点拨——巩固应用”的“合作展示学习”模式,并在全校课堂教学中进行推广,这样老师们就有了可供参考的操作模式,很快就顺利的进入了实验状态。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边实验边进行创新,走出了模式化的禁锢,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四、加强教学研究,切实解决“生本”疑难
在“生本教育”课堂实验推进过程中,教师们遇到了一系列的疑惑、问题,学校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如:前置性学习内容的设计、有效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等。
首先,对前置性作业的设置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力求做到简单、低入、根本、开放。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主要组织形式,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实现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那么容易,刚开始,由于小组划分的随意性,有组织无纪律,问题设置小、繁、细,缺乏探究价值,分工失衡,课堂时间难以掌控,小组搭配的许多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老师,他都不说”,“老师,他一直在玩”,“老师,他们在讲话”,等等。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我们通过组织学习小组的创建专题研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专题研讨,对出现的问题细致研究。老师们共享了很多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老师要对小组进行培训,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小组长”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倡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教育走向生本化是必然趋势,让我们坚持以生本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不完善中蓬勃生长”,让我们的课堂因“生本教育”而更精彩、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