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基于单元整组教学下的习作教学策略也应引起重视。在实践中,提高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整组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抓好“三读”“三课”和“三练”:“三读”即初读整册教材,细读整组教材和精读每篇课文;“三课”即上好单元导读课,上好单元主题课和上好单元总结课;“三练”即模仿起步学练笔,同类对比勤练笔和补白深入巧练笔。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单元整组教学;三读;三课;三练
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打好写作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针对单篇单元习作进行教材研读和教学思考,更多出现的是在一两节课中对学生进行习作要求分析、素材选择、方法练习等方面的指导,对单元整组教学下的习作教学策略却极少关注。“单元整组教学”模式自产生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现已逐步适应新条件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模式颠覆传统的单篇教学,正日益受到关注,不少一线教师开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尝试与实践。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与相关文献的梳理,对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策略进行了提炼,具体概括为“三读”“三课”“三练”。
一、“三读”教材,层层明确习作教学目标
(一)初读整册教材,明确整册习作目标
教师提前备好整册教材可以让习作教学“有备而来”,可以提前安排活动,布置任务,让习作教学落到实处。因此,在开学前,教师对整册教材的第一次备课,对教材专题组织单元构成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整组专题为“可贵的亲情、友情”,习作要求是“用一两件自己和父母之间真实感人的事写出父母对自己的爱”。根据上一届的教学经验,虽然爸爸妈妈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学生可能都是觉得理所当然,很难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细微无私的爱。笔者在备完整册教材之后,便提前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早早做个有心人,去观察、体会、思考父母对他们无私伟大的爱,如表1。
当表格记录完毕,也正是我们写第五单元大作文的时候。在上第五单元导读课和《可贵的沉默》时,教师让学生来说说近段时间观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让一些细心的学生多角度地引导那些还没观察领会到的学生。当教学《妈妈的账单》时再次进行交流,这时候班里的孩子基本都能说出父母对自己付出的感人事例。这样,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目标也水到渠成了。有了具体的素材,再加上阅读课描写方法的指导和体会,作文教学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在活动充分展开之后,学生都能有方向地观察,细细体会,好的习作像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例如于欣小朋友写的《盔甲一样的父爱》:
我喜欢筷子兄弟唱的《父亲》,中国人都听过,而且都为之流下了眼泪。
虽然我们的父亲没有母亲生下我们的恩情大,但是,父亲他也是深深地爱着我们,就像我们的盔甲一样保护着我们。
记得那年我才三岁,我和爸爸在小公园里散步。我走着走着,觉得无聊透顶了,就对爸爸说:“爸爸,我觉得这样走好无聊,我想自己去前面跑!”“不行,小区那么大,万一你走丢了怎么办?还有,小区里有很多流浪狗和流浪猫,万一你被咬伤了怎么办?那可是要打针的,会很痛的!”爸爸有点生气地说。“不要,我就要到前面去跑!”说着,我很不懂事地挣脱爸爸的手,一下子就跑到他前头去了。爸爸一边追我一边喊着让我回去,可是我不听,还边跑边躲。不一会儿,爸爸就被我甩掉了。我刚转身想去玩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一条又壮又凶的狗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我大惊失色,撒腿就跑。我一边拼命地跑一边不停地喊:“爸爸,快来救我!”可我就是不敢哭,因为我怕我哭了之后,不仅跑的力气没有了,那条狗也会更嚣张了。我已经非常紧张害怕,而那条狗却越追越欢,还不停地对我“汪汪汪”地叫。后来,我被那条狗追到了墙角,就在那条狗快要扑上来的时候,我的心里只有傷心、难过、后悔、绝望。但也就在这时,爸爸来了。爸爸看见了,毫不犹豫地冲过来把那只凶猛的狗推倒,还用愤怒的眼神瞪了那条狗一眼,那狗看见了,就“哼”了一声跑走了。然后,爸爸轻轻地扶起受惊的我,用手拍着我的背。这时,我的鼻子一下子酸了,眼睛也红了,马上放声大哭起来,哭得面红耳赤。这时候,小区里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只有我的哭声和爸爸的安慰声……
哦!爸爸,你就是一层火烧不透、水冲不锈、坚硬无比,永远保护着我的盔甲啊!
由此可见,在单元系统教学时,如果能始终明确习作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时落实好这些目标,就能有效降低单元习作的难度。
(二)细读整组教材,明确单元习作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细读整组教材,强化单元目标的设计。课文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练习等都应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来展开。对整册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教师就可以做一个大致的教学计划,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都需要进行单元作文目标解析。每个单元习作都有一定的习作要求,单元习作要紧密围绕要求开展。
单元整组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意整组教材内容的纵、横向联系,对整组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研读,要随时根据学生学习活动需要将学习内容有机整合,适度调整教学计划,对学生的意见要能虚心采纳,并能随机应变。这就迫切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业务能力。
(三)精读每篇课文,明确课时习作目标
单元整体目标包括单元的习作教学目标,对各课的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所以,单元整体习作教学目标要综合本单元几篇文章的不同特点进行定位。例如,要确定好重点仿写的课文,每一篇文章的学习点有哪些,单元仿写文章有什么样的结构或形式等。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目标中明确指出是介绍家乡的一处美景,写清这处风景的位置,能按顺序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写出景物特点,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在本单元围绕这个主题线,笔者把各个目标分解到不同的课文中(表3)。 經过这样的解析和提炼,有了具体的分解目标后,教师对这一个单元的教学有整体的规划和思考,就能统筹安排读写结合项目,循序渐进实施以读促写教学,习作教学的训练点达成前继后续、浑然一体。教师和学生的目标更明确,教学和学习时都在比较集中的目标下进行。
二、落实“三课”,层层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一)上好单元导读课,把握训练重点
每组教材之前都有单元导语,单元导语中不仅有优美的词句,还提示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单元导语是一组教材教学的方向标,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浏览整组教材,为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学习做好规划,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导语:“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那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无不展示着自己的壮丽和神奇。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这与“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也是一致的。阅读课上,要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优美词句表情达意的,把优美词句积累下来后再仿照作者的写法来练笔。
笔者从单元导语入手,让学生了解单元主题,把握单元的训练重点。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单元导语,发现这一单元的主题,积累好词佳句,引导学生理解分号、省略号的运用。然后重点指向写作的层面:这个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四篇课文都是描写景物美的,都是通过描写景物美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这一阶段习作层面的目标是要学生意识到本单元的学习过程都将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在学习的时候,能有意识地去关注这些内容。
(二)上好单元主题课,领悟表达方法
单元整组教学观下的课堂应该让学生站在整体观下感知单元,明确单元写作目标,将单元主题作文的训练要求落实到单元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主题是“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本组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寓言故事,在教学《亡羊补牢》时,笔者通过给说话人物补充说话语气词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后续写故事:假如牧羊人没有听邻居的劝,还是没有补羊圈,结果会如何呢?通过小练笔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语言非常类似,笔者还是通过给说话人物补充说话语气词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后续写故事:这个人如果听了季梁的建议,结果又会如何呢?与此同时也明白了:一个人的行为和目的背道而驰,那么他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有成语故事,如《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异常恐惧。在这一课里,笔者只安排了两个句式训练:“因为”和“一……就……”的句式训练。有记叙文,通过人物语言、神态的细致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利用前呼后应的文章结构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所不同。也有民间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有创新意识,想别人没想到的。读完课文后教师进行了课外阅读延伸,回忆了《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给学生推荐了《聪明的华佗》。整个单元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遇事的道理。园地的“读读背背”还要求学生积累五句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带给学生更多的人生哲理。
因此,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逐课阅读的同时层层感悟整个单元蕴含的情感内涵,从小培养遇到事情要动脑筋解决,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到实事求是。
(三)上好单元总结课,提升写作认知
单元总结课是单元学习回归整合的过程。授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发现本单元课文的规律,分享好词佳句,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认识本单元课文讲了什么主题,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
例如笔者在教学第一单元总结课时,首先与学生一起回顾了本单元的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后让学生来交流自己最喜欢本单元的哪篇课文,为什么。有的学生喜欢《燕子》这一课:“燕子我们很熟悉,但没想到作者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不同的美,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这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有的同学喜欢《荷花》:“用总分结构把荷花不同的开放姿态写得形象逼真,感觉自己仿佛就在荷花池边。”也有的喜欢吴然的《珍珠泉》:“通过周围景物写出‘绿’的特点。”……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喜欢的课文的习作方法来完成大作文。
总结课上让学生整体把握学习内容,发现规律,领悟表达方法,从而获得整合的知识,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三、实施“三练”,层层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一)模仿起步,夯实学生语用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也体现了读与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单元整组教学下的分散练笔,就是教师在教学时要立足每篇课文,多角度、多方位地与文本对话,寻找单元习作与课文教学的读写结合点,实施分散训练,让阅读教学课成为学生习作的练习课。
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可读性很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课文中百读不厌和典型的句子是学生仿写练习的好材料,在随堂小练笔中安排仿写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整篇文章的兴趣,使学生对仿写句子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有深刻认识,达到通过仿写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设计课堂小练笔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发现和寻找课文的语言训练点,这个点要结合课文内容,能准确地体现学生阅读课文后的感悟。
《燕子》的第一自然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一段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小动物——燕子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外形描写。教师让学生对这一自然段进行仿写,学生的仿写出乎教师的意料,如表4。 像这样的仿写在阅读教学中还有很多,对学生来说,积累了好词佳句,在此基础上了解了这样写的精彩之处,仿写很容易出彩。
(二)同类对比,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同类对比阅读,简单讲就是同题阅读,一一对比。具体而言就是指要求学生同时阅读同一类型的若干篇文章,在比较分析中体会不同文章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在教学了《燕子》和《翠鸟》两课后,笔者引导学生将两课进行对比,领悟异同。《燕子》和《翠鸟》在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上都比较接近,先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描写动物的静态美,也就是外形美,再抓住动物的动作特点飞行快(机灵)来写出动态美,最后寫出人们对它的喜爱。虽然本学期没有安排写小动物的大作文,但笔者还是根据教材特点,安排了写小动物的外形美以及模仿这两篇课文运用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出动物的活动特点。这为以后写动物的作文做好了铺垫,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身边的小动物。
(三)补白深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在教学留有极大想象空间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或关注文本的背景,或链接到相关的事件,或引申到类似的现象,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让他们在文中言而未尽之处或空白之处续写等,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在教学《翠鸟》一课时,俞熹小朋友质疑:“课文第4自然段中‘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怎么知道‘我们’想捉一只翠鸟?”子戌小朋友说:“老渔翁一定是从‘我们’的眼神中看出‘我们’很喜欢翠鸟,他很有可能听到‘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的聊天了。”这是文本中没有的,是孩子根据文本想象推理的内容。教师因势利导:“那‘我们’几个小伙伴又会讨论些什么呢?让我们拿出小练笔来写一写。”
在教学《妈妈的账单》一课时,读完账单后,于欣小朋友质疑:“课文第7自然段中‘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妈妈的账单这么短小,我们一目了然,为什么小彼得要读那么长时间呢?”这个问题刚好补白了小彼得的内心活动,于是教师马上让学生拿出小练笔写写小彼得一边读一边在想些什么。学生们想象的翅膀打开了,有的写道:“小彼得边读边想,妈妈为我付出了那么多,却不要我任何报酬。”有的写道:“小彼得边读边想,当我生病时,妈妈不仅为我做各种好吃的,还时刻在我身边照顾我。”有的写道:“小彼得边读边想,每天早上,妈妈总是早早起床,为我准备好丰盛的早餐才叫我起床。”……是呀,小彼得读着读着,知道自己错了。在练笔的同时,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悟到了文章的中心。
关注课文的留白之处,及时组织学生练笔,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注重“单元整组教学”,从“三读”完成单元整体备课开始,到上好“三课”达成习作教学目标,再运用“三练”提升学生习作能力,使每一个习作教学训练点在梳理整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逐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和学相辅相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便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姬佳.“单元整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2]吴姬玲.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5):39-43.
[3]沈晓敏.理“点”循“线”照“面”——例谈单元整组背景下的习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4):19-20.
[4]张秋凤.单元整组教学视野下的高年级习作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6(01):56-57.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单元整组教学;三读;三课;三练
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打好写作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针对单篇单元习作进行教材研读和教学思考,更多出现的是在一两节课中对学生进行习作要求分析、素材选择、方法练习等方面的指导,对单元整组教学下的习作教学策略却极少关注。“单元整组教学”模式自产生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现已逐步适应新条件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模式颠覆传统的单篇教学,正日益受到关注,不少一线教师开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尝试与实践。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与相关文献的梳理,对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策略进行了提炼,具体概括为“三读”“三课”“三练”。
一、“三读”教材,层层明确习作教学目标
(一)初读整册教材,明确整册习作目标
教师提前备好整册教材可以让习作教学“有备而来”,可以提前安排活动,布置任务,让习作教学落到实处。因此,在开学前,教师对整册教材的第一次备课,对教材专题组织单元构成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整组专题为“可贵的亲情、友情”,习作要求是“用一两件自己和父母之间真实感人的事写出父母对自己的爱”。根据上一届的教学经验,虽然爸爸妈妈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学生可能都是觉得理所当然,很难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细微无私的爱。笔者在备完整册教材之后,便提前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早早做个有心人,去观察、体会、思考父母对他们无私伟大的爱,如表1。
当表格记录完毕,也正是我们写第五单元大作文的时候。在上第五单元导读课和《可贵的沉默》时,教师让学生来说说近段时间观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让一些细心的学生多角度地引导那些还没观察领会到的学生。当教学《妈妈的账单》时再次进行交流,这时候班里的孩子基本都能说出父母对自己付出的感人事例。这样,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目标也水到渠成了。有了具体的素材,再加上阅读课描写方法的指导和体会,作文教学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在活动充分展开之后,学生都能有方向地观察,细细体会,好的习作像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例如于欣小朋友写的《盔甲一样的父爱》:
我喜欢筷子兄弟唱的《父亲》,中国人都听过,而且都为之流下了眼泪。
虽然我们的父亲没有母亲生下我们的恩情大,但是,父亲他也是深深地爱着我们,就像我们的盔甲一样保护着我们。
记得那年我才三岁,我和爸爸在小公园里散步。我走着走着,觉得无聊透顶了,就对爸爸说:“爸爸,我觉得这样走好无聊,我想自己去前面跑!”“不行,小区那么大,万一你走丢了怎么办?还有,小区里有很多流浪狗和流浪猫,万一你被咬伤了怎么办?那可是要打针的,会很痛的!”爸爸有点生气地说。“不要,我就要到前面去跑!”说着,我很不懂事地挣脱爸爸的手,一下子就跑到他前头去了。爸爸一边追我一边喊着让我回去,可是我不听,还边跑边躲。不一会儿,爸爸就被我甩掉了。我刚转身想去玩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一条又壮又凶的狗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我大惊失色,撒腿就跑。我一边拼命地跑一边不停地喊:“爸爸,快来救我!”可我就是不敢哭,因为我怕我哭了之后,不仅跑的力气没有了,那条狗也会更嚣张了。我已经非常紧张害怕,而那条狗却越追越欢,还不停地对我“汪汪汪”地叫。后来,我被那条狗追到了墙角,就在那条狗快要扑上来的时候,我的心里只有傷心、难过、后悔、绝望。但也就在这时,爸爸来了。爸爸看见了,毫不犹豫地冲过来把那只凶猛的狗推倒,还用愤怒的眼神瞪了那条狗一眼,那狗看见了,就“哼”了一声跑走了。然后,爸爸轻轻地扶起受惊的我,用手拍着我的背。这时,我的鼻子一下子酸了,眼睛也红了,马上放声大哭起来,哭得面红耳赤。这时候,小区里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只有我的哭声和爸爸的安慰声……
哦!爸爸,你就是一层火烧不透、水冲不锈、坚硬无比,永远保护着我的盔甲啊!
由此可见,在单元系统教学时,如果能始终明确习作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时落实好这些目标,就能有效降低单元习作的难度。
(二)细读整组教材,明确单元习作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细读整组教材,强化单元目标的设计。课文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练习等都应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来展开。对整册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教师就可以做一个大致的教学计划,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都需要进行单元作文目标解析。每个单元习作都有一定的习作要求,单元习作要紧密围绕要求开展。
单元整组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意整组教材内容的纵、横向联系,对整组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研读,要随时根据学生学习活动需要将学习内容有机整合,适度调整教学计划,对学生的意见要能虚心采纳,并能随机应变。这就迫切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业务能力。
(三)精读每篇课文,明确课时习作目标
单元整体目标包括单元的习作教学目标,对各课的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所以,单元整体习作教学目标要综合本单元几篇文章的不同特点进行定位。例如,要确定好重点仿写的课文,每一篇文章的学习点有哪些,单元仿写文章有什么样的结构或形式等。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目标中明确指出是介绍家乡的一处美景,写清这处风景的位置,能按顺序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写出景物特点,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在本单元围绕这个主题线,笔者把各个目标分解到不同的课文中(表3)。 經过这样的解析和提炼,有了具体的分解目标后,教师对这一个单元的教学有整体的规划和思考,就能统筹安排读写结合项目,循序渐进实施以读促写教学,习作教学的训练点达成前继后续、浑然一体。教师和学生的目标更明确,教学和学习时都在比较集中的目标下进行。
二、落实“三课”,层层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一)上好单元导读课,把握训练重点
每组教材之前都有单元导语,单元导语中不仅有优美的词句,还提示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单元导语是一组教材教学的方向标,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浏览整组教材,为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学习做好规划,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导语:“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那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无不展示着自己的壮丽和神奇。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这与“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也是一致的。阅读课上,要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优美词句表情达意的,把优美词句积累下来后再仿照作者的写法来练笔。
笔者从单元导语入手,让学生了解单元主题,把握单元的训练重点。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单元导语,发现这一单元的主题,积累好词佳句,引导学生理解分号、省略号的运用。然后重点指向写作的层面:这个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四篇课文都是描写景物美的,都是通过描写景物美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这一阶段习作层面的目标是要学生意识到本单元的学习过程都将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在学习的时候,能有意识地去关注这些内容。
(二)上好单元主题课,领悟表达方法
单元整组教学观下的课堂应该让学生站在整体观下感知单元,明确单元写作目标,将单元主题作文的训练要求落实到单元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主题是“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本组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寓言故事,在教学《亡羊补牢》时,笔者通过给说话人物补充说话语气词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后续写故事:假如牧羊人没有听邻居的劝,还是没有补羊圈,结果会如何呢?通过小练笔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语言非常类似,笔者还是通过给说话人物补充说话语气词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后续写故事:这个人如果听了季梁的建议,结果又会如何呢?与此同时也明白了:一个人的行为和目的背道而驰,那么他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有成语故事,如《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异常恐惧。在这一课里,笔者只安排了两个句式训练:“因为”和“一……就……”的句式训练。有记叙文,通过人物语言、神态的细致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利用前呼后应的文章结构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所不同。也有民间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有创新意识,想别人没想到的。读完课文后教师进行了课外阅读延伸,回忆了《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给学生推荐了《聪明的华佗》。整个单元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遇事的道理。园地的“读读背背”还要求学生积累五句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带给学生更多的人生哲理。
因此,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逐课阅读的同时层层感悟整个单元蕴含的情感内涵,从小培养遇到事情要动脑筋解决,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到实事求是。
(三)上好单元总结课,提升写作认知
单元总结课是单元学习回归整合的过程。授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发现本单元课文的规律,分享好词佳句,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认识本单元课文讲了什么主题,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
例如笔者在教学第一单元总结课时,首先与学生一起回顾了本单元的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后让学生来交流自己最喜欢本单元的哪篇课文,为什么。有的学生喜欢《燕子》这一课:“燕子我们很熟悉,但没想到作者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不同的美,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这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有的同学喜欢《荷花》:“用总分结构把荷花不同的开放姿态写得形象逼真,感觉自己仿佛就在荷花池边。”也有的喜欢吴然的《珍珠泉》:“通过周围景物写出‘绿’的特点。”……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喜欢的课文的习作方法来完成大作文。
总结课上让学生整体把握学习内容,发现规律,领悟表达方法,从而获得整合的知识,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三、实施“三练”,层层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一)模仿起步,夯实学生语用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也体现了读与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单元整组教学下的分散练笔,就是教师在教学时要立足每篇课文,多角度、多方位地与文本对话,寻找单元习作与课文教学的读写结合点,实施分散训练,让阅读教学课成为学生习作的练习课。
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可读性很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课文中百读不厌和典型的句子是学生仿写练习的好材料,在随堂小练笔中安排仿写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整篇文章的兴趣,使学生对仿写句子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有深刻认识,达到通过仿写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设计课堂小练笔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发现和寻找课文的语言训练点,这个点要结合课文内容,能准确地体现学生阅读课文后的感悟。
《燕子》的第一自然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一段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小动物——燕子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外形描写。教师让学生对这一自然段进行仿写,学生的仿写出乎教师的意料,如表4。 像这样的仿写在阅读教学中还有很多,对学生来说,积累了好词佳句,在此基础上了解了这样写的精彩之处,仿写很容易出彩。
(二)同类对比,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同类对比阅读,简单讲就是同题阅读,一一对比。具体而言就是指要求学生同时阅读同一类型的若干篇文章,在比较分析中体会不同文章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在教学了《燕子》和《翠鸟》两课后,笔者引导学生将两课进行对比,领悟异同。《燕子》和《翠鸟》在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上都比较接近,先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描写动物的静态美,也就是外形美,再抓住动物的动作特点飞行快(机灵)来写出动态美,最后寫出人们对它的喜爱。虽然本学期没有安排写小动物的大作文,但笔者还是根据教材特点,安排了写小动物的外形美以及模仿这两篇课文运用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出动物的活动特点。这为以后写动物的作文做好了铺垫,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身边的小动物。
(三)补白深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
在教学留有极大想象空间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或关注文本的背景,或链接到相关的事件,或引申到类似的现象,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让他们在文中言而未尽之处或空白之处续写等,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在教学《翠鸟》一课时,俞熹小朋友质疑:“课文第4自然段中‘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怎么知道‘我们’想捉一只翠鸟?”子戌小朋友说:“老渔翁一定是从‘我们’的眼神中看出‘我们’很喜欢翠鸟,他很有可能听到‘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的聊天了。”这是文本中没有的,是孩子根据文本想象推理的内容。教师因势利导:“那‘我们’几个小伙伴又会讨论些什么呢?让我们拿出小练笔来写一写。”
在教学《妈妈的账单》一课时,读完账单后,于欣小朋友质疑:“课文第7自然段中‘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妈妈的账单这么短小,我们一目了然,为什么小彼得要读那么长时间呢?”这个问题刚好补白了小彼得的内心活动,于是教师马上让学生拿出小练笔写写小彼得一边读一边在想些什么。学生们想象的翅膀打开了,有的写道:“小彼得边读边想,妈妈为我付出了那么多,却不要我任何报酬。”有的写道:“小彼得边读边想,当我生病时,妈妈不仅为我做各种好吃的,还时刻在我身边照顾我。”有的写道:“小彼得边读边想,每天早上,妈妈总是早早起床,为我准备好丰盛的早餐才叫我起床。”……是呀,小彼得读着读着,知道自己错了。在练笔的同时,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悟到了文章的中心。
关注课文的留白之处,及时组织学生练笔,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注重“单元整组教学”,从“三读”完成单元整体备课开始,到上好“三课”达成习作教学目标,再运用“三练”提升学生习作能力,使每一个习作教学训练点在梳理整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逐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和学相辅相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便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姬佳.“单元整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2]吴姬玲.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5):39-43.
[3]沈晓敏.理“点”循“线”照“面”——例谈单元整组背景下的习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4):19-20.
[4]张秋凤.单元整组教学视野下的高年级习作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6(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