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型社会还要道德追求吗
在一个制度长期稳定、变迁缓慢的社会——可称之为“光滑的社会”,总是会日益演化出一种制度上的和谐。当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次数趋向无穷时,就倾向于互利合作,即“讲道德”。所以在一个光滑的社会中,人们总是越来越讲道德,或者说越来越文明。社会也总是会衍生出多种手段去防范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使人们从不道德行为中获得的收益要远小于他由不道德行为所产生的损失。即从长远看来,不道德行为给人带来的是净损失,而不是净收益。
而在一个制度大规模转型的时代,旧制度的和谐遭破坏,而新制度的和谐又难以在短期内建立或形成时,就常常出现不道德的行为可能比道德的行为产生更大的收益。如果这种局面只持续较短的时间,人们可能因为文化心理的惯性自觉地予以抵制。但如果持续较长,人们就会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争相出现不道德的行为,而且,人们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也趋于法不责众,对个别有不道德行为的人予以较往日更少的谴责和更多的理解。
因此说,道德不过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态度或选择,它需要自己的制度基础,只有人们讲道德比不讲道德收益更大时,道德才是人们追慕的对象。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中国应启动自己的减税计划
近年来,国内的税收收入增长速度飞快。税收的跳跃式增长,也有其弊端:其一,会加重国民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如果税收的增长幅度,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会陷入“国富民不强”的怪圈。
以中国当今的现状,要实现和谐社会的梦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采取更具远见卓识的措施。笔者以为,现在国家实施减税的时机已经成熟。
首先,从国家财力的状况来讲,能够承受减税带来的财政负担。中国的财政收入已经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
另外,中央企业年利润大幅增长,我国外汇储备已居世界第一位。
再者,国家实施减税政策,也符合历史潮流。从中国的历史实践来看,凡是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或者说,历史上每一个盛世,大都注重减税政策,维持较低税率。
摘自《中国青年报》
社会生活方式不能由千万富翁来引导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上的少数人可能引领某一方面的潮流,但它却很难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因为一个社会生活方式的主流最终是由社会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是特定社会中的多数人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而决不可能是这个社会中少数富翁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不可否认,任何时代的人们都想过富裕无忧的生活,但中国的现实却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过上这种生活。千万富翁可能成为普通人的奋斗榜样和人生偶像,但千万富翁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却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如果拿千万富翁的消费模式来层层引导大众生活方式的话,将只能助长攀比、虚荣之心,甚至是培养为获得财富不择手段的可怕心态,最终将把社会引向歧途。
摘自新华网
今天为何难见科学大家
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推崇科学之风,已为推崇财富之风所替代,少年才俊中乐于从事科学研究之风日薄,孩子在选择爱好及家长在代孩子选择专业时,商科已显著超越了科学,纵然选择了科学学科而能坚持与耐心钻研者也少,这就注定了一个日渐稀松的科学人才基础。
另一个原因,国家在科学研究上也不无投入,但为何科技进步奖之首奖都往往只能悬缺,部分也正是由于科研资源高度掌握在行政官员手中,这必然产生出任何一种行政管理者必有的短视、标榜政绩、以人画线、长官意志等与科学研究规律背道而驰的事情。今日之科研行政部门,就是一个科研管理名义下牢固的利益集团。
要出现科学大家,实验室的建设、科学家待遇的重大改进、学基础学科的师生待遇的调整方面,是不是可以多做一点呢?给发明家、发明活动及青少年科学爱好者的鼓励,是不是可以更多点?给基础学科研究者的支持,是不是可以更多一点呢?在科幻、科普这类有助激励青年人与全社会对科学方面兴趣的社会动员上,是不是可以多加力一点呢?今日中国的这种社会境遇,实在也不能鼓舞更多年轻人从事科学。
摘自《新京报》
学会欣赏
欣赏重要,重在心态、眼光与力行。
欣赏的心态是阳光的。这种心态,有一种喜悦之心、欣然之情。有了这种心态,看天,天杰;看地,地灵;看人,人勤。有了这种心态,就不会相信地球上会有走不通的路。即便无路可走了,也会说,路不都是人走出来的吗?这种阳光心态有一个稳定的基因:积极多于消极、乐观多于悲观、自信多于自卑。这种心态,在欣赏别人中展现了自身人格的魅力。
欣赏的眼光是敏锐的。这种眼光,目光犀利,且敏而见善。有了这种眼光,就能在百步之内,发现芳草;在三人行中,发现吾师;在寒灰之中,发现星火。有了这种眼光,看物,能见其秀;观事,能见其光;视人,能见其优。这种眼光,体现着一个人的总体素质。
欣赏的力行是实在的。这种力行,在未之闻时,是患不得闻;在既闻之后,是患不得学;在既学之后,是患不能行。这种力行,闻而就学,学而就行,决不仅仅只是把欣赏作为一种特殊的“享受”来看待,而是在“享受”之后,把享受之“知”转化为力行之“行”,在“行”中进一步感受享受,在享受中进一步深度欣赏,在欣赏中努力获得真知、真感与真情。这种力行,成就着事业,完美着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
民办高校不能什么都靠“民办”
其一,民办高校是民办的,但民办高校的老师并不是“民办教师”。民办高校的师资水平低,有目共睹。其实优秀的师资之所以不愿去民办高校,顾虑的绝不仅仅是收入问题,而是可能无法获得平等的成长空间。评职称、跑课题、拿经费,权力都掌握在名校名师们的手里,民办高校的师资要好,教师的地位和发展空间先要公平,而这一点,却不是民办高校自己就可以做到的。
其二,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和应对考试的能力较差,但绝非不应得到更好的高等教育,更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能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笔者不认为起点低、基础弱的学校招了考分低的学生,就没有提高和改进的必要,或者说其生死存亡就全都是民办高校自己的事。民办高校的学生同样是未来社会的希望,不能任其自生自灭。否则就不只是民办高校的遗憾,而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遗憾。
民办高校是民办的,但也是高校,也是教育事业。人们往往只看到民办的经营性,而看不到高校的公益性。民办高校要赚钱,但赚的钱是主办者自己的,培养出来的人却是属于社会的。如果民办高校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一方面靠高学费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靠低水平运营来压缩成本,那么,在遵循了“市场规律”的同时,势必会违背“教育规律”。
摘自《广州日报》
在一个制度长期稳定、变迁缓慢的社会——可称之为“光滑的社会”,总是会日益演化出一种制度上的和谐。当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次数趋向无穷时,就倾向于互利合作,即“讲道德”。所以在一个光滑的社会中,人们总是越来越讲道德,或者说越来越文明。社会也总是会衍生出多种手段去防范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使人们从不道德行为中获得的收益要远小于他由不道德行为所产生的损失。即从长远看来,不道德行为给人带来的是净损失,而不是净收益。
而在一个制度大规模转型的时代,旧制度的和谐遭破坏,而新制度的和谐又难以在短期内建立或形成时,就常常出现不道德的行为可能比道德的行为产生更大的收益。如果这种局面只持续较短的时间,人们可能因为文化心理的惯性自觉地予以抵制。但如果持续较长,人们就会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争相出现不道德的行为,而且,人们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也趋于法不责众,对个别有不道德行为的人予以较往日更少的谴责和更多的理解。
因此说,道德不过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态度或选择,它需要自己的制度基础,只有人们讲道德比不讲道德收益更大时,道德才是人们追慕的对象。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中国应启动自己的减税计划
近年来,国内的税收收入增长速度飞快。税收的跳跃式增长,也有其弊端:其一,会加重国民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如果税收的增长幅度,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会陷入“国富民不强”的怪圈。
以中国当今的现状,要实现和谐社会的梦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采取更具远见卓识的措施。笔者以为,现在国家实施减税的时机已经成熟。
首先,从国家财力的状况来讲,能够承受减税带来的财政负担。中国的财政收入已经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
另外,中央企业年利润大幅增长,我国外汇储备已居世界第一位。
再者,国家实施减税政策,也符合历史潮流。从中国的历史实践来看,凡是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或者说,历史上每一个盛世,大都注重减税政策,维持较低税率。
摘自《中国青年报》
社会生活方式不能由千万富翁来引导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上的少数人可能引领某一方面的潮流,但它却很难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因为一个社会生活方式的主流最终是由社会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是特定社会中的多数人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而决不可能是这个社会中少数富翁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不可否认,任何时代的人们都想过富裕无忧的生活,但中国的现实却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过上这种生活。千万富翁可能成为普通人的奋斗榜样和人生偶像,但千万富翁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却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如果拿千万富翁的消费模式来层层引导大众生活方式的话,将只能助长攀比、虚荣之心,甚至是培养为获得财富不择手段的可怕心态,最终将把社会引向歧途。
摘自新华网
今天为何难见科学大家
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推崇科学之风,已为推崇财富之风所替代,少年才俊中乐于从事科学研究之风日薄,孩子在选择爱好及家长在代孩子选择专业时,商科已显著超越了科学,纵然选择了科学学科而能坚持与耐心钻研者也少,这就注定了一个日渐稀松的科学人才基础。
另一个原因,国家在科学研究上也不无投入,但为何科技进步奖之首奖都往往只能悬缺,部分也正是由于科研资源高度掌握在行政官员手中,这必然产生出任何一种行政管理者必有的短视、标榜政绩、以人画线、长官意志等与科学研究规律背道而驰的事情。今日之科研行政部门,就是一个科研管理名义下牢固的利益集团。
要出现科学大家,实验室的建设、科学家待遇的重大改进、学基础学科的师生待遇的调整方面,是不是可以多做一点呢?给发明家、发明活动及青少年科学爱好者的鼓励,是不是可以更多点?给基础学科研究者的支持,是不是可以更多一点呢?在科幻、科普这类有助激励青年人与全社会对科学方面兴趣的社会动员上,是不是可以多加力一点呢?今日中国的这种社会境遇,实在也不能鼓舞更多年轻人从事科学。
摘自《新京报》
学会欣赏
欣赏重要,重在心态、眼光与力行。
欣赏的心态是阳光的。这种心态,有一种喜悦之心、欣然之情。有了这种心态,看天,天杰;看地,地灵;看人,人勤。有了这种心态,就不会相信地球上会有走不通的路。即便无路可走了,也会说,路不都是人走出来的吗?这种阳光心态有一个稳定的基因:积极多于消极、乐观多于悲观、自信多于自卑。这种心态,在欣赏别人中展现了自身人格的魅力。
欣赏的眼光是敏锐的。这种眼光,目光犀利,且敏而见善。有了这种眼光,就能在百步之内,发现芳草;在三人行中,发现吾师;在寒灰之中,发现星火。有了这种眼光,看物,能见其秀;观事,能见其光;视人,能见其优。这种眼光,体现着一个人的总体素质。
欣赏的力行是实在的。这种力行,在未之闻时,是患不得闻;在既闻之后,是患不得学;在既学之后,是患不能行。这种力行,闻而就学,学而就行,决不仅仅只是把欣赏作为一种特殊的“享受”来看待,而是在“享受”之后,把享受之“知”转化为力行之“行”,在“行”中进一步感受享受,在享受中进一步深度欣赏,在欣赏中努力获得真知、真感与真情。这种力行,成就着事业,完美着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
民办高校不能什么都靠“民办”
其一,民办高校是民办的,但民办高校的老师并不是“民办教师”。民办高校的师资水平低,有目共睹。其实优秀的师资之所以不愿去民办高校,顾虑的绝不仅仅是收入问题,而是可能无法获得平等的成长空间。评职称、跑课题、拿经费,权力都掌握在名校名师们的手里,民办高校的师资要好,教师的地位和发展空间先要公平,而这一点,却不是民办高校自己就可以做到的。
其二,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和应对考试的能力较差,但绝非不应得到更好的高等教育,更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能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笔者不认为起点低、基础弱的学校招了考分低的学生,就没有提高和改进的必要,或者说其生死存亡就全都是民办高校自己的事。民办高校的学生同样是未来社会的希望,不能任其自生自灭。否则就不只是民办高校的遗憾,而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遗憾。
民办高校是民办的,但也是高校,也是教育事业。人们往往只看到民办的经营性,而看不到高校的公益性。民办高校要赚钱,但赚的钱是主办者自己的,培养出来的人却是属于社会的。如果民办高校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一方面靠高学费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靠低水平运营来压缩成本,那么,在遵循了“市场规律”的同时,势必会违背“教育规律”。
摘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