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莉兹·默里是一个美国“80后”女孩,因家庭不幸,从小四处流浪。但她不愿接受命运的安排,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挫折。她用2年时间完成了4年高中学业,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如今,她仍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的自传《破晓》受到读者追捧,她的经历被改编成电影。
莉兹1980年出生于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最破烂的街头,父母染上毒瘾和艾滋病,生活无以为继,莉兹8岁开始就不得不上街乞讨。
莉茲的母亲天生有眼疾,法律上被认定为失明,可以享受特殊福利,一家人的生活就仰仗她那份微薄的救济金。每个月的开始5天,姐姐莉萨和莉兹能有充足的食物,父亲和母亲也能尽情“飘飘欲仙”。可之后就是漫长的饥饿。最饿时,姐妹俩以一管牙膏作为晚餐,靠吃冰块体验“吃东西的感觉”。
莉兹1985年夏天开始上学。开始时,她一心想做好学生,但根本不可能。每天晚上,母亲去当地酒吧乞讨,然后去吸毒。莉兹经常斥责父母:“我们还没吃饭,你们却去吸毒!”
在学校,莉兹明显与众不同:衣衫褴褛,身上总有一股怪味,同学们对她避之唯恐不及。
莉兹感到羞耻,于是开始逃学。不过莉兹喜欢读父亲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她读得很快,一个星期一本。
莉兹11岁生日过后不久,一天早晨醒来,她发现母亲坐在床头,手里拿着一个酒瓶。“我爱你,宝贝,我病了,我得了艾滋病。”眼泪从她的脸颊流下来。莉兹感到一阵凉意。
一年后,父母分手。母亲有了个新男友。母亲和莉萨都搬到他那里去了,但莉兹舍不得父亲,决定留下。
和父亲一起生活的莉兹继续逃学。父亲每天不是在睡觉,就是在吸毒。老师们很少见到莉兹,有的甚至不认识她。
13岁时,儿童福利院将莉兹带走。她被送到一个专门收容问题少女的中心接受教育。6个月后,她决定回到母亲身边。母亲为她注册了一个新学校,班上的同学已经在一起两年,有自己的小团体,莉兹很难融入其中。不过,一个拉丁裔女孩向她伸出了友谊之手。她叫萨姆。两人继续逃学,但从不喝酒、吸毒,这在逃学孩子中十分罕见。莉兹的母亲多次提醒她:“千万别吸毒,它毁了我一生。”
母亲的身体越来越糟,母亲死了,就在1996年圣诞节前夜。
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特别长。莉兹借宿在朋友家里,她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
一天晚上,莉兹认识了佩奇。22岁的佩奇曾经也是一名逃学生,但如今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自己的公寓。佩奇上过一所“非传统高中”,类似于私立学校,但对于真正肯用功的学生,可以免交学费。
莉兹希望像佩奇一样改变生命的轨迹。她查找了所有能找到的“非传统高中”,面试数次,均遭拒绝。正要打退堂鼓时,她遇到了人文预备学校创始人佩里·韦纳。她讲述了自己的遭遇,韦纳同意给她一次机会。
接下来的两年,莉兹形容自己像一名运动员,跨越着跑道上的一个个栏杆:学习、生存、奔波……佩里不知道,莉兹仍然无家可归,在各个朋友家里“打游击”。但每天早晨,她都准时到校,她知道老师在等她,他们像指南针,在她黑暗而混乱的世界里指明方向。
在老师的鼓励下,莉兹爱上了莎士比亚,参加了学生社团。渐渐地,她不再让头发遮蔽自己的脸,开始直视别人的眼睛。她的自信也随着全优的成绩而慢慢增长。
她用两年时间完成了4年学业。正当她面临抉择时,佩里带着她和其他9名优秀学生参观了哈佛大学。莉兹看到那里的学生在草地上阅读、讨论,心中充满向往。佩里读懂她脸上的渴望,对她说:“嘿,莉兹,这是一个目标,并非没有可能。”
回到纽约,莉兹申请了《纽约时报》提供的每年1.2万美元奖学金。按照要求,她写了一篇申请,多年的不幸、悲伤以及对命运的不甘、倔强流淌于字里行间。共有3000名高中生申请这一奖学金,但她成功了。
2009年,莉兹获得硕士学位,如今继续在哈佛大学攻读临床心理学博士课程。除上学外,她还经常应邀发表演讲,鼓励那些像她一样有志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摘自《新民晚报》 作者:唐昀)
莉兹1980年出生于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最破烂的街头,父母染上毒瘾和艾滋病,生活无以为继,莉兹8岁开始就不得不上街乞讨。
莉茲的母亲天生有眼疾,法律上被认定为失明,可以享受特殊福利,一家人的生活就仰仗她那份微薄的救济金。每个月的开始5天,姐姐莉萨和莉兹能有充足的食物,父亲和母亲也能尽情“飘飘欲仙”。可之后就是漫长的饥饿。最饿时,姐妹俩以一管牙膏作为晚餐,靠吃冰块体验“吃东西的感觉”。
莉兹1985年夏天开始上学。开始时,她一心想做好学生,但根本不可能。每天晚上,母亲去当地酒吧乞讨,然后去吸毒。莉兹经常斥责父母:“我们还没吃饭,你们却去吸毒!”
在学校,莉兹明显与众不同:衣衫褴褛,身上总有一股怪味,同学们对她避之唯恐不及。
莉兹感到羞耻,于是开始逃学。不过莉兹喜欢读父亲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她读得很快,一个星期一本。
莉兹11岁生日过后不久,一天早晨醒来,她发现母亲坐在床头,手里拿着一个酒瓶。“我爱你,宝贝,我病了,我得了艾滋病。”眼泪从她的脸颊流下来。莉兹感到一阵凉意。
一年后,父母分手。母亲有了个新男友。母亲和莉萨都搬到他那里去了,但莉兹舍不得父亲,决定留下。
和父亲一起生活的莉兹继续逃学。父亲每天不是在睡觉,就是在吸毒。老师们很少见到莉兹,有的甚至不认识她。
13岁时,儿童福利院将莉兹带走。她被送到一个专门收容问题少女的中心接受教育。6个月后,她决定回到母亲身边。母亲为她注册了一个新学校,班上的同学已经在一起两年,有自己的小团体,莉兹很难融入其中。不过,一个拉丁裔女孩向她伸出了友谊之手。她叫萨姆。两人继续逃学,但从不喝酒、吸毒,这在逃学孩子中十分罕见。莉兹的母亲多次提醒她:“千万别吸毒,它毁了我一生。”
母亲的身体越来越糟,母亲死了,就在1996年圣诞节前夜。
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特别长。莉兹借宿在朋友家里,她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
一天晚上,莉兹认识了佩奇。22岁的佩奇曾经也是一名逃学生,但如今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自己的公寓。佩奇上过一所“非传统高中”,类似于私立学校,但对于真正肯用功的学生,可以免交学费。
莉兹希望像佩奇一样改变生命的轨迹。她查找了所有能找到的“非传统高中”,面试数次,均遭拒绝。正要打退堂鼓时,她遇到了人文预备学校创始人佩里·韦纳。她讲述了自己的遭遇,韦纳同意给她一次机会。
接下来的两年,莉兹形容自己像一名运动员,跨越着跑道上的一个个栏杆:学习、生存、奔波……佩里不知道,莉兹仍然无家可归,在各个朋友家里“打游击”。但每天早晨,她都准时到校,她知道老师在等她,他们像指南针,在她黑暗而混乱的世界里指明方向。
在老师的鼓励下,莉兹爱上了莎士比亚,参加了学生社团。渐渐地,她不再让头发遮蔽自己的脸,开始直视别人的眼睛。她的自信也随着全优的成绩而慢慢增长。
她用两年时间完成了4年学业。正当她面临抉择时,佩里带着她和其他9名优秀学生参观了哈佛大学。莉兹看到那里的学生在草地上阅读、讨论,心中充满向往。佩里读懂她脸上的渴望,对她说:“嘿,莉兹,这是一个目标,并非没有可能。”
回到纽约,莉兹申请了《纽约时报》提供的每年1.2万美元奖学金。按照要求,她写了一篇申请,多年的不幸、悲伤以及对命运的不甘、倔强流淌于字里行间。共有3000名高中生申请这一奖学金,但她成功了。
2009年,莉兹获得硕士学位,如今继续在哈佛大学攻读临床心理学博士课程。除上学外,她还经常应邀发表演讲,鼓励那些像她一样有志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摘自《新民晚报》 作者:唐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