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之我 让青春如歌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1916年,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寄语中国青年。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上个世纪的年轻人,正如小说《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那样,在寻找个人出路的过程中,看到国家的出路所在,为理想走出家门,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如今,李大钊当年播撒的种子,正在青春中华的大地上和中国青年的心里生长、开花、结果。
  青春是我们人生中最富有激情、也最富有创造力的时候,青春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英勇的、无畏的、敢想敢做的、以民族国家为己任的、拼搏奋斗的精神。
  以青年之我,创青春中国;以青年之我,让青春如歌。请看本期“总编策划”采访的六位新青年——
其他文献
关帝庙  玉泉山以森林景观为背景、佛教文物为依托、三国名胜为著称,是集自然风情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压群峰而独秀  玉泉山现属湖北省级风景名胜区,境内山峦连绵、气势雄浑,林木毓秀、四季常青,奇洞怪石、幽谷深藏,曲溪名泉、清碧如玉。山中植物种类繁多,珍奇花草云集。唐代银杏并株,苍劲古朴;百年九柳苍劲,形态各异;粗壮斑竹斑点密集,风吹泪动;千年隋莲花开千瓣,双蕊竞放……景区内那吞星吐月的秀峰
期刊
梅蘭芳  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8岁学戏,10岁登台,创立“梅派”,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而他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更是令人钦佩。以剧抗日  1931年9月18日晚,37岁的梅兰芳正在北平中和园演出京剧名段《宇宙锋》,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学良在台下观看,中途却突然起身匆匆离场。次日,梅兰芳才从报上得知,昨夜日本关东军在沈阳炸毁南满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炮
期刊
在春天,山野里先后走来两株植物,香气四溢,最惹人喜爱。一株是率先走来的青青小蒜,從田野上采回家,摊煎饼,包饺子,沁人心脾,浓香可口,正如村里人常说的:“三月小蒜,香死老汉。”另一株就是在谷雨前后,姗姗走来的香椿,红嫩的椿芽,紫气凝枝头,香味缭绕整个春天。  香椿,乡村。这两样事物在春天不约而同地走在一起,心灵彼此融合在一起了。在故乡的原野,一条清澈明亮的南弘农涧河,把河两岸边的小山村,分割得七零八
期刊
《莲花落》是一部谍战小说,但其意义不应局限在谍战文学的范围内认识。我在阅读《莲花落》时,经常想到一个更大范围的问题,即现今文学的雅俗关系。  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划日趋分明。相对而言,严肃文学接受群体小众化,同行和评论家关注较多,大众关注较少。而武侠、言情之类通俗文学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这种区分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最近十余年,不少优秀的谍战小说已进入
期刊
劉擎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结合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众多元素,解读社会发展变化、思想的演进,以求大众在面对这个时代时,能够辨析问题与观念的来龙去脉,澄清我们的处境与自我理解,重建对未来的想象。《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杨潇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描述了一个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作者通过沿途山色、水光、鸟鸣、人语与历史上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流亡者所见所闻渐渐重叠
期刊
博物馆外景三帆木船  盐城历史悠久,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浩大的滩涂地。早在西汉元狩四年,汉高帝就于此设立了盐渎县。东晋安帝义熙七年,盐渎县因“环城皆盐场”正式更名“盐城”。到了东汉末年,这座盐业发达的城市已然物阜民丰。而今,当地人将海盐视作城市的根基和文化的风向。秉承再现海盐文明的初衷,2006年,中国海盐博物馆在串场河畔拔地而起。这座由建筑师程泰宁设计的博物馆,犹如镶嵌在蓝天碧草间的珍珠,令人耳目
期刊
《新雅中国史八讲》是研读中国史不可多得的通识读本。全书由孙庆伟、侯旭东等八位学者,每人自设一个主题,主要截取中国重大历史时期和核心王朝这一横断面,分别从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等不同维度,结合当下历史研究的最新进展,解析中国历史的总体进程,以期循着古老的中华文脉,洞悉中国历史的文明符码。  从历史沿革而言,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间,秦汉时代算得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本书
期刊
桃花潭石碑塑像门外景观标题  安徽宣城古称“江南奥壤”,境内多佳山秀水,多人文遗迹,素有“上江人文之盛首”的贊辞,更因众多文人墨客的歌咏,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  唐代诗人李白多次来到宣城,足迹几乎踏遍宣城的山山水水,为宣城的山水景物、人文景观留下了八十余首诗作,“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脍炙人口的诗句,传诵至今。  去敬亭山,纯粹是因李白那首《独坐敬亭
期刊
《发现之旅》这本书如同一座自然史学的博物馆,汇集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内的数百幅珍藏品,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索之旅。比如开篇的航向牙买加,达尔文的小猎犬号航行,以及最后的深海探测,让无数未被发现的动植物以水彩画的方式第一次在人们面前露了面。  承载着自然史艺术的自然素描图正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书中写道:“自然史艺术的起源,最早可以回溯到史前人类的岩洞壁画,它以多样的形式在不同
期刊
近日,读过青岛作家栾承舟的散文诗集《结合部》,感触颇深。《结合部》是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的“二十一世纪散文诗”丛书中的一本,分为《背着梦想在大地行走》《在花朵低垂的农事里低语》《灵魂中的另一种痛》三辑。  该书由散文诗作家耿林莽和青岛诗人栾纪曾作序,他们对作者散文诗的艺术风格做了十分精准且令人信服的评析,对读者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栾承舟以辽阔、凝重的笔触,生动、新美的意象,将城镇乡野、山海湖川、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