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_yu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很好地实现养成数学思维习惯、建立数字计算基础、培养实际运用能力等教育目标,因而需要培养知识迁移能力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性,分别从学习方式自导化、教学目标具体化、知识结构归类化和教学活动系统化入手,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革新措施,为培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知识迁移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性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化和人们对子女教育的持续重视,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成为公众的重要诉求。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历来成为众多学生学习的难点,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重点关注。知识迁移能力是在新旧两种情景下学习知识、应用技能和态度反应等之间的相互作用,狭义上一般指积极作用,即知识正迁移能力。获取知识迁移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丰富联系,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训练数学思维方式的一种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在取得较大进步的同时,在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方面仍然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对知识结构掌握不完善,考核情况达不到设定目标要求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学习方式自导化、教学目标具体化、知识结构归类化和教学活动系统化四种教学优化途径,并进一步提出未来改进方向,为培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知识迁移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二、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性
  查阅并分析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与应用,結合小学数学的授课及学习特点,归纳出知识迁移能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小学数学抽象性高的特点。小学数学是学生认知物质世界的基础之一,其中的符号、公式和定律等往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高度抽象性和简洁美,而学生要想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数学思维模式,则往往需要知识迁移能力对数学进行具象化,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记忆,为知识结构打好扎实基础;
  二是小学数学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数学的解题思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由因至果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条。而小学生思维一般容易空泛、发散,且遇到新问题不太能产生有效联想,很难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而需要知识迁移能力对新旧问题进行归类化和逻辑推理,训练将新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旧问题的能力;
  三是小学数学具有应用性广的特点。数学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小学数学题型也往往涉及较多生活场景。知识迁移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将知识点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激发其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三、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建议措施
  1.建立教学激励机制,促使学习方式自导化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般分别作为主体和客体,教师起主导传授知识作用。而培养知识迁移能力需要教师建立合适激励机制,在掌握学生个性基础上因材施教,通过例如理想激励、目标刺激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勤奋思辨、有意义学习、终身快乐学习的理念,锻炼独立自学能力,以形成自导化的学习方式。
  2.合理分配授课内容和作业,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化
  小学数学知识点较多且难理解,学习过程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与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进度,合理分配每堂课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使学习知识点能够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并做到具体完整。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形式,如选取实物化教学、生动化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提高数学知识的形象化和趣味性,最终促进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3.鼓励逆向和发散型思维,引导知识结构归类化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之一即是逆向性和发散性,该特点的消极影响是分散了课堂注意力,难以形成正确解题思路等,而积极作用则是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视野,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数学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还应合理鼓励逆向发散思维,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入良性发展通道上,使其成长为一个有序性、归类化的知识结构网络。
  4.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合作,重视教学活动系统化
  教学活动是一个由多个节点组成的系统工程,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形成的合力影响。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合作,需要以学生成长为核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保证家长沟通通畅,增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经常布置一些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的活动并组织集体讨论会并进行点评建议,家长则在学生实践环节进行正确引导,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
  四、结语
  总之,对于刚开启终身学习航路的小学生而言,知识迁移能力不仅有益于发展以数学学科为代表的逻辑分析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以语文学科为代表的艺术审美思维;不仅对小学阶段取得优秀学习成绩、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今后中学或大学时期完善知识储备、将来研究或工作生涯解决实际问题均有重要帮助。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知识迁移能力,需要学校和教师、家庭和学生等多因素有机结合。对于学校和教师,应该适当利用教学激励,合理优化授课知识结构,积极鼓励逆向发散思维,重视学习信息反馈,积极与家长学生配合。对于家长和学生,则需要树立踏实的学习态度,制定灵活可行的学习计划,严格监督执行学习任务,充分理解学校教师的工作。
  【作者单位:深圳市罗湖区东昌小学 广东】
其他文献
1985~1986年,多位学者分别报道了远端受累重于近端的进展性纯运动神经病,其肢体无力多不对称,从上肢开始,伴有典型的电生理特点,为运动神经的多灶性持续性传导阻滞(conduction
当今社会,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挫折教育已经成为现在独生子女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种负面体验。挫折教育能激发孩子的潜能,使孩子意志得到磨炼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更加创新的教学形式,运用更加多变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程度作为培养学生学
预应力管桩因其施工简便、成本低廉、工效高、工期短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在软土地区中经常遇到浮桩的问题,给桩基质量与工程安全带来隐患。通过泉州地区某工
区域是主体个性发展的学习活动场所,而区域活动是幼儿按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游戏。教师要创设适宜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通过有效的方式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游戏,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在开展大班主题活动《过新年》时,“新年”成了孩子们议论的焦点话题。随着谈话内容的增多,孩子们对过新年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带领幼儿一起创设了一系列的区域活动,其中包括“红红的灯笼”“美丽的窗花”“卖糖
目前,阳光体育在各校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鉴于国内阳光体育活动意义的相关研究、概述和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讨论的分开探讨,所以我认为“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培养少先队员意志品质的研究”很有必要性。  一、推进阳光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核心的,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民族素质有着极高的作用,也是德育的有效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庭过分溺
一、引言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爱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面临着“难控制”和“难引导”的难题,加大了幼儿课程教育的难度。但幼儿又喜欢玩耍,幼儿在玩游戏时热情较高,积极参与且注意力集中,幼儿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将游戏与幼儿教育课程结合起来,在游戏精神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实现幼儿课程的游戏化,从而提高幼儿教育效果,更好地帮助幼儿发展。而采取何种措施,如何采取措
每一位教师对优秀教师的标准都不尽相同,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及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对于一名基层的优秀教师的标准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1942年7月20日,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讲话,题目就是“每天四问”。陶先生让育才学校的师生员工每天问自己四个问题,“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