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校遇到了建校二十多年来最可喜的发展机遇:先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为了贴近“空港、深水港”的产业需求、结合轨道交通11号线的建设,将临港科技学校迁建至临港新城,紧接着2009年5月又传来更为振奋人心的“南汇并入浦东”的好消息,为我校的新一轮发展插上了双翼。学校将加快发展战略研究,以迁建为契机,巩固和完善现有专业,拓展开发新专业,更好地为“两个中心”以及“大浦东”建设中的各项产业需要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目前,作为学校重点专业之一的烹饪专业,由于职业学校竞争加剧、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该专业的招生人数较以往有所下降,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新一轮招生工作。烹饪专业应当如何发展?如何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审时度势、锐意改革,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在学校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呢?要使烹饪专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就要抓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強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此,谈几点看法。
一、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确定培养目标,打造品牌专业
众所周知,烹饪专业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宾馆饭店等餐饮行业,培养能从事中式烹饪、西式烹饪、中式面点、西式面点等一线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初、中级烹饪应用型技能人才。要想突破以往烹饪专业以中式烹饪为主的课程结构,就必须适应社会与行业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专门化方向,既不能笼统地归为“烹饪专业”,使学生没有主攻方向,也不能分得过细,使学生就业面过于狭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做好就业市场的调查,尤其是各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具体需求方向,这样便于专业组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同时要做好教学计划的调整、课程的整合、征订教材的选择和校本教材的开发。
二、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全面优化师资队伍,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这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近年来,我校坚持通过“引进+培养”模式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了更好满足迁建后专业发展的需求。本人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教师的能力:
(一)以学校推行的“优秀教师培养工程”为契机,以教师自修、将教师送到企业挂职培训、顶岗实习、聘请烹饪行业的知名人物作为我校的客座教授等多种方法,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企业的需求做好技能储备,快速提升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技能操作水平,为进一步打造名师、创名校奠定基础。
(二)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打造适应社会需求的烹饪专业,成立由专业领域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及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的烹饪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及相关活动,主要开展烹饪及服务等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指导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在课程设置、实践配合、信息传递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真正把烹饪等相关专业做大、做强、做优,办出特色。
三、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职业道德高尚、操作技能过硬的品牌学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而且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学生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读书,身为教育工作者就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教研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学生。打造烹饪专业品牌,途径很多,方法各异,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摸清教育规律,走近教育对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使理论课活起来,使实习课动起来,使质疑提问的声音多起来,使乐学的笑声响起来。这无疑对教师备课、备学生、沟通技巧和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的要求高了起来。最好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厌倦死读书、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钻研菜肴和面点制作等技能,增强专业兴趣,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引领型教学法及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鼓励学生回家也进行相应的实习,达到熟能生巧。
(二)多为学生搭建比、学、赶、帮、超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刻苦钻研。平时注意选拔可参加上海市“星光计划”的选手,做好全国大赛的人才储备工作,阶段性地举办校内技能比武或者小型竞赛,让学生横向有比较,纵向有自省,从而促进教学工作。在学生即将走出校门之际,举办影响面较广的校内实习汇报演示,邀请各用人单位的领导前来品评学生的作品。这项工作可以与其他专业的汇报展示结合在一起进行,让用人单位对我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有直观的认识,从而做出选用我校学生的决定。
(三)借助学校搭建的平台,完成和企业的订单式培养、培训计划。我校在两个中心和大浦东的建设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使得我们更容易和一些知名的企业进行联合,尤其是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指向开展订单式的技术人才培养。比如:已经落户浦东的大飞机项目、即将落户浦东的美国迪斯尼项目、临港新城即将兴建的五星级大酒店等,均需要大量的三产服务人员,其中厨师的需求量也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订单式培养的优点在于指向明确,一般来说,学生在毕业时少了四处求职的奔波,稳定性较高。
(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对他们进行美的熏陶,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来展示自己的各类才华,激发其自信心理,让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产生厌倦、对老师同学产生敌对的职校生重新找回自我,这样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作为学校重点专业之一的烹饪专业,由于职业学校竞争加剧、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该专业的招生人数较以往有所下降,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新一轮招生工作。烹饪专业应当如何发展?如何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审时度势、锐意改革,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在学校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呢?要使烹饪专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就要抓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強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此,谈几点看法。
一、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确定培养目标,打造品牌专业
众所周知,烹饪专业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宾馆饭店等餐饮行业,培养能从事中式烹饪、西式烹饪、中式面点、西式面点等一线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初、中级烹饪应用型技能人才。要想突破以往烹饪专业以中式烹饪为主的课程结构,就必须适应社会与行业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专门化方向,既不能笼统地归为“烹饪专业”,使学生没有主攻方向,也不能分得过细,使学生就业面过于狭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做好就业市场的调查,尤其是各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具体需求方向,这样便于专业组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同时要做好教学计划的调整、课程的整合、征订教材的选择和校本教材的开发。
二、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育质量
全面优化师资队伍,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这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近年来,我校坚持通过“引进+培养”模式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了更好满足迁建后专业发展的需求。本人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教师的能力:
(一)以学校推行的“优秀教师培养工程”为契机,以教师自修、将教师送到企业挂职培训、顶岗实习、聘请烹饪行业的知名人物作为我校的客座教授等多种方法,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企业的需求做好技能储备,快速提升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技能操作水平,为进一步打造名师、创名校奠定基础。
(二)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打造适应社会需求的烹饪专业,成立由专业领域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及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的烹饪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及相关活动,主要开展烹饪及服务等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指导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在课程设置、实践配合、信息传递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真正把烹饪等相关专业做大、做强、做优,办出特色。
三、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职业道德高尚、操作技能过硬的品牌学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而且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学生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读书,身为教育工作者就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教研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学生。打造烹饪专业品牌,途径很多,方法各异,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摸清教育规律,走近教育对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使理论课活起来,使实习课动起来,使质疑提问的声音多起来,使乐学的笑声响起来。这无疑对教师备课、备学生、沟通技巧和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的要求高了起来。最好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厌倦死读书、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钻研菜肴和面点制作等技能,增强专业兴趣,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引领型教学法及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鼓励学生回家也进行相应的实习,达到熟能生巧。
(二)多为学生搭建比、学、赶、帮、超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刻苦钻研。平时注意选拔可参加上海市“星光计划”的选手,做好全国大赛的人才储备工作,阶段性地举办校内技能比武或者小型竞赛,让学生横向有比较,纵向有自省,从而促进教学工作。在学生即将走出校门之际,举办影响面较广的校内实习汇报演示,邀请各用人单位的领导前来品评学生的作品。这项工作可以与其他专业的汇报展示结合在一起进行,让用人单位对我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有直观的认识,从而做出选用我校学生的决定。
(三)借助学校搭建的平台,完成和企业的订单式培养、培训计划。我校在两个中心和大浦东的建设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使得我们更容易和一些知名的企业进行联合,尤其是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指向开展订单式的技术人才培养。比如:已经落户浦东的大飞机项目、即将落户浦东的美国迪斯尼项目、临港新城即将兴建的五星级大酒店等,均需要大量的三产服务人员,其中厨师的需求量也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订单式培养的优点在于指向明确,一般来说,学生在毕业时少了四处求职的奔波,稳定性较高。
(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对他们进行美的熏陶,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来展示自己的各类才华,激发其自信心理,让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产生厌倦、对老师同学产生敌对的职校生重新找回自我,这样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