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事音乐录音工作的前十几年主要是在录音棚里搞录音与混音。近些年来,我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唱片母版方面(西方社会称之为CDmastering)。制作了《共和国足迹》、《西藏放歌》、《上海音乐博览》、《好歌珍藏》、《神州踏歌六十年》、《红歌宝典》、《北京好歌》等,都是唱片集,不是单张CD,其中较少的有几十首曲目,较多的几百首,加上母版制作已经完成,即将出版的唱片集,累计约有1500首。由于工作的原因,这几年比较集中的接触了大量中国(包括港台)音乐录音作品,母版制作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有几个问题遇到的次数太多了,让我明显的感觉到具有普遍性。下面按照问题出现的次数多少的顺序分三个方面谈一谈。
一.反相
这几年遇到问题最多的就是反相了,主要是乐队的反相。在我没有比较集中的接触这么多音乐录音作品时,真是想不到会有这么多首曲目有反相现象。很多年前的录音有反相,近几年的也有反相;名不见经传的录音师的作品有反向,名气很大的录音师的作品也有反相。让人真是难以理解。有的反相是可纠正的,更多的是不可纠正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反响现象存在,我认为有三个原因:1、不明白反相是怎么回事;2、录音制作时主观判断能力差;3、责任心差,即使发现了反相,调整起来也嫌麻烦。对于不明白反相是怎么回事的人,应该找有关书籍看一看,不明白的地方去请教他人,弄懂为止;对反相判断能力差的人,可通过调音台上的某些操作来感受一下反相,1、将两路正常信号(比如CD机的左右输出)输入到调音台的两个通路,把两路电平调一致后反复切换相位键(phase)来感受反相,反相时会有一种气体包围在脑后的感觉。2、当你用MS制录音时,在+S和-S信号平衡的情况下,逐渐拉下M信号,可以感觉到由正相到反相的变化。说一段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前我曾到北京某录音棚录音,录弦乐队时发现反相现象,这个棚是用其他用途的房子后改成录音棚的,离标准录音棚相差较远,正当我想方设法避免反相时,这个棚的录音师说只有线路才能造成反相,话筒拾音不会产生反相。当时我感到很意外,说这话的可是个还有些名气的录音师,看来在反相问题上确实有人存在很不全面的认识。用传声器拾音时,如发现反相现象,应及时调整传声器的位置,检查调音台的设置是否有误,音频线的焊接是否有误,一定要当时发现问题当时解决,否则将会带来后患,成为录音作品的败笔。
二.压缩用得过狠
这种现象往往是这样:在音乐较平缓的时候,独唱的声音较大,有时是过分大,到音乐的高潮时(往往是副歌部分)独唱声音却出不来,此时乐队声音往往较大,更显得独唱声音小,需要独唱声音顶出来时听起来却很费力,乐队推到了高潮,主唱却推不到高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1、阈值设置的过低;2、压缩比设置的过大。而为什么会过低、过大呢?原因有二:1、录音师的水平问题,对压缩设置得不合理不具备正确的分辨能力。听起来感觉不到有什么不对;2、责任心问题,有些录音师当天录完第一个演员后,后面不管换多少个演员,多少首歌曲,压缩器都不再调了。这样录出来的歌曲能没有问题吗?属于水平问题的应该设法提高自己的听觉水平,有三方面建议:应多听原声的歌唱,也就是不用传声器、不过电的声音,了解原始的声音是什么样的;2、多听高水平的声乐录音,有意注意声音较大、音乐高潮时的声音;3、将自己的录音和高水平的录音经常比较着听,如果能长期坚持这样做一定能提高对唱的声音的审美水平。以后录唱的时候就能做到既能对过大的电平进行合理的限制,又能把音乐表现的恰到好处。至于责任心的问题,我想说一个责任心差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录音师的。
三.片面、盲目的追求大音量
这几年经常遇到盲目追求大音量的母版,从视觉上看,把母版导入到工作界面时看上去像一个一号电池,直直的长方块,看不出高高低低的较为自然的波形;从听觉方面讲,整体音量很大,但声音很硬,很紧。没有了较自然的层次感。可以说社会上有一类这样的母版,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影响了某些母版制作录音师、制作人和演唱演奏者。我曾听某编辑说:“这一版比那一版好,因为这一版声音大,其他编辑也这样认为。”我听后感到很吃惊,很遗憾,仅凭音量大小一方面来判断母版的优劣实在太片面、太盲目了。通过这篇文章我想鲜明地提出,音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可以也应该适度提升节目信号电平,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大音量,把音质都破坏了,就十分错误了。提升电平不能以牺牲音质为代价。
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那些只是音量大,音质、环境感、层次感都较差的母版正是错误的观念导致的。所以,盲目追求大音量的做法应该被大家摒弃,应该树立音质第一位的音响观念,这样才能使只是音量大其他各方面均差的母版减少甚至消失。B&P
一.反相
这几年遇到问题最多的就是反相了,主要是乐队的反相。在我没有比较集中的接触这么多音乐录音作品时,真是想不到会有这么多首曲目有反相现象。很多年前的录音有反相,近几年的也有反相;名不见经传的录音师的作品有反向,名气很大的录音师的作品也有反相。让人真是难以理解。有的反相是可纠正的,更多的是不可纠正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反响现象存在,我认为有三个原因:1、不明白反相是怎么回事;2、录音制作时主观判断能力差;3、责任心差,即使发现了反相,调整起来也嫌麻烦。对于不明白反相是怎么回事的人,应该找有关书籍看一看,不明白的地方去请教他人,弄懂为止;对反相判断能力差的人,可通过调音台上的某些操作来感受一下反相,1、将两路正常信号(比如CD机的左右输出)输入到调音台的两个通路,把两路电平调一致后反复切换相位键(phase)来感受反相,反相时会有一种气体包围在脑后的感觉。2、当你用MS制录音时,在+S和-S信号平衡的情况下,逐渐拉下M信号,可以感觉到由正相到反相的变化。说一段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前我曾到北京某录音棚录音,录弦乐队时发现反相现象,这个棚是用其他用途的房子后改成录音棚的,离标准录音棚相差较远,正当我想方设法避免反相时,这个棚的录音师说只有线路才能造成反相,话筒拾音不会产生反相。当时我感到很意外,说这话的可是个还有些名气的录音师,看来在反相问题上确实有人存在很不全面的认识。用传声器拾音时,如发现反相现象,应及时调整传声器的位置,检查调音台的设置是否有误,音频线的焊接是否有误,一定要当时发现问题当时解决,否则将会带来后患,成为录音作品的败笔。
二.压缩用得过狠
这种现象往往是这样:在音乐较平缓的时候,独唱的声音较大,有时是过分大,到音乐的高潮时(往往是副歌部分)独唱声音却出不来,此时乐队声音往往较大,更显得独唱声音小,需要独唱声音顶出来时听起来却很费力,乐队推到了高潮,主唱却推不到高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1、阈值设置的过低;2、压缩比设置的过大。而为什么会过低、过大呢?原因有二:1、录音师的水平问题,对压缩设置得不合理不具备正确的分辨能力。听起来感觉不到有什么不对;2、责任心问题,有些录音师当天录完第一个演员后,后面不管换多少个演员,多少首歌曲,压缩器都不再调了。这样录出来的歌曲能没有问题吗?属于水平问题的应该设法提高自己的听觉水平,有三方面建议:应多听原声的歌唱,也就是不用传声器、不过电的声音,了解原始的声音是什么样的;2、多听高水平的声乐录音,有意注意声音较大、音乐高潮时的声音;3、将自己的录音和高水平的录音经常比较着听,如果能长期坚持这样做一定能提高对唱的声音的审美水平。以后录唱的时候就能做到既能对过大的电平进行合理的限制,又能把音乐表现的恰到好处。至于责任心的问题,我想说一个责任心差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录音师的。
三.片面、盲目的追求大音量
这几年经常遇到盲目追求大音量的母版,从视觉上看,把母版导入到工作界面时看上去像一个一号电池,直直的长方块,看不出高高低低的较为自然的波形;从听觉方面讲,整体音量很大,但声音很硬,很紧。没有了较自然的层次感。可以说社会上有一类这样的母版,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影响了某些母版制作录音师、制作人和演唱演奏者。我曾听某编辑说:“这一版比那一版好,因为这一版声音大,其他编辑也这样认为。”我听后感到很吃惊,很遗憾,仅凭音量大小一方面来判断母版的优劣实在太片面、太盲目了。通过这篇文章我想鲜明地提出,音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可以也应该适度提升节目信号电平,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大音量,把音质都破坏了,就十分错误了。提升电平不能以牺牲音质为代价。
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那些只是音量大,音质、环境感、层次感都较差的母版正是错误的观念导致的。所以,盲目追求大音量的做法应该被大家摒弃,应该树立音质第一位的音响观念,这样才能使只是音量大其他各方面均差的母版减少甚至消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