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19871120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耕自创办以来,已逾百年,在这动荡与发展并存的百年之中,她以其独有的理念,度过了战争的硝烟,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历经坎坷沧桑,依旧安静地居于苏州城中,履行着她的职责,福泽着一方姑苏人。善耕的发展,是善耕人因地制宜,不断革新的结果。
  一、“昨日”之“耕”——烽火中孕育。实践中成长
  善耕实验小学是苏州市区的一所百年名校,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二十五日,初名长洲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堂址在沧浪亭东侧羊王庙内,首任堂长是时任总理法部主事、进士出身的章钰。1911年学校改名为吴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1914年8月迁至谢衙前古灵鹫禅寺。善耕,正是在中国历史的大变迁之下应运而生的,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展开了她的历史篇章……
  “善耕”二字始出于学校第五任校长韩秉直先生,意即师生同耕,善问善学、善教善导,又意在努力向善,辛勤耕耘,以此要求教师循循善诱、教书育人,要求学生能成为身体健康、品德高尚、学有专长、奋发向上的人。
  自此开始,善耕的“耕”文化理念开始在善耕校园中发扬开来,在韩秉直先生的引领实践下,善耕在姑苏的名气日益壮大:韩秉直先生治校严谨,处处以身作则。在善耕小学工作期间,他提倡直观教学。亲自动手并发动教师制作了小学史地、常识、自然等科系统的教具、图表、标本。学校开设自然实验室,供辅导区各校轮流实验之用。他重视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学生阅读前由教师提出要求,阅读后检查效果,并由图书管理员填载入册,这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收效很大。他还重视劳动作业,对男女学生施以不同种类的劳动训练,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就这样,在“耕”文化引的领下,学校特色课程初见端倪,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课程与特色课程相辅相成,使得善耕升学率一直很高。韩秉直先生曾回忆:当时苏州各校,男生以考取苏州中学为荣,女生以考取苏女师(初中部)为荣,而“善耕”报考这两所学校的,可说报多少取多少,升学率达百分之百。因此善耕小学深得学生家长与社会的信赖,入学学生也不断增加。在他任职期间,学校就从7个班300余人发展到17个班900余人。有些学生住得离校较远,他们也心甘情愿多跑一点路,还有些人甚至是从四乡八镇或者外地慕名而来求读的。
  善耕的“昨天”,在烽火中几经波折,甚至屡次易名,但以“勤学善耕”为代表的“耕”文化理念依旧被大家所传承,在这样的文化支撑下,各位校长在实践之中不断促进学校的发展,真正成就了一所“百年名校”。
  二、“今日”之“耕”——传统中汲取,时代中蜕变
  从1903年以来,虽历经风雨沧桑,仍扎根吴地文化,在历史更迭之中前行。今天,善耕以其独具特色的“耕”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绵亘了百年,成为当之无愧的“百年名校”。
  文化总是与教育同源共生。21世纪,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世界被缩小,情怀被放大,城市在延伸,文化在传承。自2009年迁入平江新城,善耕秉承着“一生向善,百年勤耕”的校训,我们仍旧传承并发扬着善耕独具特色的“耕”文化,经过善耕人的不断努力,“耦耕园”顺应改革,横空出世。
  清代学者程瑶田提出:“言耕者必言耦,以非耦不能善其耕也。耦之为言并也,共事并行,不可相无之谓耦。”“耦耕”是指以两人协作为特征的耕作方法。“耦”即合作,“耕”即耕耘,为农场冠以此名,意在让学生通过互相协作,体验种植实践的愉快,分享劳动收获的喜悦,感受“耦耕”之其乐无穷,并将此延伸至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齐心协力,勤奋耕耘,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自“耦耕园”落成以来,就成了善耕的标志之一,就成了每个学生实践与生活的基地,也成了学生童年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出现,是善耕校园文化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校开辟“耦耕小农场”的目的,正是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将实践与课程结合。比如:语文课可以让同学写点观察日记,美术课可以到园里写生,实践课同学们则参与农场的日常管理,直接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给植物锄草、浇水、施肥、采收果实。
  叶圣陶先生说:“无论怎么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是的,我们不纸上谈兵,我们不架筑空中楼阁,教学中如此,校园文化作为学生习惯养成的基底,更是如此。“耦耕园”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团队合作收获课本以外的知识,又融入平时的学习里,这正符合学校一直倡导的“学有所乐”和“学有所得”。实践证明,我校的“耦耕园”开辟与运用便是对这一教学理念的实实在在的践行。
  一年多来,学校的“耦耕园”中长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瓜果蔬菜,同时又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们在这里实践,在这里收获。在教师的指导下,收获的是果实,是知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无形却行之有效的行为习惯教育。
  也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耕”文化有了更加具体的表现,一方面是因地制宜,“耦耕园”实践基地的开辟,为学生们提供了真正的劳动实践场所;另一方面,学校还及时跟进课程设置,由教师们齐心协力,共同创作了校本教材《耦耕集》,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着耦耕园与自然、农业等相关知识。
  从小培养爱劳动的情感和习惯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耦耕园”让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更直接地获得了植物生长的简单常识和初步的劳动技能,我们要的是孩子学习知识,更需要的是孩子学习能力,所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善耕的“今天”,在传统中汲取,时代中蜕变,我们坚守“勤学善耕”的校园文化,又因地制宜,在新时期的文化中寻求真正适合善耕人的文化,并将其融入我们善耕校园,让善耕在厚重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再次焕发出崭新的活力,再次破茧成蝶,走上更高的山峰。   三、“明日”之“耕”——文化中前行。继承中革新
  世界文明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崛起。国家民族不仅要有实力,而且要有魅力。这种魅力是文化的魅力,精神的魅力。
  反观一座校园,校园本身便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更要注重本身的文化继承与发展,而善耕能够从容地经历烽火,顺应时代,如今屹立于姑苏城北,成为百姓口中传扬的“百年名校”,一代一代善耕人对这种“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功不可没,这也就是那一份文化的魅力,精神的魅力。
  2015年,“耦耕园”二期落成,无土栽培实践区和花卉盆景区初露头角,这正是“善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真实写照!我们就是这般,传承着善耕“一生向善,百年勤耕”的“耕”文化,又积极感受着时代的脉动,与时俱进,传统文化、现代文明,我们将它们串联起来,恰似苏州之水,从容且不断向前。
  可以想见,随着“耦耕园”二期的建设完成,学生们不仅可以见识到先进的灌溉技术,还可以了解更多的“耕”文化,包括常见的花卉、小动物等。三百平方米到六百平方米,扩大的不仅是空间,更是物种的丰富,技术的飞跃,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随着多年来人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倡导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以来,人们在观念层面已基本对此达成共识,问题是如何在学校实践中真正落实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的要义,以使其成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耦耕园”的实践无疑就是用事实在告诉我们如何因地制宜,去更好地发扬校园文化,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克罗齐还告诉我们:“历史当然是一切都应改革的,历史无时无刻不在力图使自己变完善……没有一部历史能使我们完全得到满足,因为我们的任何营造都会产生新的事实和新的问题,要求新的解决。”
  今天的善耕,已是一所姑苏百姓口中的“百年名校”,明天的善耕,我们也依旧在努力,只有立足于善耕百年传承的文化,同时不断汲取时代的新知识进行革新,才能保证这一所百年名校在姑苏城中永远保持活力,才能不断突破。这一切不仅是善耕的教师,也是善耕的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教室中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教师呈现得越来越精彩的课题,越来越丰富的社团活动,二期“耦耕园”中不断增多的学生创意作品,善耕陶艺社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陶艺作品,体育馆中一声声气势恢宏的呐喊声……都在为善耕的“明天”勾画一幅更美更优秀的蓝图。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挖掘学校的内在价值,新一期的“耦耕园”已经提上日程,社团活动时间也不断在调整,社团活动场所也在不断增多……
  当然,在善耕校园中,像“耦耕园”这样具有浓厚“善耕文化”的建筑随处可见:富有传统智慧的珠算馆、充满欢声笑语的嬉戏园、娟秀典雅的敬贤亭以及充满姑苏韵味的校史馆等,都是善耕作为一所百年“苏式校园”,给予学生们独一无二的文化支持,也是善耕引领和推进学校文化发展的一处折射,也正是这些星光,共同点缀了善耕校园文化的星空。
  善耕人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结合善耕独具特色的“耕”文化与时代背景,扎根于“善耕”这一实践场所所进行的创新改革,善耕的“明天”将在文化的支撑中前行,在继承中革新,不断突破,真正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地方,成为培养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摇篮。
其他文献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直接具体的或隐性的进步及发展。有效教学,强调的是“三有”,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用,从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体验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为例,笔者认为:必要的慢功,可以让教学事半功倍!  
期刊
【教学案例】  《祁黄羊》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则历史故事。课文以简练、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于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这是一篇适合进行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文。教学本课时,我本意是立足文本的核心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朗读去体会人物内心,感悟人物的高尚品质。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刚初读完课文
期刊
近日,听了我校三年级岳老师执教的一道习题,内容是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该老师初次教学:主要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在方格纸上先呈现出正方形,让学生说说它的边长是多少,随后很快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第二步:出示长方形,学生数出长方形的周长是14厘米。  第三步:电脑显示,从正方形中复制出一个同样的正方形下移,再从右边的长方形中复制一个同样的长方形下移并向正方形靠拢,
期刊
我校在两年多的探索中,力图将儿童、创造性戏剧和语文教学三者作为和谐对话的生态关系来考察,把创造性戏剧作为教与学的手段,并借鉴艺术的眼光来审视,以融合的取向来阐释与实践儿童的语文学习。我们将“创造性戏剧”界定为:在激发儿童创作戏剧的过程中,培养儿童乐于并善用戏剧语言表达自我、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由师生共同建构的指向人文精神的一种审美教育。为让“创造性戏剧”牵手“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期刊
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将目光聚焦课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教师挖空心思构建高效课堂,却忽视对学生课后复习方法的指导,使一些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屡屡出错,成绩“居低不上”。笔者认为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要“两只手”给力,“一只手”是指教师课堂上的“教”,“另一只手”是指学生课后知识的温习。教师课堂上要“重拳出击”,课后复习要“出手相助”,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明显的成效。 
期刊
数学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引领学生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是主观意识和现实表象抽象化、概括化的结果,旨在主体性教学实践下,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逻辑起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学生更多的思维品质、注意力品质以及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参与和作用。而小学生虽然是生动活泼的、独立的群体,所具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相差不远,但对于这种逻辑性强、数理能力要求较高的学
期刊
本期关注:创新与实践  策划人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改以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时代赋予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当今课堂教学的崭新课题。十余年来,围绕这个中小学课程改革前沿的课题,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从各种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  下面一组文章,记录了作者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水平,不拘泥于旧的思维模式和框架,积极开发学生的创
期刊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自主体验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师的教学要顺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制约着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程度。但是,当今我们还经常会发现有的教师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认识不足,存在着用教师活动代替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学生学习体验不充分,或体验缺乏有效引导而难以深入等现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案例描述】  最近,分
期刊
如何真正让我们的数学教育成为文化之旅,让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爱上数学呢?目前仍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苏教版数学一、二年级的教材研读,发现教材中编排了比较丰富的与数学文化相关的内容,形式灵活多样,突出了教材的多义性与开放性。本文侧重分析苏教版数学一、二年级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呈现方式,旨在明确低年级教材中数学文化知识的整体概况,凸显教材的数学文化呈现途径与状态,便于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学生“插嘴”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数学课堂之上。有的“插嘴”极具价值,有的却有失偏颇。面对学生的“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