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派作品比较解读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a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西方现代派作品的解读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必须研究的课题。对于任何一篇現代派作品而言,我们都不可能只凭单纯的介绍而使学生了解它的特点,领略它不同于以往作品的独特魅力。作为教师要把作品放到更广阔的空间里,使之与学生熟悉的其它文学样式建立相关联系。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中,比较的方法被广泛运用。因此,本文拟通过比较的方式,以《百年孤独》为例来了解西方现代派作品。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比较解读;《百年孤独》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2
  一、批判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比较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是一场起源于法国,然后迅速影响到整个欧洲,并进而波及北美的世界性的文学流派。1831年法国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的发表是它崛起的标志。批判现实主义崛起之后迅速形成了一统天下的局面,并于19世纪中期取得了最辉煌的成就。此时,法国的巴尔扎克、福楼拜;英国的狄更斯等分别以他们各自的搦现实主义文学成就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并进而影响了世人的审美趣味。19世纪70至80年代俄国的托尔斯泰、契诃夫以及19世纪末美国的马克·吐温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又再次掀起高潮。
  如果我们仔细地研读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我们就能够把握批判现实主义基本的美学精神。其一,是作品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其二,是它强烈的批判性,作家常将那种深刻、精警的批判熔铸在客观、冷静的艺术描绘中。其三,是人物的典型性,对“典型性”的强调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显著的特征。恩格斯在1844年4月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一方面注重对生活中的细节作真实的描绘,同时更注重对之进行艺术的提取、加工.从而塑造更为生动、鲜活、更为形象、典型的人物。恩格斯关于典型化的表述,就是作品要达到个性与共性统一,人物与环境统一。“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2]其四,有恢宏的史诗气质,现实主义作家大都具有深沉的历史意识,构筑史诗式的鸿篇巨著。
  魔幻现实主义原是西欧一个现代画流派的,我国在80年代翻译、介绍拉美作品时应用,并由此流行开来。在艺术上,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喜欢用既新奇又怪诞的风格与超自然、超现实的人物、事件和情节,描写拉丁美洲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政治现象,作品情节离奇、内容荒诞,笼罩着一层似是而非、迷离恍惚的魔幻色彩。可见,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魔幻只是一种手法,描绘现实、反映客观现实状况才是目的。魔幻现实主义所描写的事物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源于现实,也具有现实主义的功能,反映现实。但是除了传统内容外,现实还应包括人们的所思所梦,即主观现实。如果说现实主义就好像社会的一面镜子,真实准确地再现社会生活,那么魔幻现实主义就像一面哈哈镜,以变形的方式折射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是按原始神话的形式来描写现实的。正是在反映客观现实的方式上二者拉开了距离,魔幻现实主义艺术中的生活形式不是客观存在意义上的真实形式,而是传统观念意义上的真实形式。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所遵循的现实就是一种“用密码写就的现实,是对世界的揣度,小说中的现实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尽管前者以后者为依据,这跟梦境一个样”。[3]在马尔克斯看来,内心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都一样,他把想象、幻象都当作他创作的主旨,在他的眼里,现实的内涵远比传统观念中的内涵要丰富得多,这一点在《百年孤独》中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其它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之间的比较
  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然而,由于学生对西方现代派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点缺乏必要的了解,以致于难以读懂作品,从而给现代派文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要真正读懂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现代派文学的相关知识。教师在解读《百年孤独》这一作品时,如果能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其它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特征作相关的介绍和比较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及其艺术特点。
  现代派文学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动荡与变化,表现出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文明的深切的危机意识。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四种人类基本关系的全面扭曲和严重异化。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派从反社会的角度出发,全面探讨了社会对人的压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表现了自然、物质世界对人的压迫和报复。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揭示出一幅冷漠无情、自我中心、人与人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他人就是地狱”即人与人关系的最好图解。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他们崇尚本能和下意识,对自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意义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这四种关系的全面异化反映出现代西方世界严重的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但现代派文学又具有颓废性的特征,这也是现代派文学的总体局限性。
  在艺术特征上,现代派作品为大多探求人物的内心真实,着重表现难以直接描述的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借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大都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非现实揉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
  大体来说,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具有不同于其它现代派流派如下特点:首先,作品的思想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拉美的社会生活,对殖民主义、军事独裁、宗教政治、封建愚昧进行揭露和抨击。其次,作品的艺术手法深受现代文学的影响,注重表现潜意识、梦境、幻觉,大胆运用出奇的比喻、离奇的想象、神秘的象征。但它又结合了拉美本土文化,如印第安原始神话、民间传说,将现代派文学的创作手法加以丰富发展,从而形成特有的魔幻手法。   三、《百年孤独》人物形象之间的比较
  《百年孤獨》描写了布恩地亚家族六代人的历史,因此小说中涉及的人物众多。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对这些人物形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作品时有必要把这几个人物形象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在异中求同,在同中析异。
  虽然布恩地亚家族中的人物在外表和性格上各不相同,但其孤独却是惊人的一致,并且代代相传,支配着他们的行动。老布恩地亚被磁铁热,天文计算,炼金梦以及想认识世界奇迹的渴望迷住了,而他越沉醉于其中,离文明世界越近,他就越孤独。他意识到“世界上正在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马贡多人应当跟上时代潮流,而不能老是这么“过着毛驴似的生活”。然而,对于具有超人智慧和超前意识,尤其是超前忧患意识的人来说,他注定会陷人无人喝采的孤独境地。布恩迪亚无疑也是拉丁美洲大地上一个极具代表性和值得认真反思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他的缺陷是他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心理以及采取照搬的手段更使得他没有公正地而对异文化在其自身社会环境下的不足。
  老布恩地亚和乌苏拉是布恩地亚家族的第一代,他们同为马贡多镇的创建者,但他们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态度。老布恩地亚是相信和接受一切外来文化而乌苏拉则是坚决的抵制,如果说老布恩地亚具有开拓意识的话,那么乌苏拉无疑就是一个保守者了。
  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和奥雷良诺上校都是马贡多镇中的奋斗者的形象。他们力图借鉴西方的现代文明,使马贡多镇走出孤独,走向繁荣富强。但他们都不可避免地肢解了西方现代文明,把它机械地分为两个方面,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取其科技主义,奥雷良诺上校取其自由的意识形态。肢解后的文明,并没能和拉丁美洲原有的文化有机地融合,从而增殖一种新的具有更大活力的文化.而是走向其反面.导致了更大的混乱。最终,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精神失常,奥雷良诺上校心灰意冷,他俩都在孤独中默默地死去。
  墨尔基阿德斯是贯穿《百年孤独》的人物。小说从墨尔基阿德斯带领吉卜赛人闯入马贡多村开篇,以破译其写的羊皮书结束。墨尔基阿德斯具有经济掠夺者、文化殖民者和智者等多重身份,他生前是西方经济掠夺的代表,死后是文化殖民的幽灵。他的幽灵在生前工作的实验室里写下一部羊皮书。布思迪亚家族的后三代都力图破译羊皮书,当霍塞·奥需良诺最终破译此书时,马贡多镇被一阵狂风卷走从此消逝了。羊皮书是入侵者用自己的语言写成的,是马贡多历史的隐喻,它说明了拉丁美洲的近代史是西方殖民者写下的,是西方的经济文化强加给拉丁美洲的。
  上述把《百年孤独》这一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作了三个方面的比较解读。通过不同的文学流派之间的比较,使学生对“魔幻”与“现实主义”这两个特性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比较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小说主题。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在阅读其它西方现代派作品中有意识地反复尝试和运用,定能有效地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率。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35页。
  [2]恩格斯:《致敏·考茨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84页。
  [3]李政文译:《苏联杂志介绍加西亚·马尔克斯及其创作》,《外国文学动态》,1982年第12期,第39页。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班主任是高中学生管理的主力军,也是开展有效班级工作,建设和谐班集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和德育的关键人物。本文主要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对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进行论述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2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略显枯燥和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只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课堂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给予每一位学生足够的赏识和尊重,才能让学生产生和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让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得以提升。  【关键词】 课堂教学;兴趣;趣味性;生活化;实践性;赏识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组织游戏 增添兴趣 设置情境 激发兴趣 竞赛体验 调动兴趣  【关键词】 数学教学;调动;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收益匪浅,感慨颇深。记得自已小时候上学时每天都在各种题海中苦战,那时的我就在心中默默起誓:我长大后如果当了老师,决不给学生布这么多作业,多给学生玩的时间。儿时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条基本途径,同时,它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从教十余年,我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是语文能力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做“奠基”,那些提高习作能力的方法和技能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当前,有关专家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的关键内容。此种说法虽未形成定论,但至少是一种前瞻性引领。反观当前的习作教学,不少教师只注重“作”,而忽视“习”,缺少作前必备的思维发散和整合练习。学生的生活发
期刊
【摘 要】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有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教材歌曲;气息运用能力;和声感受能力;情感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4.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2  众所周知,皇帝乃一国之君,皇后乃一朝之母。那么作为一朝之母的皇后无论从其所处的社会人伦地位还是其拥有的社会政治地位而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相对于后宫三千佳丽,皇后居后妃七级中的最高级,负有“昭女教于六宫”的责任;另一方面,面对万千子民,要有“母仪天下”的义务①(《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
期刊
【摘 要】 说明文的内容相对枯燥,说明文的教学一直都不受大家的青睐,针对当下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自己的主张:理趣相融,学以致用。挖掘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独特性,体现说明文的语文味,有效促进教学相长,让语文味在课堂上芳香四溢。  【关键词】 说明文;语文味;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 G6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程少堂先生认为: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信息化教学的互联网+教育不断发展升级,很多平台不断孕育而生,文章尝试了一种基于UMU互动平台和化学学科特点的一种线下线上互动的教学模式尝试。利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使所有学生线下的实验数据得到保存与分享,线上互动互评,并能在完成课堂练习的同时进行统计分析。文章以苏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为例。  【关键词】 互联网+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2  从2016年高考开始采用全国试卷,这对历史教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推进历史课堂教探究全国卷考查体制下加快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新的研究课题。  根据《2017年全国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全国卷历史学科注重对基本历史知识是的掌握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