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而神奇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物质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需要我们带领学生去认识与发现。学生在探究活动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演示自然现象,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物质世界;观察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4-0075-02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而神奇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物质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需要我们带领学生去认识与发现。小学科学学科内容包罗万象,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精彩纷呈的物质世界、戴有神秘面纱的地球与宇宙内容等,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本质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课,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面对大自然独立探索,还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物质世界。
一、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演示,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有些活动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展现的,如讲解《根和茎》一课时,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茎、叶脉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攻克了。在教学《浮与沉》时,先做个小实验,把一片树叶和一个小铁块放在水槽里,同学们发现树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铁块会沉到水底。教师马上提问:“钢铁做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同学们被老师的问题吸引住,充满着好奇和求知的欲望。然后我让同学们观察实验:拿一个鸡蛋放入水槽中,看到鸡蛋沉下去了。接着我往水里加盐,轻轻搅拌,盐溶解在水里,鸡蛋又慢慢浮起来了,学生更好奇了,各个睁大眼睛,感到非常好奇。这时我适时提问:“鸡蛋为什么在水中“跳舞”,有时沉,有时浮?想知道答案吗?我们学习了这节课内容就明白了。”同学们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就这样在问题中把同学们带进了有趣的课堂。
二、提高观察力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就需要我们结合教材要求,师生共同合作,使科学课堂生动、形象、有趣,使课堂活起来。如教学《毛毛虫不见了》一课,在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训练学生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这时可以在投影上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把昆虫归类到相应的栏里,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巩固了知识,一举两得。教学《凤仙花》观察叶子形状这一课时,当同学们知道植株的组成部分后,接下来观察组成部分——叶子。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玉米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你能将叶子画出来吗?学生回答是带子一样。通过画叶子,在观察和描画的过程中,了解叶的结构。我又提问:同学们都见过梧桐树,那么梧桐树叶和玉米叶相比,他们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从颜色、形状、长短等多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植物的叶子多种多样,各有不同。在探究声音的产生问题时,为了让所有的学生了解音叉在发声的同时也在振动,可以把装有水的玻璃水槽放在投影仪上。先把不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发现水面没有变化。再把用小锤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槽,所有学生都看见水波动起来,不由得惊叹。适时引导,让学生思考水波为什么会荡漾起来,从而联系到音叉在振动,学到了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学生认真观察,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课堂气氛。
三、科学回归生活
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联系生活实践,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如学习《节约能源》一课,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任务,课下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收集资料,学生再将这些信息整理、归纳得出知识,这就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教学《动物与能量》一课要求从生活中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懂得食物链的含义。把生活引入到科学的教学当中。“你们吃什么?”一个简单的生活话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你喜欢什么动物?它们又喜欢吃什么呢?它们有可能被什么动物吃掉?”学生们都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使他们知道地球上各个生态系统之间都是互相依存的,我们必须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后让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编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
四、发展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胜任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科学课堂教学,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显示了更大的优越性,能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情景,提出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答案。如讲雨的形成、行星等知识,就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形象生动地再现这些现象给学生观看,这样虚实互补,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如在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时,由于蚂蚁是活的动物,不停地在爬行,而且身体又小,很难让它静下来观察,我就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办法观察蚂蚁吗?学生通过讨论,得到多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随后我又问: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去观察蚂蚁呢?为了得到某种事物的特征,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角度来进行观察。
总而言之,在科学教学时,只有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让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责任编辑 朱桂兴]
关键词:小学科学;物质世界;观察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4-0075-02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而神奇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物质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上,需要我们带领学生去认识与发现。小学科学学科内容包罗万象,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精彩纷呈的物质世界、戴有神秘面纱的地球与宇宙内容等,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本质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课,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面对大自然独立探索,还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物质世界。
一、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演示,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有些活动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展现的,如讲解《根和茎》一课时,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茎、叶脉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攻克了。在教学《浮与沉》时,先做个小实验,把一片树叶和一个小铁块放在水槽里,同学们发现树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铁块会沉到水底。教师马上提问:“钢铁做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同学们被老师的问题吸引住,充满着好奇和求知的欲望。然后我让同学们观察实验:拿一个鸡蛋放入水槽中,看到鸡蛋沉下去了。接着我往水里加盐,轻轻搅拌,盐溶解在水里,鸡蛋又慢慢浮起来了,学生更好奇了,各个睁大眼睛,感到非常好奇。这时我适时提问:“鸡蛋为什么在水中“跳舞”,有时沉,有时浮?想知道答案吗?我们学习了这节课内容就明白了。”同学们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就这样在问题中把同学们带进了有趣的课堂。
二、提高观察力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就需要我们结合教材要求,师生共同合作,使科学课堂生动、形象、有趣,使课堂活起来。如教学《毛毛虫不见了》一课,在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训练学生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这时可以在投影上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把昆虫归类到相应的栏里,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巩固了知识,一举两得。教学《凤仙花》观察叶子形状这一课时,当同学们知道植株的组成部分后,接下来观察组成部分——叶子。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玉米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你能将叶子画出来吗?学生回答是带子一样。通过画叶子,在观察和描画的过程中,了解叶的结构。我又提问:同学们都见过梧桐树,那么梧桐树叶和玉米叶相比,他们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从颜色、形状、长短等多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植物的叶子多种多样,各有不同。在探究声音的产生问题时,为了让所有的学生了解音叉在发声的同时也在振动,可以把装有水的玻璃水槽放在投影仪上。先把不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发现水面没有变化。再把用小锤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槽,所有学生都看见水波动起来,不由得惊叹。适时引导,让学生思考水波为什么会荡漾起来,从而联系到音叉在振动,学到了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学生认真观察,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课堂气氛。
三、科学回归生活
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联系生活实践,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如学习《节约能源》一课,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任务,课下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收集资料,学生再将这些信息整理、归纳得出知识,这就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教学《动物与能量》一课要求从生活中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懂得食物链的含义。把生活引入到科学的教学当中。“你们吃什么?”一个简单的生活话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你喜欢什么动物?它们又喜欢吃什么呢?它们有可能被什么动物吃掉?”学生们都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使他们知道地球上各个生态系统之间都是互相依存的,我们必须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后让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编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
四、发展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胜任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科学课堂教学,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显示了更大的优越性,能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情景,提出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答案。如讲雨的形成、行星等知识,就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形象生动地再现这些现象给学生观看,这样虚实互补,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如在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时,由于蚂蚁是活的动物,不停地在爬行,而且身体又小,很难让它静下来观察,我就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办法观察蚂蚁吗?学生通过讨论,得到多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随后我又问: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去观察蚂蚁呢?为了得到某种事物的特征,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角度来进行观察。
总而言之,在科学教学时,只有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让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责任编辑 朱桂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