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人文素养的引入属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发展方向,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素养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可以促使学生情感层面的激发,以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标。但是,因为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虽然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却很难实现知识的创新应用。对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希望可以借此为相关教育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039
  人文素养是近些年在教育工作中经常被提及的词汇,这也是教师讨论中的热点话题。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知识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思想的提高,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适当的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学习到做人的道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借助不同措施实现人文素养,这也是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持续改革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被纳入新课改的目标中,这就要求我们应从初中语文教学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丰富的情感。因此,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有着显著的教育价值。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当前,在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方式都相对比较落后,这就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效果相对较差,整体教学效率比较低。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及其提升具备显著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我国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注重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可以全面性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因为应试教育方面的约束,导致整体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整体教学效率严重受挫。另外,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水平较低也是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当前的初中语文任课教师在个人人文素养方面仍然存在缺陷,这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自大,认为在学生面前应当保持威严,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频率较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灵活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1.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途径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性地位,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单纯应用讲解的方式很难保障内容展现效果,同时这对于学生的感官也会缺少刺激性,很难发挥整体的教学作用,更不用提人文素养。对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兴趣激发措施。从儿童认知规律的角度来看,学生入学之后语言的学习主要是从口语作为基础逐渐发展的,此时借助不同的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意识与能力,以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综合性目的。例如,在《皇帝的新装》这一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板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文章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文章内容扩编出一个情景劇,促使学生在表演中感受人物的内心过程,感受童话艺术,同时发现生活当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角色板演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更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突出生活元素,提高创新意识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元素的引入实现人文素养的体现,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意识的目的。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激发,让学生善于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想,引导学生将事件的前因后果理解全面,同时借助思考、现象等途径实现故事情节的丰富化。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等途径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促使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领悟实际道理,并从思想情感层面深受感触,从而实现写作素材的积累。以人物的描写为例,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写作技巧的教学之后,便可以对学生提出要求,如“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都需要在日记里面记录白天遇到的事情,尤其是记录让你印象和感触最深的人,要尽可能描述出来,同时我们每周自习时选取三名同学与大家分享”。借助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记录意识与习惯,在强化学生好奇心与学习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意识到创作的乐趣,从而实现写作兴趣的激发以及写作能力的持续性提升。
  3.结合教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挖掘,就能将文章中的人文元素挖掘出来。例如,学习《荷叶·母亲》时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诗歌中浓浓的母女情,体会到母爱的博大无私和女儿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在这里应引导学生重点对中国传统的母女情谊加以体会,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情怀。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育中体现出的人文素养具备较高的教学价值,其不仅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氛围和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教师挖掘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元素,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精神境界得到明显提升,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掌握教材并有意识地挖掘教材内涵,从文中情感含义的理解着手,不断改变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达到综合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开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探讨[J].新校园(阅读),2018(3):55-56.
  [2]樊其亮.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二中学341200)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各学科都在提倡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形成新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落
语文学科是高中阶段必修的基础学科,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如何利用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推动德育课程的建立与教学,已成为教师关注与深思的问题.传统的教育理念已不能满足现代教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为:基于数学文化的初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JKX18B194)  摘要:数学文化就是人类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数学学习的中心思想是一种推理和归纳的表达形式,现如今的中学数学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该如何把数学的思想理念和方式方法渗透进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以使中学生在认识数学思想理念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