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峻温情的人生哲学──论余华对悲剧人生的另类审视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余华,主要作品有《兄弟》《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在细雨中呼喊》等.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我们能够窥探出余华对待人生悲剧的态度是从容冷静,甚至是冷漠的.余华将自己从悲剧的历程中抽离,然后将人物置身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环境中,从中窥探他们的人生悲剧是如何发展的,彰显了作者冷峻温情的人生态度.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王一茗(1995-),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02  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星湖文化相悖。作为一种宗教,佛教影响着知识社会一部分对佛教具有宗教情感的人。季羡林先生曾说过:“现在大家都认为,如果不研究佛教对
期刊
摘 要:意象作为一种情感象征,蕴含着作家的写作意图,它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文学作品通常借物抒情,凭借象征事物来隐喻某种象征意味,即意象的象征性。在沈从文的小说中,船的意象、植物意象、色彩意象、时间意象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笔者对沈从文小说中的意象进行了深入解读。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意象解读  作者简介:闵宇红(1972.5-),女,汉族,辽宁省鞍山市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史
摘 要:“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问题是21世纪的热门话题,黔北作家肖勤的小说给我们展现了黔北山区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她怀着悲悯的心境描写底层人民的生活与心理,试图从根本上对苦难生成的原因进行剖析,同时努力寻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生存困境;渴求;反抗  作者简介:褚连波(1973-),吉林东丰人,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小
摘 要:在沈从文《边城》中,描写出了一位天真善良、聪慧孝顺的湘西女孩——翠翠。她的可爱与美丽,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结果,她不仅是外表美的代表,更是人性美的化身。本文通过对翠翠的爱情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其外在形象与社会的现实,并且在此基础上,探寻这部作品对于现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边城;翠翠;爱情;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
摘 要:《雨巷》戴望舒的代表作,文中意象众多,主要有“雨”、“巷”、“篱墙”、“油纸伞”、“丁香”、“姑娘”等意象,这些多层次的意象错落有致,相互包容,朦胧又透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 江南水乡画卷。本文主要对这些意象进行分析,通过对意象的分析阐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主旨,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意蕴。  关键词:《雨巷》;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