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立意出新的五把神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高考《考纲》对作文立意提出了“有创新”的要求,显然,这呼应了创新教育的需要。关于创新意识,《考纲》列出了如下几点要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这五点中,最具创新意义的当数“见解新颖”和“有个性特征”,因为这是立意方面的要求。换一句话说,是考查作者对社会、生活、人生等问题的见解和认识,是最能体现作者才识的地方。形式的创新固然也重要,但只有当别致的形式和新颖的内容相一致时,创新的形式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应试作文的意旨应该在比较明显的位置突出出来,让阅卷人知道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如果“太阳”藏在“云中”,那么无论如何,也要把它托出来。这种托,就是要求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跳出一般学生认识的窠臼,从新的角度去分析事物,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新认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为此,我们要掌握立意出新的“五把神叉”。
   一.多向思维,选优择新
   应试作文是一种局限性和封闭性的写作,就试题本身来说,它有很强的指令性和规定性,然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从不同角度去看同一试题,往往会看出不同的意味。
   2009江苏高考作文,“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沉淀为经典。”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从题目来看,沿袭以往样式,这是江苏作文求稳方面的表现,学生看起来不生疏。在审题方面,“品味”和“时尚”是两个重要点,这很显然。“品味”是动词,但是如何品味,可以成为写作的着落点,主要指理解、认识、感受等,这里很能展示考生对人生或社会的体认水平。但“时尚”到底是什么?材料中“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提示比较有实际意义,便于避免学生一时找不到话题,这也使一般考生认为时尚是表现为衣食住行等方面,这样立意很一般。其实,考生要想赢取高分,应该多在“时尚”上深刻立意,对关注社会热点、人文关怀或历史新潮等有关方面进行理性思考,要避开衣食住行和大众文化,更不能写对低俗文化或不良现象的追捧。考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立意并使之深刻和新颖,以此有利于提升作文的档次。
   由此可见,只要考生把目光投向命题的不同层面,总会有新的发现,就像三棱镜一样,折射出内蕴的“七色光”来,古人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有了这许多意,我便可选择其一,找出自己最有感受、现实性针对性和时代感最强,见解最深刻的新意来。
   二.深入钻探,挖奇掘新
   人常说:“浮在上面的是泡沫,沉下去的是珍珠。”应试作文要有新意,必须对试题作出深层分析,即透过表面把握本质,如果在试题表面驻足不前,甚至以见到表象而沾沾自喜是不能打捞到闪光的“珍珠”的,如此看来,立意的新颖是与深刻有联系的,真正的新颖必须是深刻的。因此,考生在考场上钻探越深,就越能找到真正闪光的金刚石。再如北京2003年春季语文高考卷以“水的联想”为话题的作文,不少同学仅是就材料所涉及到的“水”来谈“水”,作文中存在着诸如思路拘谨、选材单一、感悟缺乏个性等不足。如写家乡河流的污染,写“水滴石穿”的启示,或将水简单拟人化,或写有关水的故事,写作思路及写作内容存在着不少雷同化的东西,如此立意陈旧内容陷于窠臼的作文又怎么能够体现出创新、深刻?这些不足正是对审题不够重视的结果。
   其实这道作文题并不难写,只要认真审题,是能找到一个较有深度的写作角度的。材料中的“水”既是如暴雨、江河、湖泊、洪流之类的“实”的水,又是演绎故事流淌悲欢的载体的“虚”的水。题目虽然对联想的范围做了规定,即“面对水,总能引发我们无穷无尽的联想,关于历史的,关于社会的,关于人生的”,但仍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文以载道”,不管是“实”的水,还是“虚”的水,都必须承载一定的历史或社会、人生方面的思考内容。古人强调写文章要“意在笔先”,在审题的过程中如果同学能够领会题目中隐含着的限制与开放的要求,积极进行发散思维,广泛搜寻与水相关的形象化信息,在文章的立意方面表现出深刻是不会太难的。
   从“实”的方面发散思维,可联想到水的利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本身具有的如博大、清澈、柔弱、流动等的特点,也可联想到水的景观,如浩瀚、壮阔、气势,等等。从“虚”的角度发散思维,可联想到水的文化内涵,古今中外对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见解,有关水的成语、妙句、故事、历史人物等等。也可从“虚实结合”的角度思考,追忆似水年华,表达出自己对成长、对人生、对社会的个性化感悟。发散之后必须再进行收拢,将各种联想分类,筛选出最有感触、最有新意、最有可能营造出有亮点、观点深刻的立意。这样既可以避免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又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性情,体现出自己的创意。
   三.抽取空档,别开生面
   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材。立意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即使一个再好的东西,说的人多了,就会失去新鲜感,而要跳出这种窠臼就需要超前想象。阅卷老师最先关注的是文章立意,如能避开热闹的大道抽取空档,从大家都不留意的角落中发现闪光点,就能取得别开生面的效果。以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为例,当绝大部分的考生专注于对以往绿色生活的追忆之中,沉湎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之中时,一位小作者追问到了“绿色生活”的本源,即人类在今天能否回归到自然?文章显现了难得的大思路,并从猿与人的历史发展与悖反之中,触及人类生活的根本问题。最后感悟到“我们要保卫好我们的生活中的绿色,做到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最美好的生活状态,这样我们才能从猿到人,又从‘人’到‘猿’……”作者的思考颇有历史辩证法的意识,但由于是在感性具体的探讨中展开的,时见意趣,时见慧解。这样的文章使阅卷人感到新奇独特,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高考作文的佼佼者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逆向反思,标新立异
   古代寓言中有一则故事,一卖盾者持一盾牌,从正面看的人说是金盾,而从反面看的人却说是银盾。这说明对同一物体,如果从正反两方面观察便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而人们的观察和思考习惯,往往最留心事物的正面,容易忽略其反面。根据这个习惯,在应试中,如对试题大胆作一逆向反思,便往往会“爆冷门”给人一种新鲜独特的感觉。比如愚公移山的故事,班门弄斧的故事,东施效颦的故事,邯郸学步的故事,都能从反面找到新颖的意向,并且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见解不同凡响,因此能受到阅卷人的青睐。2010年江苏有一篇反弹琵琶的佳作《绿色生活》,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绿色生活”对于贫穷国家是奢侈品,进而提出“绿色生活不能面面俱到,但可量力而为”的论点。议论文贵在观点独到,文章不仅新锐,而且分析在情在理,有内在逻辑力量。
   五.杀回马枪,旧题翻新
   文章是应该具有时代感的,但人人都去追逐当前热门话题,也就无新鲜可言。比如当前改革开放,有些考生就免不了扯上几句,误以为这才叫时代感,有针对性,才最新鲜,其实我们只要留意一下,报刊杂志这方面文章多如牛毛。根据中学生自身经历和感受,即使这个话题再热也不会谈出多少深意和新意来,并且极易落入人云亦云的俗套。因此,学生在应试与写作中,便不如杀个回马枪,重新认识已被人遗忘的话题,将这个话题注入新鲜的活力,使之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会令人有更新的感受。2010年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此篇文章最出彩的地方在于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们熟知的“孟母三迁”的古典故事改编为现代版的“孟母三迁”。现代孟母之所以“三迁其址”,并非只是为了孟子的学习环境而担忧,更在于借孟母对孟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关心揭示出:面对环境污染、拜金主义、恐怖主义,现代世界使人们已无法生存在一个和谐、温馨、和平的环境中。文章的现实感、正义感非常强。深刻的立意和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形式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是这篇文章成功的关键。
   意是文章的灵魂,是“美”的精华,它的正确新颖,来源于认真细致的审题。学生在考场上只要能勤于思考,勤于用脑。在比较中揣摩、鉴别,穷究物情,洞察幽微,就能慧眼识宝,百炼钢化,就能用“五把神叉,直捣西齐”创造出正确新颖的意来,从而使自己的文章产生出使人惊喜的魅力效应。
  
   张晓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沭阳。责任编校:剑 男
其他文献
【摘要】理论和实践结合对于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中国高校的工商管理教学普遍存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采用与中国相关的工商管理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方式方法,大力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工商管理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工商管理 实践教学 操作能力   【中图分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是阅读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分析,首先
語文与生活联系密切,语文的学习、训练与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把大小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即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是进行语文基本训练的有效途径。  一、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  在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家庭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生活中度过的,对家庭生活最熟悉且感受最深。这些,这就给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有利条件。让学生从生活中悟出生活的道理,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提升,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老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常常面临一些的瓶颈.由于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少,懒于动
新課改要求教育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语文课的性质决定了它比其它学科更有利于实施生命教育,因此,加强初中语文课堂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一、案例代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认知  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生命”产生基本的概念,带着这个概念与初步的感触深入学习,效果才会更好。《热爱生命》是一篇非常好的课文,要借助这篇课文实施生命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引入“热爱生
期刊
21世纪,传统教学与现代社会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小学生作文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本文从小学生作文心理入手,分析了作文教学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作文的动机心理、作文
一、翻转课堂教学法适应现代教学潮流  网络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对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据统计,截止2015年,我国有大约3亿网民,其中许多为中小学生。中小学生已经成为网络大军中的一员,网络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思想。当前,我国建立了许多网络教学平台,如慕课网站、微课网站、远程教育网站等,这些网站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方便学生课前自学,促进学生学习
期刊
所谓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简短的视频而记录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中的某个环节而录制的精彩活动资源,借助这些视频资源而引导学生学习的微小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通过视频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学重点、难点而引导学生探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获得感悟,也可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性,提高教学效率。  一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方式.然而在中职阶段,由于学生的语文素质较差,作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开展教学反思,认识到学
罗吉·福勒说,张力“是互补物、相反物和对立物之间的冲突或摩擦。一般而论,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动或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是的,一个物体,在作用与反作用的牵拉和扯拽之下,产生内在的张力,人若触碰它,会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强度,一种内在的力度。而一篇作品如果有张力,它能够屹立起来,以雄浑、博大和金刚怒目,以柔细、轻巧和浅唱低吟,给人真力弥满、意蕴深沉的生命振作的强烈感受。那么,在创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