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堂引入对一节课的效率影响较大,在过去的教学导入中有的方法有较好的合理性,但在新形势下一些不适合的节点和方法必须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化学教学。
关键词:化学;课堂导入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6 -02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积极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好的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顺利地进入教学情境。由此可见,课堂导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所谓课堂导入,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有意识,有目的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入新课的一种教学行为,是课堂的起始环节。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投入到积极思考,寻求探索的课堂活动中去。
一、常见化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引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复习旧知识导入、生活经验导入、提出问题导入、化学学史导入、故事导入、实验导入等形式。
1.复习旧知识导入:这种导入方式是常用方式,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学生感到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伸,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
2.生活经验导入:化学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在许多生活常识里包含着化学知识。如果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导入新课,许多同学都有亲身体验,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在接受时也会容易得多,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提出问题导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去猜测,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十足地去学习新课,立即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吊起学生的胃口,急切地想要知道是怎么样一会事,极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化学学史导入:一些科学史料中的典型事例,也可以用来导入新课。其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也是生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很受学生欢迎。
5.故事导入法: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想象力丰富的心理特点,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或现代故事、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思维、丰富联想,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6.实验导入:化学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产生一种希望知道结果的欲望,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探索知识寻求规律的兴趣。还可以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实验展现出来,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提供了方便条件。
二、课堂导入的无效表现及其成因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归纳,结合笔者对本校教学听课的总结,笔者认为目前课堂导入的无效现象及成因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导入时间过长,随意性较强。
有的教师在导入上耗费太多的时间,造成课堂结构混乱,影响了整节课的进程。同时部分教师没有认真准备,临时抱佛脚,想到什么说什么,脱离了教学的计划性,科学性和严密性,影响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课堂导入在整节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明白,不重视。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目的是为揭示课题,为教学做好铺垫,不能喧宾夺主,或者认为其可有可无。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课堂上学生的有意注意一般只能持续20—25分钟,因此这一时间段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黄金时间,与此相对应,教师的导入时间一般占用3—5分钟即可,应简约明快,明确在导入时应对学生讲什么,要学生说什么,抓紧课堂时间。在形式上,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悬念、一则有趣的故事或一个清晰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几分钟内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寻,迅速自觉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最佳境地,增强教学效果。
2.导入千篇一律,模式化
主要表现为教者对教材教法缺少认识,不能很好的掌握各类课题对导入的不同要求,把课堂导入看成是一个模板,一个公式,平铺直叙。
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缺乏明确的认识,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是好奇心重,渴望交流的年龄,他们拒绝平淡。对学生群体心理的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注意力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简单而无变化的对象,集中注意的时间就很短。长期单一的课堂教学包括课堂导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二是教师没有潜心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研究,在课本上只能看到知识,看不到情感,把学生看成是没有思想的个体,一成不变课堂导入,会使学生对相应学科感到乏味,从而降低他对此门学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导入盲目,徒有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步骤死记硬背,为导而导,他们的导入有形无神,游离于教学目标。例如在讲乙烯时把凯库勒式的“南柯一梦”当做导入。在讲铵盐时给学生做喷泉实验,真可谓离题千里,适得其反。
这种现象的产生究其根本是教师忽视了课堂导入的教学功能,淡化了课堂导入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真正理解课堂导入在整节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保证课堂导入应始终与所受内容保持链接,更好服务于自身教学。
三、新课程下有效课堂导入的注意点
新课程下的课堂导入极其重要,但由于学科特点,只能继承而不能打破传统,要想有所突破,就只能在此基础上加进一些新颖的、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我认为新课程下课堂导入应做到:
1.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树立创新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实践到新课堂教学中去。具体到课堂引入方式上,就要引入有新颖性的东西。这样的开头让学生进入情境,具有新鲜感,能出奇制胜,激起同学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成功地为这堂课的教学奠下基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时,可以先做焰色反应实验,介绍漂亮烟花的制作原理,指出这么漂亮的火焰与我们这章所学内容相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整堂课都保持激昂的情绪,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学生富有激情,善于幻想,化学知识的很多内容都包含着一些浪漫而有趣的故事,选出其中最精彩的部分,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这样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导入新课,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学习《原电池》的时候可以用故事导入:在英国,有一位格林太太,镶了颗金牙和不锈钢的牙齿,可是,自从她镶了牙以后,就常常感觉到头疼,看了很多医生,吃了许多药都不起作用。后来一位年轻的化学家听说了她的烦恼后,只是叫她把牙给拔了,很快,格林太太的头再也没有疼过。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呢?等我们学完这节课后,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了。这样的引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还能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一举两得!
3.利用多媒体做到直观化,生动性
现代教育学提出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既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现代教学手段。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集合了图文声像的表现功能,使教师在媒体屏幕上向学生展示的教学内容更具有直观性,内容更加生动,让学生感觉到耳目一新,有助于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在上述课程导入的例子中,如果配有同步的多媒体课件,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增强学科的趣味性
现代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改革的时代,教育模式、教育思想,乃至化学教材都在进行着全方位的改革,对教学的目标,也提升到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广大的中学化学教师也在积极地探索教学的改革路子。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学是青少年探究化学知识的提升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而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重视化学课堂的导入,在最初就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堂导入虽然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但好的导入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整个课堂一下沸腾起来,使学生在眨眼间就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导无定法,千姿百态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教学变得引人入胜。课堂导入使用是否高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自身的导课艺术,让它真正成为课堂的活化剂,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肖成全等.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吴志宏.冯大鸣等.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4]胡玉阁.浅谈化学教学的课堂艺术[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7(6).
[5]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化学;课堂导入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6 -02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积极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好的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顺利地进入教学情境。由此可见,课堂导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所谓课堂导入,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有意识,有目的运用各种教学媒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入新课的一种教学行为,是课堂的起始环节。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投入到积极思考,寻求探索的课堂活动中去。
一、常见化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引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复习旧知识导入、生活经验导入、提出问题导入、化学学史导入、故事导入、实验导入等形式。
1.复习旧知识导入:这种导入方式是常用方式,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学生感到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伸,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
2.生活经验导入:化学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在许多生活常识里包含着化学知识。如果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导入新课,许多同学都有亲身体验,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在接受时也会容易得多,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提出问题导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去猜测,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十足地去学习新课,立即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吊起学生的胃口,急切地想要知道是怎么样一会事,极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化学学史导入:一些科学史料中的典型事例,也可以用来导入新课。其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也是生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很受学生欢迎。
5.故事导入法: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想象力丰富的心理特点,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或现代故事、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思维、丰富联想,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6.实验导入:化学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产生一种希望知道结果的欲望,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探索知识寻求规律的兴趣。还可以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实验展现出来,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提供了方便条件。
二、课堂导入的无效表现及其成因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归纳,结合笔者对本校教学听课的总结,笔者认为目前课堂导入的无效现象及成因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导入时间过长,随意性较强。
有的教师在导入上耗费太多的时间,造成课堂结构混乱,影响了整节课的进程。同时部分教师没有认真准备,临时抱佛脚,想到什么说什么,脱离了教学的计划性,科学性和严密性,影响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课堂导入在整节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明白,不重视。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目的是为揭示课题,为教学做好铺垫,不能喧宾夺主,或者认为其可有可无。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课堂上学生的有意注意一般只能持续20—25分钟,因此这一时间段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黄金时间,与此相对应,教师的导入时间一般占用3—5分钟即可,应简约明快,明确在导入时应对学生讲什么,要学生说什么,抓紧课堂时间。在形式上,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悬念、一则有趣的故事或一个清晰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几分钟内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寻,迅速自觉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最佳境地,增强教学效果。
2.导入千篇一律,模式化
主要表现为教者对教材教法缺少认识,不能很好的掌握各类课题对导入的不同要求,把课堂导入看成是一个模板,一个公式,平铺直叙。
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缺乏明确的认识,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是好奇心重,渴望交流的年龄,他们拒绝平淡。对学生群体心理的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注意力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简单而无变化的对象,集中注意的时间就很短。长期单一的课堂教学包括课堂导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二是教师没有潜心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研究,在课本上只能看到知识,看不到情感,把学生看成是没有思想的个体,一成不变课堂导入,会使学生对相应学科感到乏味,从而降低他对此门学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导入盲目,徒有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步骤死记硬背,为导而导,他们的导入有形无神,游离于教学目标。例如在讲乙烯时把凯库勒式的“南柯一梦”当做导入。在讲铵盐时给学生做喷泉实验,真可谓离题千里,适得其反。
这种现象的产生究其根本是教师忽视了课堂导入的教学功能,淡化了课堂导入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真正理解课堂导入在整节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保证课堂导入应始终与所受内容保持链接,更好服务于自身教学。
三、新课程下有效课堂导入的注意点
新课程下的课堂导入极其重要,但由于学科特点,只能继承而不能打破传统,要想有所突破,就只能在此基础上加进一些新颖的、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我认为新课程下课堂导入应做到:
1.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树立创新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实践到新课堂教学中去。具体到课堂引入方式上,就要引入有新颖性的东西。这样的开头让学生进入情境,具有新鲜感,能出奇制胜,激起同学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成功地为这堂课的教学奠下基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时,可以先做焰色反应实验,介绍漂亮烟花的制作原理,指出这么漂亮的火焰与我们这章所学内容相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整堂课都保持激昂的情绪,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学生富有激情,善于幻想,化学知识的很多内容都包含着一些浪漫而有趣的故事,选出其中最精彩的部分,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这样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导入新课,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学习《原电池》的时候可以用故事导入:在英国,有一位格林太太,镶了颗金牙和不锈钢的牙齿,可是,自从她镶了牙以后,就常常感觉到头疼,看了很多医生,吃了许多药都不起作用。后来一位年轻的化学家听说了她的烦恼后,只是叫她把牙给拔了,很快,格林太太的头再也没有疼过。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呢?等我们学完这节课后,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了。这样的引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还能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一举两得!
3.利用多媒体做到直观化,生动性
现代教育学提出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既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现代教学手段。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集合了图文声像的表现功能,使教师在媒体屏幕上向学生展示的教学内容更具有直观性,内容更加生动,让学生感觉到耳目一新,有助于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在上述课程导入的例子中,如果配有同步的多媒体课件,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增强学科的趣味性
现代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改革的时代,教育模式、教育思想,乃至化学教材都在进行着全方位的改革,对教学的目标,也提升到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广大的中学化学教师也在积极地探索教学的改革路子。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学是青少年探究化学知识的提升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而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重视化学课堂的导入,在最初就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堂导入虽然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但好的导入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整个课堂一下沸腾起来,使学生在眨眼间就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导无定法,千姿百态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教学变得引人入胜。课堂导入使用是否高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自身的导课艺术,让它真正成为课堂的活化剂,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肖成全等.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吴志宏.冯大鸣等.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4]胡玉阁.浅谈化学教学的课堂艺术[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7(6).
[5]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