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实的这一面与那一面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2c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出访法国,在议会发表演讲时,有议员宣布抵制,还有议员戴着面罩站在议会厅里,抗议中国“没有自由”,同时在街上也有“抗议队伍”。而当30万法国人在香榭丽舍大街观赏中国新春大游行时,一旁的街道上有650人示威。……你以为这是海外传媒的报道吗?何曾看见或听到过这样的信息出自我们的主流媒体?而就是这些信息,居然出现在《文汇报》上。这违反新闻纪律吗?这会有导向问题吗?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不仅是否定的,而且这也正是2004年1月29日文汇报巴黎专电《放弃偏见看中国变化本报记者在法国议会厅与美联社记者交锋,质疑其失实报道》巧妙地掌握报道艺术,以事实说话的一个高明之处。可以说,这是文汇报驻巴黎记者郑若麟的又一篇杰作,一篇富有探索与创新精神的力作。
  毫无疑问,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报道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必须真实。这都是新闻学的ABC。但是,新闻报道又有选择性,用什么样的事实“说话”,往往取决于记者的价值观、判断力,以及发现新闻的眼光。同样是报道胡锦涛在法国议会演讲,美联社记者会宣称:“我数过了,一共有266名议员出席,也就是说一半议员抵制这次演讲。”而《法兰西晚报》常驻议会的记者却评论道:“今天出席胡锦涛演讲的人数是非常正常的。半数人不在大多各有原因。他们只是不尊重他们自己的民主权利而已。但这绝不是抵制。真正宣布抵制的大约只有十来名议员。”266名议员出席,另一半议员缺席,这确是事实,但事实还有另一个层面。不同的新闻选择,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郑若麟当然是对美联社记者的报道表示质疑的,同时他要把事实的这一面与那一面全部告诉读者,但他没有直接予以批驳,而是在会议现场把事实的另一面告诉那个美国记者,又把这个事实写在自己的报道里。即使在报道中,郑若麟也没有说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客观的叙述、通过引述法国传媒的多篇报道,以完整的事实反衬了美联社记者报道的偏见和荒唐。甚至为了寻找“反对者”、“抗议者”,郑若麟自己上街去寻找,结果发现确实有,多少?他引用法国媒体的报道“不到百人的抗议队伍”。事实,事实,除了事实,还是事实。但唯有这样完整的事实,使得郑若麟的报道尤为可信,也更有说服力。正如美国一位新闻学者所言:只有当一切与事物的本来面目相符,与孕育并制约新闻的东西相符的时候,新闻才是真实的。
  郑若麟的这则专电,当然不是新闻评论,更不是新闻学的论文,但是在真实客观的报道中,阐述了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新闻的选择性问题,揭露了西方有些记者根深蒂固的偏见,以及他们信奉的“新闻自由”一定程度上的虚伪性。专电的主题“放弃偏见”就通过一个又一个事实凸显出来。这对于国内的读者如何辩证地看待西方的新闻报道和社会舆论,如何认识在西方的那些“反对派”、“抗议者”,是不无启示不无裨益的;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也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感悟。
  应该说,由于种种制约,即使没有明文规定,我们的脑子里也会有不少有形无形的“紧箍咒”,每每做出作茧自缚的事情。譬如国家领导人在海外遭遇“抗议”、“示威”、“抵制”、“冷落”之类的事,能报道吗?能在新闻里透露吗?这恐怕是想都不敢想的,即使记者如实采写了,“把关人”多半也是要卡住的。
  其实,在当今这样的信息社会,事无巨细,也无论发生在哪旮旯儿,要想完全封锁消息,大概真是比登天还要难的。既然如此,莫如因势利导,正视事实,尊重事实,把握报道的主动权。新华社一位资深“把关人”最近在反思舆论调控问题时指出:“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其他报道也一样,自己处于主动地位、中心地位,还是处于边缘地位、被动地位,是自己掌握报道的节拍还是跟着别人的节拍跳舞,这态势是大不一样的。”他认为,封锁新闻是一把双刃剑,在封住正确信息的同时,也为各种不实传言甚至毫无根据的谣言开了方便之门。此言极是。
  更何况,从另一个层面看,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软档”,完全应该理直气壮地报道。越是遮遮掩掩,越是容易引起人家无端的猜疑。比如,30万法国人在香榭丽舍大街观赏中国新春大游行时,一旁的街道上有650人示威。乍看,是“负面”消息,怎么能报?但是郑若麟运用对比手法:一是数字,30万人看游行,650人示威,300000∶650,算得了什么?二是旁证,美国总统到英国访问时,有10万人上街游行示威。650人与之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可见,对此作报道,不是回避这些事实,不去“跟着别人的节拍跳舞”,而是“自己掌握报道的节拍”,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反而对我有利。
  当年毛泽东在谈到“新闻自由”时说过:“第一有自由,凡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有自由;第二无自由,凡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无自由,即有限制。”显然,把握新闻自由的尺度是“符合人民利益”与否。而且,毛泽东还指出:“文章的好坏,要看效果,自古以来都是看效果作结论的。”从这一点看,郑若麟的这则报道就把握得很恰当,很高明,既把事实真相披露了,也客观地报道了一些“负面”信息,又掌控着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社会效果显然是良好的。假如因为不敢碰以前看来是“犯忌”的内容,这篇“正面报道”也无法破题着墨,难以挥洒自如。而在这个问题上,文汇报的层层“把关人”也无疑是值得称道与敬佩的。
  由此看来,新闻没有“禁区”,关键是看文章怎么做。新闻纪律是一定要遵守的,关键是看在此前提下怎么发挥能动性、创造性。郑若麟为我们示范了。
  附原文:
  
  放弃偏见 看中国变化
  
  本报记者在法国议会厅与美联社记者交锋,质疑其失实报道
  
  新闻提示
  这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从26日开始的对法兰西共和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是任何没有偏见的人都能够得出的客观结论。这一成功不仅仅是对中国而言,就是对于法国来说,这次访问也是法国全球外交战略布局中的一个成功的范例。中法两国战略性全面伙伴关系将通过这次访问得到全面加强。令人感兴趣的,不仅仅是访问本身的成功,还有其他许多意味深长的“花絮”。
  
  不仅仅是经济访问
  许多法国报刊,甚至包括一些专家,都将这次访问视为一次“经济访问”,声称法国就是为了中国多购买几架空客而对中国做出了许多“让步”。这未免有点低估了希拉克和胡锦涛两位国家元首的智慧。应该说,中法两国今天关系的建立,不是偶然机遇的结果,而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趋向。
  法兰西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独立的民族。法国主张多边主义,谋求一个多极世界,50年来中国也始终将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作为新中国外交的基石。今天两国在反对单边主义、主张多边主义和通过谈判、对话来解决国际争端的观念下走到一起。两国在几乎所有重大国际问题上拥有相同的立场。作为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将从某种意义上改变当代国际关系格局。
  希拉克总统,也是近年来最能够理解中国和东方的西方国家领导人。法国全力支持解除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运也成为此间热烈讨论的话题。希拉克总统对台湾问题所采取的明确立场,更是对中国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说,两国实际上已经在战略合作方面取得了相当令人瞩目的成果。
  令人遗憾的是,这一重大的政治成果,在法国却似乎未能被部分媒体所理解。一些评论家继续描写“法国之所以在台湾问题上支持中国和邀请中国主席到国民议会演讲,是为了换取经济利益”。这是非常短见的评论。实际上?熏中法间的经济关系即将会出现一个高潮,关键并非双方政治关系的良好,而是法国经济和科技上的强项——如航空、核电、高速铁路等领域——越来越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所需吻合。有远见的专家指出,去年中法贸易增长了60%,今年有可能翻一倍。
  可见,中国国家主席对法国的国事访问,并不是什么几架空客可以概括的。这一访问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过经济意义。看不到这一点,显然是出于过去十来年对中国的偏见和无知。
  
  美联社谎报消息
  恰恰是偏见与无知,特别是某些法国政治人物和西方传媒记者,对这次两国间成功的高层交往做出了错误的评论。美联社发出的消息声称“半数法国国会议员抵制胡锦涛的演讲”就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当时本报记者从头到尾都在场。美联社记者在演讲结束时得意洋洋地宣称,“我数过了,一共有266名议员出席,也就是说一半议员抵制这次演讲。”本报记者大为吃惊,问:“你有没有旁听在4:30演讲前,国民议会在3:00举行的对法国政府的议会质询?”“没有。”美联社记者一脸惊诧,不明白这个问题是在问什么。本报记者告诉他:“在前一场会议中,就是只有半数议员出席。这在法国议会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只有特殊的、涉及有关法国真正国民生计的投票时,法国议会才会出现全体出席的现象。在平时,一般有半数出席就很不错了。”看着对方一脸不理解的表情,本报记者告诉他一位《法兰西晚报》常驻议会记者的评论:“今天出席胡锦涛演讲的人数是非常正常的。半数人不在大多各有原因。他们只是不尊重他们自己的民主权利而已。但这绝不是抵制。真正宣布抵制的大约只有十来名议员。”然而美联社记者仍然照他的想象将消息发了出去。就连法国报刊也都必须尊重事实,他却能破例。
  
  记者上街找抗议者
  在议会演讲时,有一名议员戴着面罩,孤零零地站立在那里,算是抗议中国“没有自由”。而法国其他全体到达现场的议员,用法国电视二台记者报道时所用的语言,“全体主动站立,鼓掌欢迎中国国家主席的演讲”。请注意“主动”两个字。法国议员是最为“放肆”的,从不听任何人的指挥。很多法国报刊报道这个孤零零的议员,而对其他议员主动起立鼓掌则当然视而不见。这倒也符合很多西方记者的新闻观:正常的访问不是新闻,抗议才是新闻。但法国大多媒体对此次胡锦涛访法给予了相对过去而言要客观得多的报道。
  至于抗议示威,本报记者出于好奇亦走上街头到处寻找反对者的影子:确实有。多少?就连法国媒体也写道:“不到百人的抗议队伍。”而此前当30万法国人在香榭丽舍大街观赏来自北京等地的中国新春大游行时,在旁边的街道上有650人在示威。30万对650。另一个对照是,美国总统布什到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英国访问时,有十万人上街游行抗议示威。由此可见法国舆论对胡锦涛访问法国的主流动向。
  
  法部分媒体遭质疑
  过去,法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大多通过报刊媒体的报道,因其中大多数媒体都对中国充满了偏见,因而法国人对中国也大多不怎么“感冒”。今天,一些法国报刊仍然如此报道。因为说中国是“专制、独裁”在法国政治领域是所谓“政治上正确”的举动。而一切用客观、动态的目光来观察近年来中国在各个方面——包括人权领域的变化,则是“政治上不正确的”。然而记者发现,就是这种“政治上的正确”报道,也已经开始引起法国普通老百姓的质疑。
  法国一家大报在中国国家主席抵达法国的当天,发表了社论和一篇题为《在人权问题上一片寂静》的文章。隔天在中法联合声明里人们就可以读到整整一段有关人权的内容。
  
  网友评说真实中国
  难怪一位法国朋友评论说,放弃偏见,才能看到中国的变化。与此同时记者也发现,就是在该报的网站上,许多网友也质疑这类充满偏见的报道。一位网名叫居尔·法兰士的网友称:我已经在中国生活四年了,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与我上网读法国报刊里的中国根本不同。另一位名叫Gweilo的网友也说:我经常到中国去访问一些在农村的工厂,我一直能够自由来往,说实在的,我无法将在今天贵报上所写的中国,与我看到的中国联系在一起……
  今天到中国去的法国人越来越多,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来看中国,让一个真实的中国,有着各种各样缺点甚至缺陷的中国,但却是在发展、变化着的中国出现在法国媒体上。
其他文献
在刚刚结束的2003年度河南省好新闻评选中,《许昌日报》刊发的评论《要高度重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肯定,被评为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并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角逐。  一篇评论缘何能够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芽作为本文的作者,我们的体会是这篇评论主题抓得准、政策吃得透、前瞻性强、引导效果好。仔细回味个中滋味,真是感慨良多。  深入采访,满怀对农民的挚爱真情  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家的新闻工作
期刊
在2003年,河南电视新闻人兢兢业业地工作,使得河南电视台新闻立台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虽然终点又是一个起点的开始,但回眸2003年,我们还是在实现电视新闻的价值诉求方面,做出了成功探索。    一、融合现代传播理念确立“新闻立台”思想    如果把2003年河南电视台的新闻立台放在中国和全球电视业发展的背景下考察,我们发现这是电视新闻传播理念在河南电视新闻实践中的回归,是在新闻实践中的理性选择。
期刊
《广东工商报》一干人马专程来京组织一次规模甚大的副刊研讨会。副刊作家老一代的如舒展、方成,次老的如柳萌、牧惠、王得后、黄永厚,近老的如陈四益,不老的如肖复兴、朱铁志,年轻的如潘多拉,皆来与会,总计在三四十人之间,非常难得。会上一个重要的话题是关于《广东工商报》副刊《天地间》的版式问题,有人说应该再多一些变化,有人说头条可以适当加重,有人说这样也可以,简洁;有人说这个版式显得老气,诸如此类。那么《天
期刊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北京揭晓——《大河报》上榜    6月28日下午,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召开,会上发布了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海尔以612.37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列榜首,大河报以7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名列442位。  这次揭晓的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是第一次由世界顶尖品牌研究机构对中国品牌进行的全面
期刊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出现,数字化的概念逐渐走向大众。“0”和“1”这两个神奇的数字,被其独有的数字编码技术所支撑,将各种信息资源载入数字化的洪流,从而将传统转化为现代。  随着大众传媒数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原本泾渭分明的各种媒体出现交汇和融合。信息渠道和传播领域被大大拓宽,已形成资源优势互补格局。同样汇入此大趋势的新闻摄影,从传统模拟到现代数字,我们将由其技术优势所带来的在其本质特征、内涵特性
期刊
武汉市民不会忘记,就是他——曾装疯13天卧底偷拍飞车大盗,协助铁路公安干警,将一个由60多人组成的大型盗窃团伙一网打尽;就是他——曾化装成修鞋匠、管道工暗访“黑香肠”加工厂,与不法分子面对面地决斗;就是他——曾在风雨交加的寒夜爬上屋顶,揭开注水牛肉的面纱;就是他——曾为拍摄小偷而与其睡在一起……他以照相机为武器,以城市角落为阵地,揭露丑恶,关注民生。他呈现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张张震撼人心的照片,一个
期刊
中国新华通讯社总编辑、高级记者南振中在他的《记者的发现力》一文中写道:  年轻记者要想有所发现,就必须使自己的眼睛同自己的大脑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不同大脑联系起来,即使能够看见一些东西,也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属性,跟‘假眼’也差不了多少。  很巧,当代著名记者张建伟在他的《深呼吸》一书中也写道:  据说眼睛是最客观的,最不容易受到欺骗的。但当客体“伪装”起来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需要在眼睛上装个脑袋
期刊
2003年9月,中央对我国报刊业进行大整顿。此举引起了广泛关注,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深化党报改革的问题。  整顿前后,笔者拜访了上海报界的三位前辈,就这个主题请教了几个重要问题。三位前辈是:马达同志,曾长期担任《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报社的总编辑,历任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丁锡满同志,《解放日报》原总编、高级记者、中国记协原副主席;王维同志,《解放日报》原总
期刊
编者按:2003年11月11日,新京报在北京问世。11月8日,该报总编辑程益中在成立大会上作了极具鼓动性的激情演讲,题为《我们到底要办一张什么样的报纸》,全文约16000字。上海文新报业集团高级编辑白子超和《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吕怡然同志对其部分章节作了点评。现刊发于此,供关注新京报问世及其可能对报业带来的冲击的朋友们参阅。    第一部分新京报的使命    一、新京报是全国首家得到中宣部同意和国家
期刊
38岁的张西明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的研究员,他的许多学术经历都与国际交往有关,他对中国的文化建设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2003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内容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在当天讲解的两位专家中,就有张西明。  上研究生期间曾听过一学期张西明教授主讲的《新聞法制学》课程,对其敏捷的思维、渊博的学识印象深刻。他欣然接受采访任务后,约定采访时间却颇费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