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畜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由数量向质量、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畜牧业生产的利润变薄,向科学技术、向规模、向管理要利润成为在畜牧业生产的新特点。本文就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畜牧业的具体新模式,以此实现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畜牧业;模式;经济
一、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分散经营为主向转变为以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目前我国的畜牧业仍然是以分散经营为主,大多数农户技术水平低,竞争能力弱。加之畜牧产业本来就属于利润比较低的行业,在低的饲养水平、粗放的经营管理状况下,畜禽的正常生产力水平很难发挥,直接导致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收益降低,甚至出现亏损。同时,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千家万户的畜牧业生产,畜禽环境条件恶劣、各项技术措施难以实施、规范化管理不能落到实处,一方面为疾病的流行和发生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畜产品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也使得畜禽养殖难以进行下去。因此,以分散经营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方向转变势在必行。这些转变,实质已经体现于养鸡生产。回顾我国的养鸡生产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我国养鸡生产最先是起步于广大的农村,养鸡“专业户”、“专业村”在养鸡生产发展的景盛时期曾经遍布于全国各地,就是由于粗放的经营管理、低下的技术水平、恶劣的环境条件、频繁的疾病流行,使得在经历了几次养鸡业的波动之后,这些“专业户”、 “专业村”难以维计而消失,而取之以代的是集约化、规模化的养鸡生产。
(二)在养殖业环节追求规模化的弊端。我国饲养奶牛追求纯种和追求高单产的目标导向,导致农户种养分离。奶牛养殖户在饲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奶牛饲养成本上升、牛奶收购价格长期低迷的情况下,陷入无利亏损的困境。大型规模化养奶牛,自家没有足够的草场进行放牧,也没有大量的土地用来种植饲草饲料。所以,饲草需要购买,饲料需要购买,牛犊需要购买,劳动力也要花钱雇佣。提高了交易成本,导致整个饲养成本提高。我国的奶牛业片面地追求规模化,这种违背国情、贪大求洋的规模化,将中国奶牛业引入误区。造成奶牛业种养分离,不仅饲养成本高,还造成环境污染,提高环保治污成本。同时,我国农户手中拥有的土地面积少,土地集中流转又受到制约。农户大规模养奶牛,无法实现种养结合。养牛户实行种养结合,只能采取小型规模化饲养方式,自家土地能提供多少饲草和饲料,就养多少牛。土地规模小,就相应降低饲养规模。实行种养结合,饲草饲料自家种植,劳动力来源于自家,牛粪由自家农田消化,牛犊来源于自家母牛,滚雪球式发展壮大。放弃美国模式的大型规模化,实行中国特色的小型规模化,养牛户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
(三)我国畜牧业实行完全市场化体制导致交易成本过高。我国对畜牧业采取完全市场化机制来运营,畜牧产业链各环节、各个成员都是市场化组织,进行市场化经营。但市场不是万能的,这种缺乏整体性分散型的市场化体制,造成产业链各环节彼此分离,种植业与养殖业是分离的,分别由不同的场户来从事;养殖业与加工业也是分离的,分别由加工企业与养殖场户来从事;加工业与销售业还是分离的,销售环节掌控在超市、餐饮、农贸市场等销售商手中。由于不是一体化运作,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沟通协调障碍,产生着极高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寻找交易对象耗费的人财物和时间,包括公关摆平交易壁垒、交易摩擦所发生的沟通协调费用。交易成本不包括交易价格,是价格外的金钱与时间代价,或者是某些不便、关卡、障碍等
二、提高畜牧业发展新模式,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化是畜牧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方向路线问题。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是生态化,代表着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畜牧业生态化关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安全。当前,影响畜牧业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诸如饲养动物的疫病问题、农药与抗生素残留问题、动物福利问题、动物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饲养动物的环境适应性与抗病力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草原超载过牧与退化沙化问题、土壤退化与水源污染问题、农牧林结合发展问题、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问题等,都属于生态系统失衡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生态化途经才能解决。
(二)以小型规模化农户家庭经营为微观经营主体。市场供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仅有宏观调控是不够的,也需要有微观调控。现代畜牧业的微观经营主体,是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的农户。其经营机制弹性灵活,既有刹车,也有油门,产量能升能降,能够动态地进行产销平衡。这种产销平衡是市场微调,动态随机地进行,市场波动小,使畜产品市场不出现大起大落。要将小型规模化农户扶植培育成有地、有房、有畜的富农,培育成有实力有活力的现代畜牧微观主体,培育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骨干与中坚。成为富农后,它们可以利用手中拥有的实物资源,对短缺的货币进行替代。饲草饲料在自家地里种植生产,基本上不用花钱到市场上购买。鸡猪牛羊可以在自家的林地、草地、荒地里生态化放牧饲养。规模小、用工少,劳动力主要源于自家,基本不用花钱雇工。养牛养羊户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羔羊犊牛都是自家母畜生产,减少了对资金的需求,减轻了对贷款的依赖,减少了发展农牧业的交易成本。通过强化农户的微观主体地位,使农户由贫农变成富农,让他们的后代有家业可以继承。让多功能、多业态的新型农牧业对农村青年一代有吸引力。既防止农民出现断层,也避免农村种养产业弱化萎缩,起到“把根留住”的作用。
(三)加快推行现代养殖方式。 目前,畜牧业养殖方式比较落后,散养所占比例很大,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生猪肉牛规模养殖还不到 40%,奶牛为54%,规模化程度最高的肉鸡和蛋鸡也只有70%。要以发展规模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小区为重点,抓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等基础工作,推行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创新,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状况,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全面推行草畜平衡,实施天然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推广舍饲半舍饲饲养技术,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生产方式,增加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能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还必须构建发达的畜禽种业体系和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加快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
(四)积极探索畜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现代畜 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长效发展机制。 要坚持以市场导向为核心,以提高畜牧业市场竞争力为关键,进一 步完善畜牧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建立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要 及时 总结 近年来 各地 出台的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 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以及各级政府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创新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畜牧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把一些成功的经验向全国推广,逐步完善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宏观政策。目前,我部正在积极推进《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草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这对于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畜牧业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所以它也就成为现在和将来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因此,正确认识我国畜牧业的新特点及存在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畜牧业;模式;经济
一、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分散经营为主向转变为以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目前我国的畜牧业仍然是以分散经营为主,大多数农户技术水平低,竞争能力弱。加之畜牧产业本来就属于利润比较低的行业,在低的饲养水平、粗放的经营管理状况下,畜禽的正常生产力水平很难发挥,直接导致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收益降低,甚至出现亏损。同时,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千家万户的畜牧业生产,畜禽环境条件恶劣、各项技术措施难以实施、规范化管理不能落到实处,一方面为疾病的流行和发生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畜产品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也使得畜禽养殖难以进行下去。因此,以分散经营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方向转变势在必行。这些转变,实质已经体现于养鸡生产。回顾我国的养鸡生产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我国养鸡生产最先是起步于广大的农村,养鸡“专业户”、“专业村”在养鸡生产发展的景盛时期曾经遍布于全国各地,就是由于粗放的经营管理、低下的技术水平、恶劣的环境条件、频繁的疾病流行,使得在经历了几次养鸡业的波动之后,这些“专业户”、 “专业村”难以维计而消失,而取之以代的是集约化、规模化的养鸡生产。
(二)在养殖业环节追求规模化的弊端。我国饲养奶牛追求纯种和追求高单产的目标导向,导致农户种养分离。奶牛养殖户在饲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奶牛饲养成本上升、牛奶收购价格长期低迷的情况下,陷入无利亏损的困境。大型规模化养奶牛,自家没有足够的草场进行放牧,也没有大量的土地用来种植饲草饲料。所以,饲草需要购买,饲料需要购买,牛犊需要购买,劳动力也要花钱雇佣。提高了交易成本,导致整个饲养成本提高。我国的奶牛业片面地追求规模化,这种违背国情、贪大求洋的规模化,将中国奶牛业引入误区。造成奶牛业种养分离,不仅饲养成本高,还造成环境污染,提高环保治污成本。同时,我国农户手中拥有的土地面积少,土地集中流转又受到制约。农户大规模养奶牛,无法实现种养结合。养牛户实行种养结合,只能采取小型规模化饲养方式,自家土地能提供多少饲草和饲料,就养多少牛。土地规模小,就相应降低饲养规模。实行种养结合,饲草饲料自家种植,劳动力来源于自家,牛粪由自家农田消化,牛犊来源于自家母牛,滚雪球式发展壮大。放弃美国模式的大型规模化,实行中国特色的小型规模化,养牛户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
(三)我国畜牧业实行完全市场化体制导致交易成本过高。我国对畜牧业采取完全市场化机制来运营,畜牧产业链各环节、各个成员都是市场化组织,进行市场化经营。但市场不是万能的,这种缺乏整体性分散型的市场化体制,造成产业链各环节彼此分离,种植业与养殖业是分离的,分别由不同的场户来从事;养殖业与加工业也是分离的,分别由加工企业与养殖场户来从事;加工业与销售业还是分离的,销售环节掌控在超市、餐饮、农贸市场等销售商手中。由于不是一体化运作,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沟通协调障碍,产生着极高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寻找交易对象耗费的人财物和时间,包括公关摆平交易壁垒、交易摩擦所发生的沟通协调费用。交易成本不包括交易价格,是价格外的金钱与时间代价,或者是某些不便、关卡、障碍等
二、提高畜牧业发展新模式,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化是畜牧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方向路线问题。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是生态化,代表着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畜牧业生态化关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安全。当前,影响畜牧业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诸如饲养动物的疫病问题、农药与抗生素残留问题、动物福利问题、动物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饲养动物的环境适应性与抗病力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草原超载过牧与退化沙化问题、土壤退化与水源污染问题、农牧林结合发展问题、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问题等,都属于生态系统失衡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生态化途经才能解决。
(二)以小型规模化农户家庭经营为微观经营主体。市场供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仅有宏观调控是不够的,也需要有微观调控。现代畜牧业的微观经营主体,是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的农户。其经营机制弹性灵活,既有刹车,也有油门,产量能升能降,能够动态地进行产销平衡。这种产销平衡是市场微调,动态随机地进行,市场波动小,使畜产品市场不出现大起大落。要将小型规模化农户扶植培育成有地、有房、有畜的富农,培育成有实力有活力的现代畜牧微观主体,培育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骨干与中坚。成为富农后,它们可以利用手中拥有的实物资源,对短缺的货币进行替代。饲草饲料在自家地里种植生产,基本上不用花钱到市场上购买。鸡猪牛羊可以在自家的林地、草地、荒地里生态化放牧饲养。规模小、用工少,劳动力主要源于自家,基本不用花钱雇工。养牛养羊户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羔羊犊牛都是自家母畜生产,减少了对资金的需求,减轻了对贷款的依赖,减少了发展农牧业的交易成本。通过强化农户的微观主体地位,使农户由贫农变成富农,让他们的后代有家业可以继承。让多功能、多业态的新型农牧业对农村青年一代有吸引力。既防止农民出现断层,也避免农村种养产业弱化萎缩,起到“把根留住”的作用。
(三)加快推行现代养殖方式。 目前,畜牧业养殖方式比较落后,散养所占比例很大,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生猪肉牛规模养殖还不到 40%,奶牛为54%,规模化程度最高的肉鸡和蛋鸡也只有70%。要以发展规模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小区为重点,抓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等基础工作,推行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创新,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状况,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全面推行草畜平衡,实施天然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推广舍饲半舍饲饲养技术,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生产方式,增加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能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还必须构建发达的畜禽种业体系和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加快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
(四)积极探索畜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现代畜 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长效发展机制。 要坚持以市场导向为核心,以提高畜牧业市场竞争力为关键,进一 步完善畜牧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建立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要 及时 总结 近年来 各地 出台的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 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以及各级政府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创新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畜牧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把一些成功的经验向全国推广,逐步完善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宏观政策。目前,我部正在积极推进《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草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这对于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畜牧业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所以它也就成为现在和将来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因此,正确认识我国畜牧业的新特点及存在问题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