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明文阅读是学生在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题型。究其原因,一般有三点,一是学生对说明文不感兴趣,对说明文知识掌握不够;二是学生对说明文常见题型不熟悉;三是没有形成固定的正确的思维习惯。所以,在进行阅读训练前,语文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必需的知识及常见题型答题技巧,并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
说明文知识是必须让学生牢记在心的,这包括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逻辑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说明文语言特点分析、说明文写法分析、说明文语段的作用等。这些知识很重要,必须让学生在熟记上作文章。
在掌握说明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要求学生牢记常见题型及答题格式。常见的题型及答题格式有以下几种:
一、考查全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说明内容
题型为: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某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概括某一段的说明内容。
1、用原文回答:要理清文章或段落的层次,找出全文的中心段或某段的中心句,这往往就是问题的答案。
2、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点”即各段的说明对象,“面”即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
二、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题型为:某段或某句用了哪种(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
要明确概念,辨清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各种说明方法,依照文章内容作答。
三、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某个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删掉这个词语后,解释句意的变化。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什么,删掉后意思有什么差异。或说明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或删掉后意思变为……,与实际、原意不符,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四、考查指示代词或有指示意义的词语的具体指代内容
答这一类型题时一般是往前找,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与指代词语替换,符合文意便是正确的答案。
五、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内容或说明方法
答题方式:
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本句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说明内容),使读者_____________。
六、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题型:××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七、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
要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体现自己的价值观。
八、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题型:1、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2、从每段(或每层)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九、段意概括。
题型: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十、段落顺序?
题型: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答题方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在熟记说明文阅读的这些题型和答题方式外,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答题习惯。我给学生总结了十六个字,作为做阅读题的方法和原则:通读全篇,整体把握,根据问题,精读某段(某句)。意即先通读两三遍选文,弄清文章的说明对象及特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再根据问题所在段落反复诵读其前后的句子,从而找出答案。
比如《路面上的新科技》一文中有这样两段: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百科知识》)
有这样两个问题:
1、第2段中“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哪两个方面?“各行其道”和第1段中的哪一句相照应?
2、阅读第2段回答:第2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个作用?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
做题时,先通读全篇,知道了整篇语段的说明对象是路面上的新科技,然后根据问题精读相应的句子。比如第一问,就先读“不同”后面的一个句子,这个句子中间有个分号,有关键词有“一是”、“二是”,问题就很明显了。至于第二个问题,应该精读二段最后一句,句中的“不仅……还……”连接了三个方面,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说明文知识是必须让学生牢记在心的,这包括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逻辑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说明文语言特点分析、说明文写法分析、说明文语段的作用等。这些知识很重要,必须让学生在熟记上作文章。
在掌握说明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要求学生牢记常见题型及答题格式。常见的题型及答题格式有以下几种:
一、考查全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说明内容
题型为: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某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概括某一段的说明内容。
1、用原文回答:要理清文章或段落的层次,找出全文的中心段或某段的中心句,这往往就是问题的答案。
2、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点”即各段的说明对象,“面”即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
二、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题型为:某段或某句用了哪种(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
要明确概念,辨清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各种说明方法,依照文章内容作答。
三、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某个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删掉这个词语后,解释句意的变化。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什么,删掉后意思有什么差异。或说明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或删掉后意思变为……,与实际、原意不符,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四、考查指示代词或有指示意义的词语的具体指代内容
答这一类型题时一般是往前找,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与指代词语替换,符合文意便是正确的答案。
五、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内容或说明方法
答题方式:
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本句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说明内容),使读者_____________。
六、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题型:××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七、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
要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体现自己的价值观。
八、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题型:1、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2、从每段(或每层)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九、段意概括。
题型: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十、段落顺序?
题型: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答题方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在熟记说明文阅读的这些题型和答题方式外,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答题习惯。我给学生总结了十六个字,作为做阅读题的方法和原则:通读全篇,整体把握,根据问题,精读某段(某句)。意即先通读两三遍选文,弄清文章的说明对象及特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再根据问题所在段落反复诵读其前后的句子,从而找出答案。
比如《路面上的新科技》一文中有这样两段: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百科知识》)
有这样两个问题:
1、第2段中“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哪两个方面?“各行其道”和第1段中的哪一句相照应?
2、阅读第2段回答:第2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个作用?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
做题时,先通读全篇,知道了整篇语段的说明对象是路面上的新科技,然后根据问题精读相应的句子。比如第一问,就先读“不同”后面的一个句子,这个句子中间有个分号,有关键词有“一是”、“二是”,问题就很明显了。至于第二个问题,应该精读二段最后一句,句中的“不仅……还……”连接了三个方面,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