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的世纪,我们需要大批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生物科学人才。那么,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创新意识
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推动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关键。我在教学中,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介绍一些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如克隆羊“多利”的培养过程,克隆技术在遗传学和医学上的科研价值,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试管婴儿、无土栽培技术等),启迪了学生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正确对待创新型学生,为他们建立良好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健康人都有创新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创新型的学生往往比较顽皮,爱争辩,经常提出各种怪问题。对这种情况,我不是指责,而是注重引导、保护他们创新思维的萌芽。如:在讲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性、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以及生物进化发展的规律时,常采用民主、平行和探讨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允许每个学生太胆地毫无顾忌地发表各种设想和见解,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对那些“超常规”的意见、常人想不到的问题,应给以鼓励和赞扬,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
三、培养顽强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指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顽强、勤奋、实事求是、百折不挠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在未知中求学,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很有可能是“千呼万唤出不来”,更有许多创新成果是在逆境中诞生的,经受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打击,有的甚至心力交瘁。古今中外的发明家都具有优秀的创新意志,无一例外。例如:太发明家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经过了多次失败后获得成功的。如果没有顽强的创新意志,最新颖的创新也会半途而废-因此,要不断鼓励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思,坚忍不拔,善于战胜困难,给创新插上理想的翅膀,尝试把童话变成现实。
四、形成灵活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决定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是更高层次的思维形式。由于逆向思维是与常规思维唱反调,因此有很大的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设置障碍,引导学生从相反立场、角度、侧面去思考问题。当思维遇到障碍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迅速转向、执果索因,使思维顺序倒逆。这样既有利于拓宽思路、活化知识,又有利于防止思维僵化、克服习惯思维。如;在进行基因连锁互换规律教学时,学生往往受分析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思维定势的影响,将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放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去分析思考,结果无法理解F1产生的配了中的亲本配子多而重组配子少或只能产生两种亲本配子这一事实。这时候可及时引导学生从F1雄果蝇只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了这一结果出发,进行逆向分析思考,发现控制不同性状的非同位基因在遗传时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递的。这说明控制不同性状的两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是连在一起传递给后代的。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连锁互换规律的本质的理解。
发散思维是一种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辐射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克服了常规思维的单一性、单向性。能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尽管有的学生提出的方案是幼稚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其中无不包含着创新的火花。例如:在学习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后,再来重新认识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几大优点以及分析实现F2分离比的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以培养发散性思维。
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富于创造性。
五、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观察、记录、收集生物资料、查阅报刊杂志、使用生物学工具书、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生物学新知识,这种能力孕育着创新意识。平时,我要求学生关心报刊、杂志、电视新闻、电视节目中报道的科技新动态,包括生物科技新发展,并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好,以备查用。只有这样,才能始终站在创新知识的前沿。
在这个生物科学的世纪,将有更多的生物新技术被开发利用,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各层次的创新人才。我们应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改变教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一、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创新意识
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推动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关键。我在教学中,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介绍一些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如克隆羊“多利”的培养过程,克隆技术在遗传学和医学上的科研价值,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试管婴儿、无土栽培技术等),启迪了学生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正确对待创新型学生,为他们建立良好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健康人都有创新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创新型的学生往往比较顽皮,爱争辩,经常提出各种怪问题。对这种情况,我不是指责,而是注重引导、保护他们创新思维的萌芽。如:在讲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性、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以及生物进化发展的规律时,常采用民主、平行和探讨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允许每个学生太胆地毫无顾忌地发表各种设想和见解,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对那些“超常规”的意见、常人想不到的问题,应给以鼓励和赞扬,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
三、培养顽强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指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顽强、勤奋、实事求是、百折不挠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在未知中求学,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很有可能是“千呼万唤出不来”,更有许多创新成果是在逆境中诞生的,经受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打击,有的甚至心力交瘁。古今中外的发明家都具有优秀的创新意志,无一例外。例如:太发明家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经过了多次失败后获得成功的。如果没有顽强的创新意志,最新颖的创新也会半途而废-因此,要不断鼓励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思,坚忍不拔,善于战胜困难,给创新插上理想的翅膀,尝试把童话变成现实。
四、形成灵活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决定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是更高层次的思维形式。由于逆向思维是与常规思维唱反调,因此有很大的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设置障碍,引导学生从相反立场、角度、侧面去思考问题。当思维遇到障碍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迅速转向、执果索因,使思维顺序倒逆。这样既有利于拓宽思路、活化知识,又有利于防止思维僵化、克服习惯思维。如;在进行基因连锁互换规律教学时,学生往往受分析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思维定势的影响,将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放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去分析思考,结果无法理解F1产生的配了中的亲本配子多而重组配子少或只能产生两种亲本配子这一事实。这时候可及时引导学生从F1雄果蝇只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了这一结果出发,进行逆向分析思考,发现控制不同性状的非同位基因在遗传时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递的。这说明控制不同性状的两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是连在一起传递给后代的。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连锁互换规律的本质的理解。
发散思维是一种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辐射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克服了常规思维的单一性、单向性。能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尽管有的学生提出的方案是幼稚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其中无不包含着创新的火花。例如:在学习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后,再来重新认识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几大优点以及分析实现F2分离比的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以培养发散性思维。
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富于创造性。
五、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观察、记录、收集生物资料、查阅报刊杂志、使用生物学工具书、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生物学新知识,这种能力孕育着创新意识。平时,我要求学生关心报刊、杂志、电视新闻、电视节目中报道的科技新动态,包括生物科技新发展,并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好,以备查用。只有这样,才能始终站在创新知识的前沿。
在这个生物科学的世纪,将有更多的生物新技术被开发利用,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各层次的创新人才。我们应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改变教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