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呼唤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之际,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结合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适当地融入一定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引导高中学生逐步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能力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是对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实践应用,更是放大课程教育意义,利用课程本身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关键词: 高中学校;音乐课程;情感教育;思路及方法
一、音乐课程情感教育的实质
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他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理论。重视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地产生新质,走向新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心理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以及其他心理机制一道协同发挥作用。作为一种艺术情感教育的音乐教学,本质上,也是一种运用音乐来学习自身情感流露的情感教学。对此,音乐教学过程离不开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身情感的表达,运用巧妙的音乐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激发自身情感表达的积极性,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争取达成情感共鸣。
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情感表达的欠缺现象,甚至个别高中音乐教学模式趋于形式化,无任何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情感教育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对此,音乐教师需端正自身教学态度,转变教学方式,合理融入情感教育的音乐内容,运用各种辅助性条件,努力营造浓厚的音乐情感教育氛围。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具有情感教育的音乐教学,教师需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富有热情的投入音乐情感教学,真正融入到音乐教学课堂中,产生情感效应,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除此之外,音乐教师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及心理素质,有着专业的艺术作品审美力,认知自我的同时,深入认知作品。
音乐教学之前,需做好预先准备性工作,透彻了解教学内容,深知音乐教学背景,尤其是全面了解创作时,作品家的情感流露以及暗含的寓意,真正落实预先准备教学内容的目的,更好的培养学生音乐情感表达。身为欣赏音乐作品的音乐教师,传授着艺术情感及艺术审美力,在透彻了解艺术作品时,基于自身对艺术情感的领悟基础上,传授学生创作家情感及艺术,提高学生情感领悟力。对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合理表述时,还需恰当的引导情感的培养,并巧妙运用特色的艺术形象及艺术感染力进行情感熏陶,使音乐情感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
三、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是音乐课程情感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要体现出对学生尊重和教学主客体在人格方面的平等。以课堂上的教师语言为例,教师应当以朋友的姿态让学生感觉到亲切,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一般而言,成绩好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尊重,但是那些反应慢一点,学习习惯差一点的学生,受到尊重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的音乐课堂,对所有同学都给予应有的尊重。比如提问,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回答较难,较灵活的问题。而程度差点的学生可以提问较简单的,短期记忆性的知识。再比如记忆歌词,记忆音符,背诵节拍的时候,有些学生是不可能全部记住的,但是思维最不敏捷的学生也能记住一部分。笔者认为,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给予所有学生符合自身水平的鼓励性评价,而不是盲目地批评和职责。看似平淡和无意的一句话,对于学生而言则是无尚的尊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我意识被逐渐激活,尊重和被尊重的习惯也将渐渐养成。
四、多元化营造情感教育的氛围
1.创设热闹的课堂气氛
音乐课堂气氛浓厚,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同时,教师需转变传统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富有生动感染力及艺术生动形象力的教学辅助工具,传递音乐艺术情感,进而营造浓厚的音乐欣赏及学习的气氛。
2.引导学生培养艺术灵感
作为一门“聆听”艺术的音乐教学,直接关系到内在艺术情感的培养教育。对此,音乐教师需适当的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不同音乐旋律的独特之美,了解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情感。通过此有效的教学引导途径,可有力的推动学生更好的领会音乐艺术情感,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力。
通过静心领会音乐艺术,学生可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进一步深入的感受完整艺术作品所暗藏的丰富情感及意境。同时,通过生动化、形象化及感染力的启发手段,教师可更好的丰富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等情境,增强师生间的艺术审美力及鉴赏力。
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过程,教师可综合运用相关辅助性教学工具,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适时播放音频、在线网络倾听音乐或图像文字等,真正落实学生对作品全方位领会的目的。
3.合理安排课程练习形式
每个音乐艺术作品,均需要认真的结合聆听、练习、演唱以及朗读等多种形式为一体,进行音乐情感教育,也是音乐情感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用心聆听,反复练习,情感演唱,激情朗读,是每个音乐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赋予优美诗情般的歌词,激情朗读可有效的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印象深刻。练习演唱,可在实际唱的过程中,更为充分的领会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生动形象的思维能力,活化艺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艺术情操陶冶目的真正落实到位。
4.组织学生参与课余校内外活动
个性化、灵活性的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教师需尽可能创造适当的优越环境,积极组织相关活跃性集体活动,借助学生的表现欲,提供真正展示学生自由表现自己的舞台,充分发泄内心的情感。通过此情感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艺术情感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展现自身音乐美的信心,进而获得艺术美感及鉴赏力。
概括而言 音乐艺术直抵情感世界,实质上也即艺术情感教育。本文通过全面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音乐情感教育策略,有效的加深了学生理解及渗透艺术作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内心世界的艺术情操,建立了统一性、规范性音乐情感教育模式,引导了高中学生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能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高中学校;音乐课程;情感教育;思路及方法
一、音乐课程情感教育的实质
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他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理论。重视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地产生新质,走向新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心理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以及其他心理机制一道协同发挥作用。作为一种艺术情感教育的音乐教学,本质上,也是一种运用音乐来学习自身情感流露的情感教学。对此,音乐教学过程离不开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身情感的表达,运用巧妙的音乐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激发自身情感表达的积极性,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争取达成情感共鸣。
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情感表达的欠缺现象,甚至个别高中音乐教学模式趋于形式化,无任何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情感教育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对此,音乐教师需端正自身教学态度,转变教学方式,合理融入情感教育的音乐内容,运用各种辅助性条件,努力营造浓厚的音乐情感教育氛围。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具有情感教育的音乐教学,教师需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富有热情的投入音乐情感教学,真正融入到音乐教学课堂中,产生情感效应,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除此之外,音乐教师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及心理素质,有着专业的艺术作品审美力,认知自我的同时,深入认知作品。
音乐教学之前,需做好预先准备性工作,透彻了解教学内容,深知音乐教学背景,尤其是全面了解创作时,作品家的情感流露以及暗含的寓意,真正落实预先准备教学内容的目的,更好的培养学生音乐情感表达。身为欣赏音乐作品的音乐教师,传授着艺术情感及艺术审美力,在透彻了解艺术作品时,基于自身对艺术情感的领悟基础上,传授学生创作家情感及艺术,提高学生情感领悟力。对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合理表述时,还需恰当的引导情感的培养,并巧妙运用特色的艺术形象及艺术感染力进行情感熏陶,使音乐情感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
三、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是音乐课程情感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要体现出对学生尊重和教学主客体在人格方面的平等。以课堂上的教师语言为例,教师应当以朋友的姿态让学生感觉到亲切,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一般而言,成绩好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尊重,但是那些反应慢一点,学习习惯差一点的学生,受到尊重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的音乐课堂,对所有同学都给予应有的尊重。比如提问,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回答较难,较灵活的问题。而程度差点的学生可以提问较简单的,短期记忆性的知识。再比如记忆歌词,记忆音符,背诵节拍的时候,有些学生是不可能全部记住的,但是思维最不敏捷的学生也能记住一部分。笔者认为,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给予所有学生符合自身水平的鼓励性评价,而不是盲目地批评和职责。看似平淡和无意的一句话,对于学生而言则是无尚的尊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我意识被逐渐激活,尊重和被尊重的习惯也将渐渐养成。
四、多元化营造情感教育的氛围
1.创设热闹的课堂气氛
音乐课堂气氛浓厚,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同时,教师需转变传统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富有生动感染力及艺术生动形象力的教学辅助工具,传递音乐艺术情感,进而营造浓厚的音乐欣赏及学习的气氛。
2.引导学生培养艺术灵感
作为一门“聆听”艺术的音乐教学,直接关系到内在艺术情感的培养教育。对此,音乐教师需适当的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不同音乐旋律的独特之美,了解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情感。通过此有效的教学引导途径,可有力的推动学生更好的领会音乐艺术情感,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力。
通过静心领会音乐艺术,学生可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进一步深入的感受完整艺术作品所暗藏的丰富情感及意境。同时,通过生动化、形象化及感染力的启发手段,教师可更好的丰富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等情境,增强师生间的艺术审美力及鉴赏力。
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过程,教师可综合运用相关辅助性教学工具,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适时播放音频、在线网络倾听音乐或图像文字等,真正落实学生对作品全方位领会的目的。
3.合理安排课程练习形式
每个音乐艺术作品,均需要认真的结合聆听、练习、演唱以及朗读等多种形式为一体,进行音乐情感教育,也是音乐情感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用心聆听,反复练习,情感演唱,激情朗读,是每个音乐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赋予优美诗情般的歌词,激情朗读可有效的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印象深刻。练习演唱,可在实际唱的过程中,更为充分的领会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生动形象的思维能力,活化艺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艺术情操陶冶目的真正落实到位。
4.组织学生参与课余校内外活动
个性化、灵活性的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教师需尽可能创造适当的优越环境,积极组织相关活跃性集体活动,借助学生的表现欲,提供真正展示学生自由表现自己的舞台,充分发泄内心的情感。通过此情感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艺术情感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展现自身音乐美的信心,进而获得艺术美感及鉴赏力。
概括而言 音乐艺术直抵情感世界,实质上也即艺术情感教育。本文通过全面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音乐情感教育策略,有效的加深了学生理解及渗透艺术作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内心世界的艺术情操,建立了统一性、规范性音乐情感教育模式,引导了高中学生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能力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