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贬恶扬善的人性论、社会本位的道德思想、知行合一认识论的解读以及孔子对人的价值的评判标准,来剖析儒家哲学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仁;思想;价值
引文:“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孔子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战国,奴隶制几近土崩瓦解,而新的封建制呼之欲出。动荡中的社会急剧变化,孔子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仁”的思想。
引文中的两句话便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一为“仁”,二曰“礼”。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创新的部分。孔子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已经名垂千秋,其“仁”与“礼”的思想更是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对“仁”的解读
“仁”在《论语》中被反复提及不下百遍,孔子对仁的解释有诸多方面,对“仁”的定义也十分广泛,但最核心的是对人的肯定。
仁者人也的观点突出强调主体意识,与当时主张的神赋论比较,无疑是进步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人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是现今社会所提倡的,但是如果强烈突出个人意志,以“个人本位论”为中心又是过于极端的,因为个人的一切需求都必须依附于社会才能实现,凡为人,必参与社会生活,还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这才是孔子“仁”的真谛。
三、儒家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基本观点,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离,而且天是区别于普通人的有意志的神,被认为是自然的最高主宰,天命就是上天不可违逆的命令。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将天命观向自然观转变的过渡,是唯物主义的,也是中国哲学关于天人合一观念的最早的意识形态。尽管如此,孔子仍然没有脱离原始宗教的束缚,而同样把天看成是人世间的主宰,认为天命可以决定人的生死,赋予人道德,决定社会的兴衰。
但是,儒家对后世更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仁学,即人学,重视人的努力,从而才能使中国文化由神学走向人学。因此,在儒家思想里,在自然力量面前,人不应该消极顺应天命的安排,而应该根据自然规律的运动,积极努力,即:听天命,尽人事。
2.贬恶扬善的人性论
人性论,即人类对自我的本质的理解,是人生哲学与伦理道德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今哲学家们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中国五千年哲学思想史上,孔子是首个敢于提出人性理论的哲学家。在他看来,人的道德观念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所以人性也是向善的。
王夫之在孔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性日生日成”,在他的观点里,人心向善虽然是天生的品质,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这是王夫之对孔孟以来性善论故有不变的最重要的发展。
儒家人性论都是试图以“善”作为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论证了社会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先天自然属性和后天社会属性的改造与决定作用,这是儒家人性论的永恒价值所在。
3.社会本位论的道德思想
社会本位指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决定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必须以社会价值为转移。换句话说,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最终价值取向是社会,而并非个人。
伦理政治是一种极具典型性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组建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伦理与政治的同一。被统治者会自然而然将这种政治看成伦理并且欣然接受;而对统治者来说,这种伦理便是政治。故此,政治具有伦理性在情理之中,伦理具有政治的强制性也不出意料。在2000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伦理始终追求社会政治抱负的实现,追求民族、国家、社会价值的实现。
4.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在中国哲学里,知与行显然是一对重要范畴,古人讨论知行问题,会从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两个方面考量。
在《论语》中,“知”有两义:首先是“智”,指智德与智慧;其次是“了解”,指对人和事物的认识。而且,孔子已经认识到“行”远远重于“知”,但是,知与行不能明确相对起来。
孟子的知行概念没有质的分别,仍然属于伦理学范畴。所不同的是,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赋予“知”以人性论的含义,将“知”明确界定为天赋的道德知识,使智德与智慧完全同一。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而知之”的经验论,强调人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系统的知识来源于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他还把“行”引进认识论,对知行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所以,儒家的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注重培养人格和品质,关注道德和生命的精神质量。
四、儒家思想对教师的启示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行合一”中强调“学而知之”,系统的知识来源于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教师所拥有的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处于不停的变化和发展之中,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2.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自然力量面前,人不应该消极顺应天命的安排,而应该根据自然规律的运动,积极努力,即:听天命,尽人事。
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具有不同的天性和资历,教师不应单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该针对其独特的个性,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俊贤.对儒家教育思想当代意义的思考[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
[2]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5
[3]麦晓颖.论语全集[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9
[4]王坤庆. 教育哲学简明教程[M].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儒家;仁;思想;价值
引文:“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孔子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战国,奴隶制几近土崩瓦解,而新的封建制呼之欲出。动荡中的社会急剧变化,孔子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仁”的思想。
引文中的两句话便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一为“仁”,二曰“礼”。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创新的部分。孔子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已经名垂千秋,其“仁”与“礼”的思想更是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对“仁”的解读
“仁”在《论语》中被反复提及不下百遍,孔子对仁的解释有诸多方面,对“仁”的定义也十分广泛,但最核心的是对人的肯定。
仁者人也的观点突出强调主体意识,与当时主张的神赋论比较,无疑是进步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人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是现今社会所提倡的,但是如果强烈突出个人意志,以“个人本位论”为中心又是过于极端的,因为个人的一切需求都必须依附于社会才能实现,凡为人,必参与社会生活,还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这才是孔子“仁”的真谛。
三、儒家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基本观点,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离,而且天是区别于普通人的有意志的神,被认为是自然的最高主宰,天命就是上天不可违逆的命令。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将天命观向自然观转变的过渡,是唯物主义的,也是中国哲学关于天人合一观念的最早的意识形态。尽管如此,孔子仍然没有脱离原始宗教的束缚,而同样把天看成是人世间的主宰,认为天命可以决定人的生死,赋予人道德,决定社会的兴衰。
但是,儒家对后世更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仁学,即人学,重视人的努力,从而才能使中国文化由神学走向人学。因此,在儒家思想里,在自然力量面前,人不应该消极顺应天命的安排,而应该根据自然规律的运动,积极努力,即:听天命,尽人事。
2.贬恶扬善的人性论
人性论,即人类对自我的本质的理解,是人生哲学与伦理道德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今哲学家们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中国五千年哲学思想史上,孔子是首个敢于提出人性理论的哲学家。在他看来,人的道德观念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所以人性也是向善的。
王夫之在孔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性日生日成”,在他的观点里,人心向善虽然是天生的品质,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这是王夫之对孔孟以来性善论故有不变的最重要的发展。
儒家人性论都是试图以“善”作为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论证了社会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先天自然属性和后天社会属性的改造与决定作用,这是儒家人性论的永恒价值所在。
3.社会本位论的道德思想
社会本位指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决定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必须以社会价值为转移。换句话说,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最终价值取向是社会,而并非个人。
伦理政治是一种极具典型性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组建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伦理与政治的同一。被统治者会自然而然将这种政治看成伦理并且欣然接受;而对统治者来说,这种伦理便是政治。故此,政治具有伦理性在情理之中,伦理具有政治的强制性也不出意料。在2000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伦理始终追求社会政治抱负的实现,追求民族、国家、社会价值的实现。
4.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在中国哲学里,知与行显然是一对重要范畴,古人讨论知行问题,会从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两个方面考量。
在《论语》中,“知”有两义:首先是“智”,指智德与智慧;其次是“了解”,指对人和事物的认识。而且,孔子已经认识到“行”远远重于“知”,但是,知与行不能明确相对起来。
孟子的知行概念没有质的分别,仍然属于伦理学范畴。所不同的是,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赋予“知”以人性论的含义,将“知”明确界定为天赋的道德知识,使智德与智慧完全同一。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而知之”的经验论,强调人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系统的知识来源于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他还把“行”引进认识论,对知行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所以,儒家的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注重培养人格和品质,关注道德和生命的精神质量。
四、儒家思想对教师的启示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行合一”中强调“学而知之”,系统的知识来源于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教师所拥有的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处于不停的变化和发展之中,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2.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自然力量面前,人不应该消极顺应天命的安排,而应该根据自然规律的运动,积极努力,即:听天命,尽人事。
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具有不同的天性和资历,教师不应单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该针对其独特的个性,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俊贤.对儒家教育思想当代意义的思考[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
[2]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5
[3]麦晓颖.论语全集[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9
[4]王坤庆. 教育哲学简明教程[M].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