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开始席卷整个教育领域,基础教育正在向信息化教育迈进。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课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世纪之交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如何促进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成为横亘在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互联网+教育的体现,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需要,是实施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新课程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意义重大。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整体优化,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媒介和方法融人到教学的各个层面,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资源,成为学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课程整合,把它具体到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表现为数字化、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二是课程层面。整合后的课程表现为教材电子化,知识体系化、动态化、多样化,资源广泛化,学习自主化,交际广泛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态度。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学习空间变得无界限了。教育信息化还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二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为终身学习带来了机遇,但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把终身学习看成是白己的责任,才能够理解信息所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培养学生形成所有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三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师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的。
具体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虚拟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师生由教师走向了可视化的想象空间。过去,教材就是师生的世界。而有了信息技术。世界即是教材。二是从根本上实现转变了过去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三是知识挖掘技术,拓展了我们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四是资源搜索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资源。
“十二五”期间,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以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基本方针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在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指出“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要加大深化应用,融合创新。要围绕教育信息化的重点、难点,在“深化”上做文章。将力促教育信息化“四个提升”和“四个拓展”,就是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的能力,大幅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教学和管理能力,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能力,有效提升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供给能力;从服务教育本身拓展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从服务一般性的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这一重要讲话也为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中小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教学中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一些省市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提速扩容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升级换代,加快“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2014年至2015年度,教育部在全国范围类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了约200万名教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从中评选出了2万堂“优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旨在以应用为导向,以资源共享为纽带,以教师课堂应用为中心,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提高教育质量。它是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的又一突破和创新。通过活动的开展,力争使每位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至少上好一堂课,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讲授。
在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仍是任重而道远。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教师不能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地区,教师观念仍未转变,依旧采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育模式,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和改革的热情,使用多媒體计算机和教育软件的能力很有限。二是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不足。甚至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质上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被动接受,更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通过改变资源获取的方式,实现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辅助的方式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互联网+教育的体现,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需要,是实施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新课程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意义重大。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整体优化,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媒介和方法融人到教学的各个层面,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资源,成为学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课程整合,把它具体到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表现为数字化、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二是课程层面。整合后的课程表现为教材电子化,知识体系化、动态化、多样化,资源广泛化,学习自主化,交际广泛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态度。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学习空间变得无界限了。教育信息化还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二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为终身学习带来了机遇,但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把终身学习看成是白己的责任,才能够理解信息所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培养学生形成所有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三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师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的。
具体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虚拟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师生由教师走向了可视化的想象空间。过去,教材就是师生的世界。而有了信息技术。世界即是教材。二是从根本上实现转变了过去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三是知识挖掘技术,拓展了我们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四是资源搜索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资源。
“十二五”期间,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以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基本方针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在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指出“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要加大深化应用,融合创新。要围绕教育信息化的重点、难点,在“深化”上做文章。将力促教育信息化“四个提升”和“四个拓展”,就是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的能力,大幅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教学和管理能力,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能力,有效提升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供给能力;从服务教育本身拓展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从服务一般性的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这一重要讲话也为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中小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教学中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一些省市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提速扩容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升级换代,加快“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2014年至2015年度,教育部在全国范围类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了约200万名教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从中评选出了2万堂“优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旨在以应用为导向,以资源共享为纽带,以教师课堂应用为中心,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提高教育质量。它是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的又一突破和创新。通过活动的开展,力争使每位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至少上好一堂课,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讲授。
在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仍是任重而道远。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教师不能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地区,教师观念仍未转变,依旧采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育模式,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和改革的热情,使用多媒體计算机和教育软件的能力很有限。二是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不足。甚至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质上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被动接受,更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通过改变资源获取的方式,实现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辅助的方式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