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动性疲劳是一种具有特殊运动特征的疲劳症状,不同于一般的疲劳,在竞技体育中更为常见。这是严重损害运动员身体机能并影响其运动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疲劳和恢复方法及相关补剂,以及对人体机能和动物实验的探索性研究。监测方法主要用于监测人体机能和训练负荷。本文将对运动疲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今后运动疲劳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疲劳机制;疲劳恢复
引言
随着当今运动训练科学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训练的竞技水 平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运动员为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无一例 外地选择了进行高强度、大运动负荷训练的日常训练和竞赛。运动员的 训练负荷必然大大超过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水平,随之而来的是能量供应 总是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产生运动水平下降、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 列消极的症状。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运动疲劳。因此,对运动性疲劳进行研 究,了解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理,掌握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消除疲 劳,对提高运动成绩、增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所以,如何进行让运动员恢复以前状态是我们此时研究的重点。以运动性疲劳恢复为主题词在知网搜索近五年相关期刊论文,其中相关期刊20篇,会议期刊5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运动性疲劳如何恢复相关性分析。
1.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分类
疲劳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体不能维持原有工作能力和强度是一种 积累的过程,运动性疲劳是指由运动引起身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在 近百年来的研究中提出过各种概念,非常混杂。因此,1982 年在第五届国 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 特定水平上和 / 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个定义的特点是:把疲 勞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 和疲劳的程度;有助于选择客观性指标评定疲劳。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 可分为心理性疲劳和躯体性疲劳。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长期从事某一工作或动作所产生的厌烦。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 能力下降,人体的各部位,从中枢大脑皮层细胞到骨骼肌基本收缩单位 都能产生疲劳。躯体性疲劳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中枢疲劳是指缺 乏动机,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或募集发生改变;外周疲劳包括接点传递、肌肉点活动和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运动性疲劳一般有如下症状:主观感 觉:倦怠、恐惧、恶心、头晕、呼吸急促、心慌、食欲不振、盗汗、睡眠紊乱。检测症状:晨脉连续增高、体重减轻、肌力下降、睾酮水平下降、女性出现 月经紊乱或闭经等。
2.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主要有如下几种学说:
2.1 能量耗竭学说:运动性疲劳主要是在运动过程中体内的能源物质(ATP、CP、肌糖原、肝糖原等)大量被消耗,而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从而引发了运动性 疲劳的产生。
2.2 代谢产物堆积学说:运动性疲劳主要是由于运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乳酸、氨等)在体 内大量堆积而又不能及时消除,对于骨骼肌和神经中枢有各种不良的影 响而引起疲劳。
2.3 离子代谢紊乱学说:该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 PH 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渗透压改变和激 素不足等因素引起疲劳。
2.4 内分泌调节机能下降学说;这种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主要是由于内分泌调节机能(如肾上腺 皮质系统和肾上腺髓)下降,影响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导致机体的运 动能力下降。运动应激引起疲劳时内分泌调节受影响,在长时间运动中,运动负荷强度和运动量过大时,使皮质醇分泌持续增加,对下丘脑—— 垂体——性腺轴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对免疫系统也起抑制作用。
3.运动性疲劳恢复方法
3.1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大量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是消除运动 性疲劳的最有效的方法,运动员在进行大量的训练后,机体已处于疲劳状态。为了科学有效的提高训练水平,运动员每天必须保证睡眠时间不少于8h,机体得到充分是休息和放松,排除体内剩余的代谢物质,促使体内的氧气充分利用,从而使身体处于最佳的状态,消除由于训练产生的身体疲劳。
3.2中药恢复运动性疲劳的应用方法
内服中药一般分为服用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以服用复 方中药居多。单味药多为补益类药物,主要补气血和补阴阳,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靶点和途径对单味中药或中药单体 防治运动性疲劳的功效和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复方中药 目前应用于运动性疲劳主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平衡机体 阴阳为目标,强调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用组方主 要以补益和调理为主,来消除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补 益主要为补气健脾、补肾壮阳,调理主要为活血化瘀、疏肝理 气。复方中药多以整体观为指导,通过配伍、随症加减防治运 动性疲劳,相比于单味药或中药单体更有优势。如健脾益气复 方、补肾益气复方、脾肾双补复方、补益气血复方等,均以益 气、调理为主要功效[3]。
3.3主动恢复疗法:
3.3.1 静止性休息:睡眠是静止性休息的最佳方式,是消除疲劳最好的方法之一。高质量睡眠是运动员运动训练和运动后疲劳恢复的双重保障。在 训练中想要更好提高运动能力,须保证充足的睡眠,在运动负荷训 练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应适当延长,并要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静止性休息更适合因全身运动导致的整体性疲劳症状的消失。
3.3.2 活动性休息(积极性休息):活动性休息是指运动后做一些运动量由大变小,强度小、时间短、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慢走等),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 良好方法,尤其适合中长跑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国外运动员非常重 视对肌肉柔韧性和灵活性的自我保护,他们习惯在赛前做准备性 的牵拉活动,赛后做恢复性牵拉活动。 放松的走、跑对消除血乳酸等运动性疲劳症状比完全静止效 果更好。与安静性休息相比,活动性休息能以快一倍的速度消除体 内积累的乳酸等物质。运动后将静止性和活动性休息两者结合效 果更佳,在保证睡眠的前提下,采用积极性休息效果会更好。
3.3.3 训练恢复能力:此法是在训练过程中有效的增加能量储备,进而提高运动能 力的训练方法。通过科学安排训练周期,训练机体的恢复能力,从 而增加训练负荷刺激频率,最大程度提高运动能力。通过训练恢复 能力,提高运动性疲劳阈值。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过度训练的发生,还可以有效提高运动能力。
这是一种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的训练方案和恢复措施之一,具有长期预防运动性疲劳及促进疲劳恢复的效果。
结论
(1)优秀运动员有氧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在4mmol/L左右,无氧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可达12~20mmol/L。本实验所选实验对象是非运动员,其有氧以及无氧能力都不及运动员,所以血乳酸濃度相对较低。
在训练中找出心率与血乳酸的关系,利用乳酸心率控制训练,乳酸心率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中血乳酸值达到4mmol/L时的心率值。就不用每次都取血测血乳酸值,可以根据心率评价血乳酸值,确定特定运动强度,提高运动能力。因此利用乳酸心率大体掌握无氧阈运动强度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均需重视,以提高运动性疲劳的阈值,增强运动中抗运动性疲劳及 运动后自我缓解或消除疲劳的能力。
(2)运动后,在遵循系统性、针对性、综合性主动性、有效性、安全性的前提原则下,根据运动员 自身情况采取一套系统的主被动结合的恢复流程:运动后进行主动的活动性休息→选用物理疗法进行被动的疲劳恢复(此步可依 次进行针灸、按摩、水疗)→按需选用心理疗法→(疲劳严重者则按 需进行药物疗法→)被动恢复后的自主静止性休息(充足高质量的 睡眠,包括恢复环境的设置与布置)。在训练与恢复的整个过程都 需注意膳食营养的合理搭配,从预防与恢复的双重方面进行疲劳的恢复,从而增强运动及恢复能力,提高运动成绩。
(3)运动性疲劳 应尽早及时消除,不易延迟,以免运动性疲劳堆积,加重疲劳程度。
参考文献
[1]闫东旭,于晶.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1):14-15.
[2]边新博.运动性疲劳及恢复手段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189+192.
[3]冯晓芸.基于运动性疲劳的成因及恢复手段的实践与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4):43+45.
[4]张丽琴,卢慧敏.中药应用于运动性疲劳相关问题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06):523-525+529.
[5]王强,汪辉,闻剑飞,参蓉鸡汤抗运动性疲劳效果研究 [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5):6-8.
作者简介:
余同波(1979-),男,汉,富顺县,高中一级体育教师、篮球一级教练,本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运动康复与治疗,体育教育.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疲劳机制;疲劳恢复
引言
随着当今运动训练科学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训练的竞技水 平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运动员为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无一例 外地选择了进行高强度、大运动负荷训练的日常训练和竞赛。运动员的 训练负荷必然大大超过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水平,随之而来的是能量供应 总是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产生运动水平下降、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 列消极的症状。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运动疲劳。因此,对运动性疲劳进行研 究,了解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理,掌握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消除疲 劳,对提高运动成绩、增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所以,如何进行让运动员恢复以前状态是我们此时研究的重点。以运动性疲劳恢复为主题词在知网搜索近五年相关期刊论文,其中相关期刊20篇,会议期刊5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运动性疲劳如何恢复相关性分析。
1.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分类
疲劳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体不能维持原有工作能力和强度是一种 积累的过程,运动性疲劳是指由运动引起身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在 近百年来的研究中提出过各种概念,非常混杂。因此,1982 年在第五届国 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 特定水平上和 / 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个定义的特点是:把疲 勞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 和疲劳的程度;有助于选择客观性指标评定疲劳。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 可分为心理性疲劳和躯体性疲劳。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长期从事某一工作或动作所产生的厌烦。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 能力下降,人体的各部位,从中枢大脑皮层细胞到骨骼肌基本收缩单位 都能产生疲劳。躯体性疲劳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中枢疲劳是指缺 乏动机,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或募集发生改变;外周疲劳包括接点传递、肌肉点活动和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运动性疲劳一般有如下症状:主观感 觉:倦怠、恐惧、恶心、头晕、呼吸急促、心慌、食欲不振、盗汗、睡眠紊乱。检测症状:晨脉连续增高、体重减轻、肌力下降、睾酮水平下降、女性出现 月经紊乱或闭经等。
2.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主要有如下几种学说:
2.1 能量耗竭学说:运动性疲劳主要是在运动过程中体内的能源物质(ATP、CP、肌糖原、肝糖原等)大量被消耗,而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从而引发了运动性 疲劳的产生。
2.2 代谢产物堆积学说:运动性疲劳主要是由于运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乳酸、氨等)在体 内大量堆积而又不能及时消除,对于骨骼肌和神经中枢有各种不良的影 响而引起疲劳。
2.3 离子代谢紊乱学说:该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 PH 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渗透压改变和激 素不足等因素引起疲劳。
2.4 内分泌调节机能下降学说;这种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主要是由于内分泌调节机能(如肾上腺 皮质系统和肾上腺髓)下降,影响了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导致机体的运 动能力下降。运动应激引起疲劳时内分泌调节受影响,在长时间运动中,运动负荷强度和运动量过大时,使皮质醇分泌持续增加,对下丘脑—— 垂体——性腺轴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对免疫系统也起抑制作用。
3.运动性疲劳恢复方法
3.1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大量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是消除运动 性疲劳的最有效的方法,运动员在进行大量的训练后,机体已处于疲劳状态。为了科学有效的提高训练水平,运动员每天必须保证睡眠时间不少于8h,机体得到充分是休息和放松,排除体内剩余的代谢物质,促使体内的氧气充分利用,从而使身体处于最佳的状态,消除由于训练产生的身体疲劳。
3.2中药恢复运动性疲劳的应用方法
内服中药一般分为服用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以服用复 方中药居多。单味药多为补益类药物,主要补气血和补阴阳,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靶点和途径对单味中药或中药单体 防治运动性疲劳的功效和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复方中药 目前应用于运动性疲劳主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平衡机体 阴阳为目标,强调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用组方主 要以补益和调理为主,来消除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补 益主要为补气健脾、补肾壮阳,调理主要为活血化瘀、疏肝理 气。复方中药多以整体观为指导,通过配伍、随症加减防治运 动性疲劳,相比于单味药或中药单体更有优势。如健脾益气复 方、补肾益气复方、脾肾双补复方、补益气血复方等,均以益 气、调理为主要功效[3]。
3.3主动恢复疗法:
3.3.1 静止性休息:睡眠是静止性休息的最佳方式,是消除疲劳最好的方法之一。高质量睡眠是运动员运动训练和运动后疲劳恢复的双重保障。在 训练中想要更好提高运动能力,须保证充足的睡眠,在运动负荷训 练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应适当延长,并要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静止性休息更适合因全身运动导致的整体性疲劳症状的消失。
3.3.2 活动性休息(积极性休息):活动性休息是指运动后做一些运动量由大变小,强度小、时间短、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慢走等),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 良好方法,尤其适合中长跑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国外运动员非常重 视对肌肉柔韧性和灵活性的自我保护,他们习惯在赛前做准备性 的牵拉活动,赛后做恢复性牵拉活动。 放松的走、跑对消除血乳酸等运动性疲劳症状比完全静止效 果更好。与安静性休息相比,活动性休息能以快一倍的速度消除体 内积累的乳酸等物质。运动后将静止性和活动性休息两者结合效 果更佳,在保证睡眠的前提下,采用积极性休息效果会更好。
3.3.3 训练恢复能力:此法是在训练过程中有效的增加能量储备,进而提高运动能 力的训练方法。通过科学安排训练周期,训练机体的恢复能力,从 而增加训练负荷刺激频率,最大程度提高运动能力。通过训练恢复 能力,提高运动性疲劳阈值。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过度训练的发生,还可以有效提高运动能力。
这是一种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的训练方案和恢复措施之一,具有长期预防运动性疲劳及促进疲劳恢复的效果。
结论
(1)优秀运动员有氧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在4mmol/L左右,无氧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可达12~20mmol/L。本实验所选实验对象是非运动员,其有氧以及无氧能力都不及运动员,所以血乳酸濃度相对较低。
在训练中找出心率与血乳酸的关系,利用乳酸心率控制训练,乳酸心率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中血乳酸值达到4mmol/L时的心率值。就不用每次都取血测血乳酸值,可以根据心率评价血乳酸值,确定特定运动强度,提高运动能力。因此利用乳酸心率大体掌握无氧阈运动强度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均需重视,以提高运动性疲劳的阈值,增强运动中抗运动性疲劳及 运动后自我缓解或消除疲劳的能力。
(2)运动后,在遵循系统性、针对性、综合性主动性、有效性、安全性的前提原则下,根据运动员 自身情况采取一套系统的主被动结合的恢复流程:运动后进行主动的活动性休息→选用物理疗法进行被动的疲劳恢复(此步可依 次进行针灸、按摩、水疗)→按需选用心理疗法→(疲劳严重者则按 需进行药物疗法→)被动恢复后的自主静止性休息(充足高质量的 睡眠,包括恢复环境的设置与布置)。在训练与恢复的整个过程都 需注意膳食营养的合理搭配,从预防与恢复的双重方面进行疲劳的恢复,从而增强运动及恢复能力,提高运动成绩。
(3)运动性疲劳 应尽早及时消除,不易延迟,以免运动性疲劳堆积,加重疲劳程度。
参考文献
[1]闫东旭,于晶.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1):14-15.
[2]边新博.运动性疲劳及恢复手段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189+192.
[3]冯晓芸.基于运动性疲劳的成因及恢复手段的实践与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4):43+45.
[4]张丽琴,卢慧敏.中药应用于运动性疲劳相关问题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06):523-525+529.
[5]王强,汪辉,闻剑飞,参蓉鸡汤抗运动性疲劳效果研究 [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5):6-8.
作者简介:
余同波(1979-),男,汉,富顺县,高中一级体育教师、篮球一级教练,本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运动康复与治疗,体育教育.